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通用13篇)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通用13篇)

  不經意間,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回顧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收穫頗豐,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份工作總結。那麼寫工作總結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 篇1

  為進一步推進黨員“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深入開展,10月14日下午,市民政局分管領導劉友明帶領民政局孺子牛自願服務隊到百子庵村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

  工作專班到共同締造試點百子庵村進行了現場觀摩,與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進行了深入的座談交流,全面瞭解近期工作狀況,試點建設進度,詢問當前村民參與不足的困難和問題,共同商議解決問題辦法。

  專班強調:

  一是壓緊壓實工作責任,細化工作措施,嚴把時間節點,不折不扣打造試點。

  二是推進共建共管共享,透過座談交流、屋場夜話、鄉村振興促進會、“逢四說事”、村民理事會等多元溝通渠道,充分了解群眾最真實需求,發動群眾解決最盼望問題,共同編寫百子庵村黨建品牌“五共”故事、展示“五共”陣地、規劃設計藍圖、打造規模發展產業、促進人居環境整治、建立鄉風文明文化、營造濃厚共同締造宣傳氛圍等。

  三是緊扣試點難點和評估辦法,明確整治任務、整治重點、整治標準,多方發力、集中行動,共同締造美好家園。

  隨後,工作專班與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分割槽開展了“喜迎黨的二十大共同締造‘三清四化’”活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活動中,志願者們認真開展衛生清潔大掃除,積極向村民宣傳開展共同締造“三清四化”的重大意義,有效引導村民積極參與活動。

  下一步,市民政局將持續推動“三下沉”,延伸開展共同締造“三清四化”活動,進一步最佳化服務質量,提高服務能力,建立美好環境、共創美好生活,有效提升群眾福祉。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 篇2

  9月24日上午,袁海灣社群積極對接區、街道包保部門聯合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志願服務活動,消除安全隱患。

  活動中,大家扛著梯子、拿著耙子等工具來到居民反映情況的地方,發現幾處私房連著,空間狹窄,屋頂上堆滿了樹枝。屋頂蓋著瓦不能立腳,清理比較困難。看到這個情況,下沉黨員劉軍率先爬上梯子,站在梯子頂端,將屋頂的樹枝全部清理下來,其他下沉黨員幹部在下面接應,大家分工合作,將屋頂及周邊清理得乾乾淨淨,居民們對志願者們克服困難,幫助群眾解決身邊、房前屋後的小事、實事稱讚不已。

  活動結束後,志願者們紛紛表示,今後要多參加此類活動,為打造優美的人居環境和推動社群“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貢獻自己的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 篇3

  為紮實做好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以下簡稱共同締造活動)試點示範工作,9月16日上午,襄城區委常委、統戰部長劉穎浩帶領統戰系統共同締造工作專班到包保示範點社群——襄城周家衝社群實地走訪調研並就具體實施方案開展座談會。

  劉穎浩指出,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黨建引領、群眾主體,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後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建立和完善全覆蓋的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體系為目標,以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為路徑,深入開展共同締造活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劉穎浩要求,在深入實施階段,要積極探索“五共”方法和機制,在建設和完善社群基層黨組織中共同締造,在改善社群居住環境和人文環境中共同締造,在塑造社群綜合服務品牌中共同締造,在維護社群和諧穩定中共同締造,力促共同締造活動常態化、精細化、科學化、組織化。到今年年底,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社群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群眾主人翁意識不斷增強,共同締造的長效機制初步建立。

  劉穎浩強調,一是要搭建“共謀”平臺和架構。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發現群眾需求、匯聚群眾智慧,與群眾共謀共商共議。二是要拓寬“共建”形式和內容。打造社群綜合治理平臺,社群公共事務與特殊需求處置平臺,社會矛盾調解平臺,社群疫情防控網路平臺;塑造社群綜合服務品牌。建設各類小型工作室,將其作為解決社群事務的基礎行政單元;廣泛匯聚增強共建合力。爭取建設資金和扶持政策,匯聚各方面人力、物力、財力、智力。三是要最佳化“共管”方法和機制。有組織體制,推動“自治”參與;有“載體”保障,推動“法治”踐行;有“特色”行動,推動“德治”發力;有科技支撐,推動“智治”落地;有“市場”約束,推動市場化管理。四是創新“共評”模式和形式。建立日常綜合事務評價體系,廣泛開展“鄰里贊”,點讚我的好鄰居。

