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糧食安全生產工作總結(精選8篇)

鄉鎮糧食安全生產工作總結(精選8篇)

  不經意間,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成果,你有什麼感悟呢?這也意味著,又要準備開始寫工作總結了。工作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鎮糧食安全生產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鎮糧食安全生產工作總結 篇1

  xxxx共有耕地面積51000畝,其中水田面積43000畝。我鎮作為全縣雙季稻主產區之一,透過強化責任,大力宣傳,嚴格考核等措施,全力推進全鎮糧食生產,今年縣裡下達早稻指導性任務3.6萬畝,晚稻4.3萬畝。因今年旱情嚴重,全鎮僅落實早稻面積2.1萬畝,晚稻2.3萬畝。今年以來我們在糧食生產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領導重視,強化責任。一是成立班子。由鎮長任組長,分管副鎮長任副組長,農牧站、財政所、辦公室主任為成員的領導機構。二是分解任務。全鎮今年雙季稻計劃面積按照縣裡的任務,下達到各村、組,分解到農戶。三是強化考核。將糧食生產工作納入年度村級目標考評責任制,考核分值由去年的3分增加到5分;鎮財政在相當困難的情況下拿出1萬元作為專項獎勵資金,設立雙季稻生產一、二、三類先進村,檢查驗收後獎金兌現發放到村。四是加大督導檢查,王鎮長、李鎮長在今年x月、7月先後多次下到各村開展雙季稻督導檢查,並取得一定成效。

  2、宣傳發動,營造氛圍。一是召開專題會議。召開各聯村幹部、相關站所、村支部書記參加的糧食生產專題會,宣傳發動,傳達貫徹上級會議精神,提出具體要求,下達任務指標,簽訂責任狀。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在主要公路沿線,人流密集區,懸掛橫幅標語,出動宣傳車1臺,在全鎮各村流動宣傳2天。三是進村入戶指導。各聯村幹部、鎮農技人員在春耕生產的高峰時期,深入村、組、農戶宣講糧食生產政策,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

  3、辦點示範,樣板帶動。全鎮確定常慈公路沿線、基架線等兩個點共4個村為雙季稻高產示範片,農技站技術人員聯點到片。鎮政府在財政運轉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投入20000元用於全鎮早稻高產示範片建設,馬路村早稻使用軟盤集中育秧,建立500畝早稻高產示範片。今年糧食喜獲豐收,在去年基礎上每畝增產100-200斤。

  鄉鎮糧食安全生產工作總結 篇2

  糧食生產是關係百姓民生的大事,高升鎮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積極採取鼓勵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政策措施,加大科技推廣力度,提升科技含量,擴大良種、良法覆蓋率,糧食產量一直穩中有升。20xx年,受集中強降雨的影響,糧食產量明顯降低,糧食生產損失巨大。

  一、高升鎮基本情況

  高升鎮位於盤錦市盤山縣東北端,西接北鎮市、黑山縣,東與臺安縣相鄰,為四縣九鄉交匯之地。全鎮幅員面積158.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5萬畝,轄17個行政村,總戶數8961戶,總人口29277人,勞動力14500人。

  二、糧食生產情況

  20xx年,高升鎮完成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0.2萬畝,其中,水稻4.1萬畝,玉米5.7萬畝,大豆0.2萬畝,高粱等其它雜糧0.2萬畝,糧食總產量3000萬公斤,較歷年平均產量減產過半。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理清思路,明確目標

  面對全鎮糧食生產的實際,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集有關部門對糧食生產進行專題研究,針對年初乾旱少雨的氣候,召開全鎮大會,並制定下發了《高升鎮抗旱工作實施方案》,指導全鎮抗旱工作的全面實施。

  基本思路:切實保護和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科技水平,發揮區域優勢,最佳化糧食品種結構和品質結構,突出標準化生產,推進糧食產業化程序,確保實現農民豐產豐收。

  總體目標:全鎮糧食播種面積計劃超過10萬畝,總產量達到6300萬公斤。

  (二)科學規劃,合理安排

  鎮黨委政府透過派專人對全鎮的地理狀況、地質條件、氣候特點、水資源現狀、勞動者素質等進行調研,在充分掌握瞭解全鎮概況的基礎上,對糧食生產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安排,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託,以科技為動力,以農民增收為落腳點,確保糧食生產合理發展。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引導和鼓勵農民生產無公害糧食產品,重點發展優質無公害水稻和高產抗病玉米,良種推廣普及率達到100%,無公害生產面積達到50%。

