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單位鄉村振興個人工作總結(精選6篇)

幫扶單位鄉村振興個人工作總結(精選6篇)

  一段時間的工作在不經意間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過去的工作,倍感充實,收穫良多,讓我們好好總結下,並記錄在工作總結裡。那麼如何把工作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幫扶單位鄉村振興個人工作總結(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幫扶單位鄉村振興個人工作總結1

  一、堅持黨建引領,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作為農業農村局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本人切實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帶領全域性幹部職工不斷強化黨建引領、轉變工作作風,認真履行主體責任,提高全域性依法廉潔從政的意識,營造風清氣正幹事氛圍。

  一是抓住思想建設這個根本,鑄就絕對忠誠的政治品質。始終把政治理論學習擺在突出位置,積極完善了以黨組學習為龍頭,支部學習為依託,有計劃的自學為基礎的學習組合體系,全年共組織集中學習28次,為全體黨員幹部上黨課3次,聘請黨校老師專題講座1次,極大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發揮了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二是抓住隊伍建設這個重點,造就業務精良的戰鬥集體。嚴格落實黨組織生活制度,紮實開展主題黨日活動11次,深入開展了“黨員志願服務”“演講比賽”“書法比賽”等各類活動5餘場次,不斷提高全體黨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三是抓作風建設這個關鍵,營造風清氣正的幹事氛圍。組織黨員幹部集中觀看黨風廉政專題片5次,參觀廉政警示教育基地2次,築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對分管部門負責人開展廉政談話2次、開展“廉潔家訪”2次,充分運用好制度監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二、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監督

  不斷學習《土地承包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畜牧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等涉農法律法規,規範執法行為依法行政,堅決杜絕亂檢查、亂收費現象。對承辦的涉及鄉村振興、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代農業等7項人大代表建議,專題研究、迅速落實,積極溝通、及時反饋,均得到了代表的認可,答覆率和滿意率均為100%。

  三、齊心協力,奮力開拓,XX農業農村工作全面發展。

  一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取得新提高。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全年新建高標準農田2.0萬畝;全縣糧食種植面積77萬餘畝,實現糧食總產2.56億公斤;新發展設施蔬菜125畝,完成蔬菜種植面積13.1萬畝;全力恢復生豬生產,全年生豬飼養量達34.7萬頭,生豬市場供應穩定;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種植特色雜糧8.5萬畝,新發展設施果蔬749畝,車釐子3952畝,XX梨1475畝,花椒2.3萬畝;堅持質量興農,全縣認證無公害農產品36家、綠色食品13家,有機農產品2家,地理標誌產品4個,“三品一標”面積38.2萬畝,佔播種面積40%以上。5月13日,國家農業農村部對20xx年第一批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名錄進行公示,XX梨獲“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稱號。

  二是現代農業建設邁出新步伐。利用區位優勢、文化優勢、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省級果蔬現代農業產業園、“多彩長廊”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新型農業的轉變,推動形成“三季鮮花開放、四季瓜果飄香”的休閒農業格局。截至目前,省級果蔬現代農業產業園專案,已完成投資2.6億元,開工專案13個,產業園核心區30棟日光溫室已建設完成,連棟溫室完成4棟1.68萬平米;“多彩長廊”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已完成建設總工程量的95%,其餘專案正有序加快推進建設;加快糞汙資源利用專案建設,目前已完成72家養殖場建設,預計12月底全縣規模以上養殖場廢物處理設裝備率達100%,糞汙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

  三是農業農村經濟取得新增長。鞏固提升梭欏溝溝域、同盟山溝域和鳳凰山溝域,重點培育圖河谷溝域和魏紫棲心溝域經濟帶建設,使溝域經濟已成為我縣現代休閒農業的有力抓手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截至目前圖河谷溝域和魏紫棲心溝域已完成投資1.8億元,全縣溝域經濟總投資累計達7.8億元,20xx年全縣溝域內接待遊客270萬人次,總產值達8.5億元,示範帶動1.5萬人就業,人均從溝域經濟中獲得年收入1.3萬餘元;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全縣共培育省級產業化叢集1個,市級以上龍頭企業70家,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餘家,家庭農場90家,帶動周邊村民3.6萬戶、9萬餘人就業,戶均增收20xx餘元;紮實推進農村創業創新工作,全縣20xx年新增返鄉下鄉20xx人,返鄉創業累計2.5萬人,帶動就業17.5萬人。11月25日,XX縣作為全國“創20”成員單位之一在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工作現場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為河南省唯一。

