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作文800字(精選9篇)

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作文800字(精選9篇)

  神十航天員王亞平北京時間2013年6月20日上午10點在太空給地面的學生講課,此次太空授課主要面向中小學生,使其瞭解微重力條件下物體運動的特點、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作文800字(精選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作文800字 篇1

  6月20日上午十時,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中國將首次在神舟飛船上進行太空授課。這是我國前所未有的,在全球來說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課不僅是舉國矚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愛好天文學、物理學等領域學者、朋友的一次盛世。

  第一次太空授課是什麼時候呢?其實,早在1985年,美國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課的構想,並且為此訓練了兩名女教師,一個是麥考利夫,一個是摩根。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第二年飛船升空時,麥考利夫與飛船一同殞夢地球上空——那次,飛船“挑戰者”號升空73秒後突然爆炸而破碎。

  然而,摩根卻並未放棄這個上天授課夢,為此她又準備了22年。終於,在2007年,她在國際空間站裡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太空授課,透過影片,給學生上了25分鐘課,並展示了宇航員在太空怎樣運動、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

  無獨有偶,此次我國同樣是由女航天員來進行授課,但授課的難度卻比摩根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亞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環境下的一些物理現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運動等我們都早已比較清楚的內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

  王亞平在此次講課中主要演示了五個實驗,分別是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和水球等5個基礎物理實驗,主要是讓青少年瞭解在失重條件下,物體運動會有何特點,液體表面張力有什麼作用,同時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這五個實驗不要看起來簡單,但其背後蘊藏的物理知識卻是令人驚奇而深厚的!

  這次實驗是他們事先自己劃定的嗎?其實不是。這次實驗中的部分問題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所徵集到的,這不僅是航天的一次突破,更是青少年自身的一次突破。因為只有具有演示價值的問題才能被徵集,這要求我們青少年需要補充更多的相關知識,讓自己從裡到外充實起來,不能外強中乾腹空空。

  有人詢問太空中的生活用水是不是迴圈使用的。我對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指令長聶海勝告訴我們,飛船中的用水是從地球帶上來的,但目前還不具備迴圈利用功能,因為這需要更先進的技術和複雜的裝置。聽了這話,我不禁有些心酸,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該有多艱苦啊。

  也許,太空生活用水的迴圈利用是否能夠實現就需要看我們青少年這一代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對神秘的太空感興趣,願意為我們的航天事業發揮出更大的力量,向我們“中國夢太空夢”的實現靠近!

  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作文800字 篇2

  6月20日是一個舉世矚目的日子,因為中國首次在神舟飛船上進行太空授課,這是我國第一次把課堂搬到太空,實現了天地互動。它不僅吸引著無數中國人的眼球,還轟動全世界。

  這次太空授課,女航天員王亞平是主講老師,她主要演示了五個實驗,分別是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和水球等5個基礎物理實驗,主要講授在失重條件下物體運動特性、液體表面張力特性等物理現象。這五個實驗看起來都非常神奇,在我們生活中是無法見到這種奇特現象的。比如單擺運動演示,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把小球拉到一側固定在一個位置鬆手,小球並沒有做往復擺動,而是停在原地慢慢飄落。給它一個小小的力,它就能做圓周運動,非常神奇!可在我們地球上,把小球拉到一側再放手,它一定會圍繞中線做往復運動,就如我們扎著馬尾辮走路,辮子會均勻地左右擺動;必須給它一個足夠大的力,它才會做圓周運動。看來不一樣環境會產生不一樣的現象。在重頭戲——水球演示中,王老師往水膜上一點點加水,水膜一點點變厚,變成了一個亮晶晶的大水球。把紅色液體注入水球,晶瑩剔透的水球變成了紅色的水球。多麼不可思議!在我們地球上,水不但不能形成水膜,更不可能形成大大的水球。平常我只見過肥皂水能形成水膜、水泡,可太空卻是一個“夢工廠”,水的表面張力大顯神威,形成了美麗的水球。太空真是藏著無窮的奧秘!