  (三)狠抓技術推廣和服務

  成立了以農業技術推廣站為主的科技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任務,注重協調配合,深入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廣播、板報、培訓會和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大力宣講農業科學技術,講解良種良法的優點、種植方法和田間管理措施,將適用的技術傳授給廣大人民群眾。另一方面,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指導,手把手教會農民各種種植方法和在栽培中應注意的各個環節。今年以來共召開各種培訓會120餘次,受訓4000餘人次,現場指導300餘戶1000餘人。

  (四)貫徹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認真貫徹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四補貼”惠農政策;多方籌集資金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發放科技書籍、補貼水稻全程機械化建設示範戶。

  (五)大搞農田基本建設

  為了穩定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產增收,高升鎮以農業綜合開發和土地整理專案建設為契機,大搞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了沃土工程、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建設工程、節水襯砌工程、引水渠清淤工程、農田道路及防護林網工程、橋涵閘水利配套工程等建設。這些工程建設,培肥了地力,改良了土壤結構,提高了土地綜合生產能力,改善了農田小氣候環境和農民生產條件,增強了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在春季抗旱和夏季除澇過程中,發揮了突出作用。

  (六)全力做好抗災減災工作

  今年遭遇集中強降雨襲擊,農田大面積受淹,鎮政府迅速組織各村,出動機車170餘臺班、人工20xx餘工日,疏通排水、安放水管、修補道路、修建橋涵,使洪澇災害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四、減產原因及分析

  20xx年糧食畝產平均不足500公斤,為多年來所罕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春季氣溫、地溫回升慢、晚,播種時間較往年推遲,特別是水稻,育苗和插秧時間延後10—15天,糧食作物生長期縮短。

  2、7、8月間遭受xx年來未遇特大暴雨,一個月內降雨將近700㎜,農田被淹多日。

  3、連年乾旱,群眾心存僥倖,支渠以下排水溝大多種植莊家,個別干支排水渠內有淤堵現象,無法滿足如此強大集中降雨形成的超常排水量,農田積水不能徹底迅速排水。

  4、作物抽穗揚花授粉期,時逢連日降雨,授粉結實率明顯降低,玉米空杆率超過30%。

  5、連日降雨田間溼度大,致使病害嚴重發生,特別是水稻稻瘟病發生面積大、病情重。

  6、多日低溫寡照,作物生長髮育遲緩,光合效率低,灌漿受影響,籽粒不飽滿。

  7、群眾生產仍按常規,防病治病方法不當,次數不夠、藥量不足(雨後不能及時補施)。

  五、明年工作打算

  (一)任務目標: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0萬畝,總產量計劃實現6500萬公斤。

  (二)主要措施

  1、調優糧食種植結構。穩定水稻種植面積,推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力爭全部達到無公害食品標準;玉米以密植高產品種為主,輔以發展糯玉米、青貯玉米生產;在旱田區積極引導農民發展地膜覆蓋和間套複種栽培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產率,實現節本增效。

  2、繼續全面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農資綜合補貼惠農政策及其它扶持政策。

  3、做好技術服務。指導農業生產,培訓農民骨幹,傳授病蟲害防治技術,搞好病蟲害的測報與防治,推廣先進技術,著重抓好測土配方施肥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

  4、搞好抗災減災工程。由於多年未降大雨,抗旱工程相對較好,而除澇工程急需加強,為此,鎮黨委、政府計劃利用冬春季時間,對全鎮主要排水乾支渠進行一次徹底的請擴,總計113條,全程200公里,從根本上改善農田排水條件,增強抗禦自然災害能力,促進糧食豐產豐收。

  鄉鎮糧食安全生產工作總結 篇3

  沙門鎮糧食生產功能區位於沙門鎮東北部,四至範圍:東以雙鬥村為界,西以76省道為界,北以溫嶺為界,南以墩頭村為界,涉及上山頭等3個村,區域面積1082畝,耕地集中連片,全部為標準農田,遠離城鎮等建設用地,為糧食生產區,交通便利,示範帶動效果好。一年來,我鎮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嚴格根據《浙江省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標準及驗收認定辦法(試行)》(浙糧區辦[20xx]3號)檔案精神和要求,不斷規範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切實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充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在確保完成省定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實現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和保障糧食安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領導重視,建立組織