  釋出社群善行義舉榜,評選“身邊好人”等活動。五是建立“共享”規則和標準。引導群眾建立和完善成果共享規則和標準,從硬體、軟體的改變帶來的生活滿足,逐步提升為精神風尚的更高追求,塑造社群獨有的共同締造精神,真正實現幼有所託、困有所幫、老有所養,讓社群全體居民平等享有發展成果。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 篇4

  連日來,白廟街道以黨建為引領,按照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要求,發動各社群開展實踐活動,推動“共同締造”工作走深走實。

  社群“紅管家”發動居民籌集資金,解決“三無小區”設施維修難問題。白廟街道七一橋社群蓄電池廠家屬區屬“三無小區”,雨水管道脫裂破損,且存在安全隱患。社群3號“紅管家”劉晗拉好警戒線,與樓棟長聶和平召集熱心居民商議,做好工程預算,商量資金分攤辦法。9月7日下午,雨水管道更換維修工程全部完成。居民紛紛點贊致謝。

  居民哪裡覺得不方便,“共同締造”活動就在哪裡開展。煉廠路社群轄區520戶居民經常到工貿活動場地晾衣服、鍛鍊身體。但出行需要繞走一個大圈。居民們感到十分不便。社群幹部現場調研後,制定方案積極上報。經區投資工程建設管理中心技術人員勘查設計、施工人員進場施工,在居民的努力下,一條長10米、寬1.2米的便民小道修建完工。便民通道的建成,提升了居民的幸福、安全指數。煉廠路社群小廣場缺照明設施,居民夜晚健身娛樂受到限制。社群議事協商委員會進行協商討論,在小廣場和背街小巷加裝了6盞路燈。嶄新的路燈讓黑漆漆的小廣場亮了起來,也溫暖了居民的心。

  在“共同締造”活動中,“紅管家”積極服務居民。月亮湖社群大橋巷小廣場是居民休閒的好去處。因小廣場屬於鐵路橋工段,受人手製約,無法定期保潔。月亮湖社群4號“紅管家”金忠發、5號“紅管家”楊仕榮等6人主動承擔保潔工作。從今年3月起,每週打掃小廣場2次,並經常開展宣傳勸導,號召大家文明休閒,共同維護美好家園。

  楊灣路社群黨員積極認領“微心願”,吹響關愛“集結號”。社群前期透過上門走訪、電話訪談等方式,收集到居民的微心願,並組織轄區黨員認領。截至目前,共收集微心願218條,已全部被轄區黨員認領。為圓老年人快樂安享晚年的心願,楊灣路社群黨支部副書記劉玲靜和轄區黨員走進社群養老服務驛站,面對面為老人們送上“圓夢禮包”;轄區黨員黃永慶、田鋒、史英山等8人自籌2000餘元,購買了牛奶、電風扇、凳子等物資送到養老驛站12名老人們手中,並與老人們促膝交談,讓老人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 篇5

  9月6日上午,武漢經開區正式啟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近年來,武漢經開區在城市更新和鄉村建設行動中積極行動、持續發力,東荊街道鄖陽村、軍山街道龍湖社群等一批村、社群在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推動基層治理提能增效上效果明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走進東荊街道鄖陽村,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乾淨整潔的村灣環境和居民房前屋後種植的果樹。東荊街道鄖陽村是一個移民村,2010年10月,為支援國家南水北調工程,十堰鄖縣柳陂鎮易家埡子村276戶村民走出十堰深山,搬遷到東荊街道定居。據村民回憶,剛搬來的時候,鄖陽村缺收入、缺積累、缺資源、少特色,不少青壯年外出打工。

  2014年起,武漢經開區在鄖陽村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建設“美麗鄉村”,該村透過組織村民大會制定《鄖陽村專案考核辦法》廣泛徵集各方面意見,明確考核內容與細則,並透過定期開展問卷調查建立村民共評機制,從房屋規劃、立面翻新、路面修繕、汙水處理等方面,對全村進行全方位升級改造,還新建了多功能居民之家、文化長廊等配套設施。

  透過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鄉村休閒觀光旅遊業,鄖陽村建起了600多畝龍凱生態農業園,260畝的獼猴桃種植基地,60畝的櫻桃園,逐步成為了集生態秀美、產業富民、鄉風文明於一體的移民示範村。

