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築夢路上觀後感2000字

紀錄片築夢路上觀後感2000字

  一個偉大民族,必有卓越夢想;一個宏偉國度,需要鋼鐵脊樑。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紀錄片築夢路上觀後感的內容,歡迎大家檢視。

  紀錄片築夢路上觀後感 篇1

  近日觀看了由中組部、中宣部、中央電視臺和國家博物館聯合攝製的歷史文獻紀錄片《築夢中國》,讓我醍醐灌頂的同時又感觸萬千。中華民族為實現爭取“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不懈奮鬥的歷史征程給我們力量,但在圓夢路上所日漸突顯的環境保護問題發人深省。

  在《築夢中國》片段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指出:單純的經濟增長造成很多後遺症,造成的環境問題等都需要解決。片段解說中提到2013年中國遭遇歷史上最嚴重的霧霾天氣,霧霾波及25個省,100多個大中城市,全國平均霧霾天數29.9天,創52年來之最。隨著一張張記錄霧霾天氣的照片進入視線,看到當前自然環境狀況日益嚴重的真實寫照,作為一名環保工作者,我內心異常沉重,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環保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可謂是任重而道遠。

  今天,我國已經步入發展的新歷史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壓力與動力共存,我們一定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儘量採用綠色、迴圈、低碳的方式實現發展,從而在源頭上減少汙染物的產生和排放。透過這條環境友好型的發展之路逐漸改變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直接的矛盾關係,讓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從傳統的對立走向新時期的統一,實現由“環保限制增長”向“環保促進增長”的轉變,真正做到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同步推進,產業競爭力與環境競爭力一起提升,最終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為實現偉大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生態環境保障。

  百年坎坷復興路,世紀滄桑強國夢。在舉國上下共圓“中國夢”的濃厚氛圍中,我內心亦洶湧澎湃,作為一名電力系統工作人員,一名環保工作者,一名中國人,我們要抓緊行動起來,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程序裡站好自己的崗,為屬於我們的那份責任盡微薄之力。

  實現火電機組高效超低排放,為實現中國夢增姿。我國一次能源以煤為主的格局一直並將長期存在,將豐富的煤炭資源轉化成電能,既有利於資源富集的中西部地區發展經濟,也有利於解決資源匱乏、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的能源需求。充分發揮有利於民生和環保的高效超低排放燃煤機組作用不僅有利於環境保護,而且能促進電力產業升級、併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我院設計的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廠被譽為“全球最清潔的火電”,其大氣汙染物排放水平嚴格程度已遠超美、日、歐等發達國家水平,更遠低於“史上最嚴”新國標。“外三”解開了火力發電在環保、耗能、效益上不能兼顧的死結,透過脫硫煙氣熱能再回收利用,實現了“零能耗”脫硫,電廠每年因此節約的煤、水、電摺合人民幣2700多萬元,由被動環保變成了主動提效。我院設計人員現欲在二次再熱等技術上繼續尋求突破,打造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的新典範,力爭建設成“低碳環保、技術領先、世界一流電站”的電廠。我國火力發電環保技術的不斷創新打破了電力行業長期對外技術依賴格局,並有望成為世界火力發電環保技術的領導者,讓環保夢為中國夢保駕護航。

  做好環保諮詢工作,為實現中國夢增色。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創新能力,科學的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客觀地說明專案建設所帶來的環境問題,透過知識和技術創新提出合理可行的環保措施或管理方式。在公眾參與環節充分了解公眾環保意願、真實反映情況、切實解決公眾所存在的環保顧慮,做好公眾與工程建設單位及政府機關等的紐帶,爭取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在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中,如實反映專案環境保護措施等的執行情況,是否存在遺留問題,若存在則提出經濟技術的可行的措施手段等及時解決,在公眾參與環節充分聽取公眾意見並及時消除公眾疑慮,爭取把可能存在的環保問題一併解決。真正讓人民擁有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讓環保夢為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點滴成海,為實現中國夢增姿添勢。環保從自身做起,宏達的中國夢包含著一個個鮮活生動的環保夢,每個人都應該是責無旁貸的築夢者。每個人都應將環保意識深深嵌入日程生活中,以少開車或開經濟實用型排量少的車、多乘坐公共交通或步行、買冰箱選用低耗能的無氟冰箱並儘量少用空調、不亂扔垃圾、杜絕使用一次性用具等實際行動在日常生活中共建環保夢。13億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彙集起來的力量是磅礴之力,不可戰勝,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程序裡站好自己的崗,為屬於我們的那份責任盡微薄之力,讓中國夢前行的道路更加廣闊。

