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總結(通用7篇)

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總結(通用7篇)

  時間總在不經意間匆匆溜走,我們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收穫頗豐,制定一份工作總結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工作總結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總結(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總結1

  近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於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明確各地區各部門和有關企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的原則制定針對性措施,既要切實做好春節後返程和復工復產後的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又要及時協調解決復工復產中的困難和問題,儘早恢復正常生產,為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的物資保障,為穩定經濟社會大局提供有力支撐。

  一手打好疫情阻擊戰,一手推動經濟平穩執行。連日來,從國家到地方,在全力戰“疫”同時,有力有序有效抓好復工復產各項工作,全力維護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保障。

  強信心,復工復產盡享政策紅利。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帶來不小壓力。針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國家及時研究制定相應政策措施,從推動分批有序錯峰返程返崗,統籌制定分類分批覆工復產方案,到保障疫情防控、能源供應、交通物流、城鄉執行等生活必需品生產、飼料生產、市場流通銷售等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領域復工復產,重大工程和重點專案員工及時返崗、儘早開工;從指導企業認真落實各項防疫要求,做好復工復產前以及生產過程中檢測篩查、通勤保障、個體防護等疫情防控工作,到加快推進全產業鏈協調執行,建立重點企業派駐聯絡員制度,及時協調解決機器、用工、資金不足等問題,抓好原輔料、重要零部件等穩供保障;從繼續研究出臺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措施,緩解企業經營困難,到對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加大優惠利率信貸支援力度,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行業和企業完善差異化優惠金融服務,一攬子全面配套的政策組合拳,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既及時協調解決了企業復工復產中的困難和問題,也為確保疫情防控擁有充足物資保障和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暖人心,復工復產彰顯民生為本。生活是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也是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的底線要求。全力保障生活物資供應,確保億萬人民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對有力有序防控疫情、維護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意義重大。疫情發生以來,各級黨委和政府實事求是做好防控工作,對偏頗和極端做法及時糾正,不搞簡單化一關了之、一停了之,儘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從加大復工復產力度,增加重要生活物資供應,啟動重要民生商品價格應急監測,及時預警、及時處置,到指導引導商業企業增加商業庫存,充實生活必需品儲備,加大金融支援力度,對生活必需品保供的重點企業給予貸款優惠利率等政策支援;從做好生活必需品生產供應工作,嚴格落實“米袋子”省長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切實抓好主副食品生產、流通、供應組織,到把握春耕備耕關鍵時節,組織種子、化肥、飼料等農資供應,落實好春管春種措施,夯實農業生產基礎;從以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完善支援中小微企業的財稅、金融、社保等政策,到多措並舉做好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工作,確保就業大局穩定,樁樁件件都旨在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活需求,充分彰顯了民生至上的厚重情懷。

  築同心,復工復產升騰企業希望。企業復工復產對於穩定市場供應具有重大作用,是防控疫情的“另一隻手”。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全國各地企業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復工復產,努力降低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穩定經濟執行。迎難而上,一方面生產在恢復,另一方面信心在增長。“現在我們的產品需求非常旺盛,”“等到戰‘疫’勝利了,開足馬力把業績再趕上來!”綜合各地企業的看法,儘管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但普遍認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只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戰“疫”當中,一些新經濟、新業態、新技術也在拔節生長,引人矚目,諸如XX宣佈投入超過1億元的服務資源,線上集結萬名專業人才,透過XX平臺為10萬家企業提供“免見面”服務,幫助這些企業開展線上復工運營;美團買菜北京、上海、深圳、武漢四地的銷售量都有明顯上漲等就是最好的例證。

  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總結2

  當前,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各地開工復工有序推進,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是短期的,並不會影響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疫情遲早會控制住,生產經營活動終將回歸正常軌道,經濟增長仍將會保持中高速水平。為應對疫情造成的短期衝擊,中央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援企業復工復產,出臺實施相關優惠和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更好發揮政府部門的服務作用。近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關於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就指出,各地區各部門和有關企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的原則制定針對性措施,既要切實做好春節後返程和復工復產後的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又要及時協調解決復工復產中的困難和問題,儘早恢復正常生產。各地黨委、政府為統籌好疫情防控與民生保障、復工復產的關係,實施重點人員、重點場所、重點區域實行分級分類管控。在妥善採取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儘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不便影響。

