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拾遺的成語故事

路不拾遺的成語故事

  路不拾遺: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小編收集了路不拾遺的成語故事,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成語】: 路不拾遺

  【拼音】: dào bù shí yí

  【解釋】: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成語故事】:

  春秋時,鄭國政治家子產由於平定貴族舊勢力的'叛亂有功,成了鄭國的正卿(官名)。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鄭國經濟發展;同時還主張依法治國,制定了嚴厲的刑法來處置犯罪行為。因此,國內沒有盜賊;路不拾遺(路上丟失東西別人不會來撿去);街上的桃樹、棗樹長滿了果實,也沒人爬上去摘。由於子產把國家治理得很好,鄭國富強起來了,雖然連續三年受災,老百姓也沒受凍捱餓的。

  路不拾遺形容社會風氣良好。

  【造句】:

  1. 當今世界,哪個國家也不可能真正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2. 民風淳樸,路不拾遺的時代早已過去了。

  3.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並非只是一種奢望。

  4. 中文課上,教授要求把"路不拾遺"這個成語引申一下。

  5. 這個地方的社會風氣很好,人人路不拾遺,家家夜不閉戶。

  6. 就當前世路人心而言,能夠做到路不拾遺的君子,恐怕為數不多。

  7. 官吏廉明,上行下效,這個地方確實已經達到路不拾遺的境界。

  8. 路不拾遺,固為人們所倡導,但如此似乎脫離了現實。

  9.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正是社會治安良好的最佳寫照。

  10. 二是先佔制度有悖於我國強調公有,路不拾遺,拾金不昧社會主義路德風尚準則。

  11.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已非虛言。

  12. 爹爹常說,華下天府是文化禮義之邦,王路教化,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仁義和愛。

  13. 慢慢的此地竟形成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之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