  環保夢是中國夢的重要著力點,環保工作取得的任何成效任何突破,都是對推進中國夢的積極貢獻。回顧過去,我們雄心激揚;盛世年華,我們信心百倍;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集聚中國力量,讓環保夢託舉中國夢。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會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國力更強盛,人民更幸福,中國夢一定會實現!

  紀錄片築夢路上觀後感 篇2

  一個偉大民族,必有卓越夢想;一個宏偉國度,需要鋼鐵脊樑。32集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以縝密的思維,精準的敘事,宏大的視野,翔實的史料,縱攬中國近代百年風雲變幻,傾力刻畫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的覺醒與抗爭,傾情展示人民群眾建設新中國的投入與激情,傾心繪製全國各族人民走上築夢大道的自信與憧憬。對一個人,95年很長;對一個走在時代前列的政黨,正值青春年華。正是這個生機勃勃的政黨,在波瀾壯闊的歷史潮流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以無畏堅挺的脊樑,揹負中華民族的希望,百折不撓、前赴後繼,滿腔赤誠、一身肝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尋夢、築夢、圓夢。

  一、革命年代每場較量,都事關生死存亡,崇高信仰的力量,引領先輩血沃中華、追尋夢想。

  思想偉力讓精神站立。為了靈魂深處最純粹、最純潔的信仰之火,一大批優秀的中華兒女,匯聚在黨的火紅旗幟下,為了顛撲不破理想,披荊斬棘、浴血奮戰。唯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就要流血犧牲,他們面對寒光閃耀的'刀鋒,面對撼天動地的炮火,“引頸成一快,不惜少年頭”,劍履俱奮、為國效命。信真理、求真知、做真人,革命先驅對共產主義的信仰,硬過鋼鐵、勝過刀槍,化為無敵的力量。和平時期,能不能堅守信仰,面臨更加複雜的考驗,有時面臨生死抉擇,有時面對利益誘惑,一旦信仰缺失,必然精神萎靡、走上邪路。捍衛信仰就是守護生命,信仰之爭就是你死我活的根本性鬥爭。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只有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定了,對黨忠誠才能有牢靠的基礎”,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堅定,把信仰深植內心,把忠誠舉過頭頂,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黨的形象和威望,維護黨的尊嚴和威信,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讓信仰之火熊熊燃燒,讓紅色基因永久傳承。