  更好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用。各地政府充分利用財政政策調結構的利器作用,調整好內外結構、產業結構的平衡,同時兼顧短期與長期平衡。加大財政補貼力度,透過補貼打擊較大的交通運輸、旅遊業、餐飲和住宿等行業,虧損金額抵減盈利月份的金額,以降低企業所得稅;通過出臺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疫情帶來的突發風險,降低經營成本,補償突發風險成本;透過扶持與疫情防控相關物資企業,降低生產運營和融資成本,加大防疫物資和醫藥產品供給保障力度,在勞動用工補貼、物業補貼、租金補貼等方面給予扶持。

  更好保持貨幣政策靈活適度作用。這次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發展影響更大,各地政府都多措並舉制定應對疫情衝擊經濟的宏觀貨幣政策,適時適度降準降息,給予特殊時期還本付息延期支援,鼓勵但不強制商業銀行對部分地區下降利率,對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提供信貸支援。做到了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做到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對於疫情影響正常經營、遇到暫時困難的企業,下調貸款利率緩解企業壓力,並透過展期、無還本續貸、信貸重組、減免逾期利息等方式予以支援

  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總結3

  近期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示批示精神和會議要求,在做好疫情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兩手硬、兩促進。

  一、強化組織領導,紮實安排部署。

  圍繞保用工、保復工、保產能,印發了《領導包抓重點企業的通知》,落實領導包抓重點企業,成立了企業復工工作專班,建立了部門、工業園區和企業分級負責機制,按照“誰用工、誰管理、誰負責”原則和“八個嚴格落實”要求,全面夯實企業主體、行業監管、屬地管理“三個責任”。圍繞“復工前有準備、復工中有預案、復工後有監管”,逐企業制定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個方案”,確保企業平穩過度、有序生產。召開企業復工復產排程會,全面部署防疫管控、人員返崗、物資轉運等工作,切實做到精準有效防控疫情,科學有序復工復產。

  二、強化風險管控,築牢安全防線。

  嚴格落實聯防聯控、人員篩查、防護措施、日常管理等“六個堅決”要求,把牢復工報批、消毒安全、生產執行、貨物出入、職工就餐、疫情應急、集體活動、職工防護等“九個關口”,印發了《加強疫情防控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建立企業復工稽核制度,引導企業有序、穩妥、錯峰復工復產。督促企業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體系,紮實做好物資配備、廠區消殺和隔離防護等工作,及時完善應急預案,全面做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工作。成立企業復工復產專項督導小組,對各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情況進行明察暗訪,實現復工企業全覆蓋督導、復工人員按比例篩查、復工問題及時交辦整改,築牢了企業抗疫防線。

  三、強化調研指導,破解發展難題。

  始終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透過召開企業座談會等形式,組織相關單位向企業通報行業發展形勢,深入宣傳中省市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製造2025、工業促投資穩增長等政策舉措,指導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各項政策;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現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發展規劃等進行全面研判會診,找準制約企業發展瓶頸的突破口,指導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四、強化服務保障,最佳化營商環境。

  按照“五個聚焦”的思路,精準施策破解發展瓶頸。聚焦發展環境最佳化,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實行一站式審批和並聯審批。聚焦科技支撐,重點解決企業技術改造、科技人才引進、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問題。聚焦產銷對接,重點解決企業產銷和原料購進難題。聚焦融資支援,積極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重點解決企業發展資金不足等問題。聚焦企業管理,重點解決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生產管理不嚴格等問題。建立企業復工復產聯絡員制度,向各復工復產企業分別派駐聯絡員,及時協調解決生產運營難題。

  五、下一步打算。

  一是夯實疫情防控責任。持續加強對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的監督指導,進一步夯實疫情防控的企業主體責任、行業監管責任和鎮辦屬地管控責任,鼓勵企業創新生產運營模式,確保企業人員管理、生產組織、物資調運有序科學開展。

  二是持續開展跟蹤監測。按照八個“嚴格落實”要求,建立疫情期間經濟執行排程分析機制,持續加強各領域經濟執行情況分析預警,嚴格實行企業防疫復產日報告制度,每日對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統計彙總,及時掌握企業復工復產動態,確保停產企業儘快復產、復產企業滿負荷生產。

