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故事
成語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故事
釋義
鼓勵人們要聽取各方面的意見,這樣才能做個明白人;如果只信一個人的話,就如同在暗夜中一樣,心中無數。
出處
宋·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魏徵傳》。
故事
唐太宗時的諫議大夫魏徵,有很高的學識,並且敢於向皇帝直言諫勸和提出各種建議,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威信,唐太宗對他也相當敬重。
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徵:“為君何道而明?何失而暗?”意思是做皇帝的'是由於什麼樣的優點而成為賢明的?又是由於什麼樣的過失而使他糊塗的?
魏徵答道:“君所以明,兼聽也;所以暗,偏信也。”
就是說賢明的皇帝之所以賢明,是因為能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而有些皇帝之所以糊塗,是因為片面地只愛聽少數人的話。
魏徵還舉了兩個賢明的古帝堯、舜為例,說他們因為善於吸取四面八方、特別是下層人民的意見,所以能夠戰勝敵人,保住了天下。又列舉了秦二世、梁武帝和隋煬帝為例,說他們因為偏聽偏信,結果都不免遭到悲慘的敗亡。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這句成語,就是從魏徵的話中提煉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