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總結(通用8篇)
地理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總結(通用8篇)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地理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理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總結 篇1
一、試題分析
試題共三大題,卷面50分,其中選擇20分,讀圖題30分,簡答題5分,試題緊扣課標,五個單元都囊括進來,較好的體現了本學科的特點,有利於考察學生能力,相對前四年的考題,更加靈活一些,也更加能夠考察學生的能力。試題沒有特難的題目,讀圖題分值加大了,而且比較零碎,摒棄了過去以填寫地理事物為主,更加的注重多角度考察(植被、氣候、經濟、熟制等)。既需要學生能夠熟練的記憶地圖,也需要學生利用地圖來解決實際問題。
二、得分情況
採用隨機抽查各班試卷各20分,又從60份中任意抽取20份作為樣本,得分摺合為百分。基本情況:80以上9人,60以上14人,不及格6人(其中低分2人),最高分94分,最低分32分。
做得比較好的題目有一大題的1、2、6、7、9、11、13、15,這些題目正確率達到90%左右;二大題16(1)(2)(7)(8),17(1)(2)(6)(7),18(1)(5)(6)(7);三18、19。
錯得較多的題目:一3、4、5、10;二16(5)(6);17(4)、18(1)最後一空,(3)(4)。
三、得失分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試卷反映的較好情況
1 彰顯了“杜郎口”教學模式的作用,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做題時候能夠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綜合考慮問題,克服了過去經常出現的“蒙”,盲目解答。做選擇的時候,基本是按照肯定一個並能找到否定另外三個選項的理由。
2 “地圖意識”得到了加強,在劉金鳳老師指導下,最終圈定了13幅必須掌握的地圖,總複習的時候又縮小到8副,對這八幅地圖,反覆的練習,透過記憶、填寫、勾畫草圖、提問等方式,強化訓練,今年讀圖題明顯好於以往,學生看到圖很親切,沒有畏懼感。
3 複習對路,今年的複習分單元確定了目標,梳理了知識點,然後記憶、理解、口頭抽查,最後進行了檢測反饋,相對比較落實。
(二)失分主要原因
1 學生對於地理區域掌握不好,平時在上課時候,比如西雙版納、珠江三角洲、長江沿江地帶、黃土高原等等,也明確分析了屬於四大地理區域裡的什麼區域,但是沒有深究和舉一反三,所以學生對於雲貴高原是什麼區域就有些拿不準了。
2 讀圖訓練與選擇、填空、問答題的訓練結合不夠緊密,所以出現了當一幅圖出現的時候,學生的思維出現在填寫地名,而對於換個地方換個說法的填空或者分析題,顯得捉肘見襟,而不能遊刃有餘。
3 氣候型別掌握不準,這與上冊乃至七年級基礎知識不牢也有關係,平時訓練不夠充分,還有就是學生很多時候習慣於死記硬背,而缺乏隨機應變,所屬溫度帶和季風因素兩方面結合確定氣候型別的方法領悟不夠。
4 審題意識不夠強烈,做題技巧有待加強,以讀圖的第一題為例,四大地裡區域的各版塊以分解形式出現,按照常理,就準確判斷各是什麼。而判定技巧,一是根據平時所講,按照特徵,比如西北地區的形狀的窄長的,橫跨緯度最大;而是按照經緯度拼圖;三是採用本辦法,將各部分複製後沿著邊緣剪開,直接拼貼。確定準確了,其他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5 學生學習態度問題,我監考的二考場裡,平時一直95分以上的一個同學在做西氣東輸對東部的影響的時候,做成了對西部影響。
6 臺灣的地勢特徵,給出的標準答案不夠靈活和精確,也導致丟分嚴重。
四、今後改進辦法
1 要堅信不疑的將高效課堂模式熟練運用於教學之中,今年是探索階段,師生都還不夠熟練,出現了預習和談論佔用時間過多,展示不夠充分,反饋不夠落實,有夾生飯現象。一定要處理好“導”“教”“學”的關係。把學生充分調動起來。精心編寫導學案,加強小組建設,落實我校指定的“九大流程”。
2 著手解決兩極分化的問題,特別是後進生尾巴大的問題,在地裡學科裡還是相當的突出,要上後進生找到學習地裡的樂趣,給予他們展示表現的.機會,提出合理的奮鬥目標,採用一對一結對子幫扶措施。既要理性看待學生差距,也要力求縮小差距,可以讓後進生放棄一部分不能夠理解的東西,也要夯實基礎,在低中檔難度的知識點上,加強檢查與督促。
3 平時訓練的書面作業訓練的頻率和小檢測的頻率加大,儘早發現並解決問題。
4 需要向劉金鳳等老師請教,多參加教研活動,提高認識、開闊視野,加強師生互動,把握學生動向,針對學情。及時調整思路。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防止僵化。
地理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總結 篇2
一、試題質量分析
試題緊扣新課標和高考要求,立足於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和運用,考查範圍廣,又不超綱,命題形式活潑,體現新理念,注重對讀圖能力的考查,體現地理學科的特點。試題素材多取材於生產生活實際,設問角度靈活多樣,拓寬思維和知識延伸。選材與設問圍繞人地關係和可持續發展內容來展開,考查考生的地理學科邏輯思維過程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考查考生根據原理,對實際問題進行綜合描述或提出初步解決方案的能力,注重學以致用,加強對考生綜合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因有些題目曾經做過作業,試題難度不大,題目淺易,尤其是綜合題表現最為明顯,備選答案多,只要答出其中的若干點就給滿分。
二、答題情況分析
1、選擇題得分率相對較高,基礎知識、基本概念較好。