  三是加強政策扶持力度。深入開展“百人包百企”活動,研究出臺減費、免租、穩崗、貼息、降薪等扶持政策,全力解決企業生產、原材料供應、物資運輸、資金保障等實際困難和問題,積極爭取各類產業獎補資金,確保實現全年工業經濟穩增長目標任務。

  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總結4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縣經信局快速行動,成立組織,深入工業企業一線,指導工業企業全面做好復工復產和防控工作,具體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穩妥有序組織企業復工復產。一是及時出臺應對措施。我局不等不靠,提前謀劃,先後印發了《關於延遲本縣工業企業復工的.通知》、《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工業企業復工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當前非煤礦山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對企業復工復產列清單、定標準,復工生產前必須落實“六個必須”,開工第一天必須做到“五個到位”,正常生產期必須做到“四個堅持”,督促落實企業落實“一責兩案”。二是強化實地指導。制定了《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領導幹部聯絡包保企業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落實包保責任。局成立了復工工作指導組,分成4個小組,深入所有鎮(園區)200多家企業,檢視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摸排工業企業境外回廬、武漢回廬人員。三是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工作。多方協調口罩156.405萬隻,其中向298戶企業投放口罩30.07萬隻;向引江濟淮、重點局、住建局等重點專案和相關職能部門投放口罩10.835萬隻;向教育系統投放口罩約100萬隻;透過安德利與魅力網,面向社會投放線上口罩15.5萬隻。為復工企業辦理運輸車輛通行證51張,解決生產物資運輸等現實問題。四是積極推進“安康碼”應用。為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據縣《關於開展縣重點領域“安康碼”核驗的通知》(廬疫控辦〔2020〕51號)要求,縣經信局第一時間制定下發了《關於開展工業企業“安康碼”核驗的通知》,在全縣工業企業領域推進“安康碼”應用,明確要求企業落實“申請註冊檢查點”和員工申領“安康碼”工作,針對個別企業申請檢查點有問題情況,積極協調予以解決。同時,定期實地檢查企業員工較多的重點企業“安康碼”運用工作,嚴格要求企業採取“掃碼+測溫”方式進行通行人員核驗,築牢疫情防控工作“生命線”。

  (二)幫助企業共渡難關。一是出臺支援企業“14條”政策。在全省縣級率先出臺《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援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政策意見》及其配套實施細則,從加大財政金融支援力度,加大企業用工保障,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強化精準服務等方面集中發力,幫助和支援中小微企業共渡疫情難關。經視第一時間對我縣“14條”政策進行了報道。二是加快兌現縣級工業政策。本著協調統籌、透明公開、簡化流程和提高效能的原則,對2019年縣工業發展扶持政策中物件明確、金額確定的專案率先組織了申報、兌現。第一批全縣共31戶企業38個專案透過稽核,共涉資金441.16萬元,2月底已兌現到位,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幫助企業樹立發展信心。目前已全面組織開展2019年工業政策申報工作,計劃10月底前全部兌現到位。三是支援疫情防控物資增產擴能。主動幫助企業申報疫情防控重點物資技術改造專案,省旅養健康資訊諮詢有限公司的醫用口罩和具有防護作用的民用口罩技改專案被納入省疫情防控重點物資技術改造專案庫(第一批),縣服飾有限公司等6戶企業專案被納入市防疫防護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技術改造目錄(第一批),縣服裝有限公司等3戶企業已提交申請納入市第二批防疫防護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技術改造名單目錄。

  (三)強化為企精準服務。印發了《縣貫徹落實<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主要工作任務分工表》,將條例中49項重點任務分解至相關單位,督促相關部門加強條例落實,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深入開展“四送一服”專項行動,全縣梳理出中小企業需要解決的各類問題120多個,已按照部門職責發給相關單位及時轉辦。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家,新增省級數字化車間2家。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參與組織開展銀企對接會,縣內9家銀行與12家企業現場簽訂了1.94億元的信貸協議。今年以來共為34家企業辦理過橋資金1.45億元。組織開展“抗疫暖企,政策賦能”進企入園。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作用,已釋出政策服務等資訊140餘條,為110餘家企業提供線上、線下服務。推薦5名企業家參加全市傑出民營企業家評選,營造關愛支援企業家的濃厚氛圍。