  龍湖社群由原有軍山街的7個自然村組成,是一個典型的還建社群。走進軍山街龍湖社群,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利用空置架空層打造的公共活動空間。然而,曾經的架空層卻不是這樣。作為一個還建社群,有一些“洗腳上岸”的居民群眾還是習慣村居生活,將電動車輛和雜物隨意擺放在架空層的空地上,存在安全隱患,也不利於出行。

  為了改善社群人居環境,讓社群居民儘快適應從村民到市民、村莊變社群的轉變,龍湖社群探索五微治理模式,利用空置架空層先後打造出了黨政、廉政、陽光家園、城市書房、文明實踐等示範典型休閒空間,為社群居民日常活動和參與社群管理提供便利。

  不僅如此,龍湖社群還利用板凳會、庭院會等議事協商機制暢通民意,做到“社群權利上牆”和“居民監督上崗”的同步到位。透過每月一議的“龍湖樓棟議事會制度”,居民們在公開欄上都能清楚瞭解社群事務。

  鄖陽村和龍湖社群只是武漢經開區推動“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的一個縮影。據悉,武漢經開區將以每個街道各選定1個試點社群,由街道書記負責領辦,實行“一個試點一名區領導掛帥、一個區直部門包保、一個專班蹲點主抓”的工作機制,圍繞重點任務,深入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 篇6

  為紮實做好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連日來,武漢經開區湘口街道綠蔭路社群黨支部聯合漢南小學開展“社校共建,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主題活動。

  9月15日,綠蔭路社群和漢南小學黨支部聯合開展創意主題黨日,部分少先隊員代表參加活動。活動中,所有黨員一同重溫入黨誓詞,集體誦讀黨章。在贈良言送諍語環節,綠蔭路社群書記張念說:“每名黨員有兩個生日,一個是自然生日,一個是政治生日;一個昭示著生命的開始,一個代表著在黨的初心。我們生活在新時代的年輕一代,更應該珍惜身邊的幸福,用心生活,努力工作,同時帶動身邊的人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共同締造幸福生活。”

  本次主題黨日活動,透過沉浸式體驗,讓少先隊員們感受黨組織活動的嚴肅認真和生動活潑,讓未綻的花朵從小沐浴黨員同志們永遠跟黨走、拼搏奮鬥共創幸福生活的錚錚誓言,也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一粒“一顆紅心,赤誠向黨”的種子,一起為共同締造幸福生活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9月16日,綠蔭路社群聯合漢南小學,在綠蔭路社群開展美麗社群行動。黨旗在前,隊旗在後,少先隊員們在黨員的帶領下,紛紛打掃社群新建的兒童遊樂場所,擦拭廉政文化長廊,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臉上的笑容如陽光下的隊旗更顯燦爛,收穫的心情如迎風的旗手更顯昂揚。

  社群為每個少先隊員發放了“志願者服務積分存摺”,並介紹積分如何累計、如何使用,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社群志願活動,共同為美麗社群建設添磚加瓦。

  綠蔭路社群書記表示,社群作為此次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試點社群,接下來,將繼續引導群眾在共同締造活動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塑造“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社群共同精神,開啟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新局面。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 篇7

  9月6日,老河口市舉辦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專題培訓會。

  會議邀請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徐勇作網上授課。他以《開展共同締造創新基層治理》為題,分別從“共同締造”與問題探源式基層治理、“共同締造”與規劃工程式基層治理、“共同締造”與基礎建設型基層治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刻闡述。

  會議要求,要深刻領悟“共同締造”活動的精神實質,準確把握“共同締造”活動的理論依據和深刻內涵,組織群眾、發動群眾,提升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群眾的創造活力。要堅持以群眾為主體,彙集群眾智慧和力量,凝聚起“共同締造”活動的強大合力,真正變“你和我”為“我們”,變“要我做”為“一起做”。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 篇8

  8月11日,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專題培訓班第五次專題輔導暨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擴大)學習舉行。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徐勇、中山大學教授李郇分別圍繞“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重在基礎建設”“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實踐”作輔導報告。

  省委書記王蒙徽,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孫偉出席會議。省委副書記李榮燦主持會議。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王玲出席會議。

