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革裹屍的成語故事
馬革裹屍的成語故事
馬革裹屍:用馬皮將屍體包起來。形容英雄戰死殺場的`決心和無畏氣概。小編收集了馬革裹屍的成語故事,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拼音]:mǎ gé guǒ shī
[釋義] 革:皮;皮革;裹:包。用馬皮將屍體包起來。形容英雄戰死殺場的決心和無畏氣概。
[語出] 宋·辛棄疾《滿江紅》:“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說。”
[正音] 革;不能讀作“ɡě”。
[辨形] 裹;不能寫作“裡”。
[近義] 赴湯蹈火 決一死戰
[反義] 臨陣逃脫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賓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作為軍人;應以~為榮。
[成語故事]:
東漢時期,北方匈奴發生動亂,大將軍馬援率軍前去鎮壓騷亂,他英勇殺敵,大破匈奴,平定了邊境的動亂,皇帝封他為伏波將軍。他62歲時,匈奴又侵東漢,馬援請求帶兵出戰說:“男兒當死於沙場,以馬革裹屍還葬”,同年病死在軍中。
[造句]:
一、戰士是屬於戰場的,即使馬革裹屍,我也在所不惜。
二、志願軍戰士勇敢作戰,即使馬革裹屍,也在所不惜。
三、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四、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徐錫麟
五、英勇的戰士以馬革裹屍的決心衝向敵人。
六、身為軍人,為了國家人民,即使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也在所不惜。
七、作為軍人應當有馬革裹屍,為國捐軀的氣節。
八、作為一名軍人,就是要保家衛國,即使在戰場上馬革裹屍又有妨呢。
九、大丈夫應該馬革裹屍,戰死沙場,豈能庸庸碌碌,壽終正寢?
十、作為軍人,應以馬革裹屍為榮。
十一、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大丈夫當捨身報國,馬革裹屍。
十二、身為軍人就該為國家效命,即使是馬革裹屍,也死而無憾。
十三、男兒立志在沙場,即使是馬革裹屍,也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