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總結(精選6篇)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總結(精選6篇)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透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總結(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總結1

  8月11日,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專題培訓班第五次專題輔導暨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擴大)學習舉行。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徐勇、中山大學教授李郇分別圍繞“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重在基礎建設”“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實踐”作輔導報告。

  省委書記王蒙徽,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孫偉出席會議。省委副書記李榮燦主持會議。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王玲出席會議。

  徐勇在報告中指出共同締造是基層治理創新的產物,是推進基層治理創新的重要抓手,從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提升黨的組織力、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等6個方面,闡釋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在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李郇在報告中全面梳理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發展歷程,介紹了雲浮院前社、廈門曾厝垵、瀋陽牡丹社群等實踐案例,講解了共同締造的目標、路徑和方法,總結了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經驗體會。

  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要準確把握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出發點,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和人民群眾一起共建美好環境、共創美好生活。要準確把握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核心要義,增強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深入基層認真傾聽群眾意願和呼聲,及時發現問題,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共同解決困難。要準確把握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路徑方法,堅持以城鄉社群為基本單元,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後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為路徑,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會議強調,共同締造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關鍵是要把群眾組織起來。要建立完善縱向到底的服務管理機制,推進黨的領導和政府服務縱向到底,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領導核心作用落實到社群,把資源、管理、服務下放到社群。要建立健全橫向到邊的體制機制,激發社會組織活力,促進各類社群組織有序參與社群治理,努力把每個居民都納入一個或多個社群組織。要統籌政府、社會、群眾的力量和資源,創新平臺載體,規範和完善協商共治機制,激發群眾參與共同締造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各地各部門要學習借鑑先進經驗,廣泛開展共同締造活動,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領導班子成員,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等參加學習。會議以電視電話會形式舉行,各市州設分會場。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總結2

  7月25日,路口鎮開展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主題的活動,旨在為全鎮青年幹部確立“共同締造”理論核心,學習“共同締造”先進案例,豐富“共同締造”路口經驗。

  活動現場,觀看了影片《李郇—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致力於高質量發展》。李郇是中山大學中國區域協調發展與鄉村建設研究院院長,他主要從新時代的要求、致力於高質量發展的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基本要求、構建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治理體系、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切入點是什麼、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案例等6個方面,深入淺出地講述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背景與發展,讓青年幹部能夠明晰理論知識脈絡,確立理論知識核心。

  隨後,鎮青年幹部來幸子為大家講解先進案例《紅安縣柏林寺村—我們這樣推動共同締造》。紅安縣是住房城鄉建設部4個定點幫扶貧困縣之一,2018年1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安排中規院定點幫扶紅安縣柏林寺村,中規院於3月正式成立共同締造示範村工作組。

  柏林寺村總結出了共同締造的先進經驗:轉變思路、發動群眾,統一共同締造思路;組織建設、機制創新,構建共同締造新模式;村民主導、共謀共建,推進共同締造新徵程。案例的生動講解讓青年幹部能夠從先進做法中汲取靈感,活躍思維。

  活動最後,青年幹部讀書班成員來到王家灣還建小區內進行實地參觀。為解決還建小區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問題,王家灣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核心作用,廣泛徵求黨員群眾意見,對小區內功能佈局和綠化進行重新規劃,主動推動電動車充電樁、黨建文化長廊、兒童遊樂場、籃球場等滿足群眾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小區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小區居民幸福指數。據悉,由於小區內小汽車停車位緊缺,王家灣村已著手設計增加300餘個停車位,用實際行動豐富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路口經驗。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總結3

  6月23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釋出會,通報了近年來我省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情況。

  近年來,在城市更新和鄉村建設行動中,我省積極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加強統籌謀劃,深入推進落實,取得一定成效。20xx年12月,住建部將我省西安市藍田縣小寨鎮董嶺村、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五泉鎮王上村、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確定為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第一批精選試點村,將藍田縣、楊陵區確定為第一批試點縣(區)。

  據悉,在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中,我省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強化頂層設計,部署推動工作落實。省委、省政府把“積極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寫入2022年省委1號檔案,部署在全省推進共同締造活動,同時,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今年4月,省住建廳印發《20xx年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推進實施方案》,在全省計劃新開工改造2192個城鎮老舊小區、30個保障房小區、全國城市更新試點城市(西安)、100個鄉村振興示範鎮、200個美麗宜居示範村等建設中全面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積極開展試點,探索總結經驗做法。深度融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立統籌協調、動員居民參與等六個方面推進機制。提升保障房小區建設管理水平,我省以服務群眾為核心,以居民自治為方向,紮實推進和諧社群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79個保障房小區被命名為“和諧社群·幸福家園”小區。共建美麗鄉村共享美好生活,“十四五”期間,我省在推進鄉村建設行動中,以“百千萬工程”為載體(100個鄉村振興示範鎮、1000個美麗宜居示範村、1萬戶宜居農房),大力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總結4