  幫扶單位鄉村振興個人工作總結2

  一、強化領導,成立組織,建立統一協調辦事機構。

  鎮成立由鎮黨委書記、鎮長任組長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一名班子成員具體分管,鎮農業、農經、水利、農機、財政等部門抽調工作人員聯合辦公。

  二、著眼產業興旺,努力建設經濟強鎮工作。

  今年以來,全鎮新成立農村經營主體11家;農業招商引資專案2家,引進資金1.5億元,流轉土地20xx畝以上,其中流轉800畝建立冬桃種植基地;產業扶貧持續發力,產業帶動1105戶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271萬元;農技部門積極宣傳農技知識,提升農民秋種積極性。

  三、強化人才振興戰略,培育新型農民。

  加強新型農民、返鄉農民的職業培訓,努力培養照就一批致富帶頭人和高技能人才。今年返鄉創業農民39人,到9月底全鎮參加各類技能培訓達63人次。

  四、實施環境治理,營造生態環境。

  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今年以來已經完成改廁任務900戶;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思想,積極推進河長制工作,建立一河一冊檔案,鎮村河長巡河制度常態化,汲取河長制工作經驗,建立林長制一林一冊檔案;與扶貧廣場、文化活動中心高度融合,打照精品公莊中心村。

  五、著眼鄉風文明,振興農村文化。

  近年來,隨著堰東村、周崗村、公莊村等省級文化廣場的建成,健康的文化娛樂生活在我鎮蓬勃興起,共有腰鼓隊、鑼鼓隊4支,龍獅隊1支,廣場健身舞隊10餘支,群眾業餘生活極為豐富,籃球隊、乒乓球隊相繼組成,鑼鼓隊、籃球隊還參加縣級組織的活動,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移風易俗落到實處,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六、著眼基層組織建設,打照一批“三農”隊伍。

  抓住今年村兩委換屆機遇,選優配強村支部書記,建好支部班子,積極輸送年輕幹部到市、縣參加學習培訓,充分發揮各村支部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導、引導和指導作用,透過支部班子的以身作則、帶頭示範,營造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生動局面;結合鄉風文明建設,制定村規民約;發揮基層組織堡壘作用,不斷壯大村級經濟,繼去年我鎮消滅村級集體經濟空白村後,今年各村積極穩步發展,9月底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75萬元;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8個村已經完成清產核資工作,建立臺賬,搭建集體資產管理平臺,適時開展股權設定、成員身份界定工作。

  幫扶單位鄉村振興個人工作總結3

  自xx年4月初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以來,下敖村兩委嚴格把握檔案精神,依照我村實際情況,從我村的長遠利益出發,以構建“清潔下敖”為目標,將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作為重要抓手,切實改善村容村貌,力求把該村建設成為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充滿活力的和諧村莊。

  一、高度重視,統一思想認識

  村兩委班子高度重視“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將該項工作作為xx年度重點工作,多次召開村兩委班子、村民代表和包村單位動員會各項工作的開展,成立了由村委會主任為組長的清潔鄉村理事會,選取村支兩委成員、部分黨員、村民代表和威望較高的群眾為理事會成員。同時,領導小組成員深入村民家中,進村入戶宣傳“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相關內容,使群眾對“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的認識逐漸達成了一致,激發了廣大村民對“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的工作熱情。

  二、強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長期以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和農民的環境意識淡薄,居住環境不講究、生活衛生不注意等陋習根深蒂固。“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不僅是對農村環境衛生的整治,更是對農村落後陋習改變。為此,我村堅持把宣傳工作作為“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的先導工程來抓,充分利用村民代表、黨員會議,村級網頁,宣傳欄等有效載體,對“美麗廣西,清潔鄉村”工作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