  二、存在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由於疫情防控有力,形勢好轉,部分企業思想鬆懈,尤其是隨著氣溫升高,佩戴口罩等方面存在不規範現象。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按照縣防指的要求,會同各鎮(園區)指導企業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繼續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堅持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兩手抓,對於存在問題要求整改的開展“回頭看”,並常態化抽查工業企業特別是員工數量多的企業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確保企業復工生產安全穩定。

  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總結5

  近日,中國勞動學會和有關單位聯合對全國500家左右有代表性的企業進行復工快速調查,並針對疫情全球蔓延的影響對部分企業開展了跟蹤調查。調查顯示七類用工集中度高的企業普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由於各自情況不同所受到衝擊程度異差很大,恢復反彈情況也不同,有的正從“低谷”走出逐步恢復、有的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且略有增長,有的至今歇業且難以維持……

  在國際疫情蔓延的新一波衝擊下,企業從斷鏈到補鏈、擴鏈面臨新的挑戰,勞資協商和協調勞動關係在國際疫情蔓延帶來不確定性增加中也需重視,為激勵企業全面加快復工,要救助中小企業在復工中渡過特別困難期。針對當前鞏固和擴大復工復產需要去除的障礙和進一步解決的突出問題,提出援企、穩崗、保就業的政策措施建議。

  本次針對全國企業復工狀況調查分佈在全國31個省份,截至到5月9日共收到有效調查問卷537份,其中復工調查企業有效問卷506份,缺工情況調查問卷31份。

  調查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企業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時間較長超過預期,大企業、大專案復工復產拉動經濟恢復作用強勢顯現,特困行業、小微企業受損失更為嚴重,調查小微企業中受短期影響能儘快恢復正常的佔46.3%,影響較大、短期難以恢復正常的佔43.6%,還有5.8%的企業受影響很大、難以維持。總體來看,復工復產的骨幹力量是製造業,穩定力量在建築業,受損最嚴重的是住宿餐飲和批發零售業,恢復較快的現代服務新業態,農民工返鄉創業以及“一帶一路”企業復工情況呈現不同特點。

  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雙兼顧" 復市復業在逆勢而進

  總體來看,國內外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兩次大的衝擊,企業復工復產復市復業在逆勢而進、防疫積極向好和疫情高峰過去的不同階段顯示出不同特徵,不同行業、不同型別企業表現出不同特點。調查資料顯示,不同型別企業呈現出分批覆工的特點,1月份春節假期復工的佔4%,2月15號之前復工的佔25%,2月29號之前復工的佔24%,3月份復工的較多佔38%,4月份復工的佔9%。調查企業有95.8%已經復工。

  製造業大企業是復工復產的骨幹力量,生產防疫物資企業一直處於持續增長狀態,有益於健康的食品加工業恢復快、增長勢頭好。我國製造業大約有7000萬農民工就業。很多企業在2月中下旬率先復工,3月下旬受到國際疫情蔓延衝擊,斷單、斷鏈增多、正處於快速補鏈、擴鏈過程中,4月多數恢復或接近去年同期水平。疫情衝擊下生產防疫物資企業一直處於持續增長狀態,有益健康的食品加工企業恢復快、增長勢頭好。

  建築業大專案是復工復產的穩定力量,也是吸納農民工的支柱產業。建築業約有近5000萬農民工就業,除部分重點工程正月十五後復工,大都在2月底後陸續復工,由於工期一般都是一至兩年,受國際疫情蔓延衝擊小,資金充足、員工穩定,原材料大部分在國內有保障,目前正在加班加點彌補疫情衝擊所耽誤了的工期。

  服務業是復工復產中大容量吸納就業的產業,目前正處於逐步恢復階段。疫情衝擊下餐飲、住宿、批發零售、文化旅遊等行業出現“斷崖式”下滑,是受損嚴重的“四大”困難行業,也是吸納大量中低端勞動的行業,啟用這類服務業企業是復工復產的"重頭戲"。除春節假期值守崗位約2000萬農民工外,大部分是3月下旬至4月隨市場恢復陸續復市復業,“五一”小長假迎來一波反彈,但受國際疫情影響並未出現之前預測的“報復性消費補償”。差異性恢復中的蔬菜副食品市場恢復快、反彈大,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甚至還略有增長,而商業零售、餐飲住宿、文化旅遊仍在恢復中的“爬坡期”,復工不能復產、復產不能復銷的情況比較普遍,線上訂餐、線上銷售、線上預約旅遊等借勢興起。

