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學生上課狀態總結(精選6篇)

疫情期間學生上課狀態總結(精選6篇)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疫情期間學生上課狀態總結(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疫情期間學生上課狀態總結1

  線上教學打破了常規教學面對面授課的傳統模式,那些源於課堂互動時靈感的激發,思維的碰觸,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場景很難體現在線上教學中,但經過三週的線上教學,讓我打消了最初的顧慮。

  對我來說,我將課件做到“精緻”,按學情不斷調整教學任務,上課時刻關注對話方塊,問題設計有留白,鼓勵學生質疑、討論,透過連麥,絲毫沒有銳減互動的激情。

  對於學生,線上教學進一步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前提下,學生們透過家校本互不影響提交作業,進行真實反饋,與老師單線交流,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於家長,線上教學給了他們難得的與老師密切配合的契機,真實的掌握孩子上課狀態的機會,透過每天盡職盡責的短影片,讓我感受到了春意!

  原來,線上教學也是可以如此精彩,冰冷的螢幕之間也是可以傳遞火熱的激情!

  疫情期間學生上課狀態總結2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到來,讓每個人都猝不及防。於是,我們就積極響應上級“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做起了釘釘網路直播,學生便在家拿起手機學習。一週的直播課,感觸頗多。

  首先,這種方式應對了當前的形式,只要有手機,有網路的學生都能學習,不至於在家不知道從哪開始學習,都能學有所獲。家長想學習的也終於有機會提升一下自己了,陪孩子一起看直播,學習。當然了,也是很好的親子陪伴時間。

  其次,釘釘的有些功能挺實用。簡單的,比如說“家校本”,學生線上打卡提交,老師便一對一的批改,還能清楚的知道誰沒交。學生一直沒做,便會一直顯示未提交,這便提醒學生把沒做的作業打卡補交。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自律性差的學生可能早上起不來,就坐在被窩裡聽一聽。還有的估計手機放著,人都不知跑哪了,或者看著直播課打著遊戲。就像網路上說的,疫情過去將造就兩種學生,自律性強的和自律性差的。自律性強的越來越好,自律性差的越來越差。再著,網路速度,家長,老師的操作都會影響學習效果。小組合作,同伴互助沒法實現,從而學生這個學習共同體的作用便發揮不了。

  對於教師,直播授課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學習,一種提高。透過這幾天的直播課,我發現英語課上,加上樂教樂來輔助效果還不錯。聽錄音,學生聽著原汁原味的語音語調來讀,對於學生的發音,聽力都是很有幫助的。

  所以,不管是家長,教師,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要儘量把網路學習這種學習形式的優點發揚到最大化,弊端避免到最小化才能使我們的學習更具效果。

  疫情期間學生上課狀態總結3

  為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國都普遍執行了延長假期政策。在“延長的假期”面前,“停課不停學”已經成為“宅家學生族”假期生活主流,我們老師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網上授課。

  直播授課對於我來說是第一次,有很多地方需要摸索和嘗試。在這幾天的網路教研、線上培訓和網課準備中,我有下面幾點感受:

  1、網路教研打破了學校壁壘,眾人拾柴火焰高

  以前我備新課時,一般是都是和本校的生物老師進行新課交流,基本沒有機會和其他學校的生物老師共同教研交流看法或者分享課件。近期,在教研員杜老師的組織和領導下,我們金水區的生物老師們在釘釘平臺上進行了網路教研。結合形勢,八年級開學第一課是《傳染病及其預防》,陳陽老師分享了“防疫三字經”,董瑜老師分享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科普漫畫,楊行老師分享了自己製作的微課,都讓我嘖嘖稱讚!網路教研真正打破了學校的壁壘,讓我能向其他學校的優秀老師交流和學習,給了我一個更高的起點,幫助我這樣的青年教師開闊思路,從而備好課、上好課,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真是眾人拾柴火焰高!

