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羊的成語故事大全

有關羊的成語故事大全

  羊質虎皮。

  本來是羊,卻披上虎皮。原指羊披上虎皮,但怯弱的本性並無改變。漢代的'揚雄在《法言·吾子》中曰:“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後用以比喻外強中乾或徒有虛名。《後漢書·劉焉傳論》:“所謂羊質虎皮,見豺則恐。”清代梁章鉅《歸田瑣記·高雨農序》:“羊質而虎皮,但見其可狎,不見其可畏。”清代鄭珍《巢經巢詩鈔·卷七·論詩示諸生時代者將至》:“李、杜與王、孟,才分各有似,羊質而虎皮,雖巧肖仍偽。從來立言人,絕非隨俗士。”也作羊質虎形。《慈禧太后演義》第十三回:“看似新機勃發,政局昌明,其實是徒襲皮毛,未得精髓,羊質虎形,濟什麼事?”

  虎入羊群。

  老虎跑進羊群。比喻強者衝入弱者中間,任意施威。《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另有,羊入虎群。比喻弱者落入強者或好人落入壞人手中。《聊齋志異·邵九娘》:“竊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

  亡羊補牢。

  羊丟了,趕緊修補羊圈。比喻出了差錯後要及時補救。《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郭沫若《悼聞一多》:“日本投降了,我們幸而免掉了亡國之痛。亡羊補牢,尚未為晚。”

  亡羊得牛。

  丟了羊卻得到牛。比喻損失小,收穫大。語本《淮南子·說山訓》:“亡羊而得牛,則莫不利失也”。

  羊很狼貪:

  喻狠毒貪婪。語出《史記·項羽本紀》:“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羊落虎口:

  喻處於險境,有死無生

  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喻某處所花費者,仍從某處取回

  羊踏菜園:

  三國魏邯鄲淳《笑林》:“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夢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園!’”後以喻慣吃蔬菜的人偶食葷腥美食

  羊頭狗肉:

  喻表裡不一,明一套暗一套

  羊續懸魚:

  《後漢書·羊續傳》:“續為南陽太守……時權豪之家多尚奢麗,續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車馬羸敗。府丞嘗獻其生魚,續受而懸於庭;丞後又進之,續乃出所懸者,以杜其意。”後因用“羊續懸魚”作為居官清廉、拒絕受賄的典故

  羊棗昌:

  曾晳嗜羊棗,楚文王嗜昌,後以“羊棗昌”喻人之癖好

  羊質虎皮:

  比喻外強內弱,虛有其表

  愛禮存羊:

  《論語·八》:“子貢欲去告朔之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後以“愛禮存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儀節

  繫頸牽羊:

  繩繫頸,手牽羊。謂投降請罪

  昌羊棗:

  據傳周文王嗜昌,春秋魯曾點嗜羊棗。後以“昌羊棗”指人所偏好之物

  羝羊觸籓:

  公羊角鉤在籬笆上。比喻進退兩難

  多歧亡羊:

  《列子·說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後以“多歧亡羊”比喻因情況複雜多變而迷失方向,誤入歧途。引申為泛而不專,終無所成

  餓虎吞羊:

  形容迅猛貪婪

  掛羊頭賣狗肉:

  比喻用好的名義做幌子,實際上名不符實或做壞事

  虎皮羊質:

  語本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比喻外強中乾

  狼羊同飼:

  比喻把壞人同好人一樣對待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比喻眾愚不如一賢

  舍策追羊:

  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後,設法補救。語本《莊子·駢拇》:“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讀書;問谷奚事?則博塞以遊。”陸德明釋文:“,字又作策,初革反。李雲: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羚羊掛角:

  亦作“羚羊掛角”。傳說羚羊夜眠防患,以角懸樹,足不著地,無跡可尋。見《雅·釋獸》。因以“羚羊掛角”喻意境超脫,不著形跡。無跡可尋。見《雅·釋獸》。因以“羚羊掛角”喻意境超脫,不著形跡

  買王得羊:

  ①謂想買王獻之字,卻得到了羊欣的字。意為差強人意。②指仿名人的字畫雖然逼真而終差一等

  賣狗懸羊:

  猶言掛羊頭賣狗肉。意謂名不副實

  鳥道羊腸:

  狹險典折的山路

  牛羊勿踐:

  勿使牛羊踐踏。比喻愛護。語出《詩·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方苞方體,維葉泥泥。”鄭玄箋:“草木方茂盛,以其終將為人用,故周之先王為此愛之,況於人乎?”

  歧路亡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