  現代服務新業態吸納大批新生代農民工復工就業,成為疫情下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儘管現代服務新業態中快遞、外賣、網約車、尋呼服務和家庭服務等因為行業屬性和特點不同,復工情況有所差異,但總體來看呈現出"V"型,受國內經濟恢復影響較大、受國際疫情蔓延的新一波衝擊較小,整體上回暖較快。現代服務新業態的快速復工復產,既為大量農民工提供了就業崗位,又保障了廣大群眾的正常生活,成為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的新興力量。

  眾多中小企業是吸納上億農民工復工復產的主渠道,這次受疫情衝擊最大、受損最嚴重。如果說大企業給國家貢獻的是稅收,那中小企業給國家貢獻的是就業,是打贏疫情總體戰中不可忽缺的寶貴力量,因此小微企業只要“有口氣”,就要接上“呼吸機”,想方設法救活。一部分產生“抗體”的中小企業捕捉疫情衝擊下市場恢復中的新機遇,迎難而進,化危為機,發揮“船小好掉頭”的靈活性和善於應對的“逆來順受”的韌性實現創新發展,在國家救助政策和自救立起的合力下,正在開發出新領域、新天地。

  農民工返鄉創業呈現復工復產新天地,帶動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有力支援貧困地區農民工精準脫貧。農民工返鄉創業大都在中西部邊遠地區,受疫情衝擊小,主要吸納當地農民工,除疫情衝擊訂單減少外,基本沒什麼大的影響,從2月10號復工後,大多數保持正常發展。

  “一帶一路”上的農民工,受突出其來的疫情衝擊難以復工。海外專案上的農民工大多數於春節前回國過年,因駐地國防疫管制,回國的回不去、未回國的出不來,出現人力資源"空檔期"。從中建埃及專案、國機中設公司塞爾維亞水電站專案、中交建印尼雅加達路橋專案、聖彼德堡中俄文化城建設專案等"一帶一路"專案上農民工復工看,建設專案和企業吸納農民工較多,春節前大部分農民工回國過年,遇到突發疫情,因駐地國入境限制或隔離,一時回不去,國際疫情蔓延斷開了其復工之路,只能靠原準備春節後回國輪休的員工加班加點和就近招聘技工彌補。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產業鏈、供應鏈的“補鏈”、“擴鏈”成關鍵

  當前我國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新階段,企業復工復產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面臨一些新的挑戰。

  第一,防疫物資短缺時期已經過去,而消化防疫成本也成為特殊時期的“一道試題”,從返城隔離14天到保持距離作業、就餐,住宿和廠所、工地每天、每班消毒通風,增加專職檢查人員、購買防疫物資等,都得在製造、建造和經營成本中消化。

  第二,總體上“過度防控”對復工復產的束縛已經“退出”,常態化疫情防控將持續較長時間,從提高勞動者防疫素質出發,尤其一線工人防疫“補短板”和訓練養成"勤洗手、戴口罩、常消毒"等防疫習慣正在同步推進,防止復工場所和住宿地出現疫情感染仍是重責在肩,避免工休日聚會聚餐的硬約束仍需堅持下去。

  第三,2月中旬以來,復工復產在承受國內疫情衝擊下逐步復甦,3月中下旬又遇上國際疫情蔓延衝擊,使復工復產復業復市承受著疊加衝擊的雙重壓力,經濟恢復不確定性使復工復產處於市場需求不足、企業訂單減少、員工穩崗困難、以及部分困難企業歇業或半歇業的特別困難時期,應有較長時間的準備。

  調查反映,當前復工復產復市渡過特別困難期要攻克三大障礙:

  一是攻克復工復產因企業供應鏈“斷裂”造成的下崗增多難題,加快以製造業為主的產業鏈、供應鏈的“補鏈”、“擴鏈”,形成主鏈可控的佈局最佳化,不是簡單尋找替代,而是藉此機會聯合研發、升級產品、提升檔次、贏得供應鏈上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話語權。迅速將主鏈佈局在可控鏈條上,“頭部”企業發揮整合和最佳化鏈條的關鍵作用,快速恢復與最佳化大中小企業協同配套的供應鏈體系。