  徐勇在報告中指出共同締造是基層治理創新的產物,是推進基層治理創新的重要抓手,從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提升黨的組織力、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等6個方面,闡釋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在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李郇在報告中全面梳理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發展歷程,介紹了雲浮院前社、廈門曾厝垵、瀋陽牡丹社群等實踐案例,講解了共同締造的目標、路徑和方法,總結了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經驗體會。

  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要準確把握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出發點,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和人民群眾一起共建美好環境、共創美好生活。要準確把握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核心要義,增強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深入基層認真傾聽群眾意願和呼聲,及時發現問題,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共同解決困難。要準確把握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路徑方法,堅持以城鄉社群為基本單元,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後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為路徑,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會議強調,共同締造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關鍵是要把群眾組織起來。要建立完善縱向到底的服務管理機制,推進黨的領導和政府服務縱向到底,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領導核心作用落實到社群,把資源、管理、服務下放到社群。要建立健全橫向到邊的體制機制,激發社會組織活力,促進各類社群組織有序參與社群治理,努力把每個居民都納入一個或多個社群組織。要統籌政府、社會、群眾的`力量和資源,創新平臺載體,規範和完善協商共治機制,激發群眾參與共同締造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各地各部門要學習借鑑先進經驗,廣泛開展共同締造活動,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領導班子成員,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等參加學習。會議以電視電話會形式舉行,各市州設分會場。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 篇9

  7月25日,路口鎮開展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主題的活動,旨在為全鎮青年幹部確立“共同締造”理論核心,學習“共同締造”先進案例,豐富“共同締造”路口經驗。

  活動現場,觀看了影片《李郇—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致力於高質量發展》。李郇是中山大學中國區域協調發展與鄉村建設研究院院長,他主要從新時代的要求、致力於高質量發展的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基本要求、構建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治理體系、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切入點是什麼、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案例等6個方面,深入淺出地講述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背景與發展,讓青年幹部能夠明晰理論知識脈絡,確立理論知識核心。

  隨後,鎮青年幹部來幸子為大家講解先進案例《紅安縣柏林寺村—我們這樣推動共同締造》。紅安縣是住房城鄉建設部4個定點幫扶貧困縣之一,2018年1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安排中規院定點幫扶紅安縣柏林寺村,中規院於3月正式成立共同締造示範村工作組。

  柏林寺村總結出了共同締造的先進經驗:轉變思路、發動群眾,統一共同締造思路;組織建設、機制創新,構建共同締造新模式;村民主導、共謀共建,推進共同締造新徵程。案例的生動講解讓青年幹部能夠從先進做法中汲取靈感,活躍思維。

  活動最後,青年幹部讀書班成員來到王家灣還建小區內進行實地參觀。為解決還建小區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問題,王家灣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核心作用,廣泛徵求黨員群眾意見,對小區內功能佈局和綠化進行重新規劃,主動推動電動車充電樁、黨建文化長廊、兒童遊樂場、籃球場等滿足群眾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小區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小區居民幸福指數。據悉,由於小區內小汽車停車位緊缺,王家灣村已著手設計增加300餘個停車位,用實際行動豐富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路口經驗。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 篇10

  6月23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釋出會,通報了近年來我省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情況。

  近年來,在城市更新和鄉村建設行動中,我省積極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加強統籌謀劃,深入推進落實,取得一定成效。20xx年12月,住建部將我省西安市藍田縣小寨鎮董嶺村、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五泉鎮王上村、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確定為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第一批精選試點村,將藍田縣、楊陵區確定為第一批試點縣(區)。

  據悉,在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中,我省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強化頂層設計,部署推動工作落實。省委、省政府把“積極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寫入2022年省委1號檔案,部署在全省推進共同締造活動,同時,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今年4月,省住建廳印發《20xx年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推進實施方案》,在全省計劃新開工改造2192個城鎮老舊小區、30個保障房小區、全國城市更新試點城市(西安)、100個鄉村振興示範鎮、200個美麗宜居示範村等建設中全面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積極開展試點,探索總結經驗做法。深度融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立統籌協調、動員居民參與等六個方面推進機制。

  提升保障房小區建設管理水平,我省以服務群眾為核心,以居民自治為方向,紮實推進和諧社群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79個保障房小區被命名為“和諧社群·幸福家園”小區。共建美麗鄉村共享美好生活,“十四五”期間,我省在推進鄉村建設行動中,以“百千萬工程”為載體,大力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 篇11