  三、加大投入,改善村容村貌

  下敖村積極拓寬思路,加大投入,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建成一個垃圾池,擬增建垃圾池8個;購置垃圾桶、垃圾車等清潔裝置;聘請專人負責清倒垃圾,不定期對路面進行保潔;清理溝渠、塘壩的淤泥,消滅衛生死角等。

  四、完善機制,形成長效管理

  下敖村著眼於建立長效的工作機制,切實鞏固“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並努力向常效管理邁進。透過召開村民代表、黨員會議,廣泛聽取各方意見,透過多次民主討論和修改,制定《下敖村村規民約》、《下敖村門前三包責任書》、《下敖村在外工作和經商人員捐款倡議》和《清潔鄉村理事會》等管理考核機制,從制度、措施、工作方法等方面加強管理。建立督查機制,一方面是村民督查,一方面是村裡老黨員、老幹部的督查,如有群眾反映環衛工作不到位的,調查核實後要追求相關人員責任,並與工資獎金掛鉤。定期組織人員開展監督活動,督促整改,確保“清潔鄉村、美化家園”活動取得實效。

  幫扶單位鄉村振興個人工作總結4

  近期,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市鄉村振興局聯合調研督查組對全市各縣區62個駐村幫扶村開展調研督查,透過查閱資料、電話訪談和入戶調查,對8家省直單位、26家市直單位、56家縣(區)直單位(包含中央、省屬駐六安單位)的駐村、結對共建和“單位幫村、幹部幫戶”工作進行了督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和工作亮點

  (一)駐村工作基本情況

  總體來看,大部分駐村工作隊都認真落實了《關於做好市直單位定點幫扶和黨組織結對共建工作的意見》(六組通〔20xx〕33號)和《關於貫徹落實〈安徽省選派幹部管理辦法〉紮實推進第八批選派工作的通知》(六組通〔20xx〕35號)精神,堅持在崗在位,參與村級工作,定期開展人才振興、文化振興和生態振興等活動,積極幫助村裡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有效推動鄉村振興。

  調研督查中,除少數駐村工作隊員因工作、生病等原因已正常履行請假手續不在村,絕大部分駐村幹部都正常在村在崗。

  (二)駐村工作亮點

  1.中信銀行六安分行駐霍山縣諸佛庵鎮桃源河村駐村工作隊副隊長王聿富在摔傷致雙腿骨折情況下堅持工作,後因治療需要而請假,但仍聯絡單位捐贈5萬元幫扶資金,並堅持拄柺杖到村參與單位開展的捐贈幫扶活動。

  2.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和金寨縣衛健委駐金寨縣流波鎮流波村工作隊每月都制定入戶走訪提示單,詳述入戶走訪的具體工作和注意事項,方便每位幫扶聯絡人入戶走訪並瞭解當前工作重點。

  3.市財政局和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紅石嘴管理處駐金寨縣槐樹灣鄉碼頭村工作隊每月定期印發《鄉村振興工作動態》簡報,及時反映駐村工作和鄉村振興工作動態。

  4.市政府辦、金寨縣政協、縣移動公司駐金寨縣油坊店鄉西蓮村工作隊積極出點子、想辦法謀專案、找資金推動村級旅遊景區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5.市住建局駐霍山縣落兒嶺鎮太子廟村工作隊積極徵求各方意見,科學制定三年駐村工作規劃和年度駐村工作計劃,積極爭取建設冷庫等發展村集體經濟專案,有效促進村集體經濟快速增長。

  6.市政府辦、霍邱縣公投公司、農業銀行霍邱支行駐霍邱縣邵崗鄉邵崗村工作隊,積極聯絡華安證券到村開展“證券行業促鄉村振興公益行動”,共爭取10.84萬元幫扶資金,為村裡184名學生捐贈書籍、文具、書包等學習用品,對村裡234名脫貧戶和監測戶進行春節前慰問,每戶贈送價值150元的被子和一對枕套,同時還爭取到5000元幫扶資金開展村內留守兒童關愛活動。

  (三)結對共建工作基本情況

  大部分單位都按《關於做好市直單位定點幫扶和黨組織結對共建工作的意見》(六組通〔20xx〕33號)要求,成立了黨建聯盟,制定了黨建聯盟工作規程,建立集體學習、研究工作、協調村務、處理問題的聯席會議制度,深入開展組織聯建、黨員聯育、活動聯搞、資源聯用、服務聯做的“五聯建立”工作,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四)結對共建工作亮點