  二是攻克服務業市場疲軟、中小微企業恢復乏力對復工復產復市的強制約,大力刺激消費,發放消費券、旅遊券、拓展網路銷售和網路直播帶貨等,將“減、免、補”的“真金白銀”快速落實到中小微企業,激發中小微企業捕捉市場縫隙的活力,暢通消費領域的“毛細血管”,在政府救助和企業與員工抱團取暖“自救”的合力下加快恢復經營,創新發展模式。目前很多服務企業積極轉型、創新模式,有的大力推動線上銷售模式,有的聯合上下游企業抱團取暖,有的積極尋求政府支援,等等,透過各種方式實現“自救”,實現了轉危為機。

  三是攻克逐漸增多的下崗、失崗問題以及職工復崗和再就業難題。國際疫情衝擊之下,我國經濟恢復程序放緩,失業率有可能較長時間處於高位,需要國家出臺更有力度和更有針對性的援企穩崗政策,加強對困難行業企業的支援力度,同時關注農民工、高校畢業生以及靈活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儘量將員工留在企業,用制度優勢和政策優勢對沖疫情衝擊帶來的挑戰。

  向中小企業“輸血”中提振“造血” 穩住農民工就業主渠道

  越是困難時候越需要挖掘自身潛力,越需要用改革來突破難題,越需要化危為機,將短期刺激的政策措施同中長期高質量發展的最佳化結構結合,為後疫時代的新發展增加活力和儲能。加快復工復產復市復業,要針對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新變化,應對國際疫情蔓延有較長時間準備,扶持中小微企業渡過特別困難期,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保就業保市場保供應鏈。針對常態化疫情防控情況下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建立各級政府對企業供應鏈上“補鏈”和最佳化佈局上“擴鏈”的專項扶持,財政、金融、就業政策綜合發力,所需資金納入援企政策“總盤子”,以優惠貸款扶持“補鏈”、以創業政策扶持“擴鏈”,“雙創”扶政政策在特殊時期應有符合時宜的新內容,尤其加大對民營困難企業“補鏈”穩崗力度。

  第二,制定餐飲、住宿、批發零售、文化旅遊業振興計劃,對這四類特困行業給予“定向救助”,減房租,減網租,發放消費券,鼓勵網路直播帶貨,採用共享用工、特殊工時制等非常之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第三,大力救助中小企業,穩住農民工就業主渠道。今年失業保險金返還的標準放寬,包括中小微企業裁員率不高於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對30人(含)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放寬至不超過企業職工總數的20%等,建議在特殊時期失業壓力增大情況下,可擴大參保企業享受返還失業保險金範圍,同時根據失業率變化情況動態調整申領標準,部分地區可以根據企業人員規模建立階梯型返還方案,提高返還比例。在2019年實際返還500億基礎上,擴大返還企業人數後測算需翻番。給小鋪小店小廠以特別救助措施。營業收入100萬元以下可免徵一年稅收,在國有資產房租免收三個月的同時,行業協調非公企業房租也減免3個月,給予每戶10萬元至100萬元優惠貼息貸款,讓小微企業、小店小鋪活起來,穩崗員工多起來,充分釋放開拓市場縫隙的靈活性。

  第四,建議加快改組或組建國家中小企業銀行,使各地城市商業銀行、農業合作銀行等“迴歸”到扶持發展中小企業的軌道上,從根本上治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頑症,這個研究多年的改革舉措在目前很多中小企業因資金短缺面臨生死的困境中應有突破,給中小企業“輸血”中提振“造血”的信心。

  第五,穩定貧困地區農民工就業。這也是對今年完成扶貧任務的最有力支援,去年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農民工打工收入佔到當年家庭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二,今年到目前為止還有約300多萬貧困地區勞動力需要外出穩定打工,應對吸納52個特別貧困縣農民工就業的困難企業,給予穩崗基本工資50%的特別補助,由企業和政府共同承擔,有力支援今年精準扶貧目標的實現。

