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如山的經典散文

父愛如山的經典散文

  人生不能沒有愛,愛是生命中的甘泉,即使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樹常用綠;小編收集了父愛如山的經典散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父愛如山

  就在我們父女鬧矛盾時,我的散文《父親是一本無字書》在網上發表了,還得到了很多網友的好評。看到我的這篇散文,父親無聲地閱讀著,神情很凝重,是高興,是內疚,是……我也說不清楚,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

  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可我卻沒有為父親做過什麼,就連父親生病住院,我都不能去醫院看望他,更不能在病床前護理他。99年年底,父親出了一場車禍,他的腰部骨折,需要住很長時間的院。訊息傳來之時,我感覺彷彿失去了一個依靠,內心的悲傷像一座大山沉重的壓著我,壓得我喘不過來氣。我多想在第一時間就到醫院裡看望他呀,多想用親情來護理他報答他對我的養育之恩呀,多想安慰處在悲傷中的母親呀。可是由於那時總下雪,地面滑,醫院離家很遠,我想去醫院看望他一眼都成了奢望。是的,殘疾不僅吞噬了我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也剝奪了我孝敬父母的權力,就連親人之間最簡單的問候我也無法做到。一想到躺在醫院裡的父親正要忍受傷口的疼痛,作為女兒的我急得直流淚,恨不得用我全部的生命來換取一時的健康,去看望父親。也許一般人無法理解我這種焦急的心情,那種想孝敬父母卻又無能為力的處境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等他出院,知道了我的心情後,和我抱頭痛哭,用他那親切的話語和不輕易流出的眼淚來安慰著我那思父而又焦急的心靈。

  父親有病時我不能守候在病床前,在我治病時,父親總是揹著我走南闖北,不遠千里去帶我治病。在我成長的過程,一聽到哪兒能治我的病,他和母親就會揹著我前去。為了給我治病,他和母親跑遍了大半個中國。每次我都是趴在父親的背上走過全國有名的醫院的。2004年,我去北京宣武醫院治病時,也是由父親揹著,擦著父親臉上的汗水走到火車上的。趴在父親的背上,我看見他那烏黑的頭髮泛著些許的白霜,額頭上也有歲月浸染的痕跡,他那張飽經風霜地臉無聲地告訴我,父親已不再年輕,已經到了需要兒女照顧的年齡了,可是他的女兒不但不能孝敬他,卻還要讓他為我忙碌……一想到這些,愧疚之感湧遍了我的心頭,淚水又一次光顧了我的雙眸。

  那時我多想對他說一聲:“爸,女兒不孝,又讓您為我受累了。”可是淚水淹沒了我的喉嚨,使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父親似乎已經感覺到了什麼,他回過頭來深情地望著我,似乎在對我說:“好閨女,不要那麼愧疚,爸知道你心疼我,我不累。只要治好你的病,就是爸爸的最大幸福。”望著父親那充滿關切的眼神,我還能說些什麼呢?只能取得一些成績讓他因我而驕傲。

  在我做手術時,有很多家媒體的記者在閉路電視前觀看我的手術過程,可是隻有我的父母在走廊裡苦苦地等待,對處在手術中自己的親生女兒的情況一無所知。在我剛走出手術室,再次投入母親懷中的一瞬間,我發現站在我身旁的父親也流下了眼淚。這時,母親含著淚對懷中的我說:“於茗,知道嗎?在你做手術時,你爸一直都在為你流淚,他很心疼你的。”

  此時,父親情不自禁地流著淚對我說:“於茗,頭上的傷口疼嗎?不要害怕,爸爸會一直陪著你。”

  我含著眼淚搖了搖頭,再次被他們那偉大的母愛和那深沉的父愛感動了,我知道他們是在為我而高興,也知道我是他們的希望也是他們的全部,我能康復,就是他們今生最大的幸福。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無情的歲月捲走了我的童年和少年,也染白了父親的鬢髮,捲走了他的青春時光;我長大了,父親也老了,但是父親絲毫不顧及自己蒼老的身體,依然在為我們忙碌著,每天不辭辛苦地上班掙錢,支撐著這個家。似乎他活在這個世上,就是為了自己的兒女而打拼,以便讓他那殘疾的女兒生活得更好。

  爸爸,你辛苦了,女兒永遠愛著你!