  1.市委黨校發揮單位優勢,積極與舒城縣曉天鎮三元村開展黨建聯盟活動,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到村上黨課、開展黨建培訓,有效幫助村黨員提升了理論素養和黨性修養。

  2.市衛健委幫扶霍邱縣眾興集鎮唐老莊村,幫助村黨組織與市人民醫院西院區黨支部簽訂支部結對協議,村民可享受院前急救綠色通道,同時減免部分院前急救費用,每年還到村開展兩次大型義診活動。如20xx年10月份市人民醫院西院區13個重點科室到村開展義診活動。

  3.霍邱縣稅務局牽線搭橋,積極促進幫扶村霍邱縣馬店鎮四平山村與安徽馬鋼張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組建黨建聯盟,20xx年從安徽馬鋼張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為村裡爭取15萬元幫扶資金用於山羊養殖專案。

  (五)“單位幫村、幹部幫戶”工作基本情況

  大部分幫扶單位和幫扶幹部都認真落實了“四個不摘”要求,定期到村到戶走訪,積極幫助幫扶村、幫扶戶解決實際問題,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六)“單位幫村、幹部幫戶”工作亮點

  1.省政府辦公廳駐金寨縣油坊店鄉東蓮村工作隊幫助村裡免費引進xx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智慧鄉村衛士,增強災害預防、居民援助等便民惠民能力,提高村民的安全感、獲得感,方便村民日常生活。

  2.大唐安徽發電有限公司20xx年為幫扶村霍山縣下符橋鎮三尖鋪村提供幫扶資金75萬元用於老村部改造再利用和25畝瓜蔞基地擴建兩個專案,既盤活了土地資源又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同時積極幫助村銷售西瓜、蝦田米、黃牛肉等農產品,銷售金額達到了40多萬元。

  3.六安技師學院發揮自身優勢,組織人才“下沉”,提供技術服務和專業培訓。20xx年11月14日至21日在幫扶村舒城縣曉天鎮查灣村開展農村電商培訓,幫助村裡培育電商人才,促進村民增收,目前第二期培訓正在籌備中。

  4.安徽省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在幫扶村舒城縣棠樹鄉窯墩村大力開展產業振興工作,幫助村裡發展絲瓜絡產業,種植面積達280畝,邀請省農科院等科技院所專家開展技術培訓,有效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發展,20xx年村集體經濟達102萬元,20xx年預計能達到130萬元。

  5.省僑聯20xx年以來在舒城縣張母橋鎮長衝村開展一系列愛心公益活動:聯絡組織15名醫療專家為村裡200名村民開展愛心義診;捐贈愛心冬衣100件、“愛心口杯”300個、手提包100個;為因交通事故受傷的村民夏自文募捐2000元救助款;捐助11名高考本科學子共計5.5萬元;聯絡國外愛心人士幫助村民劉佳麗,連續三年每月捐贈2000元直至完成高中學業。

  二、工作要求

  (一)進一步深刻理解貫徹“四個不摘”要求。各縣區委組織部、直屬工委和鄉村振興局要切實擔當盡責,強化統籌協調,細化工作措施,對有條件的幫扶單位,要儘量使幫扶村的選派駐村單位和結對幫扶單位保持一致,同時確保所有脫貧戶、監測戶都要有幫扶責任人、聯絡人,真正把幫扶責任壓緊壓實。

  (二)進一步強化學習貫徹六組通〔20xx〕33號和35號檔案精神。市委組織部、市直工委、市鄉村振興局等單位於20xx年10月12日和27日先後聯合印發了六組通〔20xx〕33號和35號檔案。各縣區委組織部、直屬機關工委、鄉村振興局要強化有關檔案的學習貫徹和宣傳培訓,以更加有效的措施促使有關檔案精神落實到最後一公里;要再強調與原單位工作完全脫鉤的要求,確保所有駐村幹部真心駐村,安心工作。