  二、歷史關口每次抉擇,都決定事業興衰,敢於擔當的勇氣,彰顯領袖非凡智慧、英明決斷。

  偉大的政黨孕育偉大的領袖,偉大的領袖領導偉大的政黨。從建黨偉業到建國大業,再到復興宏業,95載歲月春秋,前進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每一次重大轉折,都是歷史的拐點,勝與敗只在一瞬;每一個緊要關頭,都是命運的抉擇,進與退全在一念。歷史從來跌宕,革命難免低潮,在黨的事業迷茫徘徊、躊躇不前時,總有領袖勇立潮頭、振臂高呼,用一人之肩,擔起萬民之盼;為萬民之心,獻出一生之力,在黑暗中引導光明,在失敗中引向新生,在轉折中引領方向,他們的功績燦若星辰、彪炳史冊。江山代有偉人出,革命自有後來人。從三灣改編、井岡星火、萬里長征,到浴血抗戰、解放全中國,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是毛主席高瞻遠矚、力挽狂瀾,救萬民於水火,開天闢地讓中國“站起來”。一場浩劫,元氣大傷,國家民族命運、革命建設事業何去何從,考驗全黨,更考驗領袖智慧。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華夏大地演繹著一幕幕春天的故事,是小平同志深謀遠慮、撥亂反正,還民族以希望,改天換地讓中國“富起來”。十八大以來,正風肅紀、鐵腕治黨,四個全面、一帶一路,我們從未如此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是習近平主席心懷魄力、胸有乾坤,給國家以夢想,經天緯地讓中國“強起來”。回顧我黨帶領人民築夢中華的偉大征程,正是有一代代心憂家國、兼濟天下的領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事開太平,才使我們從苦難深重的昨天走向燦爛輝煌的明天。歷史選擇了他們,他們創造了歷史;人民選擇了他們,他們造福於人民。偉人也是凡人,只因成就了不凡;領袖不是天生,只因扛起了千鈞。他們是民族的脊樑,更是我們追隨的方向,每名共產黨人都應像領袖那樣,在風雨中磨練、在困難中摔打、在挫折中成長,成為勇於擔當的鐵骨脊樑。

  三、人民群眾每個期盼,都考驗執政根基,無私為民的本色,昭示全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一個政黨的前途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一支軍隊的勝敗榮辱,最終取決於為誰而戰。老百姓的心,共產黨的根。我黨自登上歷史舞臺那天起,就把為民族謀解放、為人民謀幸福作為唯一宗旨和最高追求。從“打土豪,分田地”到“搞開放,奔小康”,從“人民萬歲”到“人民必勝”,從打江山到坐江山,黨始終與人民水乳相融、肝膽相照、生死相依。正如美國記者斯諾所盛讚的,共產黨是“興國之光”;也如華僑領袖陳嘉庚所判斷的,“中國的希望在延安”。歷史反覆印證一條鐵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淮海戰役如海的民工、如林的擔架、如流的推車,西柏坡百姓“最後一口飯,做軍糧;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的犧牲精神,彰顯民心指向,更蘊藏無敵力量。從根本上講,共產黨奪取政權,國民黨喪失政權,是“延安作風”打敗了“西安作風”。共產黨因執政為民,最終被人民選擇;國民黨因背棄人民,最終被人民拋棄。歷史不容忘記,歷史昭示未來。習近平主席強調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的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以堅定決心,懲治腐敗、革故鼎新,先後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一個根本目的,就是防止昨天的優勢淪為劣勢、昨天的立足點變成失足地。作為軍隊黨員幹部,要時刻銘記“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是誰”“為了誰”,以感恩組織、感恩戰友、感恩父老鄉親的心態,保持本色、恪守本真、不忘本心,想群眾之所憂,幫群眾之所困,解群眾之所盼,確保軍民一家親、將士一條心,讓生命線永葆生命力。

  四、復興路上每回挑戰,都左右前途命運,家國天下的情懷,呼喚軍人以身許國、不畏強敵。

  毛主席講過,“槍桿子裡出政權”“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實現民族的獨立、大國崛起,是國人追逐的美夢,卻是敵人心頭的噩夢。思想的交鋒、制度的碰撞、力量的對決,勢必會殘酷激烈、你死我活。沒有談出來的天下,只有打出來的江山。越是築夢路上、崛起之刻,越離不開軍隊保駕護航。光輝戰史足以證明,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堪當重任、值得託付的民之重寶、國之利器。面對日軍入侵、美軍壓境、越軍挑釁,我們敢於刺刀見紅、血戰到底,把敵人打到談判桌前,趕出了國門;面對帝國主義的核訛詐、核壟斷,我們以“東風一定要壓倒西風”的志氣,咬緊牙關衝刺,勒緊腰帶鑽研,最終造出兩彈一星。一次次血與火的較量證明: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只要我們比他硬氣,練實底氣,就能打敗他的霸氣。國家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軍隊作為國家的銅牆鐵壁,越是和平時期,越需厲兵秣馬、枕戈待旦,隨時準備痛擊來犯之敵。狹路相逢勇者勝,作為公民,人人渴望和平,但作為軍人,我們絕不畏懼戰爭。只有不怕死,才能遠離死亡;視死如歸,往往能凱旋而歸。改革強軍戰鼓催徵,改出精氣神、改出戰鬥力,必須眼中有強敵、胸中有戰場,喚醒血性、培育虎氣,以“打敗一切敵人、而不被一切敵人打敗”的志氣、“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的勇氣,敢於亮劍、敢打必勝,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狀態,時刻繃緊打仗這根弦、扛起打贏這座山、等待出征這道令,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培養鍛造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主戰尖兵。

