高朋滿座的成語故事

高朋滿座的成語故事

  高朋滿座形容賓客很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朋滿座的成語故事,歡迎閱讀!

  王勃,是唐代初期著名的詩人。他才華橫溢,天資聰穎,六歲時就能寫得優美的文章,是初唐四傑之一。

  一天,王勃去看望被貶在交趾的父親。路過江西南昌,就去拜訪南昌的都督閻伯嶼。恰巧,這天閻伯嶼在滕王閣宴請賓客,王勃也應約而去。

  閻伯嶼有個外甥,也是個才子。閻伯嶼想借此機會讓他的外甥顯示一下才能,出出風頭,於是讓外甥寫一篇文章來描繪一下今天聚會的盛大場面,讓賓客們執筆寫序。王勃年輕氣盛,不明白都督的用意,不客氣地寫了一篇《滕王閣序》。寫完後,大家佩服不已,對他的才華大為稱讚,特別是“千里逢迎,高朋滿座”更被人們所稱頌。

  “高朋滿座”形容賓客非常多。如果在一個場合,有很多嘉賓出席,就可以用“高朋滿座”來形容這樣的場面喲。比如:王老師結婚那天,家裡高朋滿座。

  王勃小時候就非常聰慧,六歲便能作詩,博學多才。所以小朋友們也要從小好好學習,長大後像王勃一樣有很高的成就。

  其它成語故事

  1、愛屋及烏

  這個典故出自《尚書大傳.大戰》。殷商末代的'紂王是個殘忍無道的昏君。當時的西部諸侯之頭領姬昌,因反對紂王被囚禁。出獄後,姬昌回到周的都城岐山,稱周文王,要推翻商朝。他聘請姜尚(姜太公)為軍師,開始擴軍備戰,並遷都豐邑(今陝西省)。不久,周文王去逝,其子姬發繼位,稱周武王。他聯絡幾個諸侯,出兵伐紂。大軍渡過黃河,直逼商朝京城朝歌。商紂王早已失盡人心,朝歌很快被攻克,紂王自殺。紂王雖死,敵人並未完全肅清。周武王召見姜太公,請教如何處置商朝遺留下來的權臣貴族、官宦將士,能否使局面安定下來。姜太公答道:"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之鳥;不愛人者,及其胥餘。"就是說,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他屋頂上的烏鴉也喜歡;如果不愛那個人,就連他住處的牆壁也討厭。姜太公的主張是要把敵對分子徹底消滅。

  後來,這個典故常被人們用作描述因為深愛某人,連帶也喜愛他的親屬朋友等人這種現象。

  2、安樂窩

  這個典故出自《宋史.列傳.道學一.邵雍》。邵雍字堯夫。初到洛陽的時候,住在四面透風的破房子裡。富弼、司馬光和呂公著等各位賢人,被罷官以後也住在洛陽。平時他們很敬重邵雍,經常跟邵雍來往,而且為邵雍買了園田與住宅。到了農時,邵就自己去園田耕種與收割,但收穫下來的糧菜,只夠一個人的吃用和換取必備的衣裳。為表示"安貧樂道,不求榮華富貴",邵雍把自己的住處叫作"安樂窩"。早晨起來,點好香坐著休息,到了傍晚,自己便斟上三、四杯酒喝下,稍微有一點酒意就行了,但從不喝醉。興趣來了,他就吟成詩章,然後又放聲朗誦。每到春天和秋天,邵雍就到洛陽城裡去遊玩。颳風下雨是不出門的。出去的時候,就坐一輛小車,讓一個人拉著,心裡想到哪兒,就到哪兒。官宦人家的人一聽出他的車音,就爭著出門等候迎接。這些人家的小孩子與奴僕,也喜歡他來,互相說:"我們家的先生來了。"他們就不再稱呼邵雍的姓名了。他在這些人家,有時竟一連住上兩宿方肯離去。有一些好多事的人,便在自己家裡仿照邵雍的"安樂窩",蓋一處房舍,等邵雍來了住,他們把這房子稱作邵雍的"行窩"。

  現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安逸舒適的生活。

  3、暗中摸索

  這個典故源於於唐.劉束的《隋唐佳話》。唐朝時,大臣許敬宗為人非常自傲輕慢,凡屬他見過的客人,儘管經人介紹,也常常忘記很快,如果再見面如同生人一樣。有的人就譏諷他記性太差了。許敬宗則回答說:"像你這樣的人,我當然很難記住。但是假如碰到像南朝的何遜、劉季綽、沈約、謝兆等著名學者,我即使在黑暗中摸索,也能辨認出來。"

  現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沒有師傅或門徑,獨自探索知識或技術的掌握與創造。

  4、按圖索驥

  這個典故載於《漢書.梅福傳》。在春秋時代秦國,有個相馬專家叫伯樂,原名孫陽。他善於識千里馬並寫了一本《相馬經》。伯樂的兒子死讀《相馬經》,按照書中所說的馬的樣子去尋找騏驥良馬。有一天,在看見一隻大蟾蜍,他便高興地對伯樂說:"爸爸,這是一匹良馬,眼睛和額頭跟你書上描述的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大一樣。"伯樂知其子之愚,轉怒為笑地說:"此馬好跳,不堪御也(無法駕馭)。"

  這個典故比喻做事情拘泥教條,不能理論結合實際。

  5、阿嬌失寵

  這個典故出自《昭明文選》卷十六《賦.長門賦》。漢武帝劉徹的妻子陳阿嬌非常得寵,被立為皇后。但後來陳皇后一直未生下獨生子,她又嫉妒別的宮妃得寵,便暗中搞媚術和"巫盎"(用巫術詛咒的辦法)害人所以被漢武帝廢棄,逼令住在長門宮中。她悲苦愁悶,想恢復過去皇后的地位。聽說蜀郡成都人司馬相如,是妙筆生花的大作家,就奉獻一百斤黃金給司馬相如和他妻子卓文君,請他們買酒喝。託司馬相如為她寫一篇能解脫苦悶生活的文章。司馬相如就寫成了《長門賦》,呈獻給漢武帝,勸導他不記舊怨,重新和好。由此,陳皇后又得到漢武帝的寵愛。

  現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有美無人賞、有才無人用的冷落境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