  為搞好糧食生產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經鎮黨委、政府專門研究決定,成立以鎮長陳榮世為組長,副鎮長顏通富為副組長,農辦主任洪浩、工作人員蔣定傑、羅文紅、王鵬為成員的沙門鎮糧食生產功能區領導小組,負責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流轉、生產服務、管理保護、科技提升、技術推廣等各項工作。經過一年的努力,我鎮投資50.26萬元,新建機耕路260米,改建機耕路1170米,修復及清理渠道3200米,使新建機械下坡14只,使功能區內農田基礎設施齊全,規模經營面積達100%。

  二、強化投入,基礎設施。

  根據《關於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與保護工作的意見》(浙政辦發[20xx]7號)檔案精神和要求,我鎮多方籌集資金,增加投入,保證糧食功能區的建設任務。

  一是立地條件。耕地集中連片,面積1082畝,四至清楚,田面平整,水資源豐富,遠離城鎮,無工業汙染,土壤肥力好,高標準、旱澇保收的噸糧田。

  二是水利設施。排灌渠道設施齊全,桐麗河貫穿區內,今年修復清理渠道3200米,全區渠道能全面滿足農業生產要求。

  三是田間道路。區內田間道路佈局合理,能適應中大型農機下田作業和農作物運輸。今年新建機耕路260米,其中6米寬水泥路面150米,10米寬石渣路110米;改建機耕路1170米,3.5米寬石渣路320米,4米寬是石渣路130米,4米寬石渣路170米,3米寬石渣路550米。

  四是農電網路。功能區內農電網路齊全,農用輸電線路等裝置齊全,可滿足農業生產安全用電需求。

  三、配方施肥,培育肥力

  根據糧食功能區現狀,我鎮透過施用有機肥、配方肥、秸稈還田以及種種綠肥等措施,大大地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剖面構型良好,排水通暢,無明顯障礙層。

  四、機制創新,提高效益

  為提高糧食功能區內示範作用,我鎮在機制上創新,採用政府引導、政策激勵、生產服務、管理保護的辦法,促進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經濟。

  一是搞好土地流轉。在功能區能,把分散的耕地向種植大戶集中,土地集中流轉,種植規模化,提高規模效益,區內耕地面積1082畝,向種糧大戶集中進行規模經營面積1082畝,規模經營面積比例為100%。

  二是做好生產服務。以玉環農場為主體為主體,大量使用機械化操作,提高機械化水平,使水稻育秧、機插率達到50%,水稻生產機耕機收率達到100%,全程機械化率達到80%。

  三是做好“三新技術”推廣。在功能區內推廣新品種、新農藝、新機械,採用早稻、蔬菜和單季晚稻輪作的新型農作制度。

  五、資料檔案,建後管護。

  在功能區建設過程中,我鎮注意檔案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功能區管護制度。同時建立電子地圖和資料庫檔案及紙質地圖和資料檔案,實行紙質和電子化雙重管理辦法。並做好糧食生產功能區內的道路、渠道、泵站進行管理和維修工作。並把耕地面積、路、渠、泵站按各村所在地分解到各村進行管護,明確了責任人和管理人,加強了對功能區內基礎設施管理。

  鄉鎮糧食安全生產工作總結 篇4

  今年,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把糧食生產工作擺上了重要位置,以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為重點,以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為核心,依靠科技,提高了糧食生產水平。加大力度,落實了各項政策措施。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6512畝,糧食總產量6312噸,圓滿完成了年初下達了目標任務。現就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目標明確、責任落實

  為實現糧食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目標,鄉黨委、政府嚴格按照上級檔案要求,全面分析了糧食生產面臨的形式,針對薄弱環節,重點抓緊抓好。堅持”穩定糧食生產面積,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發揮區域優勢,最佳化品種品質結構,確保總量供還應平衡,保護糧食生產能力“的原則,立足抗旱狠抓早,面各市場調結構,推廣先進適用避災增產技術,因地制宜推廣普及三熟制,擴大複種面積,嚴格控制非農佔地,引導農民大力開展復耕種糧。奪取了全年糧食豐收。

  為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目標,我鄉將糧食生產面積和產量分解到了各村,並簽訂了糧食生產目標責任書。落實了農業分管領導胡世民同志負責牽頭,由鄉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具體負責技術指導。

