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無術是貶義詞

不學無術是貶義詞

不學無術是貶義詞1

  典故出處

  《漢書·霍光傳贊》:“然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

  近義詞

  目不識丁、胸無點墨

  反義詞

  博古通今、博學多才

  英文翻譯

  have neither learning nor skill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成語舉例:都說他的人是個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學無術”四個字的毛病。(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指人無學術、沒本事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術,不能讀作“sù”。

  成語辨形:術,不能寫作“木”。

  成語謎面:能者為師

  成語故事

  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大將軍霍光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監死前,把幼子劉弗陵(昭帝)託付給霍光輔佐。昭帝去世後,霍光又立劉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權四十多年,為西漢王進立下了不小的功勳。

  劉詢承皇位以後,立許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顯,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后,就乘許娘娘有病的機會,買通女醫下毒害死了許後。毒計敗露,女醫下獄。此事霍光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等事情出來了,霍顯才告訴他。霍光非常驚懼,指責妻子不該辦這種事情。他也想去告發,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後想,還是把這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隱瞞下來了。霍光死後,有人向宣帝告發此案,宣帝派人去調查處理。霍光的妻子聽說了,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決定召集族人策劃謀反,不想走漏了風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滿門抄斬。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霍光傳》中評論霍光的功過。說他“不學無術,暗於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讀書,沒學識,因而不明關乎大局的道理。

  造句

  1、如果不出門拜師,又不讀書學習,那就是不學無術的人,即使你有像春秋時的子羔、原憲那樣的賢能,最後也不會有什麼作為。

  2、不學無術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無所幫助,也不會帶來利益。馬克思

  3、似這樣不學無術,胸無點墨之徒如何可以稱得上文化人。

  4、不學無術的人的想像力不過只有翅膀沒有腳。

  5、我們不要做一個不學無術的人。

  6、讓這種不學無術的人當研究所所長,沐猴而冠,不把學術搞垮才是怪事!

  7、不學無術又富於幻想的人,雖有翅膀卻無雙腳。

  8、他本是個不學無術的人,現在竟然袍笏登場,當起縣太爺來了。

  9、我不學無術,實在不敢為您的大作寫序言。

  10、學者的一天,比不學無術的人的一生還有價值。

  11、校長力排眾議,堅決辭掉了那個教師,理由是這種不學無術的教師留在學校只會誤人子弟。

不學無術是貶義詞2

  近義詞:目不識丁、胸無點墨

  反義詞:博古通今、博學多才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指人無學術、沒本事

  解釋: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霍光傳贊》:“然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

  例子:都說他的人是個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四個字的毛病。(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

  不學無術造句:

  (1)這個人不學無術,卻總是油腔滑調的。

  (2)老李頭教訓兒子道:“你這個不學無術的東西!”。

  (3)他對那些不學無術的人抱以蔑視的態度。

  (4)似這樣不學無術,胸無點墨之徒如何可以稱得上文化人。

  (5)我們不要做一個不學無術的人。

  (6)讓這種不學無術的人當研究所所長,沐猴而冠,不把學術搞垮才是怪事!

  (7)他本是個不學無術的人,現在竟然袍笏登場,當起縣太爺來了。

  (8)我不學無術,實在不敢為您的大作寫序言。

  (9)校長力排眾議,堅決辭掉了那個教師,理由是這種不學無術的教師留在學校只會誤人子弟。

  (10)不學無術又妄自尊大的人,的確是最令人討厭不過的了。

  (11)他這個不學無術的人竟然想追求那位漂亮的女博士,人們都說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12)一個人如果不學無術愚昧無知,就會上當受騙。

  (13)看他一表人才,舉止斯文,其實是不學無術,虛有其表。

  (14)一部名著的原稿,落到不學無術的人手裡,這真是明珠暗投了。

  (15)爸爸一生勤學勤勞,最瞧不起那些不學無術的人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