  (三)進一步推進推深做活黨建聯盟工作。黨建聯盟是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整合城鄉黨建資源,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的重要抓手。各有關幫扶單位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未成立黨建聯盟的要儘快成立,並且要深入開展組織聯建、黨員聯育、活動聯搞、資源聯用、服務聯做的“五聯建立”活動,積極支援和幫助幫扶村健全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四)進一步科學研究制定年度計劃和三年規劃。各幫扶單位要強化對三年幫扶規劃和年度幫扶計劃內容的調研稽核和黨組把關,各駐村工作隊要強化三年駐村規劃和年度駐村計劃的實地研究,結合村情實際,並在村內公示公開。無論是幫扶、駐村規劃還是幫扶、駐村計劃都要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和創新性,要確保可操作、可實現、可見效。

  (五)進一步督查調研總結定點幫扶工作。各縣區委組織部、直屬機關工委和鄉村振興局要進一步明確分工合作,壓實定點幫扶工作責任,分別牽頭負責駐村、結對共建和“單位幫村、幹部幫戶”工作,經常性開展調研督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現亮點、總結經驗,多措並舉提振駐村幹部、幫扶單位、幫扶責任人、聯絡人的精神和工作狀態,有效形成定點幫扶工作合力,促使全市定點幫扶工作再上新臺階。

  幫扶單位鄉村振興個人工作總結5

  黔南州聚焦三都、羅甸2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長順、貴定、平塘、獨山、荔波5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按照“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的要求,編制印發了《黔南州深入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方案(2022-2025)》,明確“四項舉措”抓好實施,確保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明確目標任務。過渡期內,重點幫扶縣脫貧攻堅成果高質量鞏固拓展、脫貧成效更可持續,脫貧人口人均年收入達到全省脫貧縣平均水平;所有行政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達到全省脫貧縣平均水平,區域性發展短板全面補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產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鄉村治理等“五大行動”取得明顯成效。

  明確重點工作。按照“鞏固成果、補齊短板、促進振興”的要求,提出了“三大硬仗”、14項重點任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硬仗方面,圍繞強化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鞏固拓展“3+1”保障、兜底保障、易地扶貧搬遷三大成果,達到持續促進脫貧人口增收的最終目標,明確了5項重點任務,推動各項幫扶政策措施落細落實。補齊區域性發展短板硬仗方面,圍繞補齊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自我發展能力三類短板,明確了3項重點任務,推動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補齊發展短板、增強發展能力。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硬仗方面,紮實推進鄉村產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鄉村治理、特色田園示範點建設、東西部區域協作6項工作落地見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明確政策舉措。從財政、金融、土地、人才、產業發展、就業幫扶、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集中支援。一是加大資金和金融保險支援。持續保持中央和省級銜接資金、東西部協作資源、各類小額信貸資金向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傾斜。支援保險機構開展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防止返貧保險等,發揮保險的風險保障作用。二是加大人才支援。加大人才引進支援力度,增設職位(崗位),放寬招錄條件。鼓勵和引導農業技術人員、教師、醫生等人才向基層流動,推動各類人才助力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發展。三是加大用地支援。落實國家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跨省調劑政策。指導縣級和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分類有序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四是加大幫扶力度。利用好中央定點幫扶政策,實施“萬企興萬村”行動,鼓勵、引導各類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形成全社會廣泛支援鄉村振興的良好氛圍。

  明確工作保障。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堅持州、縣、鄉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州各有關單位細化支援政策,加強督促指導,重點幫扶縣黨委政府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研究謀劃、部署安排好各年度目標任務,鎮、村抓好工作落實,全力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二是強化統籌排程。州級統籌整合各方資源,集中支援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發展,對各項政策落實情況定期進行監測評估。三是強化督導考核。州級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對重點幫扶縣開展聯合督導,確保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各項工作高質量推進。

  幫扶單位鄉村振興個人工作總結6

  一、疫情基本情況

  一是農村人口疫情基本情況。全縣所有農村人口累計確診感染病例的人數0,疑似病例人數0,治癒人數0,死亡人數0。

  二是行政村疫情基本情況。全縣累計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確診病例行政村數量0,疑似病例數量0。