  2、網上授課更有利於整合優秀網路資源,提高內容質量

  線上有很多優秀的課程資源,比如“一師一優課”、“網路雲課堂”、“學在鄭州”平臺同步課程、“學習強國課堂”等等,以前由於硬體條件有限不能在課堂上實現學生人手一個平板看微課、做虛擬操作等等,但是現在我可以利用好網路上的各類優質教育資源,經過篩選後擇優推薦,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有利於提高學習內容的質量。

  3、老師省下很多教學管理時間,可潛心充分備課

  平時上班,我要參與到學生管理中,比如值班看學生午休、就餐、大課間,處理學生違紀、儀容儀表不合格、學生請病假等各種事務。這些管理事務的確佔據了我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再加上批改作業和上課等,使得備課時間非常緊湊。現在網上授課,學生在家裡,我省去了一大部分管理學生的時間;另外上課可以幾個班的群拉進一個直播間,我又省去了去幾個班反覆講課的時間;還有藉助“問卷星”佈置作業大大提高了作業的批改和統計效率,也節省了很多時間。這樣算下來,我每天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好好靜下心來備備課,多在網上學學別人的優秀教學案例和設計,精進自己的教學設計,提高專業能力!

  當然,我始終認為線上教學還是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線下教學,它還是有它的侷限性的':

  1、教師無法把握學生的聽課狀態,師生交流互動有限

  直播課上我看不到每個學生,無法看到學生的聽課狀態,不能及時地進行聽課效果反饋,也無法對學生進行較好的課堂管理。另外在直播過程中,我也不能點名提問某個學生問題,瞭解他的思維狀態,只能是學生有疑問了“連麥申請”,而且一次只能連麥一位同學,不能實現小組交流,這樣的方式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很有限,讓我無法很好地把握學生的聽課狀態去調整授課步調。

  2、幾個班的群拉進一個直播間,不能很好地分層教學

  我授課的四個班層次略有不同,平時上課我會有針對性地調整授課內容,現在網路授課根據課表安排,我的四個班同時網路授課,這便要求我一刀切地上課,不能很好地針對不同層次的班級分層教學。

  但不能否認的是,線上教學確實是線下教學的有力補充,我相信在未來我會更好地利用線上教學方式,揚長避短,讓線上和線下相輔相成。當下,面對疫情,我作為教師,好好備課,上好網路直播課,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就是在履行自己的另一份防疫責任!

  疫情期間學生上課狀態總結4

  為有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確保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安全穩定。儀隴朱德紅軍小學總校“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根據上級通知,結合學校實際,2月10日開啟了“主動隔離,延期不延教、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活動。

  延遲開學是打贏疫情防控戰的重要舉措,該校利用“網際網路+教育模式”實現教學課程應開盡開,教職員工“離校不離教、離生不離崗”,確保“延期不延教、停課不停學”,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教學進度和學習效果的影響。

  早謀劃,早實施。2月5日學校下發了本期延期開學線上教學工作方案,成立了以校長袁仕國為首的組織機構,召開語音視訊會議,傳達了上級精神、佈置了工作,制定線上學習學生學習課程表,並要求各位老師在10日前製作好線上學習課時導學案。以微信、QQ、樂教樂學等網路平臺為渠道,以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省一級教育部門提供的公益平臺和公益性教育教學資源為依託,以學校和班級實際為基礎,2月10日開學以來成功開展了實時線上學習活動。同時,加強小學六年級畢業班工作管理,2月11日召開六年級影片專題會議,先由各科任老師彙報這兩天線上學習情況,根據當前實情,袁校長講到,一是眾志成城抗“疫”情,不出門,不添亂;二是凝心驟力提質量,嚴謹的教學態度是提升質量的關鍵,良好的思想教育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基礎,和諧的家校聯誼是提升教學質量的保障。

  防“疫”情,在行動。根據上級要求,該校完成教職工四類人員(赴湖北(武漢)、浙江、深圳、重慶等疫情高發地區探親旅遊返儀人員、經停疫情高發地區返儀人員、與確診病例及疑似病例密切關聯人員和探親旅遊未返儀人員)摸排工作,全校師生上報學校,並由副校長許世平及政教辦主任填報表冊上報到防“疫”指揮部。同時,學校加強了校園管理:自從放寒假以來,校園內安排了保安專人值勤,禁止車輛通行;嚴禁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各位師生均居家主動隔離不外出,校園內部人員進入量體溫、登記、戴口罩;專人負責校園清潔衛生和消毒等工作。為了不加重學生學業負擔,針對防控需要,學校透過多渠道向師生和家長推送了防控疫情防護知識、心理健康輔導等資源資訊。

