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幹教師培訓工作總結

骨幹教師培訓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骨幹教師培訓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骨幹教師培訓工作總結1

  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樂東縣中學語文數學骨幹教師70多人從椰風海韻的海南飛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赴四川師範大學培訓中心完成了一輪培訓。雖然成都的天氣很潮溼,雖然暑期的休息被打破,但老師們每天卻很快樂而又充實。

  本次培訓班級管理採取對號入座的方式,在出勤上嚴格遵守請假制度,並及時公佈出勤情況,做到班級管理透明化、公開化,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使我們的培訓工作在各方面都日趨完美,把培訓工作落到實處。語文班應出勤47人,實出勤47人,每位參訓教師完成2篇學習感悟,語文班編輯出版了一期圖文並茂的牆報。在縣研訓學校和各位學員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培訓任務,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本次培訓參訓人員在半個月的培訓中都表現了極大的熱情,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在培訓結束的時候都紛紛表示,本次培訓無論是課程設定還是培訓形式都很適合一線教師的專業發展,收穫頗豐。

  一、在專家指導下提高自我

  “問渠哪得清如來,為有源頭活水來”。“日習則學不忘,自勉則身不墜”,每一次的專題講座都是那麼精彩!帶著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種種疑問,我們走進了培訓課堂。課堂上,專家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們收穫著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

  培訓期間,聆聽了成都市石室中學張冬梅老師對作文教學的獨到見解。張老師從自己的寫作經歷和情懷談起,從“山雨文學”談起,講述了非常先進、獨到的觀點。讓我懂得了如何培養學生的個性化作文,如何鼓勵學生說出真正屬於自己的個性化話語,如何創新作文構思,如何創新語言表達,如何做好作文講評課,習作的設計與處理等等。她給我們展示的《用愛和智慧引導特別孩子的成長》《當花兒早開時》兩篇論文,散文《青蔥歲月,漸行漸遠》,給我啟迪和震撼,使我懂得了榜樣的重要意義。只有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才能引領學生。特別是《當花兒早開時》,它揭示的是中學生的早戀現象。張老師沒有粗暴的去幹涉學生,而是用愛心慢慢地去引導孩子,理解孩子,體現了教育無痕的理念。她用極富感染力的表情,抑揚頓挫的聲調,再配深情的講述,把我們帶進了她的班級,她的課堂,她的問題學生,他對新課改理念的理解……在她兩個半小時的講座中,老師們個個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她的講座,讓我們如沐春風,驅散了職業帶給我們的一些倦怠,我們聽得很真誠,很投入,很盡情,很自然……

  二、在學習中提升自我。

  各位知名教授、專家、特級教師的講座,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徹徹底底的心靈洗禮,重新詮釋了自我,從中找到了差距:雖愛學生但還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雖懂教育規律但重理論輕實踐;雖能研究但沒有成為自覺行為;雖有底氣但還遠遠不夠……

  古人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萬丈高樓,平地起。在工作中要不斷的總結與積累,才能逐步的提升自己。半個月的理論學習,使我們對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這次培訓,給我們帶入了一種求學的氛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在教學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樂園,學習才是唯一的路!

骨幹教師培訓工作總結2

  我國基礎教育領域正在深入開展一場聲勢浩大、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並且在基礎教育階段已經取得顯著的成效。以前在高中教學,對初中的課改不了解,轉入初中教學後高中又進入了課改,在這期間雖然聽了一些課改的報告、講座或者初中的公開課,或者閱讀了一些材料,但是對課程改革的瞭解還是零星的、不繫統的。5月中旬,參加了省教師培訓中心組織的培訓,聆聽了專家們的講座,和同行的展開了討論,重點閱讀了江蘇教院周成平主編的《新課程名師教學100條建議》,對新課程的認識才從模糊走向清晰。

  該書編寫者都是長期從事新課程研究以及在中學教學第一線從事新課程實踐的老師,因此實用性和指導性都比較強,讀起來收穫也比較大。

  本書分為理念篇(為什麼教)、內容篇(教什麼)、實踐篇(怎樣教)和評價篇(怎樣評價)四部分,思路非常清晰,闡述得通俗,特別是實踐篇提供了許多案例,借鑑性非常強,可讀性特別高。

  一、理念篇(為什麼教)

