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陽節老人活動總結

最新重陽節老人活動總結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重陽節老人活動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十一回家聽到我些們小區一位老人跳樓的事讓我開始關心空巢老人的問題。為此我在網上搜集了一些資料;觀看了幾段空巢老人的採訪影片;還走訪了我們社群的一個老人公寓。總的來說他們的生活狀況不容樂觀還面臨著諸多問題,下面對我這段時間的“調查”做一個簡短的報告。

  所謂空巢,即“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鳥離巢後的情景,現在被引申為子女離開後家庭的空虛、寂寞的狀態。空巢老人即是指無子女或子女不在身邊,獨自生活的老年人。生活不便、精神寂寞、病痛折磨,空巢老人冷暖往往只有自己知道。

  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已有老齡人口1.69億,佔總人口數的12%,據全國老齡辦統計資料顯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屬於城鄉空巢家庭或類空巢家庭。據北京老齡辦目前公佈的統計資料,北京老年人口明年將達到250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則會超過100萬,佔老年人口總數的40%。

  目前,我國老齡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長,約為總人口增長率的5倍,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迅速擴大。專家預計,到20xx年我國老齡人口將近3億,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這意味著屆時將有超過兩億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現在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子女照顧不周,生活不易

  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我國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約佔老年人總數的1/3,其中不乏眾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學學會課題組進行了一次城鄉空巢老人調研,透過抽樣調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覺生活無人照料是面臨的困難。對他們來說,吃飯、洗澡、做簡單家務已成為生活的困境。

  我曾看過一期關於空巢老人的'訪談節目,那畫面我至今都記得。一位年輕的女記者去看望一位住北京胡同的老奶奶,她至今未婚一個人住在一個單間,生活很是簡單。女記者在老人家待到晚上記錄了老人一天的生活,當晚上老人脫下腳泡腳時女記者忍不住流淚了,老人的指甲印長時間為修剪都長變了形。女孩問情況時,老人只是說人老了腿已經彎不上來剪了,女孩把指甲刀從包裡拿出來給老人削指甲,只聽老人說上次還是幾個月前一社工來幫我剪的。

  20xx年3月,75歲的中科院院士、被國際醫學界譽為“世界斷肢再植之父”的xx教授,在上海獨居的家中意外墜樓不幸去世。87歲的許大爺獨居在北京石景山的一個小區,今年冬天連續的大雪讓許大爺家裡“斷糧”了,老人無法外出買菜,到了深夜,剛剛忙完工作的外孫才給老人送來了食物。家住北京五棵松的王奶奶家中供暖出現問題後久等未能解決,無奈中只能抱著暖水袋躲在被窩裡,給兒子打去求助電話。

  二、鬱鬱寡歡,疾病困擾

  “人老了還能有什麼盼頭呀,瞎過唄!”一句話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涼心態。據報道,今年年初,在山東濟南,一週內有三位空巢老人自殺;福州的一位空巢老人因為太想兒女,屢次輕生,在今年重陽節時跳樓自殺。

  身體機能衰退、個人價值喪失,沒有子女陪伴,都讓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對生活失去希望。據北京、上海、武漢、廈門等多個地方對城鄉空巢老人的精神狀況調查顯示:心情暗淡、沮喪、孤寂,食慾減低,睡眠失調,脾氣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與人相處,得過且過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見的心理體驗與情緒狀態,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殺。

  上海老齡辦、寧波老齡辦入戶調查顯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與人交流、老有所樂、老有所用。南京鼓樓區對空巢老人的活動需求調查顯示:希望子女多打打電話、常回家看看成為眾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託;多組織老年公益活動、創辦老年活動室則成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訴求。

  北京、廈門、延吉等多個地區關於“空巢老人”身體狀況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種各樣的疾病,其中超過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據福建省城鄉空巢老人調查報告顯示:54.64%的老人表示,因為無人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

  空巢老人面對病痛常面臨三大“無助”困境:急病突發無人知曉、慢性疾病無人照料、醫療費用過高無法承擔。疾病問題在農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現尤為明顯。以湖北省農村空巢老人為物件的一項調查顯示,認為就醫方便的僅佔40.7%;面對疾病,有55.6%的受訪老人選擇“簡單治療”,16.2%的老人會選擇“間歇性治療”,僅21.8%的老人採用“正規治療”,另有6.4%會“放棄治療”。上海市老齡辦對居家養老服務專案進行調研時發現,超過90%的空巢老人選擇需要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包括常規體檢、定時上門護理、應急救助等等。

  三、政策保障不足,社會幫助缺位

  我國作為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決“養”和“醫”的問題。我國城鄉養老保障現狀不容樂觀。目前,“養”的保障主要包括城鄉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據統計,城市中約有10%左右的老年人沒有養老金,農村老年人中約有80%以上沒有任何養老金,許多農民根本不知道養老保險為何物。

  “醫”的保障包括城市醫療保險、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以及城鄉貧困老年人的醫療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生活醫療保障。

  近年來,黨和政府透過不斷建立和完善各類醫療保障制度、醫療救助制度和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使老年人醫療保障狀況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沒有享受任何醫療保障的空巢老人仍有半數以上。老人看病難、看不起病的難題仍待緩解。

  空巢老人養老主要有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兩種方式,而我國現有社會養老機構的床位尚不及需求的1/12;居家養老仍面臨投入服務平臺匱乏、專業服務水平不高等系列難題。

  機構養老,主要是指透過開辦老年公寓、老人院、敬老院、老年人福利院等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生活、醫療和娛樂休閒等全方位服務。據調查,全國每年約有1400多萬老年人要求進入老年福利機構養老,而各類福利院的床位只有一百多萬張,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居家養老,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群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目前,居家養老是我國老年人主要的養老方式,受傳統習慣的影響,超過80%的老人仍希望能夠居家養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