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愛國名言
中國古代愛國名言
愛國體現了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係,有關中國古代愛國名言,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鑑一下!
中國古代愛國名言1
1、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2、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霍去病
3、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陸游
4、契闊死生君莫問,行雲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晏殊和尚
5、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譚嗣同
6、位卑不敢忘憂國。——陸游
7、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揚子江》
8、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李白
9、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
10、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
11、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杜審言
12、國耳忘家,公耳忘私。——班固
13、一寸赤心惟報國。——陸游《江北莊取米》
14、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5、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華羅庚
16、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17、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
18、上下同欲者勝。——孫武
19、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20、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中國古代愛國名言2
1、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2、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漢)司馬遷
3、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 陸游
4、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5、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陸游
6、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
7、三萬裡河東入海,萬千仞嶽上摩天。
8、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
9、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0、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 呂坤
1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2、幾日隨風北海遊,回從揚子大江頭。
13、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14、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
15、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是事事關心。——顧憲成
16、國耳忘家,公耳忘私。——班固
17、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18、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19、國恥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中國古代愛國名言3
1、《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呂坤
2、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
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范仲淹
5、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國恥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6、國耳忘家,公耳忘私。——班固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7、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陸游
8、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唐.陳陶《隴西行》
9、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宋.楊萬里《竹枝詞》
10、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臣殘陽--宋.李綱《病牛》
1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漸淚,恨別鳥驚心——杜甫
12、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13、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明.于謙《詠煤炭》
14、一時今夕會,萬里故鄉情。--杜甫
15、奔向東南驚濤澎湃,以國家之務為己任。韓愈《送許郢州序》
16、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
17、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唐·李百藥《元景安傳》)
18、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同上)
19、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20、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中國古代愛國名言4
1.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2.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3.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4.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6.丹青不知老將至,1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7.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
8.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9.春宵一刻值千金。(蘇軾)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11.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12.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1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1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19.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20.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