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職業素養自我總結

大學生職業素養自我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職業素養自我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職業素養自我總結1

  我今天想跟大家講的,是大學職業生活可能帶給我們的矛盾、困惑,以及個人可能的應對之道。

  毫無疑問,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與社會的現代轉型,在好的大學裡取得一個職位,已經成為在這個社會上令人羨慕的事業成功的新起點。我們這一代人主動或被動地以大學作為職業選擇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造不如賣茶葉蛋,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的情況,早已不復存在。最近完成的第六次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顯示,我國公眾認為教師的職業聲望最高,公眾在期望子女從事最好職業的選擇中,教師職業的期望值也是最高的。先不講大學精神、大學文化、大學的社會責任這類賦予我們某種崇高美感的內容,僅僅從與日常生活經驗相關的視角看來,大學為她的每一位從業者提供了空氣清新、綠樹成蔭的校園,相對寬鬆且有人情味的工作環境,比較穩定、可能逐步上升且有較好福利保障的收入,還有一年兩次、每次長達數週的有薪假期。諸位還比較年輕,到了我這個年齡,就更能體會到,我們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環境中,對他們人格的形成和品味的提升,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眼下這個社會迅速轉型,價值觀和是非感日益多元發展,從而令人難以適從的時代。即使從這樣比較世俗的眼光看來,我們有機會在這個校園裡成為同事,也真是值得高興和珍惜的。

  在座的諸位大多是年輕人,大家選擇任職於大學,一定不僅僅是因為上面提到的這些相對世俗化的理由,一定對自己的事業發展有很好的設計,也可能對未來的生活懷有各種各樣多少有點理想色彩的期待。作為過來人,我想說的是,大學的職業生活也充滿矛盾和挑戰,在未來的工作中,如何保持一種帶有超越感(甚至是某種宗教感)的平衡的心態,將是諸位的職業生涯能否平順而成功的關鍵所在。陳寅恪先生講過,“士之讀書治學,蓋將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也就是說,讀書人要脫俗。“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這是一個難以企及的境界,特別是在現代中國的大學裡面。我們對大學有很多期盼和理想,但這些期盼和理想的達成,有待於用一種帶有宗教感的態度去提升。這也是我們這些選擇任職於大學的人,所要面對的可能備受內心煎熬的難題。

  我們首先要面對的,是大學理想與大學職業生涯實際狀況的矛盾。

  如果從12世紀在法國、義大利、英國等西歐國家陸續出現的中世紀大學算起,大學已經有近800年的歷史。在全世界現存的85個1520年以前成立的組織中,有70所是學校。大學在人類社會發展程序中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已經不證自明。有無數最傑出的學者、教育家描述過他們心目中的大學理想,我想不避累贅,在這裡引述20世紀美國社會學家艾倫布魯姆的一段話,來說明人們有過的對一所好大學的期望,這段話引自1987年他出版的名著《走向封閉的美國精神》:

  一所好大學應該有另一種氣氛,它告訴我們,有一些問題應該被每一個人思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卻沒有人問也不可能有答案。它提供自由探索的空氣,不允許不利於或者妨礙自由探索的東西存在;它給出重要與不重要之間的區別;它保護傳統,不是因為傳統就是傳統,而是因為傳統提供在極高的水準上進行討論的模式;它蘊含奇蹟,預示在分享奇蹟中產生的友誼。更重要的是,這裡有真正偉大的思想家,他們是理論生活存在的活的證明,他們的動機不會流於低俗,雖然人們以為低俗的動機是無所不在的。他們有權威,但不是來自權力、金錢或家庭,而是來自能夠贏得尊敬的天賦。他們相互之間、他們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使人們看到一個以真正的共同利益為宗旨的團體。大學是一個以理智為基石的國家的神殿,是奉獻給純粹理性的。它在人們心中喚起崇敬之情,只有那些將自身與平等自由融匯為一體的人才會產生這樣的感情。

  我不敢說,我們都是“將自身與平等自由融匯為一體的人”,但我們在大學工作,都多多少少分享著這樣的關於大學的理想。對在座的一些同事來說,也許對這樣的理想的憧憬,正是你們選擇任職大學的緣由。

  然而,毋需諱言的是,在大學任職的外部條件,特別是與個人職業生涯順利與否相關的部分,並未達到這樣理想化的境地。大學是人類的組織,也就具備了社會組織的所有弱點,人性的弱點也必然導致大學職業生活要面對的種種不公。代表了人類未來、良知、公正、平等和其他各種追求的大學理想,是由生活在充滿了短視和不公的環境中的大學領導者、教師和其他同事的具體活動來達成的。這是每一位剛剛步入大學之門的同事,從一開始就要準備面對的。

