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穎而出的成語故事
脫穎而出的成語故事
脫穎而出指錐尖透過布袋顯露出來,比喻人的本領全部露出。一起來看看成語故事,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故事】
毛遂在自薦的時候遭平原君拒絕,平原君以錐子和布袋作喻,說毛遂沒有能耐,毛遂則繼續以錐子之喻反駁,後來毛遂得以跟隨,果真起到重要作用。
毛遂,戰國時期趙國人,今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毛官營村人,身為趙公子平原君趙勝的門客,居平原君處三年未得展露鋒芒。公元前257年,他自薦出使楚國,促成楚、趙合縱,聲威大振,並獲得了“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譽。
秦兵圍困邯鄲的時候,趙國派遣平原君請求救兵,到楚國簽訂“合縱”的盟約。平原君約定與門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備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平原君說:“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夠取得成功就太好了;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那麼,(我)就在華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縱’盟約簽定再返回。隨從人員不到外邊去尋找,在門下的食客中選取就夠了。”平原君找到十九個人,其餘的人沒有可以選取的,沒辦法補滿二十人(的額數)。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毛遂(我)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如今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平原君說:“先生來到(我)趙勝門下到如今(有)幾年了?”
毛遂說:“到而今(有)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計程車人處在世界上,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如今,處在(我)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的話),趙勝(我)也沒有聽到(這樣的)讚語,這是因為(你)沒有什麼才能的緣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請留下!”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我)就會象禾穗的尖芒那樣,整個鋒芒都會挺露出來,不單單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於與毛遂一道前往(楚國)。那十九個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卻都沒有說出來。
毛遂到了楚國,與十九個人談論,十九個人都折服了。平原君與楚國談判“合縱”的盟約,(反覆)說明“合縱”的利害關係,從太陽出來就闡述這些理,到太陽當空時還沒有決定,那十九個人對毛遂說:“先生上去!”毛遂手握劍柄登階而上,對平原君說:“合縱’的利害關係,兩句話就可以決定。今天,太陽出來就談論‘合縱’,日到中天還不能決斷,(這是)為什麼?”楚王對平原君說:“這個人是幹什麼的?”平原君說:“這是(我)趙勝的舍人。”楚王怒斥道:“為什麼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說話,你算幹什麼的?”毛遂手握劍柄上前說道:“大王(你)敢斥責(我)毛遂的原因,是由於楚國人多。現在,十步之內,大王(你)不能依賴楚國人多勢眾了,大王的性命,懸在(我)毛遂的手裡。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責(我)是為什麼?
況且,毛遂(我)聽說湯以七十里的地方統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諸侯稱臣,難道是由於(他們的)士卒眾多嗎?實在是由於(他們)能夠憑據他們的條件而奮發他們的威勢。今天,楚國土地方圓五千裡,持戟計程車卒上百萬,這是霸王的資業呀!以楚國的強大,天下不能抵擋。白起,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豎子罷了,率領幾萬部眾,發兵來和楚國交戰,一戰而拿下鄢、郢,二戰而燒掉夷陵,三戰而侮辱大王的.祖先。這是百代的仇恨,而且是趙國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卻不知道羞恥。‘合縱’這件事是為了楚國,並不是為了趙國呀。我的君主在眼前,(你)斥責(我)幹什麼?”楚王說:“是,是!實在象先生說的,謹以我們的社稷來訂立‘合縱’盟約。”毛遂問:“合縱’盟約決定了嗎?”楚王說:“決定了。”於是,毛遂對楚王左右的人說:“取雞、狗和馬的血來:”毛遂捧著銅盤跪著獻給楚王,說:“大王應當歃血來簽訂‘合縱’的盟約,其次是我的君侯,再次是(我)毛遂。”於是毛遂在宮殿上籤定了‘合縱’盟約。毛遂左手拿著銅盤和血,而用右手招喚那十九個人說:“先生們在堂下相繼歃血。先生們碌碌無為,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依賴別人而辦成事情的人啊。”
成語示例
◎改革開放以來,不少有才華的青年脫穎而出。
◎人生活在世上,好像錐子放在布囊中,只要有機會,總會脫穎而出。
◎說不定哪一天他就會脫穎而出,變成個英雄 。(老舍《四世同堂》)
成語出處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戰國時,秦國攻打趙國。趙國平原君奉命到楚國求助,邯鄲毛遂請求跟著去。平原君說:“有本事的人,在人群中,就如錐子放在布袋中,尖兒立刻露出來。你在我家已有三年,但我未聽說過你的名字,看來你沒有什麼能耐,還是不要去了。”毛遂說:“若我真的能如錐子,放在布袋裡,就會連錐子上面的環也露出,豈止只露出尖兒!”後來毛遂就跟著去,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此毛遂名威大振,“毛遂自薦”、“脫穎而出”便為千古流傳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