  第二篇:父愛如山

  ——回眸來時陡峭坎坷路,方知背後還會有不少艱辛

  人生不能沒有愛,愛是生命中的甘泉,即使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樹常用綠;愛是生命中的色彩,因為有愛,我們的生命才會絢麗多彩。如果說母愛是一條溫柔的河,那麼另一種愛,深如海洋,凝重如山,這就是父愛。

  父親離開這個世界已經十五年了,儘管我與父親對待一些事情的處理上也有過分歧,儘管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對於他的舉手投足淡忘了許多,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卻時常會走進我的夢裡,尤其令我不能忘記的是他對我所給予的深沉而凝重的關愛。

  ——父愛是這撼不動的山,總是那麼挺拔偉岸

  父親是個十足的鄉下人,沒有多少文化,只上過三年多小學。但是他思維聰慧敏捷,加上他注重看書,不恥下問,很多事情,他看過就懂,很多東西,他看過就能做。用現在的時髦的語言來說,他是不折不扣的自學成材。在我那地處偏僻的小山村,誰懂得的事理多,誰能幹,誰在當地村民的心中就有影響力,誰說話就有份量,因此上下四鄰八村的人都對父親刮目相看。當時,農村的人們都迷信風水,而父親喜歡鑽研麻衣相學和醫學,鑽研麻衣相書,而且他十分健談,所談的一些話題非常適合左鄰右舍人們的口味,因而上下鄰村的人在農閒時都喜歡找他閒聊,漫無邊際地侃大山。學習醫學,父親膽大而心細,他很注重實踐,記得有一次為了嘗試一種草藥的劑量,他拿自己做實驗,喝下後,結果暈睡了一天多,好象生了一場大病。我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給人治病是個人命關天的`大事,必須認真對待,不能有絲毫的過錯。有一次,為了確定一個病例,他連夜頂風冒雨到幾公里外的一個叫陳村的村子,向一位姓陳的老中醫請教。從我耳聞目睹的這些事情,我看到了父親身上那種辦事認真,大膽心細,與人為善,關愛他人的良好品格。由於勤學好問,雖然沒有進過正規的學校,但是對於中醫、草醫的門道他卻十分精通。古代神醫扁鵲望、聞、問、切的醫論他掌握得如行雲流水。特別是對“火功”治療,堪稱他的拿手絕活,為了掌握火燒點的穴位準確度,他在自己身上做了許多試驗,硬是把用麻火火燒治病這門醫術掌握得爐火純青。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誰要是有個頭疼、感冒、肚子痛等等,只要讓他用苧麻火輕輕在幾個穴位火燒幾下,立馬就見效。別看那簡單的幾下,穴位的準確度卻十分重要,父親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做到精益求精。鄰近的幾個村子的人們經常到家中來請他把脈看病,他也常常應人之求而走村串戶上門看病,因而人們都有喜歡與他往來。在我的印象中,每到寒風凜冽的冬天,地裡的莊稼收穫完了,山村裡的人們都愛呆在家裡圍著火堂烤火。每到這個時節,家裡來的人總是特別多。在那用山上樹蔸燃起熊熊大火的火堂邊,我聽到了許多關於神魔鬼怪的故事,在大人們的閒情逸致的聊天中,我也增長了社會閱歷。長大已後,我才深切地感覺到大人們所經歷的那些人妖鬼怪的故事裡蘊藏著許多生活的哲理。

  ——父愛如山,撐起我信念的風帆

  父親是個非常聰明的人,是個樣樣活都能幹的多面手。在我小時候感覺到他沒有什麼不會做的東西,他看一樣會一樣,在村子裡人們的眼中,父親是個十分聰明能幹的角色。木匠活他能幹,竹器加工他也會,家裡用的捕魚撈蝦的工具全都有是他制著的,鐵器加工也是自己弄,家中所用的柴刀,鐵鑽,之類用具全部是他自己打造的。石匠活也能幹,家中的石磨也是他到山上採回石頭親自打造的。受他的影響,小時候,我也喜歡擺弄一下他的木匠工具,用木頭做些小玩藝,做些有方向盤的木輪子車,給小夥伴們到位村上的曬穀坪上推著玩。特別是我製作的木頭手槍更是微妙微肖,跟真的一模一樣,深受小朋友們們喜愛。父親非常樂於助人,只要村上人有求於他,他總是樂於助人。他也經常義務幫村民打些竹籃、魚簍、扁簍之類的小用具,深受村民的喜愛和擁戴。