  對於教師來說,這樣的'矛盾,由於現代大學中教師職業互相矛盾的雙重要求而被強化了。

  學者職業化導致了這樣一種局面,即只有在大學和研究機構裡面從事的工作,才被同行承認為是學術的工作。對學術創造的願望,促使我們在大學裡找一份教書的工作。結果,就難免要遇到大學制度的一個內在矛盾。

大學生職業素養自我總結2

  近兩週內,我們進行了四個學時的就業指導課程,透過老師詳細認真的講解,我對“職業素質”這四個字有了新的認識,受益匪淺,收穫頗豐。

  談到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首先,我們一定要知道何為職業素質。現代學者為“大學生職業素質”有如下定義:大學生職業素質是大學生畢業後作為勞動者對社會職業瞭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其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職業情況、職業態度等方面。

  在報考志願前,經過我和家人的深思熟慮,最終選擇了會計這門專業。這是我的興趣所在,也是我將來很大可能要踏上的工作崗位。所以對於最最基本的職業能力,我一定會百分百的重視起來。業務水平和專業素養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在大學期間我會努力學習相關的文化理論知識,熟悉會計基本也為,掌握會計應用理論以及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實物技能。同時,我們還應具備經濟學、管理學、財務管理、國家金融與貿易、投資學等一系列與會計相關性比較大的綜合知識,還要有充足的法律知識。如今,現代企業對企業文化的建設越來越重視,企業文化不僅代表了企業的精神風貌,更是一個企業靈魂的所在。因此,用人單位在錄用大學生時,除了要求畢業生所具備的專業知識結構外,更注重大學生誠實守信的品德、敬業奉獻的精神以及是否具備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作為會計人員,我們不僅肩負著為政府機關、企業管理層、金融機構等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會計資訊,而且還要為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公眾提供真實的會計資訊。從自身出發,切實考慮,我認為我還需要如下一些職業素質的提升。

  一、優良思想道德品質

  優良的思想道德是從事任何社會職業所必備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職業能力是否具有所需要的發展空間。思想道德素質在職業實踐中表現在職業道德的優劣、對待勞動的態度、自強自立、自尊自律等諸多方面。

  首先,要培養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為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打基礎。企業在招聘時把具有事業心和責任感作為招聘的首要條件。現在的社會環境影響下,很大大學生強調責任和奉獻少。企業需要的是有強烈責任感的人,要求畢業生能踏踏實實工作。

  其次,要自強自律。要培養較好的心理素質,面對挫折要有較強的承受能力,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培養自強自立的堅強性格。

  最後,要講誠信。誠實守信是文明社會不可缺少的道德規範,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與人共處的道德規範。而這一點對會計人員尤為重要,誠信不僅是對他人的承諾,也是對我們個人基本道德觀素質觀的考驗。

  因此,大學生要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和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才能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二、具備團隊合作意識

  當今社會中,企業分工愈發明確,任何人都不可能獨立完成所有的工作,一個人能實現的僅僅是企業整體目標的一部分。因此,團隊精神日益成為企業的一個重要文化因素。很多企業認為,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是所有技能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而且大多數企業如今把團隊合作作為一種重要的企業文化在培養。現代社會越來越需要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越來越需要發揮協作精神和團隊精神。因此,也就要求未來的我們要具有組織管理能力,能處理好人際關係,既能領導別人的同時也能被別人領導。良好的人際關係對團隊來說有著重要意義,它有助於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團結,營造輕鬆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團隊的整體效應。

  所以,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要積極參加各類活動,與更多的人溝通接觸,學會傾聽和溝通,不斷提高個人的修養和素質,從而增強團隊的整體力量。

  三、培養創新競爭精神

  合作精神固然重要,創新與競爭也必不可少。如今,經濟建設、科技發展都要求人們具備良好的創新精神,敢於衝破傳統的、舊的觀念和事物,提出新見解,不斷開拓新的領域。

  具有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是現代職場不可缺少的素質。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樹立競爭意識,培養健康的競爭心理和耐挫心理對畢業生來說非常重要。如果缺乏競爭意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就會手足無措。

  由於學生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技能方面的鍛鍊不夠,也不注重思維方式的培養,許多大學生安於現狀缺乏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也不強,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們大學生就業、創業的進一步發展。

  我們大學生在校期間,要自覺主動地投入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各種實踐活動來檢驗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創造能力,培養自己分析能力、應變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不斷增強自己的創新意識,激發自己的創新慾望,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雖然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並不容易,非朝夕可見成效,也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但只要我們自己肯努力,個人的價值觀,能力,品質,道德都可以在自己的不斷成長曆練中自我加以潤飾。作為一名大二的學生,我現在只有努力將文化課,專業課學好,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能力,才能在不久的將來為自己贏得更多機會進而取得成功。