  第六,發放困難企業穩定勞動關係基本生活補助。對復工後停產半停產企業還保持勞動關係的失崗職工,採取同級財政、社保、企業“三家抬”辦法籌措特別補助金,按城市最低工資水平在半年至一年內發給基本生活補助,特殊時期將穩崗補助與返還失業保險金、就業補助結合起來,盡最大努力將職工穩定在企業。特殊時期對困難企業可將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從緩繳到6月底延至9月底,特困企業至年底。

  第七,對失崗職工大規模開展職業新技能培訓。應對今年特殊時期,實施2019至2021年三年從失業保險金節餘中拿出1000億元補貼培訓5000萬職工的行動計劃,特殊時期可"寅吃卯糧"、將2021年計劃適當提前到2020年,集中資金、集中時間、集中培訓,也可舉辦新技能訓練營等多種形式,將數字經濟平臺經濟新職業作為轉崗培訓內容,探索培訓與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結合起來,在特殊時期提升技能為產業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儲能。

  第八,實施彈性用工、共享用工、靈活用工等方式,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連結、橋樑作用,緩解企業穩崗壓力、透過共享用工調劑待崗工人到新崗位工作,可跨區域跨企業、按生產線或工種實現規模化共享用工,尤其是利用網際網路+來提高技術工人跨企業階段性配置工作,緩解多年形成的“技工難”,將特殊時期提高人力資源效率與穩定勞動關係結合起來。

  第九,重視復工復產中勞動關係協調和延長假期中工資或基本生活費協商等問題,注意新型勞動用工中勞動糾紛和沒有勞動合同後怎樣繳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的社會保險等新問題,尤其是適時監測和及時處置集體勞動爭議問題,避免形成集體停業事件。充分發揮特殊時期人社部門會同工會、企聯、工商聯的勞動關係三方(四家)協調機制作用,引導職工和企業抱團取暖、共渡難關,在穩崗保就業維護勞動者權益和維護企業恢復生產經營之間尋找新的共識和平衡,實現勞資兩利。

  第十,發揮政府有關部門下沉困難企業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作用,專班跟蹤服務規模化用工的困難企業,在前段專班服務大企業、大專案復工復產後,及時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幫助用工量大的勞動密集型困難企業上。

  總之,特殊時期復工是穩就業、復產是穩經濟,總體上“戰時”“管制”將過去,市場恢復在上升,化危為機在進行,應對新冠疫情尚無“完策”、各國有經驗、也有教訓,我國從自身實際出發,採取防疫和復工兩條腿一起走路的獨特方式,其中有許多經驗值得總結和研究,在應對實如其來疫情衝擊的“大考”中又有國際疫情大流行衝擊的“新考”,防疫中創新發展的新經濟、新管理將迎來上升機會,階段性特殊政策的大膽嘗試將有選擇地轉換成中長期制度安排,給國家衛生防疫治理能力現代化補上短板、填補上特殊時期應對之策的亮點。疫情尚未過去、探索尚須深入、復工正在前行,經過戰疫情大考的勞動者將迎來新的發展、厚待農民工的社會氛圍將會持續走向濃烈,特殊時期的“兩會”將帶來新的希望。透過更有實效的援企穩崗政策,以及企業和勞動者復工後的倍加努力,必將能以新的發展“熨平”疫情帶來的衝擊。

  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總結6

  正月二十六,今日,雨水。“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雨水過後,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在一夜微風細雨中,春天慢慢走來,大地回暖一片開春氣象,讓我們背“水”一戰,用雨水洗滌這“疫霾”,還世間一份耀眼春光!

  繼續防,緊繃疫情防控之弦,全方位不“錯過”“漏過”。疫情防控目前還處於關鍵時期,防疫勁頭仍不能鬆懈,隨著“復工”“復產”潮的來臨,更要進一步加強疫情的科學防控,保證“復工”“復產”的安定有序。既要保生產,也要保安全,要繼續防!錯峰返程嚴防疫情高發地區二次“交叉感染”,交通有序實時監測流動人員身體狀況,篩查排查加強重點場所消毒消殺作業,日常防護降低工作生活人員密集程度,生活保障及時協調促穩定保民生,全方位靈活創新防疫方式阻斷病毒傳播渠道。同時,一線防控仍然是重中之重,醫療救治“應收盡收”應科學有序避免混亂,“不漏一人”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應治盡治”才能有效控制源頭,任務艱鉅,但必須緊繃“全力以赴救治病患”這條弦,不“錯過”,用“一絲不苟”的態勢堅決完成最後的任務。

