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核心價值觀凝聚中華正能量徵文800字
踐行核心價值觀凝聚中華正能量徵文800字
【篇一】
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社會評判是非曲折的價值標準。為了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也為了在青少年中廣泛、深入開展中華傳統美德,領悟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培養青少年優秀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5月30日下午2:30,由生命科學學院團委學生會主辦、團委組織調研部承辦的“中華魂”主題演講比賽在生科院多功能廳成功舉行。
出席本次比賽的嘉賓有生命科學學院關工委副主任陳明樹老師、生命科學學院團委書記唐菁老師、2014級輔導員宋鵬老師及各班班級代表。
在主持人介紹本次比賽的規則後,10位選手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從生活的細節處著眼,從不同的角度上感悟,例如“扣對衣服的第一顆釦子”、“正確的愛情觀”、“中國夢”、“鈴聲中的溫情”等,引經據典,深刻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質內涵: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緊接著由“中華魂”徵文、演講比賽資深評委陳明樹老先生進行精彩的點評。他指出同學們在演講中要注意:主題鮮明,觀點正確,富有時代感;語言流暢,感染力強,普通話標準;動作、妝容、服飾自然大方。老先生還回顧了2014年“中華魂”主題活動的輝煌戰績,並且鼓勵同學們要積極參與其中,提高綜合素質,在鍛鍊自我的同時為自己的大學履歷增光添彩,同時也預祝參賽選手在隨後的評比中取得好成績。
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幫助大學生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涵,樹立堅定正確的理想追求,積極向上的人格追求,健康美好的生活追求,勤學、修德、明辨、篤學,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篇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被稱之為文明禮儀之邦,以“仁、義、禮、智、信”為道德標準的儒家“五常”,始終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並逐漸成為中國傳統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正如《三字經》中所述的“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混。”
然而,在現在的現實社會中,卻總是會出現許多違背這種道德價值體系的事情,特別是近幾年,一系列被救老人“訛人”的事件(也就是著名的“南京彭宇事件”),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事情的經過其實很簡單,一個老太太在公交車站摔倒,彭宇自稱上前攙扶、聯絡其家人並送其至醫院診治,而老太太及家人卻認為彭宇是撞人肇事者,並最終對簿公堂,2009年8月,都勻市民彭女士駕車路過夜市攤,因堵車停車時扶起了一位摔倒在路邊的老太太被訛詐。幸而,最終透過媒體的幫助,尋找到了證明彭女士無的目擊證人。2009年11月,重慶萬州區中學生萬同學趕場途中扶起一名摔倒的老太。老人及其子女卻指他是肇事者,起訴至法院,要求其父母賠償。但最終因證據不足被法院駁回。2011年7月,肇慶市青年阿華扶起倒地的70多歲阿婆卻遭誣陷。在警方提出要調監控錄影後,老人和家屬主動澄清,自己摔倒與阿華無關。2013年6月,四川達州3名兒童扶起老人反被訛詐。事實澄清後,3名小孩獲5000元“委屈獎”……
針對這一系列類似的事件,網路上、社會上引發了廣泛的爭議與思考,特別是這其中的受害者還有一些年紀尚幼的學生,以至於眾多的民眾都在糾結:老人摔倒後,扶還是不扶?進而逐漸演變為社會中一種普遍的冷漠心理——老人摔倒與我無關,就不要多管閒事了。以至於會出現這樣的新聞:2009年9月,重慶八旬老翁街邊倒地無人敢扶。2010年12月,深圳老人小區裡跌倒,保安和路人無一上前攙扶,老人面朝下然逝世。2015年8月,河南開封老人摔倒積水中不停掙扎,無人攙扶被淹死……
牢記並努力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和傳遞中華正能量,積極從身邊小事做起,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相信透過每個人的不斷努力,我們的社會終將變得美好,就像英國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入口處那塊無名墓碑上所說的:“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