  三是“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基本情況。目前在脫貧人口和監測物件“三保障”中,義務教育階段輟學人數0人、今年未參加醫保人數0人、安全飲水有困難0人、我縣需要危房改造戶數50戶,已完成危房改造50戶,已全部完工。

  四是務工就業情況。截至目前,我縣脫貧勞動力(含監測物件)務工就業人數為6186人,其中跨省務工人數1636人,省內縣外務工人數352人,縣內務工人數4198人(含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527個,安置脫貧人口、監測物件就業527人。開發光伏扶貧公益崗位83個,安置脫貧人口、監測物件就業83人)。目前,脫貧勞動力(含監測物件)仍在中高風險地區務工就業人數0人,暫未因疫情導致停工停產;因疫迴流99人,其中省外返回人數65人,省內縣外返回人數12人,縣內返回人數22人,已全部安置就近就業。暫無有打工意願但因疫無法外出務工人員。

  五是就業幫扶車間情況。目前我縣共有就業幫扶車間2家,分別為梅渚周家村宣城億品服飾有限公司(服裝加工)、十字新和村郎溪縣天子粉絲廠(粉絲生產),共吸納就業47人,其中脫貧勞動者7人,帶貧率14.9%,脫貧勞動者人員工資較20xx年和20xx年均有所上升,目前兩家車間均正常運營,暫無車間因疫情導致停產。

  六是扶貧龍頭企業情況。目前,我縣共有扶貧龍頭企業18個,已吸納脫貧勞動力126人,無因疫情停產的扶貧龍頭企業。

  七是縣級專案建設基本情況。我縣今年批覆的銜接資金專案已全部開工,暫無因疫情影響而無法開工的專案。

  八是幫扶產業生產經營情況。目前我縣共有218個幫扶產業類專案,均正常生產經營,暫無因疫情間斷生產經營專案和產品規模性滯銷情況。1-8月份,我縣鄉村旅遊共接待135.14萬人次,旅遊收入87801.21萬元。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防返貧方面,抓牢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兩個環節”,堅決防止規模性返貧。一是完善網格化監測。調整最佳化網格劃分和網格員隊伍,目前全縣1811個網格選聘網格員1811名,《網格化監測手冊》全部分發至所有基層網格員,創新推出網格員“八問”承諾機制,並推廣使用網格員“明白卡”,累計發放8.7萬張,實現所有農村人口的日常走訪和動態監測全覆蓋。二是全面開展集中排查。動員培訓縣鄉村三級4937人參與排查,排查各類問題366條,制定整改措施374條,所有問題均銷號清零,透過基層幹部排查,將符合條件的70戶190人納入監測物件。三是持續加強動態管理。繼續保持3095名幫扶幹部包保所有脫貧戶和監測戶,組織各級幫扶責任人對脫貧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幫扶。推動農戶自主申報、基層幹部排查、部門篩查預警互為補充、相互協同的監測預警機制持續落實。對全縣“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情況及時深入開展摸底排查,加強監測預警,實行動態管理、動態清零,築牢防返貧監測幫扶底線。今年以來,全縣新納入監測物件79戶213人,佔全縣農村常住人口的1.87‰。透過安徽省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小程式申報監測物件26戶,其中19戶已納入監測物件範圍,目前全縣無“空白村”。每月定期分析彙總縣醫保局、民政局、人社局等12個行業部門篩查的潛在返貧致貧風險線索,1-8月份,共反饋各類風險資訊881條,全部分解到各鎮(街道)由網格員開展入戶核實,暫未發現有返貧致貧風險。四是推進精準幫扶。繼續落實“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目前,我縣脫貧戶共安排幫扶措施43626條,監測戶共安排幫扶措施956條。印發《關於進一步明確脫貧戶分類管理和已消除風險的監測物件幫扶工作的通知》,將脫貧戶分為重點幫扶戶、正常幫扶戶、穩定脫貧戶三類,將於9月底前完成省辦系統標註。五是強化低收入人口幫扶。1-9月份累計發放農村低保71991人次3443.66萬元;發放農村特困人員救助資金12829人次910.6萬元;發放農村特困人員護理補貼3805人次38.2萬元;1-8月發放臨時救助金462人次87.14萬元。六是大力推進“防貧保”。總參保戶數6365戶,實現參保全覆蓋,保費共計112.49萬元,其中政府補貼53.46萬元。繕制賠案65起,賠款21萬元,有效降低低收入人群返貧致貧風險。