  二、依靠科技,推廣增產技術

  1、堅持適時早播

  堅持適時早播,分段卡死播期,海拔在800米以下的地段在3月20日前,800米以上的地段在4月5日前結束了春播。在作物安排上實行先播玉米,再播水稻。最後播紅苕。

  2、規範了旱地改制

  規範旱地改制提高複種指數,因地制宜推廣了三熟制,增加麥—豆—苕,麥—玉—豆,麥—豆—豆等。

  3、推廣高產優質良種,合理搭配

  我鄉因勢利導,按照區域化、產業化的要求推廣高產優質品種。水稻以高產段質雜交和Q優1號,金優725為主,合理搭配D優527,岡優系列,玉米種以東單60,長墳13為主,合理搭配丹科2152,連玉15,不麥以川麥107,川農為主。

  4、保溫育苗

  保溫育苗是保證大春作物苗全苗壯,實現滿霜滿插的重要措施,水稻採取了早育秧1500畝,拋秧1622畝,玉米採取了地膜覆蓋玉米1000畝,肥球育苗6048畝,紅苕採取了提前增溫育苗。

  5、病蟲草鼠綜合防治

  大小春作物分別採取了化學除草8000畝,各種作物預測預報工作,實行科學預防。防治了各種作物病蟲害,同時政府組織開展了春季農田舍統一滅鼠工作。

  二、落實播種面積,提高糧食產量

  我鄉把恢復和增加糧食播種面積作為糧食生產的重點,透過增加間套、輪作、擴大複種等途徑增加了糧食播種面積,並大力宣傳復耕優惠政策,隨著糧食價格的上揚,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普遍提高。全年共播種水稻3122畝,總產達530噸,玉米播種面積為7048畝,總產達2079噸,小麥播種面積為3330畝,總產達666噸,洋芋播種面積為3780畝,總產達630噸,紅苕播種面積為3780畝,總產達1134噸,大豆播種面積為540畝,總產達80噸,晚秋洋芋播種面積為410畝,總產達20噸。

  總之,我鄉糧食生產工作在縣農業局的正確指導下,在張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透過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增產技術推廣力度不夠,糧食生產水平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等,針對我些問題,我們將在來年的工作中不斷加強和改進。

  鄉鎮糧食安全生產工作總結 篇5

  20xx年度,在上級領導的悉心指導和殷實關心下,我鎮緊緊圍繞黨委、政府提出的“工業興鎮、農業穩鎮、商貿活鎮、文明新鎮”工作目標,以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為核心,狠抓工作落實,積極開展了糧食生產“123”工程(即保持糧食高產攻關一個亮點;強化水稻機插和糧食烘乾二項重點;抓好糧食功能區、農民培訓、農業保險三項服務),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高產攻關,六創省農業吉尼斯紀錄。

  20xx年,是洞橋鎮糧食生產成果輝煌的一年,高產攻關,春糧晚稻再創佳績。5月31日,由省農業廳農作局、浙江大學、省農科院和市農技總站組成的農業吉尼斯專家組對洞橋鎮百梁橋村全國優秀種糧大戶許躍進種植的揚麥12小麥高產攻關田和百畝示範坊進行現場驗收。實割三丘地塊,高產攻關田畝產5xx公斤,百畝方平均506.8公斤,創浙江省小麥單產和百畝方吉尼斯紀錄。12月3日,省市專家再次聚集糧食高產示範方,實割單季晚稻甬優12號三塊,其中1.28畝高產攻關田塊實現了最高產量943.1公斤,百畝方平均畝產達912.7公斤,再一次創造省吉尼斯單季晚稻單產和百畝方紀錄;同時甬優7538”連作晚稻,畝均產量達到693.3公斤,折桂全省連作晚稻單產紀錄;該坊內全年平均畝產達到1419.5公斤,創麥稻輪作“兩季超三綱”(指年畝產超過1200公斤)百畝方省農業吉尼斯紀錄,成為我鎮、我區、我市農業的一大亮點。

