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施工企業復工復產的總結

關於施工企業復工復產的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麼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施工企業復工復產的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施工企業復工復產的總結1

  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對復工復產工作要求,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用工保障工作,加大就業獎補政策力度,吸引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根據省、市人社部門關於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的相關檔案精神,加大宣傳力度,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就業工作,服務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一、精準摸排企業用工需求

  按時上報復工企業特別是重點企業缺工情況,區人社局領導班子並多次實地走訪金龍機電、中煤遠大等16家重點企業,對缺工較多的重點企業選派人社服務專員。詳細瞭解企業用工數量、招聘工種、薪酬待遇等,制定詳細的用工需求清單,引導企業主動在公共招聘網等平臺釋出招聘資訊。截至目前,64戶企業全部復工復產,復工就業人數6265人,復工率達100%。

  二、多渠道釋出企業用工崗位資訊

  利用因疫情無法及時返程的外出務工人員滯留在本地的機遇,制定全區企業用工需求詳細清單,釋出《致全區外出務工人員的一封信》,深入村居開展“一對一”針對性宣傳招聘,在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全力穩定就業崗位,緩解用工困難問題,加大服務力度。一是在公共招聘網平臺開設疫情防控企業用工和公共就業服務專區;二是利用微信公眾號釋出招聘資訊;三是利用廣播電臺“空中招聘會”欄目加強推廣;四是在鎮(街道)、村(居)懸掛宣傳條幅、村幹部入戶走訪、村(居)顯示屏、大喇叭等方式加強宣傳企業招聘資訊。截至目前,透過公共招聘網釋出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會37場,共52家(次)企業參與,投遞個人簡歷31人,累計為企業釋出崗位資訊2600個。全區企業在疫情期間企業已新招工1800餘人,新招臨時工300餘人。

  三、強化復工復產保障

  受疫情影響,多數企業都在忙於復工生產。目前,區共有金龍機電等7家單位申請享受失業保險金返還,累計返還補貼金額1062792元;組織中煤遠大等8家復工企業開展企業新錄用員工崗前培訓348人;發放中煤遠大等4家中小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穩定就業崗位補貼1775724元,其他各項補貼正在對接落實。

  四、農民工返崗復工和組織定點運輸情況

  1、利用網路平臺,細化資訊渠道。透過建立區鎮村級微信群,要求村(社群)每日統計本轄區外出人員情況並在群內上報人員外出情況,區級負責彙總上報。充分發揮公共招聘網和人社、南湖之聲微信公眾號,釋出疫情科學防控宣傳,春風行動線上企業招聘資訊和緊急缺工復工企業招工宣傳,在“防疫戰”中,積極做好企業用工和農民工就業工作。

  2、組織開展“送人到崗”活動。以鎮(街道)或村(居)為單位,對摸排的勞動者就業意向進行彙總,協調安排,與企業進行對接,開展“送人到崗”活動。截至目前,已向浙江象山、麗水等地輸送3批次共計76名農民工返崗就業。

  3、由“卡”變“勸”,防疫復工兩不誤。連日來,區“零新增”,風險等級調整為低風險地區,全區防疫工作迅速調整工作重點,陸續設立“用工服務點”,卡點由“勸阻”轉變為“勸工”。各村(居)指定專人,收集整理人員資訊和企業用工崗位需求,及時和有關部門對接,並透過村內廣播、宣傳車、微信群、LED顯示屏、張貼海報等形式向村民宣傳企業用工資訊。村(社群)“用工服務點”的設立,既有利於保障企業用工緊張的難題,也有利於解決群眾務工顧慮,助推經濟發展。

  4、組織召開村企對接,開通就業直通車。組織村級單位和全市重點復工企業召開“村企對接”推介會,搭建轄區勞動者就業“直通車”,幫助返鄉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積極推動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保民生、促穩定。

  五、應對疫情就業工作面臨的困難

  1、相關優惠政策兌現困難。已開復工企業渴望得到政府相關補貼,但由於政策條件設定較嚴,大部分復工企業無法滿足相關補貼條件,無法申請有關優惠補貼。

  2、復工企業上下產業鏈物資不多,新增崗位少,且崗位無法滿足返鄉務工人員就業崗位需求,就業衝擊較大。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大幫扶中小企業幫扶力度,強化疫情應急保障。區人社局全面落實相關檔案要求,強化疫情防控應急保障,加大穩定企業職工隊伍,對重點企業進行穩崗援助,開展定點企業就業獎補措施,加強中小微企業幫扶力度,按規定延遲收繳保險,全力幫助企業減負。

  2、加強企業勞動用工指導和服務,切實維護勞動權益。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要加強企業的勞動用工指導和服務,促進企業保持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依法依規處理農民工因疫情不能提供正常勞動情況下勞動關係問題,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3、加強技能培訓宣傳,開展各類線上培訓課程。各培訓機構開展線上培訓考核宣傳,支援企業利用國家免費開放以及企業內部線上資源開展職工技能培訓,線上培訓時長視為技術理論知識與綜合素質理論知識的學習課時,同時結合疫情結束後的線下實訓情況,按規定兌現培訓補貼。