  (二)產業就業方面,抓細產業發展和就業幫扶“兩個關鍵”,推進脫貧群眾增收致富。始終把產業就業作為根本,多措並舉幫助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一是做好特色種養獎補。實施郎溪縣2022年特色種養業提升工程到戶獎補專案,涉及1053戶脫貧戶及監測物件,共計申請獎補資金153.84萬元。持續激發脫貧戶及監測物件內生動力,目前已全部發放到位。二是做好光伏幫扶。開發83個光伏公益崗位,1-8月份光伏電站收益41.3萬元,用於開展公益崗位和臨時性勞務用工支出共計25.47萬元,佔發電收益78.82%。三是強化金融支援。繼續推廣小額信貸“一自三合”貸款模式,截至9月15日,全縣脫貧人口小額貸款809戶3803.22萬元(含戶貸戶用552戶2581.22萬元,三合模式257戶1222萬元),今年新增貸款168戶733.82萬元。四是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組織基層幹部、網格員摸排脫貧人口中20xx年、20xx年已畢業未就業和2022年即將畢業學生146名,對暫未明確就業單位的80名畢業生全部建立就業臺賬並安排幫扶措施,暫未發現有就業困難的畢業生。在全縣28個出列村設立28個2022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所有崗位全部完成招錄工作,28名高校畢業生於9月1日正式上崗。五是紮實推進穩崗就業。截至目前,完成脫貧人口返崗復工6085人,佔去年務工人數103.66%,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527名脫貧戶就業增收,全縣共建設就業幫扶驛站6家,建設就業幫扶車間2家,提供就業崗位47個,實現脫貧勞動力就業7人。累計招募就業(居家)幫扶基地29個,提供就業崗位1215個,吸納脫貧勞動力近130餘人。發放省外轉移一次性交通補貼387人19.35萬元。

  (三)專案資金方面,抓實專案建設和資金監管“兩個基礎”,持續穩定發揮帶動作用。一是做好專案謀劃。高質量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專案庫,2022年總入庫專案181個,總投資2.7億元。積極謀劃2023-2025年縣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專案庫工作,預計10月初完成2023年專案庫批覆,11月份完成2024-2025年滾動專案庫批覆。二是抓好用好銜接資金。安排各級銜接資金6235萬元,已分5批全部安排到66個專案,安排銜接資金4215萬元用於31個產業專案建設,銜接資金用於產業專案佔比67.6%。實行紅綠黃燈亮燈制度管理排程,截至8月底,已開工專案66個,已完工專案29個,其他專案正在有序推進;全縣銜接資金支出進度為70.17%,其中中央資金支出進度為81.26%。三是加強扶貧資產專案管理。完成2013年以來扶貧資金投入形成的各類資產清查,登記入賬扶貧資產470個2.12億元,20xx年形成銜接資產0.96億元。建立扶貧資產管理制度,認真開展扶貧資產管理“回頭看”,確保資產持續發揮效益。

  (四)“三保一安”方面,抓牢“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兩個要點”,防範化解返貧致貧風險。一是控輟保學持續推進。對全縣204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情況進行摸底,實行“一人一案”,入學率達97.5%;對37名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開展送教上門。2022年上半年,累計發放家庭生活困難學生資金1262人124.62萬元。發放雨露計劃春季學生補助211人31.65萬元。二是綜合醫保總體穩定。全縣脫貧人口(含監測物件)均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今年以來脫貧人口(含監測物件)享受醫保報銷政策22987人次,醫療總費用3249.43萬元,平均實際報銷佔比79.8%。規範慢性病就診證辦理工作,取消慢性病紙質就診證,目前脫貧人口累計辦證6098人,邊緣易致貧戶累計辦證138人。三是住房安全保障有力。建立農村房屋動態監測機制,常態化開展困難群眾住房安全問題排查,並對農村住房安全核驗系統內的787戶B類房屋實行重點監測。四是飲水安全提質增效。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鞏固提升全縣約7.9萬人飲水安全,逐步實現全縣人民同飲“一網水”。每月開展水質檢測,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切實築牢群眾飲水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工程維修養護專案,今年以來維修養護農村飲水工程13處,受益農村居民人數10.65萬人。