2、綜合題的讀圖、識圖能力欠缺。利用地圖、圖表資料進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3、審題能力一般。
4、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三、存在問題及原因
概念混亂,基礎知識還不夠紮實,語言不規範,概括歸納能力較差,學科知識記憶不準確,理解掌握知識缺乏系統性、完整性、綜合性。不善於讀圖表、資料等資訊,不能提取有效資訊,不能掌握設問的要求,知識遷移能力差等。審題不細,提取資訊失誤多。
四、改進措施
1、注重基礎知識體系的構建,以不變應萬變。要強化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絡,突出重點,破解難點,構建地理問題知識模型。
2、加強讀圖、析圖、用圖能力的培養,把原理、規律落實在圖上。
1)加強讀圖和判讀圖表資訊的訓練。規範教學很重要。
2)對等值線圖學生既缺乏空間想象力又缺乏生活實踐,所以也常判斷失誤。加強分析圖表資訊的訓練,讓學生了解生活常識。
3、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1)突出教學重點,突出重點知識的應用。
2)突破教學難點,把理性、抽象和複雜的難點知識轉化成直觀、形象和具體的內容,加以解決。
3)澄清教學疑點,解除學生疑惑不解的知識點。
4)緊扣教學熱點,善於捕捉與地理學科相關的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結合教材內容,適時、適度地進行地理教學,把熱點問題有效地融入教學之中。
4、強化思維訓練,掌握綜合題解題思路。
1)審題,獲得有效資訊。
2)調動和運用知識。建立有效資訊與所學地理原理、地理規律之間的聯絡,加強知識之間的遷移。
3)組織答案,解答問題。
4)精選習題,模擬訓練,瞭解學情,及時反饋。
在學生訓練的基礎上,老師一定要認真批改,及時反饋,才能不斷矯正學生的差錯。反饋的形式可多種,對於學生中反映出來的普遍性問題,可全班講解;對於個體反映出來的問題,可個別輔導;對於可能由於性別原因造成的男生比女生粗心的問題,可以加強心理調節和技術訓練相結合的方法。
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答案表達要準確,書寫要規範;要有層次,先主後次;答案要簡潔,要點要完整,不能丟失資訊;要有邏輯性,不能相互割裂、自相矛盾;字跡清楚也是很重要的,平時練習就要養成好的習慣。
地理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總結 篇3
每一次考試都是一次檢測。
之前的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覺得“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成績的好壞與我們抱有直接的聯絡。雖然也會為班級能不能考第一而憂心,但畢竟不會太深的牽扯到老師這一方面。如今就大不相同了,身為一名初中一年級的地理老師,很自覺的在為學生的每一分而斤斤計較,如若成績不好可能也會暗自生氣,自己和自己較勁。
害怕結果會聽天由命,所以就會狠狠的“填充”學生,希望他們能夠把應該掌握的知識全部都掌握。同時,還會誠惶誠恐,生怕漏掉了什麼。於是,一本十分簡單的地理書,翻來覆去會看十好幾遍甚至更多更多,怕有一點點知識會在課堂上不能以最最恰當的方式展開學習,不能讓學生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知識的深淺詳略都事先緊緊地安排。在期中考試前,也儘可能的能讓學生有複習的時間。因為中圖版七年級下冊教學任務多,課時安排十分緊湊,想要完整的上覆習課真的難以實現。
這一次的期中考試最終成績還沒有公佈,但是透過參加判卷工作以及後來分卷與學生的反應,較之上一次月考,有了顯著的進步。也就是說整體看來,學生們的成績都上升了。而本次考試試卷範圍為第四章第一節到第六章第一節,考試內容包括幾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以及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試卷難易程度屬於中間偏易,涵蓋了大部分的知識點但深度比較小。可能這也是初中地理學習的一個通病,只要求掌握規律以及規律總結的過程但是並不需要深究,這一點使得我曾一度懷疑我的課堂是否內容過於簡單了,但從檢測結果上來看應該並沒有這樣的問題。學生們在地理學習中需要掌握的過程與方法我都會一步一步地進行引導,而且還有學生會反應希望老師能夠多在課堂上教大家讀圖的技能。讀圖包括地圖還有一些資料總結圖表的分析,也許是學生們現在數學還沒學到統計,對於圖表一類的題目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希望透過我的地理課程可以對我的學生在這一方面有所提升。
期中考試雖然結束了,但我們的學習之路還很長,在終身學習的理念支援下,希望我的學生與我都能及時制定更正自己的學習目標併為之而努力。
地理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總結 篇4
這學期 期中考試已經結束,現對這次考試的試卷作一分析:
一、試卷總體分析
本份試卷重基礎,覆蓋面廣,能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試題題量、難易程度、各種題型都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並結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同時又注重對地圖的分析理解,注重對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考查,對以後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具體分析,本試卷具有兩大特點:
(一) 重基礎,題靈活