  這五個試驗讓我大飽眼福,也讓我瞭解了太空的神奇和奧妙,使我增長了許多科學知識,激發了我探索太空、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從今天開始,我將更加刻苦學習,吸收知識,增長才幹,保護好視力,鍛鍊好身體,長大後成為一名航天員,搭乘我們的宇宙飛船去探索深邃的太空、浩瀚的宇宙,為我國的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我將努力去開發太空的資源為國家所利用,趕超美國,為實現我們的中國夢、航天夢而努力奮鬥。

  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作文800字 篇3

  週五班會課上,學校組織了全校師生觀看神舟十號在遙遠的外太空中的天宮一號內三名宇航員為我們做的“太空授課”……

  授課中王亞平老師為我們做了幾組只能在外太空失重情況下可以做到的有趣實驗。首先王亞平老師告訴我們,太空中專用的質量測量儀是依據牛頓第二定律製造的。物體受到的力,等於它的質量乘以加速度。在質量測量儀中,設定一個彈簧凸輪機構,能夠產生一個恆定的力,另外再設定一個能夠測出物體運動加速度的測速系統,根據這個定律,宇航員可以在失重情況下測出物體的重量。

  然後,王亞平老師把一個小球用線固定在一個支架上當亞平老師給小球一個推力時,小球竟然圍繞擺軸做圓周運動。王亞平老師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給處於失重狀態下的小球一個小小的初速度,小球就會圍繞擺軸做圓周運動了。但是在地面上,我們要給小球一個足夠大的初速度,才能夠實現。”

  之後王亞平老師又做了陀螺試驗,告訴我們陀螺在地面高速旋轉時,具有很好的定軸性,這一特性在太空中也是一樣適用。所以天宮裡的很多裝置就是利用陀螺組合來定向的,也有利用陀螺定向原理製作的儀器,用來測量航天器的姿態和軌道。

  最精彩的要說水膜實驗和水球實驗了:王亞平老師使用一個金屬圈和一個水袋,把金屬圈輕輕地放入水袋,再將金屬圈慢慢地抽出,這時在金屬圈上形成一個大大的水膜。在失重狀態下,普通水也能夠形成漂亮的水膜,這在地面上可是很難實現的。隨後王亞平老師輕輕地把水注入到水膜上,水膜慢慢的變厚,隨著注入的水越來越多,水膜竟然變成了一個亮晶晶的大水球。水膜變成了大水球,而且沒有破裂。當把紅色液體注入到水球中,紅色在水球裡慢慢地散開,最後形成一個大大的紅色水球。

  透過這次太空授課實驗,讓我們懂得了許多物理知識,也告訴我們外太空還有太多奧秘沒有被人類所攻克,這次太空授課,也激發了我們對學習的內心喜愛,讓我們感受到了平凡而枯燥的物理的美妙之處,而且也瞭解到了有關太空的一些知識,見識到了這些神秘的知識,加強了我們對無盡的太空的興趣。

  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作文800字 篇4

  在美聯社看來,中國航天員的太空授課就是“一場戰鬥”,這一任務堪比他們冒著巨大風險空間對接。報道說,太空授課標誌著中國迄今最大膽的一步,“中國的宇航員一直在大的場合高調出現在公眾之前,但幾乎沒有跟普通中國人發生真正的接觸。”

  “我們看到的天空不是藍色的,而是深邃的黑色。每天,我們看到太陽昇起16次。”英國廣播公司20日向讀者突出強調了中國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中看到的`新奇景象。美聯社報道說,在天宮一號(微博)51分鐘的講課中,王亞平展示了失重原理,回答了聚集在北京一個禮堂的330名學生實時提出的問題。她的同事聶海勝和張曉光回答了有關在太空生活、工作和鍛鍊的問題。其間出現好玩兒的一刻,聶海勝做出中國功夫片影迷所熟悉的神秘的雙腿交叉打坐姿勢。王亞平說,“在太空,我們都是功夫大師”。後來的一個展示彷彿魔術表演,王亞平將水滴注入一個越來越大的懸浮水球,引來學生們“哇”的驚歎和鼓掌。航天員們還旋轉陀螺,搖動一個繫繩的球,演示失重如何影響物體運動。報道稱,在這堂精心排演的講課中,中國第二位女航天員王亞平從頭至尾微笑著。這堂講課更像是兒童電視科普節目,而不是不久前加拿大航天員哈德菲爾德從國際空間站傳回的影片。

