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臭味相投的褒義詞
形容臭味相投的褒義詞
臭味相投,多指有壞思想,壞作風的人在志趣、習慣等各方面都相同,彼此合得來。比喻有同樣壞毛病、惡嗜(shi 四聲)好的人投合在一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形容臭味相投的褒義詞,歡迎閱讀參考。
【形容臭味相投的褒義詞】
格格不入、針鋒相對、水火不容、意氣相投
一、成語解釋
【成語】:臭味相投
【拼音】:chòu wèi xiāng tóu
【解釋】:臭味:氣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風、興趣等相同,很合得來(常指壞的)。
【近義詞】:沆瀣一氣、同氣相求、狼狽為奸
【反義詞】: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歇後語】:蒼蠅叮大糞;臭田螺遇上了餓老鴉
【燈謎】:蒼蠅圍著廁所轉
【用法】:作謂語、定語;比喻壞人投合在一起
二、成語典故
1、兩情不謀而合,況是彼此熟識,一經會面,~,當即互相借重,定名為請願聯合會臭味相投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臭味相投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四八回)
2、《左傳·襄公八年》:“今譬於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3、漢·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親昭朋徒、臭味相與,大會而葬之臭味相投。”
三、原文
晉範宣子來聘,且拜公之辱,告將用師於鄭。公享之,宣子賦《坑忻貳》季武子曰:「誰敢哉!今譬於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歡以承命,何時之有?」武子賦《角弓》。賓將出,武子賦《彤弓》。宣子曰:「城濮之役,我先君文公獻功于衡雍,受彤弓於襄王,以為子孫藏。□也,先君守官之嗣也,敢不承命?」君子以為知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