  二、全力以赴,確保水稻機插和糧食烘乾重點落實。

  (一)傾心盡力,保障水稻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為進一步提高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增強“五統一”社會化服務能力,我鎮決定從20xx年起,實施水稻全程機械化區域性整體推進專案。為此,鎮農發基金安排專項經費10萬元,用於水稻全程機械化推進的補助;建立以南瑞糧機合作社為核心的示範基地;同時規範服務,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統一簽訂機插服務協議,規定服務面積、服務質量、服務價格,補貼享受等服務專案內容,加強檢查監督,使社會化服務達到規範化的要求。據統計,全鎮水稻機插面積共達12057.2畝,水稻機插率達84.2%,主要農作物植保率達96%,機耕、機灌及主要農作物機收率達100%,農機合作社五統一作業覆蓋率83%以上。經區農機站驗收,我鎮達到市級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區域性整體推進示範鎮。

  (二)因地制宜,發揮糧食烘乾應急中心服務功能。針對當前農業生產中重產前、產中,輕產後服務的現象,結合今年春糧收割期間連續陰雨,水分過高嚴重影響小麥品質導致無法入庫的實際,積極向區政府提出強化農業產後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獲得區領導的肯定。在梁橋米業建立糧食烘乾應急服務中心,在去年投資869萬元,建成日烘乾能力1000噸裝置的基礎上,今年再投資280萬元,進行裝置技術改造,新建潮谷堆放通風系統,保證收儲農民潮谷,使收儲的潮谷不發熱、不黴變;改造烘乾裝置,對烘乾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噪音進行進行治理;同時建立健全糧食烘乾服務運營機制,制定服務制度,以方便種糧農戶為出發點,以保本微利的服務價格,配合國有糧食收儲部門完成糧食訂單任務,達到企業和農戶雙贏的目標。今年以來,該中心共服務烘乾小麥8000噸、早稻500噸、晚稻6000噸。

  三、紮實勤懇,夯實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

  (一)穩紮穩打,順利推進糧食功能區建設。

  根據上級檔案精神,我鎮20xx年度在洞橋鎮仲夏畈落實區級糧食功能區建設2200畝,工程共投入45萬元,修建渠道2500米,包括潘家耷和洞橋2個標段、新建機坡xx只、功能區牌子1座、機耕路路面硬化462米。專案區透過建設溝、渠、路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改善了糧食生產功能區生產條件,提高了糧食生產規模經營水平,推進了糧食生產機械化、現代化程度,從而全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糧食功能區20xx年度種植糧食麵積2951畝,其中春糧213畝、早稻736畝、中晚稻2002畝,糧食複種指數1.34,各項基礎設施完備,水稻的機收、機耕率達到100%,良種覆蓋率達到100%,良種統供率超過60%,機插率80%。

  (二)強化培訓,提升農民科學栽培管理水平。

  為進一步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經營管理水平和生產技能,根據我鎮是全區產糧大鎮的實際,圍繞糧食生產開展“雙千工程”農民專業技能培訓,緊扣農業生產季節規律開展包括無公害八戒西瓜生產技術、早稻機插育秧技術、晚稻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等在內的農民實用技術專項培訓,認真組織實施農業科技培訓的'各項工作。一年來,共舉辦糧食“雙千工程”專業技能系統培訓5期,培訓學員458人次;農村實用技術專項培訓xx期,授訓人員675人次,超額完成區下達計劃任務的12.5%;同時完成中央農廣校農民中專學歷教育招生計劃5名。重點培訓了承包面積20畝以上的100個種糧科技示範戶,示範帶動了600多個農戶。

  (三)實事求是,凸顯農業保險惠農助農作用。

  20xx年是我鎮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第五個年頭,該項工作在區保險事業部、保險公司和各村協保員的通力合作下,取得了較好成績,顯著增強了農民抗災能力和災後及時恢復生產能力,切實保障了種養大戶的安全生產,有力促進了我鎮特色農業的持續發展。今年,全鎮承保了水稻、小麥、毛竹大棚等8個農險品種,共有20個村1099農戶參保,參加保險費718914.3元,其中農戶繳費83469.6元,佔xx.6%;種植業參保率達91.2%,完成區下達指標101.8%。另外,根據“村級上報資訊、鎮級現場勘驗、區級確認定損”原則,按照“及時、真實、高效”工作要求,全年累計出勤田間勘驗34次,共計理賠金額達2xx922.5元,主要包括小麥倒伏、西瓜大棚受損和晚稻颱風受災等,切實為農民挽回了部分損失,幫助農戶儘快恢復了生產。