大學生職業素養自我總結3

  什麼是職業素質?簡單說,就是每一個職業人應該怎麼想、怎麼做。人的思想品德素質是決定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它支配著人的言行。

  大學生職業素養就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使大學生在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上符合職業規範和標準。

  大學生職業素養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瞭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其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況等方面。影響和制約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實踐經驗、社會環境、工作經歷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況(如身體狀況等)。大學生職業素養是個很大的概念,專業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專業,敬業和道德是必備的,體現到職場上的就是大學生職業素養;體現在生活中的就是個人素養或者道德修養。大學生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範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

  做為職業素養培養主體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應該學會自我培養。

  首先,要培養職業意識。雷恩·吉爾森說:“一個人花在影響自己未來命運的工作選擇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購買穿了一年就會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這是一件多麼奇怪的事情,尤其是當他未來的幸福和富足要全部依賴於這份工作時。”很多高中畢業生在跨進大學校門之時就認為已經完成了學習任務,可以在大學裡盡情地“享受”了。這正是他們在就業時感到壓力的根源。清華大學的樊富珉教授認為,中國有69%-80%的大學生對未來職業沒有規劃、就業時容易感到壓力。中國社會調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項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50%的大學生對於自己畢業後的發展前途感到迷茫,沒有目標;41.7%的大學生表示目前沒考慮太多;只有8.3%的人對自己的未來有明確的目標並且充滿信心。培養職業意識就是要對自己的未來有規劃。因此,大學期間,每個大學生應明確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將來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環境能支援我做什麼?著重解決一個問題,就是認識自己的個性特徵,包括自己的氣質、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個性傾向,包括興趣、動機、需要、價值觀等。據此來確定自己的個性是否與理想的職業相符: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結合環境如市場需要、社會資源等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和行業選擇範圍,明確職業發展目標。

  其次,配合學校的培養任務,完成知識、技能等顯性職業素養的培養。職業行為和職業技能等顯性職業素養比較容易透過教育和培訓獲得。學校的教學及各專業的培養方案是針對社會需要和專業需要所制訂的。旨在使學生獲得系統化的基礎知識及專業知識,加強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和知識的運用,並使學生獲得學習能力、培養學習習慣。因此,大學生應該積極配合學校的培養計劃,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儘可能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包括教師、圖書館等獲得知識和技能,做為將來職業需要的儲備。

  再次,有意識地培養職業道德、職業態度、職業作風等方面的隱性素養。隱性職業素養是大學生職業素養的核心內容。核心職業素養體現在很多方面,如獨立性、責任心、敬業精神、團隊意識、職業操守等。事實表明,很多大學生在這些方面存在不足。有記者調查發現,缺乏獨立性、會搶風頭、不願下基層吃苦等表現容易斷送大學生的前程。嚴於律該是自己承擔的工作就不要用別人幫忙。一個人的工作,如果自己應該做的卻沒有做好,總是需要別人來幫忙才能完成任務,就說明你不稱職。久而久之,自己的工作能力上不去,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也立不住。長此以往,別說是向上發展,就是在原來的工作崗位上,能否站穩都不好說。一個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人,就離脫離本職不遠.

  如廈門博格管理諮詢公司的鄭甫弘在他所進行的一次招聘中,一位來自上海某名牌大學的女生在中文筆試和外語口試中都很優秀,但被最後一輪面試淘汰。他說:“我最後不經意地問她,你可能被安排在大客戶經理助理的崗位,但你的戶口能否進深圳還需再爭取,你願意麼?”結果,她猶豫片刻回答說:“先回去和父母商量再決定。”缺乏獨立性使她失掉了工作機會。而喜歡搶風頭的人被認為沒有團隊合作精神,用人單位也不喜歡。

  如今,很多大學生生長在“6+1”的獨生子女家庭,因此在獨立性、承擔責任、與人分享等方面都不夠好,相反他們愛出風頭、容易受傷。因此,大學生應該有意識地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主動培養獨立性、學會分享、感恩、勇於承擔責任,不要把錯誤和責任都歸咎於他人。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檢討自己,承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

  大學生職業素養的自我培養應該加強自我修養,在思想、情操、意志、體魄等方面進行自我鍛鍊。同時,還要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應對壓力和挫折的能力,善於從逆境中尋找轉機。

  因此,對於我們這些大學生來講職業的素養是我們在未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伴隨我們一生的基本準則吧。不論你在以後做的是什麼樣的事情,做什麼樣的職業,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職業素養是我們應該具有的。

  面對這樣那樣的壓力,我們應該用樂觀、豁達和積極的心態來接受著挑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