  4、加強企業用工監測,掌握企業問題需求。重點加強復工開工企業和待復工開工企業用工需求監測,深入瞭解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和用工影響,摸清企業用工需求,提供精準化人力資源服務。及時摸清摸準企業用工難題,落實有針對性解決措施。

  5、強化就業招聘服務,多渠道滿足用工需求。根據企業用工需求,充分利用各種線上服務平臺,發動鎮辦,深入村(居)釋出企業用工需求資訊,多渠道滿足企業復工開工和勞動者求職需要,鼓勵本地居民就近就地就業,為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援。

  施工企業復工復產的總結2

  因春節期間本工程暫停施工,現春節已過,氣溫回升,專案部管理人員已經全部到崗,工程各施工作業班組人員已基本到位。現已具備復工條件情況如下:

  1、現場管理人員及職工到位情況

  本工程專案管理人員共有10人,截止2017年2月20日,專案部管理人員已全部到崗。

  2、安全教育、制度檢查情況

  經檢查,安全檢查制度已經建立,各安全臺賬集全。各項應急預案完整,各項操作規程情況良好,各機械裝置、臨時用電、消防裝置的檢查記錄齊全。各工序、機械作業所涉及的特種作業人員均持證上崗,並按規定進行了報驗。

  我專案部已於3月 日對職工進行了春節後復工安全教育及安全技術交底,與各班組長簽定了安全責任書。節後新進特種作業人員的統計工作已基本結束,正在進行特種作業人員報審程式。

  3、安全生產情況

  專案部對現場及辦公場所安全生產進行了檢查,情況良好。專案部對在春節前拆除的`部分臨時用電線路重新架設,,對三級配電箱、二級漏電保護開關進行檢查,對部分亂拉亂接進行拆除,現場臨時用電已基本符合規範要求。洞口、臨邊防護到位。腳手架已隨施工進度搭設到位。

  4、現場文明施工情況

  專案部組建文明施工班組,負責現場圍護、每日清潔及破損圍擋的修復和更換工作。

  5、施工機具裝置執行情況

  目前施工現場的機械裝置已全部除錯合格。

  經過檢查整治,我專案部已經做好春節後復工的準備工作,已具備復工條件,計劃於xxxx年3月6日開工。

  施工企業復工復產的總結3

  當前,正值疫情防控、春耕生產的關鍵時期,xx鄉鎮不斷強化思想認識,認真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落實,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做到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

  一、注重資源整合有力推進。

  為減少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xx鄉鎮整合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力量,發動駐村工作隊7支,盡銳出戰,積極入戶開展疫情防控宣傳,發動和引導群眾有序開展春耕生產工作,分散幹活,戴好口罩,減少聚集,確保每家每戶基本春耕活動有序完成;同時為將時間追回來,將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追回來,各力量下到村集體產業生產當中去,到大棚中幫忙採摘年前的蔬菜,將休棚的雜草清除乾淨,幫助技術人員給泥土鋪上薄膜。今年,桂花村決定在大棚裡栽種西瓜,3月5日雷鋒日,桂花村駐村工作隊就與城管局黨組織在桂花村大棚內進行了一場精品西瓜種植的“聯誼”活動,透過在田間地頭的農事親身體驗,讓雷鋒志願服務活動日更具有意義,有了精銳力量的加入,西瓜苗很快就整齊的躺在了泥土裡,一眼望去,全是希望。

  二、發揮黨員垂範有序推進。

  結合復工復產實際,建立黨員先鋒隊16支,先鋒隊嚴格落實好個人防護,,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遇事在前,以身作則做好表率。為積極推動規模以上企業能夠順利開工復產,付智穎積極主動到企業外省返鄉務工技術人員建立體溫監測臺賬,並每天和專班人員到企業對外來工人進行體溫測量,仔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專門負責做好企業外來技術工人的管控工作;為做好村級產業有序發展,各村實行黨員分片包保,圍繞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的要求,衝鋒在一線,幹在實處,在興隆村六田坪大棚裡,各黨員從旁協助,宣傳復工防疫要點,協助技術人員做好辣椒育苗工作,讓辣椒苗儘快在泥土裡生長,推動了各企業有效復工復產,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強化制度建設全力保障。

  為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順利進行,xx鄉鎮強化組織保障,制定下發了《xx鄉鎮統籌推進農村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農業產業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關於成立xx鄉鎮企業專案復工復產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xx鄉鎮關於成立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專班的通知》等檔案,進一步給企業復工復產吃下“定心丸”;同時每日報告制度依然繼續,各企業對新返工人員需要對其運動軌跡和體徵進行登記測量,外省返回務工人員需集中觀察14天后才能正式上崗就業。

  截止目前,xx鄉鎮各村大棚蔬菜已全部“動土”完成種植,主要以辣椒、絲瓜、黃瓜、西瓜為主,3家規模以上企業已復工復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