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勤奮成語的小故事

關於勤奮成語的小故事

  文字像精靈,只要你用好它,它就會產生讓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無論我們說話還是作文,都要運用好文字。只要你能準確靈活的用好它,它就會讓你的語言煥發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關於勤奮成語的小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勤奮成語的小故事 篇1

  一、孔子:韋編三絕

  春秋時期的書,主要是以竹子製成竹簡,然後在上面寫字,一根竹簡多則寫幾十個字,少則寫九個字。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用牢固的繩子按次序編連起來才最後成書。通常,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其中為牛皮繩最為結實。像《周易》這樣厚重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透過牛皮繩編連起來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覆覆把《周易》讀了許多遍,又附註了許多內容,不知翻開來又捲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就把串連竹簡的皮條磨斷了多次,每次磨斷後不得不換上新的皮條再把書串編起來。即使讀書讀到了這樣的境地,孔子還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與質了。”

  “韋編三絕”這個典故正源於此。其中的“三”僅僅是個數量詞,它是指當初孔子讀《易經》這本書時,皮條斷了很多次。

  二、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小時候很喜歡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也買不起書。怎麼辦?只好借書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說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

  由於一天到晚在地裡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於是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只有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透過這樣刻苦地學習,匡衡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三、蘇秦、孫敬:懸樑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他找到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另一頭系在頭髮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時,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這就是孫敬懸樑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個著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四、車胤、孫康:囊螢映雪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裡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格外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時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裡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了飽學之士。

  五、祖逖、劉琨: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

  從此以後,祖逖和劉琨約定,每天聽到雞叫聲就起床練劍。不管颳風下雨,不管酷暑嚴冬,從來沒有間斷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練習,祖逖與劉琨都成為了文武雙全的才俊。後來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也官至徵北中郎將,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

  六、朱買臣、李密:負薪掛角

  漢朝時候的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但喜歡讀書。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揹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後來,朱買臣跟隨上報帳本的官員押送行李車到長安,被同縣人嚴助向皇帝推薦做了會稽太守。而隋朝的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裡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七、李賀:嘔心瀝血

  李賀,唐朝著名詩人,人稱“詩鬼”。他自幼聰慧,七歲能寫詩作文,十餘歲便名揚文壇。相傳李賀寫詩不先立題,而是注重到生活中去發掘素材。每次出門,他總是騎著一匹瘦馬,肩背一個布錦囊,後面跟著一個小童僕。他邊行邊思索,吟得佳句,就用隨身所帶筆硯,在馬上寫成詩條,投入錦囊。有時滿載而歸,囊中鼓鼓的;有時終日窮思苦索,竟不得佳句,囊空如洗。

  知子莫若母,李賀的母親知道兒子創作勤奮,更瞭解兒子身體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一天晚上,李賀回了家,他母親就讓侍女接過布錦囊,倒出李賀所記的詩條,一看,寫的真不少。母親又是高興又是心疼,說:“這孩子,非要把心嘔出來才肯罷休啊!”李賀立在一旁,並不說話。飯後,他從侍女那裡取回詩條,研好墨,鋪好紙,把白天所記的詩句連綴成篇,然後存到別的袋子裡,除非喝得大醉或有其他重要的事,他通常都是這樣。

  由於作詩太刻苦,損壞了健康,李賀只活了27歲便去世了。但他短暫的一生,卻給後世留下二百四十餘首詩歌,其中有許多世代相傳的名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石破天驚逗秋雨”等等。

  “瀝血”一詞出自韓愈《歸彭城》:“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既是說挖出心肝來當紙,滴出血來寫文章。後來,人們便把“嘔心”和“瀝血”合在一起,表達費盡心思、用盡心血的意思。

  八:楊時:程門立雪

  這個成語講的是宋朝的楊時苦心求學的故事:楊時考中了進士,卻不去做官,而是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進行學習。程顥死後,又在赴任瀏陽縣令的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以求在學問上更進一步。那時,他已經四十歲了。

  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因對某問題產生不同看法,為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雲密佈。他們行至半途,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隻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

  九、司馬光:日力不足、繼之以夜

  說起熬夜這件事,想必已經是很多人的日常,我們常常說羨慕古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真的是這樣嗎?那可不一定,因為古代也有workholic(工作狂),而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司馬光。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幼年時,擔心“患記不若人”,每次私塾的老師講解完課文後,其他同學只要基本會背誦了,就出去休息、玩耍,而他卻獨自留下來,關起門來爭分奪秒、專心苦讀,直到能夠背的爛熟於心為止。刻苦的學習,讓他的學業突飛猛進,20多歲就高中進士。

  編撰《資治通鑑》時,司馬光在刻苦學習、鑽研之餘,對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他日日秉燭到深夜,凌晨又伏案提筆,由於十分睏倦,,便叫人做了一個光滑的圓木枕,睡在上面,只要一翻身,頭便落枕,隨即便會被驚醒,繼續伏案,故名曰“警枕”。其修改過的書稿堆了整整兩間屋子,且全部由工筆楷書寫成,沒有一個草書字型。

  司馬光這種“日力不足,繼之以夜”的精神,生動地闡發了“勤能補拙”、“天道酬勤”的道理,成為了宋代以來勤學勵志的典範。

  十、歐陽修:畫荻教子

  歐陽修,北宋時期傑出的文學家和史學家。4歲那年,父親調任泰州判官,不久便去世了。父親生前為官清廉,喜歡交結朋友,樂於接濟窮人,死後家裡沒有留下任何財物,窮得上無片瓦,下無寸地。轉眼間,歐陽修到了上學的年齡,其他同齡孩子都進書館讀書去了,可母親鄭氏卻沒錢送歐陽修讀書,心裡非常著急。怎麼辦呢?鄭氏非常清楚,連紙張筆墨都買不起,私塾先生就更加請不起了,所以還是決定自己來教兒子讀書寫字。沒有課本,鄭氏就把自己學過的詩文逐一回憶起來,教兒子讀,教兒子背。