  吳良鏞院士指出,人居環境建設不僅是建立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過程,也是建立人與人和諧關係的過程。人居環境建設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沒有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人居環境的美好將無從談起。黨的十九大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總結地方實踐經驗基礎上,著力在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推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自2018年初,在總結部分市(縣)開展的“共同締造”工作經驗基礎上,結合定點扶貧縣的脫貧攻堅工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選擇位於湖北省、青海省的四個村莊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2018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定點扶貧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現場會在湖北省麻城市召開。倪虹副部長指出: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是推進脫貧攻堅的有效方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途徑,是推進鄉村治理的有效舉措。其主要經驗概括起來就是“五共”:決策共謀,凝聚民意;發展共建,凝聚民力;建設共管,凝聚民智;效果共評,凝聚民聲;成果共享,凝聚民心。

  20xx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關於在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將試點工作擴充套件到全國城鄉社群。《指導意見》明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以群眾身邊、房前屋後的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為切入點,廣泛深入開展“共同締造”活動,建設“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城鄉人居環境。工作目標為:到20xx年,城鄉社群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到2022年,基本實現城鄉社群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目標,初步建立“共同締造”的長效機制。

  自20xx年3月起,各省(區、市)在行政區域內每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均選擇3~5個不同型別的城鄉社群開展“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因地制宜確定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的具體切入點,探索創新理念思路、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在各地推薦基礎上,經實地考察、專家評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於20xx年年底公佈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第一批精選試點村、連片推進村和試點縣”名單。同期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的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作座談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強調:要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激發居民群眾熱情,調動小區相關聯單位的積極性,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這標誌著“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工作從村莊向城市社群的延展。

  “共同締造”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政府、企業、技術團隊和群眾等多元主體力量,激發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開創了新時代城鄉建設的新思路。據悉,20xx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廣、系統推進“共同締造”活動,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探索建立長效機制。本刊將持續跟蹤“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相關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促進該領域行業交流,以期為地方工作開展提供借鑑和參考。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 篇12

  xx月xx日在鎮政府參加學習了“xx市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專題培訓影片會,在xx市委黨校陳校長和華中師範大學黃教授的分享下,我感到受益匪淺,瞭解到“共同締造”是實現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徑。就如何在本村開展好“共同締造”活動,體會如下:

  一、要堅持黨建引領,系統謀劃,將村各項工作抓實抓細。進一步夯實組織架構,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透過支部領導黨員群眾、群眾影響群眾,切實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共建美好家園。

  二、要注重民生需求,群眾點單,將群眾作為工作主體。以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為切入點,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分類施策。透過打造示範村組,形成示範效益,進而全面推廣,整村推進,推動“共同締造”活動走深走實。

  三、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氛圍,讓“共同締造”家喻戶曉。透過“村村響”廣播、宣傳橫幅等方式,多層次、多角度宣傳“共同締造”活動,在全村範圍內營造“共治共建共管”的濃厚氛圍,最大限度調動和激發群眾、社會資本參與熱情,以生動宣傳推動精準落實。

  接下來,我會繼續認真學習領會檔案精神,進一步深化對“共同締造”實踐活動的認識,堅持全面、全程踐行“五共”理念,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推動群眾參與,不斷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共同建設美麗鄉村和美好家園。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總結 篇13

  前幾天,村兩委一班人來到我們十組,組織了一場生動的群眾座談會,傳達學習了有關“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重要指示精神,就本次學習,我深有感悟。下一步我準備做好以下兩點:

  一、思想上始終與村支部保持一致,支部意見我堅決贊同。良好的環境衛生是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基礎保障,只有房前屋後乾淨整潔才讓人居住地心曠神怡。這不僅僅是村幹部們的工作,更是需要我們每個村民轉變思想,統一認識,積極行動,共同參與,形成人人關心、人人支援、人人參與的治理格局。

  二、用實際行動來支援村支部的工作,做活動的參與者。每天定時認真打掃房屋周圍衛生,並積極宣傳發動周圍的鄰居朋友們,共同打掃組域內的公共衛生,摒棄不文明、不衛生的習慣,養成文明健康生活習慣,形成“愛衛生、講文明”的新風尚,不斷增強改善人居環境“主人翁”意識,徹底改變農村家庭面貌,全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也是我們群眾的深切期待。愛護環境,從現在開始,一起共同打造美好的生活環境,久久為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