  今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於在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指導意見》,部署開展共同締造活動。陝西省透過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積極參與村莊建設管理,探索和實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鄉村治理體系,有效激發了村民內生動力。目前,村民當家作主、自力更生的熱情得到提升,內生動力得到加強,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局面進一步形成。

  陝西“共同締造”活動主要做法有:

  (一)統籌謀劃,科學推進

  2018年底,全國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現場會後,陝西省高度重視,科學籌劃,持續推進,久久為功。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由韓一兵廳長為組長,劉浩副廳長、賈鋒總規劃師為副組長,村鎮建設處、城市建設處等9個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共同締造”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村鎮建設處。主要負責全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的督導、協調和評估評價等。各市(區)、縣(市、區)參照省上做法,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試點村村委會與規劃團隊成立了工作組。省督導、市推進、縣主體、鎮村落實的工作格局進一步形成。

  二是制定實施方案。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工作,進一步理清了陝西省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思路,細化了重點工作,提出了工作目標。到2020年,全省行政村(自然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整潔,生態環境優美,生活便捷宜居,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到2022年,基本實現城鄉社群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目標,初步建立“共同締造”長效機制。同時對開展活動試點中主體責任、重點內容、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了明確,為全省開展活動試點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是紮實安排部署。2019年3月,陝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採取統一組織、座談交流的形式,組織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分管領導、村鎮工作主要負責人共300餘人,就激發村民內生動力、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探索“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工作路徑等方面進行了討論交流,並對全省開展“百村示範、百團幫扶”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西安市、楊淩示範區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層層傳導壓力、反反覆覆動員,確保村鎮幹部、村莊鄉賢思路清、任務明、方法活。

  (二)試點先行,示範帶動

  堅持試點引領,強化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破解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中的難題,逐步推廣經驗做法。

  一是開展百村示範。2019年,陝西省結合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實際,從101個涉農縣區,已建立的2871個美麗宜居示範村中擇優選擇100個行政村(含自然村)開展“百村示範、百團幫扶”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力爭到2020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廣、系統推進共同締造活動試點成果,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努力使村民的內生動力被有效啟用,村莊自執行組織框架基本建立,協商共治局面進一步形成。

  二是組建百團幫扶。結合陝西實際,從陝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等高校和勘察設計院所遴選了31位專家教授和84家勘察設計單位組成100支幫扶團隊,一對一、點對點對農村建設進行技術幫扶。特別是渭南市富平縣創新管理制度,採取分片區包聯的形式,與每位規劃師進行一對一銜接,建立周工作記錄單和工作臺帳制度,組建了駐村規劃師微信群,定期召開座談會,在全縣範圍內進行探討交流,分享經驗、整改提高。同時,制定了《富平縣駐村規劃師管理細則(試行)》,建立了規劃師考核獎懲制度。

  三是堅持以點帶面。楊陵區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原則,結合村民意願需求和各村產業、歷史、文化等特色的實際,把全區55個行政村劃分為示範村、提升村、保潔村三個類別,以王上村、崔西溝村等8個示範村為重點,推行“一村七圖”,即村莊定點陣圖、五年計劃圖、核心打造專案圖、重點提升專案圖、全面美化專案圖、基礎完善專案圖和年度建設專案及預算圖,形成了貫穿“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的陪伴式鄉建機制,全方位開展鄉村發展與建設實踐。

  (三)多措並舉,務求實效

  強化能力抓培訓,突出激勵抓宣傳,注重實效抓督導,階段性成效明顯。

  一是開展集中培訓。2019年4月,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培訓的基礎上,同期對全省試點村所在的縣(市、區)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相關負責同志、幫扶技術團隊、專家以及村兩委負責同志和村內能人共300餘人次進行專題培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等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詳細解讀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在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指導意見》檔案,為開展共同締造工作試點奠定了人才基礎。

  二是強化宣傳引導。中央電視臺農村頻道對精選的6個試點村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經驗做法進行了拍攝和播報;《中國建設報》對渭南市大荔縣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實施脫貧攻堅好的做法進行了報道。同時,陝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運用“秦住建”、“陝西村鎮”等新興媒體並在陝西建設網的工作專欄對開展共同締造試點工作進行宣傳,對開展試點活動的優秀案例進行篩選,並彙編成冊,製作了畫冊。