  在這一部分裡,比較系統地闡述了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觀、課程觀、教材觀、學生觀、教學觀、課堂觀、方法觀、學習觀等。有道是有了“革命的理念才有革命的實踐”,這些新課程理念讓我們對新課程改革有了清晰的理論認識,在思想上有了明燈的指導,理解起來和行動起來都能有的放矢,方向性明確了,做起來也就更容易了,避免了以往比較盲目的做法。書中對於教師角色的轉變闡述,明確告訴了讀者,這可能矢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顯著標志。以往對教師的幾種認識如今在新課改中有了新的豐富內涵,新課程認為教師是教許的設計者、指導者和資訊源、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管理者、學生的學習夥伴、學生學習的幫組者、反思者、學生成長的發現者。如此豐富的闡述讓我對教師的認識重新定位,在教學中加快了角色的轉變,以更快更好地走進新課程的實踐中去。

  當然,新課程的理念比較多,如《學習方式的變革與思考》等,都能促進我們更好地聯絡教學和學習實踐,進一步走入新課程,融入新課程。

  二、內容篇(教什麼)

  新課程改革以前,教學中我們往往強調的是知識,強調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只重視傳授知識,教學的目標比較單一。在本書的這一部分裡,明確教學目標要實現三維目標的整合,即關注學生髮展的三個方面: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樣的目標是立體的,改變以了傳統教學中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對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這些理論的闡述對我們新課程中教學的內容有了明確的認識,讓我們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的把握有了很好規範。

  三、實踐篇(怎樣教)

  明確了新課程的一些理念和內容後,讓我們更多關注的就是怎樣教的問題,這是實際操作的問題,也是做教師最為關注的問題。在這一章節裡,正是本書重點闡述的問題,全章共用45篇文章從不同角度、不同文體以及學生的情況作了十分詳細的論述。文章的作者或評析的課堂案例大多是中學語文教學一線的名師,選擇的課例和論述的問題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有些觀點是我們以前聞所未聞的,真是大開眼界的。期中一篇《激發學習熱情的生活化課堂教學》給人印象深刻。語文是交際的工具、思考的工具,語文教學只有融入了生活才有新鮮的原料,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這樣的語文學習是在潛移默化和切身體會中展開的,因而效率高、印象深。而我們實際教學中可能過於側重書本,沒有更好地關注生活,甚至脫離生活,脫離學生的實際感受,有些“紙上談兵”或“隔靴搔癢”。讀了這些文章,讓我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真是受益匪淺。

  四、評價篇(怎樣評)

  如何評價一節課?可能各有各的標準,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在新課程標準下,應該有一個相對統一的標準,避免評價的差異太大。在本書中,共有15篇文章論述評價問題,如《建立新的課程評價體系》中列舉了三條新的評價體系;在《新課程評價的功能及應該注意的問題》中有些觀點則令人深思,考慮問題的角度跟以往明顯不同,讓我們考到新課標下應採取的新思路。

  任何一本書的內涵可能三言兩語是無法說完備的,讀了這本書,使我對新課程標準下的教與學,怎樣教,如何評都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當然還很膚淺,需要進一步的細細研讀,以期更深刻的認識。

骨幹教師培訓工作總結3

  參加培訓總的感覺是,走出去,可以知道自己能力與水平,也可以知道別人的長與短,有助於完善自己,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具體說:結識了一批走在教育改革前沿的一線優秀教師,與他們交流,相互取長補短;接觸到了最新的教育科研理念,提高自己教育科研理念;認真學習,廣泛涉獵本專業前沿知識;進行了專案實踐研究,彌補了我的不足,使自己從教書匠型逐步轉向教科研型。

  從以下幾個方面彙報:

  一、我們是從心理學、教育學理論學起

  認知教育物件、深入透視職教發展、透過的學習我們對我們的教育物件有了新的認識。我們的教育物件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直接面對社會和職業的選擇,面臨職業競爭日趨激烈和就業壓力日益加大的環境變化,使得他們具有了特殊的心理特徵。

  這兩門課的學習讓我們深層次的瞭解了我們的教育物件讓我們的因材施教更科學。讓我們樹立了現代職業教育理念,瞭解了職業教育課程和教學改革方向,掌握了相關專業教學法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更新了傳統的教學觀念,以更加貼近和符合中職教學的需要轉變教學方法。瞭解了世界職教課程改革的模式,知道了當前我國中職課改應考慮的中職定位、中職雙重職能、中職學生分層等問題。更好的開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奠定了基礎。