  (五)社會助力方面,抓好結對幫扶和社會幫扶“兩個重點”,助推成果鞏固促振興。一是不斷深化聯絡幫扶。全縣30個縣級領導聯絡30個村(社群),定期深入聯絡村(社群)開展調研,推動解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困難和問題。二是紮實開展定點幫扶。市縣兩級84個有關單位結對幫扶87個村(社群),今年以來,投入資金113.25萬元,幫助引進各類資金和物資價值200多萬元。三是持續做好駐村幫扶。86名第八批選派幹部全部在崗,28個出列村全部制定發展規劃,透過理論教學和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開設全縣選派幹部培訓班,對全縣86名選派幹部全部培訓到位。四是不斷深化縣域結對幫扶。及時撥付支援嶽西縣縣級財政幫扶資金1510萬元,實施15個產業類專案,6名選派幹部已赴嶽西縣掛職,提供農業技術服務指導10多次,透過“832平臺”專項採購農副產品100多萬元。五是全面做好社會幫扶。印發《郎溪縣關於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的工作方案》,成立“萬企興萬村”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梳理51個民營企業開展的投資經營類幫扶專案,今年以來,民營企業向我縣捐贈資金200多萬元用於鄉村振興事業。六是提升幫扶力量。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幫扶幹部、駐村幹部以及鄉村振興系統幹部業務培訓,今年以來共開展各類培訓7次,參訓人員500餘人次。其中在十字鎮施吳村青狐直播基地創新舉辦農村直播電商知識培訓活動。

  (六)工作舉措方面,抓好問題整改和旱情災情應對“兩個核心”,不斷壓實主體工作責任。一是緊盯反饋問題抓整改。對照20xx年度考核評估反饋問題、7月份省暗訪反饋問題、8月份市集中督導反饋問題,指導相關部門及各鎮(街道)舉一反三、全面排查,逐項逐條研究,共查擺各類問題55個,制定整改措施161條,目前所有問題均已整改完成。是全力做好災情應對。為有效應對高溫旱情災情影響,建立應對高溫旱情災情影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機制,成立高溫乾旱技術指導組,組織人員及時摸排今年受高溫旱情等導致產業受損的農戶和歷年扶貧(銜接)資產受災情況。截至8月底,共安排農技人員實地開展抗旱技術指導806人次;累計完成抗旱保苗面積68.7萬畝次(其中水稻58萬畝次);完成科學田管面積56萬畝次。統籌各級旱情救助資金2270萬元用於災情救助,有效積極降低高溫旱情災情帶來的不利影響。

  (七)重點工作方面,抓好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兩個要素”,不斷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一是著力提高鄉村產業發展。大力推進“兩強一增”行動,落實2022年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資金1350萬元,扶持27個村發展22個到村產業專案。截至8月底,全縣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214.14萬元,其中50萬元以上強村7個。創新村社工作新模式,與供銷社緊密合作,撬動社會資本,不斷助力鄉村振興。二是大力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完成2000戶年度改廁任務;20xx年度4個省級和7個市級中心村已全部建設完成;2022年4個省級中心村均已開工建設,完成50%建設工程進度。抓好示範區建設,打造“美麗花木·天際茶海”、“合作發展·以工助農”兩個鄉村振興示範片區,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三是持續推進鄉村治理。突出抓好美麗鄉村提標、生態環境提優等重點工程,透過全城文明建立的方式,打好建立全國文明城市攻堅年戰役,深入推進鄉村治理。深入實施“黨建+‘三治’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年活動”,制定代辦服務清單35項,為困難群眾代辦事項1000餘件。創成2個市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並在十字鎮濱河公園建成“鄉村振興促進法”主題公園。四是紮實推進人才振興。將鄉村人才振興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加快培養農業生產經營、農村二三產業發展、鄉村公共服務、鄉村治理、農業農村科技“五類人才”,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