  成績屬於過去。隨著中央和各級政府對糧食生產的進一步重視,我們相信新的糧食高產紀錄、好的糧食生產經驗會不斷湧現,我們也將一如既往,繼續開展超高產攻關活動和落實糧食生產工作,力爭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提高,為全市、全區的糧食生產再爭光添彩。

  鄉鎮糧食安全生產工作總結 篇6

  糧食生產事關全域性,xx縣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鼓勵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政策措施,xx縣糧食生產實現了恢復性增長。

  一、基本縣情

  xx縣地處重慶市東部邊緣,是一個以種養業為主的農業大縣,全縣轄30個鄉鎮,386個村、居委會,4598個社,24.62萬農業戶,10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8.65萬人,46.14萬個農村勞動力。全縣幅員面積4099.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9.35萬畝(習慣面積),其中水田18.3萬畝。

  二、糧食生產落實情況及效果

  (一)糧食產量和麵積

  20xx年,全縣實現糧食總產量429552噸,比重慶市下達計劃385400噸,增加產量44200噸,增產11.5%;比20xx年增產24352噸,增6.0%。全年完成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9.68萬畝,比市計劃147.90萬畝,增加1.78萬畝,增1.2%。其中小春播種面積51.08萬畝,產量95510噸;小麥15.83萬畝、23675噸,胡豌豆7.25萬畝、8554噸,洋芋28萬畝、63281噸。大春播種面積80.60萬畝,產量30292噸;水稻18.09萬畝、73021噸,玉米32.74萬畝、128623噸,紅苕22.40萬畝、102401噸,豆類5.66萬畝、3961噸,其他雜糧1.71萬畝、1286噸。晚秋播種面積20.10萬畝、24750噸,比市計劃18萬畝,增11.7%。再生稻2.10萬畝、3600噸,秋洋芋10.5萬畝、12600噸,秋紅苕5.40萬畝、7500噸,秋蕎2.10萬畝、1030噸。撂荒地5.56萬畝已全部復耕,以村為單位經兩次公示。目前正在兌現農民直補資金;

  (二)技術推廣

  xx縣制定了扶耕助糧和狠抓糧食生產的意見。5月上旬,縣委、縣府、人大、政協領導,帶領機關幹部到朱衣鎮幫助貧困戶搞“雙搶”,有力地推動了全縣“扶農促耕”活動開展。

  在xx龍橋鄉建立1000畝玉米高產示範片,實現單產485.9公斤,比該鄉平均產量增17.9%;在公平鎮、紅土鄉建立稻草覆蓋秋洋芋示範片2000畝,得到了市農業局檢查的充分肯定。各鄉鎮分別建立300-500畝的高產示範片,有力地推動了實用新技術的推廣。

  (三)實施百萬工程

  xx縣按照重慶市農業局的統一安排部署,實施了“優質芸豆基地建設專案”,在3個鄉鎮實施。完成基地建設示範面積1.08萬畝,平均畝產192.5公斤,實現總產2079噸,比對照平均畝產102.8公斤,增產89.7公斤,基地良種覆蓋率達96.1%,並建立種子繁育基地28畝,為生產提供優良種子。

  為了推進產業化實施程序,xx縣農業局聯絡了“彭氏加工廠”、“紅土地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萬勝糧食加工廠”三家龍頭企業,並建立長期聯絡機制,為企業排憂解難。龍頭企業與農戶落實了訂單1.65萬畝,農產品數量4950噸,目前已收購產品3890噸,訂單兌現率已達78.6%。

  (四)資訊反饋

  xx縣按照《重慶市排程月曆》要求,按時規範上報了相關資料及資料,未出現一項未報情況。並積極主動上傳糧食生產動態,增產增收,結構調整,實用技術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產業化開發,抗災、救災及民情的民意等資訊今年共上報農情統計39次、中國種植業網採用xx縣農情材料29篇、在《xx農業》上報道生產動態155篇。

  三、增產原因分析

  今年,xx縣糧食呈現恢復性增長,其原因主要表現為:

  (一)政策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中央一號檔案的出臺,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農業的高度關注,特別是糧食安全問題。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農民種糧的優惠政策和措施,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在種植面積、生產投入等方面有較大的增長。

  鄉鎮糧食安全生產工作總結 篇7

  20xx年度,某鄉認真對照《糧食安全責任書》和某糧安辦[20xx]2號等檔案精神,仔細分析本鄉糧食生產現狀和糧食安全形勢,從糧食生產生產能力、早稻訂單、糧食應急能力等四大方面查擺問題、研究對策、完善機制、強化措施,確保了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同時,在耕地保護等方面積極開展有益探索,持續開展以“無違章建築、無計劃外生育、無矛盾上交”為主要內容的“三無村”建立活動,為糧食安全工作提供了措施。具體做法為:

