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橋小學防震減災安全避險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總結

仁橋小學防震減災安全避險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仁橋小學防震減災安全避險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仁橋小學為進一步加強安全工作,提高全體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自護逃生的能力,根據教育局檔案要求和學校的工作安排,全體師生於2019年3月20日上午8:00,在學校防震演練領導小組的指揮下,舉行了防震應急避險和疏散逃生演練。演練活動旨在培養師生掌握正確的逃生要領,從容應對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及嚴防樓道踩踏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最大限度的保護師生的人身安全。同時透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周密部署。

  一是成立了以校長劉斌為總指揮,副校長顧榮為副指揮,其他學校中層領導和班主任為成員的演練領導小組,並做了明確的`分工,確保演習活動有條不紊的開展。二是制定出了《仁橋小學防震減災安全演練實施方案》和工作具體安排。三是為了做好演習工作,提前組織全體師生認真學習了《演練實施方案》,並做了細緻的動員部署。四是演練前,各班以開展主題班會的形式,組織學生學習了縣地震局發放的《學習掌握防震減災知識,有效應對突發地震災害》的相關知識。五是演練領導小組總指揮就演練的意義和紀律,在演練集會全體師生中作了動員講話,特別強調了演練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二、籌劃縝密,方案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練的時間、路線、內容、物件都作了具體的說明。

  對這次演練的具體操作程式、疏散要求與注意事項作了一一講解。為了確保演練活動按方案順利進行,進一步明確疏散集合地點、疏散順序和注意事項。要求班主任教育學生,聽到宣佈後,全校師生必須服從指揮,聽從命令,立即快速、安全進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擁擠、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譁、開玩笑;如發現有人摔倒,應將其扶起,幫助一起逃離危險地。要求按照各自的職責,到達規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務。

  三、全員參與,井然有序。

  8:00開始,劉佩軍老師利用廣播對全體學生進行了防震避險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對本次演練的安全注意事項進行了強調說明,提醒所有導護人員、全體學生服從分工,服從指揮,遵守紀律,以便圓滿完成此次疏散演練。

  8:10,訊號員透過廣播下達命令:“現在地震來襲,實施緊急避險。”班主任迅速進入教室協助正在上課的課任教師,指導學生有秩序地迅速進行防震應急避險。

  演練結束,訊號員透過廣播下達命令:“緊急避險結束,全校師生立即向操場疏散。”到達操場疏散目的地後,各班主任馬上清點人數,向總指揮彙報,總指揮對演練活動進行簡要總結。從釋出撤離命令到全體師生全部撤離到指定的安全位置,整個疏散過程總共用時1分15秒,在演練中沒有一個學生髮生碰傷、撞傷事故。

  8時15分,整個撤離演練活動取得圓滿成功,達到了預期的演練目的。

  四、活動結束,效果明顯。

  1、全體師生透過演練前後的對照,安全意識有所增強,對防地震應急安全常識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安全自救與互救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2、對抗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有所提高,全校絕大多數班級能有組織、迅速地引導學生安全的疏散,對全體師生今後有效地應付突發事件打下堅實的基礎。

  3、透過本次撤離演練活動,全體教職工快速反應能力、責任意識得到充分顯示,學生的遵守紀律觀念、“一切行動聽指揮”觀念經受了考驗,班集體榮譽感得到了昇華。

  這次演習活動共有10個班級,共計380名師生參加,僅用1分51秒時間,全部學生安全撤離到操場,演習按預案進行,整個演習過程既緊張、激烈,又有條不紊。

  最後劉斌校長對這次演習活動進行了總結,指出:本次地震演習是對我校《地震應急預案》的一次檢驗,不僅再次落實了我校應對突發事件的防範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實際應對和處置突發安全事件的能力,更進一步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使師生真正掌握在危險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禦和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整個演習活動達到了預期目標。

  他同時指出,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表現為部分學生在活動中沒能把演習當作一次實戰演習,在疏散的過程中緊張程度不夠,有嘻笑現象。對於以上不足,我校將在今後的安全教育工作、應急演練活動中加以克服,使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確保我校在發生地震等突發事件時,各項應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