  三是狠抓督促指導。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實施鄉村振興中,充分利用檢查調研等時機進行跟蹤指導。2019年6月,對標目標任務和要求,各市採取自查的辦法,對試點活動進行了評估評價。銅川市建立了“月觀摩、季通報、半年考核”工作機制,不定期對區縣村莊清潔行動進行督查,編髮督查簡報,宣傳工作典型,傳導壓力、增添動力。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總結5

  吳良鏞院士指出,人居環境建設不僅是建立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過程,也是建立人與人和諧關係的過程。人居環境建設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沒有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人居環境的美好將無從談起。黨的十九大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總結地方實踐經驗基礎上,著力在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推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自2018年初,在總結部分市(縣)開展的“共同締造”工作經驗基礎上,結合定點扶貧縣的脫貧攻堅工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選擇位於湖北省、青海省的四個村莊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2018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定點扶貧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現場會在湖北省麻城市召開。倪虹副部長指出: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是推進脫貧攻堅的有效方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途徑,是推進鄉村治理的有效舉措。其主要經驗概括起來就是“五共”:決策共謀,凝聚民意;發展共建,凝聚民力;建設共管,凝聚民智;效果共評,凝聚民聲;成果共享,凝聚民心。

  2019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關於在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將試點工作擴充套件到全國城鄉社群。《指導意見》明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以群眾身邊、房前屋後的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為切入點,廣泛深入開展“共同締造”活動,建設“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城鄉人居環境。工作目標為:到2020年,城鄉社群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到2022年,基本實現城鄉社群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目標,初步建立“共同締造”的長效機制。

  自2019年3月起,各省(區、市)在行政區域內每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均選擇3~5個不同型別的城鄉社群開展“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因地制宜確定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的具體切入點,探索創新理念思路、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在各地推薦基礎上,經實地考察、專家評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於2019年年底公佈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第一批精選試點村、連片推進村和試點縣”名單。同期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的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作座談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強調:要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激發居民群眾熱情,調動小區相關聯單位的積極性,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這標誌著“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工作從村莊向城市社群的延展。

  “共同締造”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政府、企業、技術團隊和群眾等多元主體力量,激發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開創了新時代城鄉建設的新思路。據悉,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廣、系統推進“共同締造”活動,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探索建立長效機制。本刊將持續跟蹤“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相關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促進該領域行業交流,以期為地方工作開展提供借鑑和參考。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總結6

  “我們要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是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的明確要求,是黨員幹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的關鍵內容,是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有效的有效方法。共創美好生活的新徵程上,要聚焦黨建引領、深化制度建設,堅持問題導向、注重改革創新,著力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讓人民群眾有更多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解決民生是第一要務。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必須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把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後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作為“共同締造”的切入點,以人居環境整治等為載體,以老舊小區改造、生活垃圾分類、改善小區綠化和道路環境為重點,著力改善小區內部環境、增加公共活動空間、完善配套設施。持續抓好“問題清單”,辦好“就業、醫療、救助”等民生保障實事,在解決民生問題中,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把群眾最在意的“大事小情”解決好,不斷增強群眾的物質和精神福祉,不斷加深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黨建引領是關鍵保障。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更好的踐行群眾路線,回應群眾的需要,要打造堅強有力的“一元核心”,以黨建為引領,建設一支忠誠擔當乾淨的幹部隊伍,為破解民生領域的發展問題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要選優配強支部班子,發揮好支部書記“領頭羊”的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打造一支本領過硬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志願者隊伍,凝聚人心、團結群眾。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思想引領是關鍵,要強化幹部政治擔當,提升為民服務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引導黨員幹部在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中主動擔當作為。

  發展經濟是核心舉措。當前面對的很多民生問題,實則可以歸結於發展問題。要始終把經濟發展作為第一位,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以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支撐推動民生領域的持續改善。要搭乘政策東風,站在發展機遇風口,用好用活集體資金,轉變發展理念,突出產業特色,加快轉型升級。把發展好集體經濟作為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重要抓手,牢牢把握這次契機。紮實改善社群各項基礎設施,完善社群公共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廣大群眾深度參與發展產業鏈、分享利益鏈,共享“共同締造”成果。

  群眾滿意是最終結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群眾滿不滿意,答不答應,支不支援作為我們解決問題的成效標杆和工作作風的試金石。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要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注重發揮群眾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激發群眾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變“你和我”為“我們”,變“政府端菜”為“群眾點菜”,形成黨員幹部與群眾問題一起想、事業一起幹的互融互通的治理格局。不斷完善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治理體系,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社會資源向基層下沉,建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責”治理共同體,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