  一、完善領導機構,配強工作力量。

  堅持把糧食安全工作作為事關百姓生活穩定和社會和諧的基石予以重視,確立行政首長負責制度,建立涵蓋監測、預警、穩控、應急等各環節的工作機制,著重把握農田保護、市場監控干預和產能挖潛等重要環節,確保糧食安全。

  二、強化工作舉措,確保責任到位。

  一是對鄉村二級耕地保護制度、應急隊伍建設制度、村級巡查制度等一批涉及糧食安全的機制體制予以完善,層層簽訂責,層層落實把關。二是高度重視“6.16”“6.19”洪災災後恢復建設和小型農田水利專案建設,確保糧食穩產增產。截至日前,xx等處水毀專案均已建成,共投入資金30餘萬元,同時陽塢堰等專案也已與區水利局等部門完成對接,即將開工建設。三是嚴格

  落實耕地保護措施。透過鄉村兩級的聯防聯控,形成嚴防嚴控之高壓態勢;積極發揮國土規劃的關口作用,守好最後一道關卡;發揮好村級巡查員短距離資訊快的優勢,實現動態式全天候管理。

  三、開展創新探索,提供創新保障。

  在嚴格耕地保護,確保糧食安全上,我們進行了一些積極有益的探索與創新。其中“三無村”持續建立活動為杜絕違法建設、切實保護耕地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雖然,本年度我們在糧食安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人均佔有耕地面積十分有限”這一基本鄉情,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仍將做出更大努力。同時十分期望區貿糧局、區農業局等相關部門能繼續給與大力支援!

  鄉鎮糧食安全生產工作總結 篇8

  一、20XX年工作總結

  1、實施品牌戰略,繼續推進盤錦大米精品工程建設今年以來,我們以盤錦大米榮獲“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為契機,積極引導和支援企業在省內外擴大和增加盤錦大米銷售網路和精品專賣店,截止到目前,已新增大米銷售點15家,精品專賣店7家。據不完全統計,現已銷售精品大米20萬噸以上。已實現了盤錦大米優質優價,為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奠定了基礎。同時,與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協調在全國內繼續加強“盤錦大米”打假工作力度,全力維護“盤錦大米”品牌形象。

  2、加強依法行政,強化糧食市場監管

  今年四月份市政府批准我局成立糧食監督檢查大隊。我們以此為契機,加強了對全市糧食市場流通秩序監管力度,對企業執行糧食收購政策,糧食流通統計制度、糧食質量標準等進行全面檢查。透過檢查既有效地維護了全市糧食市場秩序,保護了生產者和消費者利益,又發現了諸如企業品牌雜亂、競爭無序等現象。

  3、積極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工程,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戶科學儲糧工作主要是解決農戶傳統落後儲糧方式造成的蟲吃鼠咬、黴變,導致糧食嚴重損耗,影響糧食品質問題。工程自三月份開工,九月份完工,完成了5000個建設計劃。總投資1500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50萬,省級配套225萬元,市縣配套225萬元,農民自籌600萬元)。使5000戶農戶直接感受到了國家的好政策、好專案,對農民增收,保證糧食安全,實現節能減排,改善村容村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20XX年工作安排

  1、加快稻米精品工程建設,促進全市農民增收和糧食企業增效

  要充分利用盤錦大米有限資源大力實施精品工程,從良種培育推廣、技術服務、收購儲備、精深加工、市場營銷、物流運輸等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加大運作力度,讓好米賣上好價,確保盤錦大米精品進入高階市場總量達30萬噸以上。

  2、整合盤錦大米品牌,提升盤錦大米的信譽度加大盤錦大米品牌整合力度,透過組建企業集團,增強核心競爭力,發揮資源優勢,人才優勢、設施優勢、技術優勢、物流優勢、實現集約化和規模化經營,走集收購儲存、加工、銷售、物流為一體的糧食流通產業化發展之路,加盟企業統一使用“盤錦大米”一個大品牌,其他合法註冊品牌均在其統領下加以保護。同時強化行業管理,規範使用商標,從而提升盤錦大米信譽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