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本逐末是貶義詞
捨本逐末是貶義詞
舍:捨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典故出處
《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近義詞
捨近求遠、貪小失大
反義詞
追本求源
英文翻譯
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f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舍:捨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成語舉例:寫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內容,那是捨本逐末。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舍,不能讀作“shè”。
成語辨形:末,不能寫作“未”。
成語辨析:捨本逐末偏重在“做的內容不當”。而“捨近求遠”偏重在“方式不當”。
成語故事
戰國時,各個諸侯國之間經常有使節往來。有一天,齊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趙國去問候趙威後。
齊王的這位使者沒有到過趙國,更沒見過趙威後。但他早就聽說趙威後是以為很賢德的往後,所以十分高興地接受了這一差事。他想,我作為齊國使者去向趙威後問安,趙威後一定會很高興。她一高興,說不定會賞賜一些貴重的小禮品。因此,他覺得此次出使趙國,還是一件十分難得的美差呢。
這個使者披星戴月,馬不停蹄,終於到了趙國國都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