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帶比喻詞的非比喻句
如何辨別帶比喻詞的非比喻句
在我們上學期間,說起知識點,應該沒有人不熟悉吧?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你知道哪些知識點是真正對我們有幫助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如何辨別帶比喻詞的非比喻句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知道,在比喻句的本體和喻體之間,常常用“像、如、彷彿、是、成為”等比喻詞來連線,我們也常常根據這些詞語來識別判定比喻句,但並不是凡出現這些詞語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依據比喻的定義,要構成比喻,其本體和喻體必須同時具備這樣兩個條件:
第一,它們必須是有著質的差別的截然不同的兩種事物;
第二,它們之間有某種相似點。這兩個條件是判斷是不是比喻句的最基本的依據。
例1: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
例2: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
【簡析】例1的本體是“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喻體是“踴躍的鐵的獸脊”,它們屬於性質不同的事物,“起伏的連山”在夜晚快速行船的'遠望中,與“踴躍的鐵的獸脊”在形態上有相似之處,所以是比喻句。例2中“他”的眼睛與“他父親”的眼睛雖然有相似點,即眼睛周圍都腫得通紅,但相比的都是眼睛,沒有質的差別,所以僅僅是比較,而不是比喻。
出現了“像、如、彷彿、是、成為”等詞語,在形式上與比喻相類似的非比喻語句,其辨析方法,也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屬於下面幾種情況的,都不是比喻。
一、表示兩種事物比較的
如例2、
二、表示一般的“用語言文字對事物的形象進行描繪”的
例3:觀眾像著了魔一樣,忽然變得鴉雀無聲。
【簡析】句子用“著了魔”這種狀態生動地寫出了觀眾看戲時的情緒變化,但句子裡並沒有本體和喻體,所以不是比喻。
三、表示對一種情況的推測、揣度的
例4:他霍地站起來,扭頭就走,像是生氣了。
【簡析】“像是生氣了”只是對“他”離開的原因的一個推測,句子裡也沒有本體和喻體,所以不是比喻。
四、表示單純的想象的
例5:每當看到這條紅領巾,我就彷彿回到天真爛漫的童年時代。
【簡析】“彷彿回到天真爛漫的童年時代”只是看到紅領巾後產生的想象,與句子裡的其他成分都不構成喻體和本體的關係,所以不是比喻。
五、表示列舉的
例6:許多公共場所,像商場、超市、醫院、圖書館等地方,都在顯要位置懸掛了禁止吸菸的公告牌。
【簡析】“商場、超市、醫院、圖書館”都是具體的公共場所,是一種列舉,且與公共場所是同一性質的事物,所以不是比喻。
比喻和非比喻句的區別
比喻和擬人容易混淆,是因為它們有相同點,即都是兩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擬人除了有相似點外還有不同點,因此要區分比喻和擬人首先要弄清楚兩者之間的特點。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係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
例:這隻猴子像一個小男孩那樣頑皮。
本體(猴子)、喻詞(像)和喻體(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詞有:
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變為……
那麼如何判斷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們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沒有“本體”,二看有沒有“比喻詞”,三看有沒有“喻體”。“一比”就是把本體和喻體相比,看本質是否相同。本質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二、擬人,根據想象把事物當作人來寫,賦予事物以人一樣的思想和行為的一種修辭方法。擬人是把物當作人來寫——物的人格化。擬人句有三個特點:所寫事物必須具有人的特點;不能出現比喻詞;不能出現表示人物的詞語。擬人句的識別,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當作人來寫,給它賦予了人的行為、表情、動作、思維等特徵,看看有沒有人的喜怒哀樂?只要所描寫的事物具有了人的這些特徵,那麼這個句子就是擬人句。
例“春姑娘翩翩起舞來到了人間”中“春天”怎麼能“翩翩起舞”呢?這裡顯然把春天當作人來寫,具有人的特點,其次,這句話中既沒有出現比喻詞,又沒有出現表示人物的詞語,這完全具有擬人句三個特點的,因此這句就是擬人句。
總之,只要弄清了以上區別,就不難區分比喻和擬人了,也不至於一見到有“人”的句子就斷定為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