  日本時事通訊社用“不可思議”評論中國的太空授課。德國新聞電視臺20日則為“6000萬中國學生上太空課”感到驚訝。報道說,這可能是新的世界紀錄。法國歐洲新聞電視臺評論稱,法國的老師有時候也會說“學生們在月亮裡”(俚語,暗示上課走神或打瞌睡),可如今中國的老師卻千真萬確在天上。評論認為,太空授課相當成功,這有助於中國證明其有和美國、俄羅斯在征服宇宙空間的競賽中一較短長的實力。《印度斯坦時報》20日引述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學者弗利澤的話說,中國的太空計劃能帶來什麼物質利益尚不明確,但已經給中國帶來了相當大的國際聲望,刺激了對科學的興趣,幫助軍方掌握了火箭和遠端制導技術,也讓中國成為某種程度上的技術大國,拋棄了“製造鞋子和手包的國家形象”。

  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作文800字 篇5

  神十飛天,太空對接,美女航天員王亞平作為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授太空科學知識,她鏗鏘有力的聲音透過雲層,傳遞到全國乃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的地球母親也不禁為之震撼。應該說,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它不僅標誌著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伸出了橄欖枝。

  其實,太空授課並不是我國航天員的首創。早在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就曾經制定了“教師在太空”計劃,女教師考利夫被幸運選中。然而,事與願違,不僅考利夫沒能順利實現太空發聲,就連“挑戰者”號因意外爆炸,成為了太空實驗的犧牲品。時隔21年之後,美國教師芭芭拉·摩根再戰太空,並在“奮進”號內講授了人類有史以來的“太空第一課”。儘管整個過程只有短短的25分鐘,但是,它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開啟了人類太空旅程的新篇章。此次,王亞平作為中國航天員的傑出代表,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並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秘太空的興趣。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壯舉。孔子當年杏林遊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後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並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

  如果說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開啟這本書的智慧鑰匙。王亞平的太空授課,王亞平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她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而我們也期待神舟十號的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

  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作文800字 篇6

  20日上午,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進行的我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在教室的電視機旁,我和同學們一起激動地觀看這次太空授課直播,看見亞平老師把紅色液體注入到水球中,紅色在水球裡慢慢地散開,最後形成一個大大的紅色水球,神舟十號太空授課太奇妙,太漂亮了。在教室裡,每當主講航天員王亞平完成一個實驗演示,同學們就異口同聲地發出“哇”的驚喜聲,並伴以熱烈的掌聲。

  雖然在小學二年級在語文課本里,我讀過一篇《到太空去》的課文,課文裡也介紹了一些太空原理,但是內容太過簡單,不能滿足我對太空的好奇心。今天的太空授課直播正是一個學習航天科學知識的好機會。我認真的聽著講課,在驚喜連綿中,讓我進一步放飛科學夢想。

  這次授課是在神舟系列飛船發射成功之後的首次太空授課。神舟十號是在前不久剛剛發射成功的,它是航天事業發展的輝煌一頁。二十多年來,中國載人航天實現了從無到有,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艙內實驗到艙外活動,從單個飛船飛行到兩飛行器對接組合飛行,從實驗性飛行到應用性飛行的歷史程序。每一次突破,都給我們帶來一次又一次成功發現的驚喜和激動,也讓人類看到了地球之外另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和另一種無限美好的希望。而神十飛行是我國載人航天第一次應用性飛行,太空授課生動體現了“應用性”特色,體現了航天工程直接為國民教育服務的功能。

  雖然太空授課在美國早就已經開展了,但是作為載人航天的後來者,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實踐才剛剛開始,這次授課,也極大的提高了我瞭解航天、走進科學的熱情。