  紀錄片築夢路上觀後感 篇3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奮鬥歷程就是一部在中國建立和建設社會主義,歷經艱辛、接力前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不朽史詩。建黨95週年之際,央視綜合頻道在黃金時段播出的32集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以黨95年以來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程序為基本線索,以黨矢志不渝實現奮鬥目標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貢獻為基本單元,用珍貴的文獻資料、經典的事例細節、感人的畫面景象、精粹的畫外解說、縝密的整體構思,形象客觀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民族復興先鋒隊的築夢之路,生動且深刻地呈現了95年來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壯麗畫卷,令人信服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民族獨立和富強、人民解放和幸福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

  全片從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關於中國夢的講話開篇,點出了本片的主題。自鴉片戰爭失敗後,實現民族復興成為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無數志士仁人、先進分子、人民群眾,求索救國之道,維新變法革命。思想界各種"主義"湧入,社會上數百政黨蜂起。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將民族復興的歷史程序推進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為旗幟的嶄新時期。該片脈絡清晰地顯示出,從南昌起義、井岡山斗爭、萬里長征,到浴血抗戰、解放全中國,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全黨,團結帶領群眾,從弱小到強大、失敗到勝利、苦難到輝煌,終於贏得了革命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為實現民族復興構築了制度基礎和道路保證,中華民族走上了依靠社會主義制度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了黨和國家的重大歷史轉折,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標誌著民族復興偉大事業"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該片聚焦於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造,透過宏觀與微觀的敘事、歷史與現實的對照、高層與基層的互證、國內與國際的視角,用電視語言、影像藝術,真實再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一代代繼往開來,一段段築夢不止,一步步接近目標,譜寫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恢宏篇章。全片有力證明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擔當使命、不懈奮鬥的創造結果,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是實現民族復興的根本保證。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證明書。《築夢路上》運用大量歷史事實,從各個方面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勇於擔當民族復興先鋒隊的偉大實踐和崇高精神。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我們黨以民族大義為重,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毛澤東的《祭黃帝陵》如任弼時所說,是"奔赴前線誓死抗日的出師表"。在與國民黨"誰主沉浮"的較量中,我們黨堅定實行土地改革,貧苦農民翻身解放,而蔣介石卻直言不諱:"如果我們從地主手裡拿走土地,趕走共產黨豈不多此一舉",兩大政黨的階級立場鮮明對立。新中國成立後,在西方的核壟斷和核訛詐面前,黨中央果斷作出發展原子能事業、研製原子彈的戰略決策,"兩彈一星"讓中國有了和平的盾牌,鄧小平總結道:"這些東西是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在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過程中,我們黨勇於堅持真理、糾正錯誤,果斷停止"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從農村改革起步到建立經濟特區,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性跨越,引領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長風破浪會有時"。建黨以來,民族復興進入由大到強的關鍵時期,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機遇期、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攻堅期。黨中央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奮力推進民族復興新的征程,形成"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總方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總要求,開拓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統籌大國治理與大國外交,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逐步完善,治黨治國治軍成效顯著。該片對此作出了充分深入的敘述描寫,從而進一步堅定了廣大觀眾的理想信念,增強了實現奮鬥目標的必勝信心,不愧為一部走向民族復興有感染力說服力的好作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