  就在鄭氏為沒有筆墨紙硯發愁時,有一天,她在河邊洗衣服,颼颼的霜風吹得沙灘上的蘆葦七零八落,被折斷的蘆葦杆把一片平整的沙地劃得溝溝壑壑,似字非字,這給鄭氏啟發很大,她靈機一動,用衣蔸從河灘上撈取了些許細沙,又折來幾根蘆葦杆,回家後,她把細沙裝進一個大盤裡抹平,就用沙盤當紙,用蘆杆代筆,手把手地開始教兒子寫字習文。歐陽修就這樣在沙盤上跟著母親一筆一畫地學,反反覆覆地練,每字每句都要一絲不苟地讀熟寫好才肯罷休。

  在母親的辛勤培育下,歐陽修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專心讀書,終成“一代文宗”,成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經學家、金石學家、目錄學家和譜牒學家。

  勤奮成語的小故事 篇2

  韋編三絕(wéi biān sān jué)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因為不斷翻閱,導致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十分勤奮。

  春秋時期的書,主要是在竹簡上寫字,一根竹簡多則幾十個字,少則八個字,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透過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按次序編連起來才最後成書。通常,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其中為熟牛皮繩最為結實。像《周易》這樣厚重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透過熟牛皮繩編連起來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覆覆把《周易》讀了很多遍,又附註了很多內容,不知翻開來又捲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通常認為,孔子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

  即使讀書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能夠完全掌握《周易》的文與質了。"

  諸葛亮的故事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鐘錶,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準,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餵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先生開始很惱怒,但不久還是被諸葛亮的好學精神所感動,對他更關心,更器重,對他的教育也就更毫無保留了。而諸葛亮也就更勤奮了。透過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終於成為了一個上知天文,下識地理的一帶飽學之人。

  牛頓的故事

  牛頓十六歲時數學知識還很膚淺,對高深的數學知識甚至可以說是不懂。“知識於積累,聰明來自學習”。牛頓下決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數學的高峰。在基礎差的不利條件下,牛頓能正確認識自己,知難而進。他從基礎知識、基本公式重新學起,紮紮實實、步步推進,直到掌握要領、融會貫通。遂之發明了代數二項式定理。傳說中牛頓“大暴風中算風力”的佳話,可為牛頓身體力學的佐證。有一天,天颳著大風暴。風撒野地呼號著,塵土飛揚,迷迷漫漫,使人難以睜眼。牛頓認為這是個準確地研究和計算風力的好機會。於是,便拿著用具,獨自在暴風中來回奔走。他踉踉蹌蹌、吃力地測量著。幾次沙塵迷了眼睛,幾次風吹走了算紙,幾次風使他不得不暫停工作,但都沒有動搖他求知的慾望。他一遍又一遍,終於求得了正確的資料。他快樂極了,急忙跑回家去,繼續進行研究。有志者事竟成。經過勤奮學習,牛頓為自己的科學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不久,牛頓的數學高塔就建成了,二十二歲時發明了微分學,二十三歲時發明了積分學,為人類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勤奮成語的小故事 篇3

  成語故事—牛角掛書

  《新唐書·李密傳》:“(李密)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jiān)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越國公楊素適見於道,按轡躡其後,曰:‘何書生勤如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曰:‘《項羽傳》。’因與語,奇之。歸謂子玄感曰:‘吾觀密識度,非若等輩。’玄感遂傾心結納。”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韉騎牛,在牛角上掛一卷《漢書》,一邊走一邊看書。越國公楊素正巧在路上看見,慢慢地跟在他後面,問:“哪來的書生這般勤奮?”李密認識楊素,從牛背上下來參拜。楊素問他讀的是什麼,他回答說:“《項羽傳》。”楊素於是和他交談,覺得很驚奇。回家後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的見識風度,不是你們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傾心結交李密。後人遂以“書橫牛角”、“角掛經”、“繭栗掛漢書”、“束書牛角”、“書掛(牛)角”、“牛角之懸”來形容勤奮讀書。或以“掛犢之才”、“牛角書生”來指勤奮學習而才思卓捷的書生。

  成語故事—負薪讀書

  事出《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置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此典一般以“負薪”或“負樵”的形式出現。有時,此典也用來形容未遇時的貧居生活。

  成語故事—帶經而鋤

  語出《漢書·公孫弘、卜式、倪寬傳》:“(倪寬)受業孔安國,嘗為弟子都養(為弟子們做飯),時行憑作(有時還要下地幹活),帶經而鋤,休息輒誦讀,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帶經鋤”的形式出現。形容生活貧苦依然堅持學習的典故。

  成語故事—挾策讀書

  語出《莊子·外篇·駢拇第八》:“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谷奚事,則博塞以遊。”後人便以“挾策”、“挾冊”、“挾策讀書”、“挾策亡羊”、“讀書亡羊”表示專心致志地勤奮讀書。

  成語故事—高鳳流麥

  語出《後漢書·逸民傳·高鳳》:“高鳳字文通,南陽葉人也。少為書生,家以農畝為業,而專精誦讀,晝夜不息。妻嘗之田,曝麥於庭,令鳳護雞。時天暴雨,而鳳持竿誦經,不覺潦水流麥。妻還怪問,鳳方悟之。其後遂為名儒,乃教授業於西唐山中。”後人於是以“流麥”、“麥流”、“棄麥”、“麥不收”、“中庭麥”、“高鳳”等來形容專心讀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