  繼續幹,緊握落地見效之拳,實舉措不“假幹”“虛幹”。要堅決糾正當前疫情防控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讓一線防控工作人員把“心思”真正放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放在保護人民群眾安全上!疫情是一場大考,考驗著黨員幹部的擔當成色,考驗著中華兒女的忠誠底色,正值疫情防控緊要關頭,必須所有人上下同心紮紮實實幹工作,要堅決杜絕戰“疫”一線“虛頭巴腦”做“樣子”的工作作風。宣傳要“適可而止”,無需“刻意營造苦難”,不能讓一線工作人員分心,更不能以防疫為“噱頭”為了宣傳而宣傳。舉措要真要實不能搞地方“土政策”,近期某些地方進小區“掃碼登記”類操作就令群眾“頭疼”,為了百姓好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做工作。疫情防控中的“形式”“官僚”實質上就是脫離人民群眾,所有防控工作人員都在為人民服務這支隊伍裡,要幹好,就必須依靠人民,讓防控舉措落地見效!

  繼續降,緊盯歸零終勝之效,九州同心“打贏”“打好”。“15連降”,好訊息不斷,證明抗“疫”態勢越來越明晰,讓新增病例降至“0”,歸零就是我們抗“疫”勝利之時,戰“疫”,我們能贏!勝利在望,但仍然不能盲目樂觀,自我防護不能鬆懈,14億中華兒女要堅持好“口罩文明”,既是對他人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科學防疫仍不能掉以輕心,要繼續嚴防嚴守,要引導群眾少聚集、少到公共場所去,在疫情尚未結束時需全民堅持住、控制住。作為普通人民群眾,要繼續支援配合防疫工作,不搗亂、不添亂,攜手共同努力,減少防疫阻力。作為一線防控人員,要繼續保持高壓狀態,不放過任何一個特殊情況。打贏打好這場戰“疫”,眾志成城就是“特效藥”,國家在抗“疫”,醫務人員在抗“疫”,但最重要的“防疫員”還是我們自己,保護好自己就是對當前疫情防控最大的“貢獻”,不“大意”不“麻痺”,團結一心就能早日打贏這場抗“疫”大戰!

  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總結7

  我礦按照上級檔案精神要求,積極對我礦職工組織安全培訓。截至20XX年十月底共開展如下工作。

  一、培訓基礎工作

  建立培訓制度和制定培訓計劃。按時召開培訓例會組織職工培訓。

  二、積極開展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綜合素質

  1我礦嚴格新工人培訓,堅決做到持證上崗。我礦嚴把新職工入礦關。自2月1日我礦開工以來,我礦共組織培訓2批新工人,共20餘人。新工人進礦前由勞資科嚴審查,進礦後由安檢科嚴培訓,考試合格後方可持證上崗。安檢科邀請礦領導親自給職工授課,各科室管理人員、骨幹力量細緻入微地讓新員工學習入井須知、採煤掘進工藝、煤礦災害事故預防等基礎知識。精細化、系統化的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知識、職業危害與健康防護、礦山事故案例等理論知識的講授與

  2完善了基層區隊建設。新工人培訓合格後,根據生產需要,在原來職工隊伍的基礎上,加強了職工隊伍.

  3強化日常安全培訓。每週五分上、下午組織全礦員工培訓學習,每週六和週日晚上19:00~21:00點組織全礦技術員以上人員學習,學習的內容包括《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國辦發99號檔案)、“雙七條”規定法律法規和《煤礦安全規程》專家解讀,讓每位員工學安全、懂安全、會安全,能夠切實落實在現場工作中,杜絕違章操作現象,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三、十一月工作思路

  1、提高培訓質量加大實操培訓以及自救器的使用。達到每個工人都能夠熟練掌握應用自救器。

  2、檔案歸類管理,迎檢資料一持兩份,做好迎檢工作。

  3、組織紀律方面,認真貫徹學習好礦上各種規章制度並且要落實到實處。管理好自己的科室。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