  作為學生,我們要如何看待這次的“太空授課”呢?我認為,要立足於現在,也要展望未來。我們要在中國蓬勃發展的航天事業中,找到了需要借鑑的航天精神,感受到了追逐夢想的不易,不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透過自己的勤奮學習,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

  透過這次太空授課,我將進一步領悟它的真諦,轉而為己用,去追逐未來,去實現夢想。夢想是生活的航標,我們在生活中追雲逐月了好久,把美好與希望寄託給了夢想。要有夢想,要愛學習,要有毅力,要敢於拼搏。

  雲海中升起朝陽,恰似人生需要夢想點亮,學習載人航天精神,去追求探索吧!

  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作文800字 篇7

  今天我們在早上10:00看了航天員王老師給我們講課。

  首先是稱質量,其實具體的演示,王亞平給指令長聶海勝稱了一下他的體重。

  第二個實驗是關於失重的單擺運動。在地球上,單擺小球會在一定範圍內來回晃盪,但是在太空當中給它一個作用力,它會做圓周運動。現場的同學們見到這個現象,也感到眼睛一亮。

  第三個實驗是王亞平手裡拿了兩個我們從小就玩的陀螺,在太空當中,給它一個作用力,它就會朝著一個方向去轉動。

  第四個實驗和水有關,是要驗證表面液體的張力,捏出一個水泡之後,形成了一個水膜,後來緊接著的實驗就是給一個水膜不斷的注水,形成了一個透明的水球。最讓大家驚喜的就是王亞平在後來就給這個水球裡面用注射器注射進去了一個紅色的水滴,這個棉絮狀的水滴就蔓延開來,瀰漫了整個的水球。

  王亞平介紹說,在失重環境下,人們能夠獲取結構更加均勻完整、尺寸更大的半導體晶體,有利於開展材料學基礎性研究,最佳化和改進地面生產工藝。失重條件下冷原子鐘的頻率穩定度會大大提高,可以應用於高精度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神舟十號航天員20日上午在天宮一號進行的我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傳遞出這樣一種理念:向民眾普及科學知識、激發科學精神,同樣是中國開展航天活動的重要任務。

  實際上,太空科普教育活動也是世界航天活動的組成部分。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美國就開始推行“教師在太空”等一系列太空教育計劃。作為載人航天的後來者,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實踐剛剛開始,但歷次神舟飛行在實現工程目標的同時,也極大提升了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瞭解航天、走近科學的熱情。30歲左右的年輕一代已經成為載人航天工程各系統的技術骨幹,而他們中的很多人,正是在航天員楊利偉首次登上太空那一幕的激勵下走進航天行列的。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接受採訪時曾說過的,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都是學生。科學永遠是一個國家前行的基石。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程中,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才熱愛航天、投身航天,需要全社會理解、支援這項造福人類的偉大事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航天科普活動中蘊藏著中國航天走向明天的無窮潛力。

  在今天的神十航天員太空授課,我意猶未盡。因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行則國行;少年富則國富,這就是我的中國夢。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中國夢’,就好像每個人都可以仰望星空,星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照亮更加豐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燦爛的中國!

  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作文800字 篇8

  歷史將記住這一天。在北京時間2013年6月20日,神十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一號為大家進行了太空授課。整個授課持續時間約為40分鐘,聶海勝輔助授課,而張曉光則擔任攝像師。這是我國前所未有的一種嘗試,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觀看後心中感觸頗深。我也一樣。

  在此次短短四十分鐘的時間內,可愛的航天員們為我們展示了五個實驗,主要是讓為了讓我們更加清楚地瞭解在微重力環境物體運動的特別,瞭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並且對質量、重量、牛頓定律等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瞭解。在觀看後我覺得特別有趣。

  第一個實驗是測量質量,所使用的器具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所製成的質量測量儀。到底該如何測量呢?我仔細觀看了實驗,並且聽了解說。原來,物體受到的力,等於它的質量乘以加速度。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可以測出物體的質量。

  第二個實驗是單擺實驗,主要步驟是:將支架固定後,在擺軸的前端我們可用一根線拴住一個小球,接著將球拉高到一定位置後鬆手。如果是在地球上,這時我們可以肯定地回答說小球會左右擺動。但在太空中你猜怎麼著?原來小球在那個高度靜止不動了!想要它動該怎麼辦呢?這時,王老師給了小球一個推力,可愛的小球就傻乎乎地圍著擺軸做圓周運動了!