  疫情期間學生上課狀態總結5

  由於此前對於“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未有明確指引,部分學校為滿足“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線上教學活動”的要求,出現了一些形式主義或增加學生負擔的行為。例如,一刀切地要求老師備課新學期內容併為所有年級的學生上課,要求教師、家長和學生每日線上打卡,亦有學生抱怨老師為了填充被延長的寒假而佈置了3倍的作業,這些行為都不符合“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的初衷。

  當然,對於畢業年級的學生尤其是即將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而言,在畢業考試甚至高考的壓力下,面對開學時間和教學計劃的不確定,焦慮和擔憂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停課不停學”也應該就不同年級、不同情況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廣東省教育廳規定,針對普通高中和初中畢業年級,各地各校在原計劃的正式開學日之後,在保證全員參與和學習效果的前提下,可開展新學期課程網上教學;其他年級開學前原則上不講授新課,開學後按照“零起點”實施教學。而廣東省實驗中學則安排高一高二學生以在家自學為主,並讓老師拍攝針對高三畢業班的教學影片,這樣可以令高三學生每人都有一個詳細的課程表,在家按時觀看影片進行學習,老師亦將在線上對學生進行答疑輔導。

  “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不只是一句口號,怎麼教、怎麼學應該有明確的規劃。對於驟然而來的網路教育,需要家校合作、師生共同探索,但至少應明確,對不同年級、不同需求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方式與課程內容,在探索中能經由反饋動態調整,才能以最適合的方式保證甚至提升教學質量。

  疫情期間學生上課狀態總結6

  一週的工作很快就結束了,下面就這一週的工作做一個總結:

  教學方面:

  在上一週的教學中對3(1)班和3(4)班學生的學情以有基本掌握,3(1)學生的基礎偏弱,3(4)學生的基礎較好一點。因考慮到隔著螢幕無法進行動手操作和小組合作,在選課時和王瑞平商量以後決定選擇易操作和教學效果較好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本週學習“一位數除兩三位數的筆算和驗算”,好多學生已忘記驗算的方法,所以在學習新知之前先複習上節和之前的知識。下午批閱課後練習題時,做到所有學生全批全改,批閱時將錯的原因告知孩子並用激勵性語言鼓勵給學生加油打氣,作業完成較優秀的學生髮現其優點並及時表揚。透過課堂表現和課後練習題的反饋情況進行及時的總結、分析,對第二天的課堂進行及時調整。

  管理方面:

  這兩週逐步新增家長的微信,透過平時的聊天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生活和學習習慣。3(1)班王昊熙同學在寫作業方面不是很積極,在經過幾次的視屏聊天后有所改變。3(4)班張家赫同學是一個調皮的小男孩,第一次不交作業,問其原因後說不會做題,我利用視屏方式和孩子進行講解;第二次不交作業問其原因,但是孩子媽媽晚上快十點時回覆,孩子說不會做,媽媽教了幾次後還是不會,而且孩子也已睡覺,我在上午的課堂多次強調如有不會的題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問我。後面也有幾次沒發作業,在和家長多次溝通下,20日晚,孩子媽媽終於說了實話,說孩子都會做但就是不想做,每科作業都不做,每科老師每天點名。在和家長、孩子約定下21日下午5:40和孩子進行溝通,且在最後聊天快結束時再次約定週日下午進行第二次和孩子聊天,6:30已交數學作業,晚上8:00語文作業只剩讀課文,英語平板已讀夠,但還差一點。本週採用限時及積分制,學生的作業情況有明顯好轉,但是依然有個別學生存在不交或者遲交現象,但是每天都會私發家長並詢問其原因。

  不足與改進:

  大部分學生的作業本週雖然能按時間按要求發,但是在作業書寫方面、規範方面需再加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