本份試卷光單選題佔40分,這些題目都是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中的基礎,例如:單選題中的“人口最多的省和直轄市”、“我國年降水量的總趨勢”、“跨長江中下游的省區”、“我國分佈最廣泛的少數民族”“黃金水道”等等,只要學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當然,關鍵是要細心,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讀圖,題多變
地理離開了地圖,那就不叫地理,地圖才是地理的重頭戲,本份試卷中讀圖分析佔了50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學生的讀圖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從“省區輪廓”到“中國的地形”、從“中國氣候”到“長江、黃河”、從一般讀圖到實際應用,可謂面面俱到、靈活多變、無所不考,從而全方位地考查學生地理學習情況,由此可見命題人的良苦用心。
二、學生在試卷中出錯較多的題
(一)單選題:第2、3、4、5、6、7、11、15、17、19、20、22
等小題考查知識的識記能力,答題情況比較好一些。第8小題錯得多的原因是沒有記住濟源的乾溼型別。第3、4、9、12、21、25小題錯得多的原因是沒有記住各省區輪廓、山脈、地形區等地理事物的具體位置。
(二)讀圖分析題:第26小題填寫各省少數民族名稱。儘管這是教師在講課中多次強調過的題,但仍有部分同學出錯,實屬不該。第27小題判斷我國的地形名稱,錯誤較多的是第(3)小題,許多同學由於對地圖不熟悉,導致答案五花八門,亂七八糟。第28小題關於長江黃河的讀圖練習,這是本份試卷中學生出錯較少的題,少數同學在第3小題出現了錯誤,多數學生此題得了滿分。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對於每一個知識點都應多加強調,告訴學生會怎樣考查這個知識點,引起學生的注意。
三、對以後教學的啟示
透過本次考試學生答題情況來看,我的教學還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後的教學中,對知識點的講解一定要細緻,不要太高估了學生的實際能力,該強調的.一定要強調。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讀圖訓練,努力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絡起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地理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總結 篇5
緊張而又忙碌的期中考試已經結束,針對這次考試我做了一下分析:
從試題內容看,主要是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點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學的實際,試題覆蓋面廣,題目難、易比例恰當。
一、試卷的總體分析
1、試卷的結構及考查內容 本次考試試卷的分值為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試卷由單項選擇、綜合題(填空、讀圖分析)組成。考查內容是八年級上冊的相關內容。
2、試卷的特點——重讀圖,題靈活 地理離開了地圖,那就不叫地理,地圖才是地理的重頭戲,本份試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從一般讀圖到實際應用,可謂面面俱到、無所不考,從而全方位地考查學生地理學習情況,由此可見命題人的良苦用心。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1、填空題答題情況 選擇題共30道,每道2分,共60分。出錯較多的是第6題、7題、11題、20題屬於審題不清;重點考查學生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與技能,地理學習方法與能力。總體上反映出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運用能力較弱、記憶不夠準確。
2、填空題答題情況 填空地考察的是基礎知識以及讀圖分析能力。答題情況分析 共四大題39個空。共40分。從學生的答題看,許多學生對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數學生此題得了滿分,大多數學生都是錯誤一片,甚是可惜,這同時也提醒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對於每一個知識點都應多加強調,引起學生的注意。 總之,答卷情況反映出學生對基礎知識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綜合思維能力,地理學習方法及終身學習必備的運用地圖能力等方面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問題
1、從本次考試來看,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審題不清,思路不明,解題能力差。
2、學生基本讀圖析圖能力較差,在考察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的題中,許多學生不會舉一反三,比較死板錯誤率較高。
四、教學建議
透過本次考試學生答題情況來看,我的教學還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後的教學中,對知識點的講解一定要細緻,不要太高估了學生的實際能力,該強調的一定要強調。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讀圖訓練,努力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絡起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能從地圖和圖表中分析、解釋一些地理問題和現象,以提高綜合應用能力。用圖訓練可採取拼圖、遊戲、知識競賽、討論會等多種形式進行。