  第三個實驗的道具是我們小時候最愛的玩具之一——陀螺。這個實驗是怎麼做的呢?首先把靜止的陀螺懸浮在空中,然後給它一個干擾力,這時笨笨的陀螺就會開始做翻滾運動,軸向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但若是先讓陀螺旋轉,再給它干擾力,此時它就不會翻滾了,而是向前行動。真是有趣啊。聽說天宮裡的很多裝置就是利用陀螺組合來定向的呢!原來,小小的陀螺背後也蘊藏著這麼豐厚的知識啊!

  第四個實驗是水膜實驗。這根我們所說的面膜差太多了。在這裡我們可用到兩個道具——一金屬圈,一個水袋。首先,把金屬圈輕輕地放入水袋;接著,將金屬圈慢慢地抽出。好了,等待奇蹟的時刻到了!抽出後的金屬圈上會形成一個大大的水膜。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一切都歸功於——失重!

  第五個實驗是水球試驗,也就是王老師將紅色液體注入到水球中,而紅色會在水球裡慢慢地散開,最終形成一個大大的紅色水球。

  其實航天員聶海勝也向我們展示了懸空打坐、量體重等一系列的實驗,令人同樣覺得不可思議。

  如今,我們都在談論“中國夢”的實現,我相信,能夠讓神十飛向太空的國家,也最終能帶領我們向更美好的“中國夢太空夢”等夢想的實現而前進!

  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作文800字 篇9

  神舟十號飛船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搭載三位航天員飛向太空,將在軌道飛行十五天,並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

  神舟十號發射了,它帶走的是全國人民13億顆緊張的心,帶回來的卻是1億滴喜悅的淚水!就讓我們一起期待,期待神舟十號迴歸的那一天。

  神舟十號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它是中國第五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飛船的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升空後再和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的對接,並對其進行短暫的有人照管實驗。對接完成之後的任務將是打造太空實驗室。任務是對“神九”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的“拾遺補缺”。

  這將是飛船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次,航天科技集團神舟十號飛船總設計張柏楠表示,重點是解決空間站建設中的這些關鍵技術,透過天宮一號的飛行來發現、解決、驗證在空間站建設遠營中可能遇見的問題,這是我們當前的一個重點,所以“神舟十號”的任務是一個承前啟後的任務。

  我為我們的科學家感到驕傲,我為我們的祖國感到自豪!我作為一名初中生,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為祖國做出貢獻,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神十成功發射了,承載著我們中國的夢,這是我們航天史上的巨大突破。而且,在這次神十發射後還進行了我們首次太空授課,作為一個將要升入初二開始學物理的學生,在第一時間就觀看了這次太空課。在這次授課中,王亞平老師講解了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瞭解了在失重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這讓我對將要學習的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在真正接觸到物理的時候,可以瞭解更多關於失重環境下物體的特點。

  這一次觀看這一篇影片,我有了非常大的感觸。我接觸到了平時我想都沒有想過的在太空中進行的科學實驗。他們讓我進一步瞭解到了太空中的生活,那些科學道理雖然複雜難解,但是確實繡人迷人的。作為祖國花朵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天天向上,為祖國的未來奮鬥。為祖國的美好未來做出貢獻。這樣也許我們可以更深層次地瞭解到那些神秘詭異卻又迷人的太空,甚至在太空中進行進一步的發展和研究。也許我們還在那裡代代繁衍下去,開始不一樣的生活。將來也會有更多的實驗空間站。太空生活讓我充滿了無限憧憬。讓我們一起向未來奔跑吧,一定向未來努力發展奮鬥,向太空進發,向祖國美好生活努力奮勇獻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