  二、專業學習

  把握學科脈搏計算機技術一日千里,日新月異。這次培訓基地針對我們的專業特點為我們精心安排各門課程,為我們聘請了既懂教學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為我們授課,師生與學員間邊學習邊交流,透過專業知識學習我們更新了知識結構深刻的認識到了計算機學科的迅猛發展,終身學習的意識已深深的根植在我們的思想中。

  各位老師嫻熟的專業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嚴謹的治學態度,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風深深感染著我們,既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三、專案實踐

  貼近企業,瞭解需求專案開發工作使我感受到學習收穫突飛猛進,幾天的功夫把我所學的大部分內容濃縮成了一個精華,比較系統地認識到如何更為有效地進行軟體開發,當然,我更明確了要加強“崗前培訓就業指導”的教育。與此同時,在基地領導和老師的精心安排下,進入it行業參觀、學習和老總、工程師、員工進行零距離交流。這加深了我對企業需要我們培養什麼樣的人才的認識,同時表達了學校需要企業為我們做些什麼事,現代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在這裡碰撞出思想火花。獲得第一手關於校企結合辦學、以行業為需求、就業為導向的資料,為我們回到各自的崗位後對課程的設定、教學方法的改進、教育研究的進行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我是幸運的,這次培訓活動,不但使我發掘出了自己的價值和長處,也給了一個鍛鍊自己的平臺。

  結交了良師益友,培訓班進一步樹立了我認真求學、勇於思考、團結互助等良好的學習、工作作風,讓我更積極地投身到我所熱愛的事業中去,為我們的.職教工作得到一個嶄新的發展而努力工作。

骨幹教師培訓工作總結4

  骨幹教師的培訓暫告了一個段落,有機會參加這次培訓感到很高興。透過這次短短的7天時間培訓,深深感受到了市教育局對教育和我們教師的重視,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個人綜合素質直接關係到教育教學的水平。這次培訓我們的主辦方——金牛教培中心對培訓內容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與安排,在培訓期間對老師的生活也考慮的周到細緻,為此我們各位參與培訓的老師心裡充滿了感激,這次培訓時間雖短,但我們收穫也挺多,下面就具體談談:

  一、教學理念上的昇華

  第一天張勤教授的專題報告,使我們對人的性格有了一個更深入的瞭解。特別是張教授對人的性格的色彩分析,真是貼切透徹,讓我們對自己、對他人、對學生的心理活動可以更好的把握,有利於工作和教學。從性格的分析上讓我們教師更加了解兒童時期的心理特點,讓自己的行為影響力適時有度的發揮,從而進行更好的教育教學。易凌峰博士的專題講座從另一個層面上讓我們的思想境界有了一個飛躍,在新經濟背景下的教育者的教育思想與教育理念顯得尤為重要!易博士新對教育者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學動機進行了深層次的剖析,對今後的教學工作很具備指導意義。同時,易博士還對教學研究做了深度的報告,使我們在課堂觀察的策略上、教學理論上、課堂案例研究上更加清晰可為。

  二、觀摩、研討提高實際教學水平

  本次活動安排了五天的現場觀摩和研討活動。透過不同學校、不同老師、不同年段的實際教學,即展示了學校和教師的風采,更重要的時透過不同的教學主題活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給了教師一定實際的指導和借鑑作用,開拓了教師的視野,豐富了教師的教法,彌補了一些教學上的不足。

  這一階段的培訓活動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還能及時的指導教師的實際教育教學,讓老師們受益匪淺。不過希望以後再安排一些更上質量的課共大家觀摩學習,相信大家的提高會更大,感激更大!

骨幹教師培訓工作總結5

  xx年xx縣第一批中小學骨幹教師赴xx師範大學培訓工作已經結束,在這一個月的學習中,培訓研修班16名學員牢記使命,按照培訓日程安排圓滿完成了培訓任務。現將培訓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回顧

  1、領導重視,任務明確。本次培訓是xx縣派往xx師範大學學習教育資訊化的第三批,xx縣高效課堂建設進入了一個持續深入推進的階段,xx年xx縣教體局提出“321”戰略舉措,在高效課堂構建中的關鍵建設是業精於勤的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有了高素質的教師,課改才能有保障。縣局經過推薦、稽核等程式,遴選16名骨幹教師組成研修班,並在培訓臨行前的動員會上,給研修班提出了明確的任務。除在教育資訊化與學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學習外,思考學生情商和民主教學的構建,實現教學方式的革新。