地理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總結 篇6
期中考試已經結束,從試卷成績來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存在許多問題。為了有利於以後的教育教學,在實踐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下面對本次地理期中考試進行質量分析,具體如下:
一、試卷分析:
1、本次試卷共分二大板塊,分別是:一、選擇題(50分);二、綜合題(50分);;多為學生常訓練過的常規題型,覆蓋面較廣,涉及內容較全面。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併力求聯絡現實生活,做到學以致用。由於多種原因,學生成績較低,很不理想。
2、第一題選擇題,包括25題單項選擇,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從學生考試成績來看,得分率還可以。這說明學生較善於基礎知識的識記。
第四題是綜合題。旨在考察學生綜合地理能力。本題得分很少,說明學生學習比較教條,不靈活,不善於融會貫通。還說明學生的識圖分析能力能力較差。
二、取得成績:
從學生考試成績看,基礎知識得分率較高。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中,認真學習地理最基本的內容,瞭解中國地理的基本概況。
三、存在問題:
1、 讀圖分析能力有待提高,答題出現地理知識和地圖兩張皮現象,不能一一對應。
2、 對知識靈活應用的能力較差,特別是資料分析的能力很欠缺,直接影響到相關部分考試成績。
3、部分學生審題不清,地理概念混亂。
4、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本本身內容關注不夠,試卷中出現的課本原題和原圖也不能很好解答,直接影響試卷成績的提高。
四、改進措施:
1、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必須承認,目前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不強,平時很少主動學習,除了教師指定了此外,不想再看書。學生會在基礎學科下功夫,而對地理學科放任不管?除了要逐步引導學生轉變其觀念、行為外,教師一定要上好每一節課,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時間的有效性,把每一節課都當作提升地理學科成績的重要機會、重要時間,努力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到、學會更多的知識,提高綜合地理能力。
2、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使學生“會學”。
(1)強調知識的內在聯絡,使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地理知識體系。使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會學”新知識。
(2)強調地圖的重要性,使學生手不離圖。地理插圖是課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課文緊密結合,發揮著課文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只靠死記課本內容,而沒有把各種地理事物相互聯絡起來,落實在地圖上,是學不好地理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充分運用地圖,課本中的插圖,要引導學生填圖、繪圖,提高分析地圖的能力,使學會上養成學習地理時手不離圖的好習慣。
(3)強化學生預習、聽課、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的地理成績不斷提高。
地理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總結 篇7
接手八年級轉眼數月,在校領導和個同事的關心配合下,期中考的地理成績較初一年有很大的進步,但是不及格的學生偏多,中等生偏少,.突出了問題的嚴重性。仔細閱讀本份試卷,經過認真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試卷的基本特點:
1.強調基礎,重視能力培養。
強調“三基”、突出主幹是地理考試一貫的命題思想和命題原則,本次考試也不例外。本次考試基礎性較強,覆蓋面廣,很多題目都來自學習與評價,學生比較熟悉。
2、突出對考生讀圖、識圖、用圖能力的考查。地圖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載體,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地理試題可謂無圖不成題。
二、成績分析
由於學生識圖、讀圖能力差,大面積的學生不會從圖中提取有用、有價值的資訊 ,這就增大了學生的解答難度,無從下手。(識圖題共40分,大部分學生得分為0分,最高5分。)所以主要得分唯獨是選擇題了,得分率很低。
三、答卷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知識不牢固,部分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態度不端正。
本次考試大部分題目以課本和資源與學習評價的題目居多,這些都是講了又講,練了又練得題目,都是原題出現,但考試成績均在60分以下,像21題就是練習冊原題,失分率很高,可見學生平時基礎差,回家沒有做好複習工作,作業應付了事,學習積極性很低。
(二)讀圖能力低,粗心大意。
第21題(2)“在圖中填寫四川、甘肅的省級行政區簡稱”,答案是川或蜀和隴或甘,但是很多學生不能準確的填寫在相應的位置上,並做成貴和甘等答案。只要仔細讀圖,就可直接得出答案,但是居然有學生亂填亂答。