  ——人生總有許多這樣的峰巒需要勇氣去征服,——

  父親對我一向要求十分嚴格。雖然他也是一個經年累月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家人,但是他從來不會象我同齡夥伴們的家長那樣奉行“棍棒”教育。從我記事的時候起,我清楚地記得,他從來就沒有打過我和姐姐,無論是我們做錯了什麼,他總是很耐心地教給了我許多的做人的哲理。打撈記憶的湖泊,許多沉澱的往事一件件都依然歷歷在目。有一次,我和村上的小夥伴逃學去偷摘別人家的酸柚子,村民發現後告到家中,父親知道後,並沒有嚴厲地打罵我,而是把我叫到面前耐心地對我講了一個“子拿父作馬,父望子成龍”的故事。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在同村同年的二十一個小孩中,我在大人們的口碑中是比較好的,在村中長輩們的眼裡我是個誠實、善良、善解人意,勤敏好學的好孩子。現在想來,這些品質的養成與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父愛如這春江之水,亙久綿長

  父愛是中午溫暖的陽光,總是無私地照徹子女,即使心靈經歷嚴冬也能不懼怕寒冷;父愛是一把溫馨的傘,總是在最需要時為我遮擋風雨。我忘懷不了父親自小對我的呵護和關愛,我小時候體弱多病,在我四歲多的那年,我患了急性黃膽型肝炎,父親忙於在距離村子兩公里外的地方幫生產隊看守碓房。當時農村醫療條件極差,大人們忙於掙工分攢錢,我病時還以為是感冒發燒,不太注意。我病了幾天後,竟全身黃透在母親背上全身癱軟,眼看奄奄一息了,父親和母親揹著我,點著松節油火把連夜走了五公里山路,去找一個陳義勳的醫生給我診治了一個多月,才把我從死亡線上搶了回來。到我長大懂事以後,長輩們每當和講起這件事時,總是要說上一句: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看到父親那寫滿歲月艱辛的額皺和日漸蒼老的身影,我更深切地感受到,父愛是一座巍然屹立的大山,總是在我最需要的時刻,將我的生命高高託舉。

  ——父愛如老秋的葉,火紅透亮

  父親對我給予的愛是那深沉、厚重,總是默默無聲。父親從我小時候起就注意對我進行教育,從進學校讀書時候起,我就愛看書,愛學習,愛勞動,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為了培養我的膽量,在我十一歲那年夏天,他交給我兩張釣魚網給我,要我在天黑後到距村子3公里以外的山塘水庫去網魚。當時,我雖然不理解他的意思,但我仍然按他的吩咐去了。我走在那崎嶇山路上,聽著昆蟲吱吱喳喳的歌唱,開始時感到十分的愜意。但是當我聽到偶爾一兩聲淒厲的夜鷹啼叫時,也會感到毛骨悚然,曾滋生過一絲的膽怯,最終還是網回了三條魚,回到家裡時已是更深夜靜了。父親一直在等著我,看我網回了魚,父親十分高興。多年以後,我才知道他的真實用意是在培養我的膽量和意志品質。每當我學習倦怠的時候,他一般不會用嚴厲的語言來責罵,總是用深沉的目光望著我,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阿德,我給你取名傳德,就是希望你將來的為人能和你的名字一樣,傳播道德……”他常愛說的話就是“好鼓不用動重棰”、“想你成龍天上走,莫要變蛇地下鑽。”之類的富有寓意的語言,雖然在我小時候並未完全領會他話裡的含義,但是,我到他的良苦用心。因此,從小時候起,我總是聽父母的話,我當時樸素的想法就是不願讓他們為自己擔心,我想只要自己能好好讀書,將來就一定能做個對社會有用的好人。現在回想起來,今天我身上具有的誠實待人,與人為善的品質與從小受父母的影響是分不開的。這些年來,我承載父母的希望,從十七歲起走出大山懷抱,讀書、當老師、當幹部,、做幹警、做鄉鎮黨委書記、做局長。一路走來幾多曲折,幾多泥濘,但始終牢記著父母的教誨,矢志不渝自己做好人的願望,始終堅持立德重於立行信念,時刻勉勵自己用良好的德行去服務社會,造福桑梓。我想,如果九泉之下的父親在天之靈有知,那一定會十分欣慰的。

  父愛是遠山的呼喚,是春江之水,深沉而亙久,具有強大的支撐力量。父親離開我已多年了,但是他對我如大山一般凝重的關愛總是令我難以忘懷,他那如同江水一般綿長的期待,總是在我的心中生長。我一定承載父親的厚重的關愛和期待,嚴格要求自己永遠做一個好心人。我也將教育好我的女兒們,讓她們成長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讓上一輩的寬仁和慈愛在後輩們身上延續,延續……

  -——————父愛是遠山深情的呼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