  2、方式合理,注重實踐。成人教育方式很重要,針對研修班的學習任務和實際情況,xx師範大學理想資訊軟體工程學院在前期培訓溝通的基礎上,制訂了較為合理的培訓方案,培訓全程按照“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相結合、集中講授與交流研討相結合、定點培訓與外出觀摩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三結合中突出了學員的實踐操作,在教學中應用現代資訊科技最佳化教學。在一個月的培訓中,我們先後到長春市浙江路小學、天津路小學和師大二附小等三所小學進行了教學觀摩,直接感受智慧教育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

  3、理論指引,突出融合。教育資訊化的理念學習是實踐操作的基礎,有了正確的理論才能指導正確的教學活動,才能把正確的事情做正確。東師理想倡導教育資訊環境下的智慧教育,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發展學生的能力。在培訓中,我們聆聽了東師理想為我們安排的五場講座:朱玉民教授的《數字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應用方法創新》(第九講)、趙玉銓教授的《智慧教育視野下的教師專業成長》、程帥老師的《從翻轉課堂到微課》、吉喆老師的《微課錄製的軟體和製作》、長春市寬城區浙江路小學高階教師竇繼紅的《網路環境下的智慧教育實踐探究》,並觀看了鍾紹春教授、劉茂森教授、郝淑霞的講座影片。講座中教授們用生動鮮活的案例為我們系統地闡述了資訊化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途徑、方法,透過理論的學習,我們漸漸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內涵和智慧教育視野下的課堂教學模型。

  4、牢記使命,紮實研修。先進的、科學的教學理念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去執行,從教師的備課開始將智慧教育的思想融入其中,這是教學的規律,也是我縣高效課堂建設的要求。本次培訓研修,我們培訓學員懷揣著局領導的期望,每個人都感到壓力重重,在東師大抓住一切機會和教授們、老師們交流,向他們請教智慧課堂的構建,每有收穫必撰寫心得體會及時記錄下來。一個月的培訓,我們先後撰寫了十篇心得體會。東師大倡導的智慧教育是依託東師理想教學平臺的支援實現的,它為教師備課、講課、組織學生學習搭建高效的數字化環境,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動態化組合教學軟體,解決個性化教學軟體製作困難的問題。我們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認真熟悉著每一項功能,並在設計中根據自己的教學需求提出的想法,提請技術人員進一步開發軟體,以支撐自己的教學。

  二、研修效果

  1、更新了觀念,明晰了智慧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型。透過培訓,參加培訓的教師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拓寬了思路,對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認識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對自身的素質提高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從朱玉民教授的講座中,我們明白了資訊要物化才能傳播,教師要以單元知識系統樹的繪製來有效地把握教材,尋求到教材與現代資訊科技的整合點,從而實施智慧教育;從鍾紹春教授、劉茂森教授的講座影片中,我們對最佳化整合教學的基本途徑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明確了學生的學習是一個資訊加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想完成這個過程,情商遠比智商重要,教師要善於挖掘教材中的任務,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驅動學生運用智商持續完成任務,並能透過教師的評價把學生的差異反饋出來,營造寬鬆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

  3、關於資訊化應用標準。評價課堂教學需要一定的標準,有了評價標準就能做到感性認識和理性分析相結合,才能做到客觀。智慧教育視野下的課堂也不例外。培訓中只是讓我們在智慧教育的理念下設計教學、說課,沒有給出一個可量化的評價標準,我們比較疑惑:究竟這個媒體用在這裡合不合適?應用了這個媒體效果如何?和東師理想的老師們談起這個問題時,據說現階段也沒有一個評價標準,這可算是本次培訓的一個遺憾。當然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教師可在今後的教學中做點研究,在智慧教育思想的指導下,結合教學實際不斷摸索。

  總之,培訓學習只是為我們打開了教育資訊化的一扇窗,專家的理論講座為我們指引方向,教學觀摩為我們在學科與現代教技術融合提供了教學模型,自己設計教學說課熟悉了智慧教育的操作,專家點評磨課為我們的教學指點了迷津。在教學中,我們要堅定信心,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運用智慧教育的理念,促進現代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深度融合,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努力奮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