(三)錯別字現象仍然存在,答題不規範。
雖然一直強調,但錯別字現象在有些同學中仍然存在。
(四)應用能力差,歸納分析能力低
生源素質較差,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如第21、22、23題,只要按照我上課教的方法進行分析,不難得出答案。
(五)試題存在的不足之處
本次考試的命題的出發點從題型結構上保持與以往的題型相一致,為選擇題和綜合題。但本次試題比例分別為60分和40分,比例分配不合理,其中選擇題20個,佔60分,分值分配大,而且對我國兩大河流考查題很少;其次對讀圖識圖的綜合性題考查寥寥無幾;對小字型的考查題較多;再加上學生態度不端正,不經過大腦,亂寫亂畫,成績很不理想。
四、對今後教學的對策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因材施教,及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由於許多原因,農村中學學生基礎薄弱,大部分優生外流,剩下很多的後進生,這些學生厭學情況嚴重,許多基礎知識我是在三強調,可許多同學還是沒能掌握。以後在一定的教學階段後我會及時的歸納總結,不因為八年級不中考,而放鬆對基礎原理的教育教學,加強和各科老師配合,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對不及格的學生加強“三基”的檢查,降低教學難度,對他們的學習困難及時解決。對中等生要雙管齊下,一方面不定時抽查基礎知識,加強鼓勵,做好檢查記錄。另一方面,強調作業練習獨立完成,不懂就問,練習不能空白,培養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優秀的學生加強和家長聯絡,及時解決他們的學習困難,強調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收集有代表性的題型進行訓練和講解,活躍他們的思維活力,加強分析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善於歸納總結。
(二)以生活地理為指導,培養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
以生活為源泉,利用多種多樣的社會生活現象和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識,如講“自然資源”,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石油,陽光,水進行比較,來說明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的區別。而《珠江三角洲》教學中,用文美開發區的案例進行講解,能把抽象變為具體,使學生覺得地理就在身邊,變書本知識為生活中的例項,培養學習興趣。
(三)應注意培養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
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的“語言”,是學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學中應加強閱讀地圖和圖表能力的培養。在平時上課中,及時訓練學生讀圖找圖的能力,強調看圖先看圖例,仔細看圖,充分利用地圖冊和填充圖冊進行檢查。利用電腦中的一些軟體,如“谷歌地球”把枯燥無味的書本地圖變成動畫,增加學生的讀圖興趣性,讓學生從“要我讀圖”到“我要讀圖”的轉變。
地理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總結 篇8
一、命題思路
本次期末考試的內容為氣象氣候、水文和地質地貌,難度比第一章行星地球大為降低。平常的教學目標和期末考命題目標為銜接未來高中會考和高考一輪複習,重點考查會考水平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將一些高考題、高考模擬題簡單化以為高三一輪複習做好鋪墊。高考題、高考模擬題簡單化的形式有:設定一定閱讀量的材料以考查學生獲取資訊的能力;將問答題的作答以填空的形式以考查學生對關鍵概念的把握;問答題力求一句話的形式;基本圖表閱讀分析的能力的細化、簡單化考查等。
鑑於氣象氣候在整個地理學科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本次考查氣象氣候部分佔50%左右,水文和地質地貌各佔25%左右。由於本次考試的跨度較廣,試卷中特意針對知識結構進行考查,比例佔20分左右,以偵測學生歸納梳理知識的能力和習慣。
分數控制上:優秀率相對於期中考預期下調5個點達10%,理由是本次考試跨度較廣,又有一些較靈活的題目,要學好是不容易的;及格率相對於期中考預期上調5個點達55%,理由是本次考試考查的內容比期中考行星地球的難度要低;平均分依然控制在60分,這樣的話區分度會比較好,也容易觀察學生學習習慣方法的的養成情況。
二、考試情況
優秀率只有4.9%,比預期少了將近5個點,反映學生的靈活性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及格率超過預期達到57.3%,平均分在57.76分低於預期,總體基本和預期差不多。
成績分佈呈雙峰型,一個峰值區在60~70分段,另一個峰值區在40~50分段,50~60分段的人數較少,學生的分化現象較為明顯。
薄弱環節有地理術語的把握、知識結構的梳理習慣和能力方面、氣候型別的判斷問題、季風的風向記憶問題比較突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80分以上的學生把握較好。
三、解決辦法和未來教學提示
1、在分析試卷、進行地理環境與差異性的教學、必修二的學習時,對於本次考試暴露的薄弱問題再次加以鞏固和梳理。
2、經常提示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的貫徹。比如筆記、複習、練習的強調與檢查等。
3、繼續強調雙基和簡單化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