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個人成長工作總結範文

青年教師個人成長工作總結範文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後知後覺,辛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這段時間以來的收穫肯定不少吧,為此要做好工作總結。怎樣寫工作總結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青年教師個人成長工作總結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青年教師個人成長工作總結1

  作為一名工作快四年的青年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自己邊摸索邊實踐邊請教,慢慢總結出一種適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感覺到迫切需要得到

  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指點,以便更有針對性的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恰逢此時,學校為了幫助我們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搭建了“青藍結對”這個平臺。經過聽課、上課、反思總結等一系列的安排,對於我們這些在教育教學成長道路上摸索前進的年輕人,這個平臺,如同指路的明燈,給我們指明瞭成長的前進方向,在此向組織此次活動的學校領導和給予我幫助的老師表示最真摯的謝意,同時談一下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感想和收穫。

  一、向指導教師學習,儘快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對於我們缺乏教學經驗的青年教師,我清醒地認識到:指導老師不僅僅是自己的同事,同時還是自己在教學路上的引路人。要虛心向老教師學習,並且還要在日常工作中多觀察。比如有的老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積累深厚,經常能夠在很多很有難度的問題上給我解答。有的老教師善於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透過與她們進行教學交流以及她們在日常教學中的安排,我不僅學到了書本上所沒有的教學方法,也學到了寶貴的教學經驗。

  二、研究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首先做到一定要詳細備課。俗話說,要想給人一碗水,需要先有一桶水。同樣的道理,要想講好兩節課,需要先花數倍於兩節課的時間去備課。我體會到,在上一門課之前要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相應的知識結構,作到針對性的教學。在上語文課時不能全部都是重點,細細道來,而是應該點面結合,突出重點,精講精練。

  其次我努力合理地使用一些教學手段和工具加深學生的記憶。使得教學更生動,活潑,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增進與其他青年教師的相互交流,虛心向他人學習

  在年齡相仿的青年教師隊伍中,也有很多非常出色的教學能手,他們在教學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特色。經常與自己周圍的同事以及外校的其他老師交流,吸取他們成功的經驗,交流教學心得。這樣不僅可以迅速彌補自己教學中的不足,還可以互相探討經驗,增強信心。青年教師之間的互相交流還可以使互相之間獲取最新的資訊,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教學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刮刮卡活動方案

  徐特立先生說:教師有兩種人格,一種是“經師”,一種是“人師”。經師只教授學問,而人師不僅教學問,學生的品質、學生的作風、學生的生活、學生的習慣他都關心。作為青年教師,我在授課時使用的方式、方法要更貼近現在的學生,便於學生理解和接受。因此多與學生交流並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主動和他們多接觸多談心,這樣可以迅速的融入到學生中去,

  使學生放棄很多顧忌,敞開心扉告訴我他們所喜歡的教學方式,告訴我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等,這樣就可以使我們的教學得到不斷的改進和提高。

  五、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學習的激情要保持。我在完成日常教學工作的同時,不斷的完善、充實自己的業務水平。在某些領域挖掘自己的潛力,樹立自己的專業特色,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平時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積極參加教委組織的各種教學比賽,本學期在這方面將作出進一步的努力。

  現在我正處在一個非常好的成長環境,學校領導都非常關心和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的發展,創造了很多很好的外部環境,提供了許多提高和學習的機會,因此,做為青年教師中的一員,我更應該珍惜這樣的好機會,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加強教育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在實踐中注重經驗的積累,對教學教法進行不懈的鑽研和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

  某一箇中午休息時,我無意中翻開辦公桌上的雜誌,一篇題目為《改進中國數學教育的六點思考》的文章立刻躍入我的眼簾。時間短,文章長,大致瀏覽了一會兒,我覺得其中的幾句話,很有道理。“在批評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的是詛咒;在仇恨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的是爭鬥;在嘲笑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的是害羞;在恥辱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的是內疚;在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的是耐心; 在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的是自信;在讚揚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的是欣賞; 在公平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的是正義;在安全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了有信心; 在接納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了愛自己;在接納和友誼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了在世間尋找愛。”在逐字逐句的反思中讀完上述教育經驗,反省目前的`教育工作,感觸很深。在努力要求自己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的同時,也感覺到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當今社會所付於我們的責任的重大,或許我們改變某一個細節的教育方式,將會造就孩子的一生。細節決定成敗,在此願與其他教師一起共勉。

  青年教師個人成長工作總結2

  又一個學期接近尾聲了,回頭想這一年多,雖然沒有幹出些什麼名堂,但是自己感覺在工作上也有一點小小的進步。當然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努力改進,下面我就來說一說我的進步和不足。

  一、加強師德學習,提高師德素養。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要履行好這項職責,首先政治素質要高,並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勞動是一種以人格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勞動。因此,與其它行業的職業道德相比較,教師職業道德在內容上更加具有豐富性,深刻性和全面性的特點。我對教育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不在是以前盲目的認知教育只是一項工作而已,他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愛。

  二、導學相長,促進成長。

  每一位新教師指派一位有經驗的老教師來帶,目的是透過一對一的言傳身教,使青年教師迅速地掌握實際教學能力,適應我校教學工作的開展,透過這樣的安排,師徒之間互相學習、互相探討、共同提高的融洽關係,使我在教學工作中得到了很大的幫助,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經常向老教師請教一些教學上的問題,他們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而且從不嫌我煩,點點滴滴都詳細的解釋給我聽,他們敬業精神深深的影響著我,使我在教學工作中提高了不少。

  三、經常學習,認真鑽研。

  1、備課。開學初,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按照學校要求進行集體備課,仔細聽,認真記,領會精神實質。然後根據要求,提前兩週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做到周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教參,學習好大綱,虛心向同年組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為了上好一節課,我上網查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為了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我積極查詢課件,製作課件,準備教具。

  2、上課。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有難度的問題找優等生;一般問題找中等生;簡單些的總是找學困生回答。桌間巡視時,注意對學困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課後及時做課後記,找出不足。

  3、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不會做的題就手把手地教,及時查缺補漏。力求當天的任務當天完成,儘量日日清。

  4、作業。根據減負的要求,我把每天的作業經過精心地挑選,適當地留一些有利於學生能力發展的、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作業。

  四、彌補不足,更快成長。

  1、要更加勤快的學習,學習各位教師的優點彌補自己的缺點,多向同組教師請教,改掉自己不好意思的毛病。多看教育經典著作,打好堅實基礎;多看本專業的雜誌及錄影,提升專業水平,要邊看邊思考,並及時做點評。

  2、在業務方面勤看書提高自己的業務成績,加強自己的道德素養。

  3、在課堂上不打無準備之仗,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在課堂上要力爭使自己的語言準確精煉。

  4、作為一名新教師,任何一次聽課都是我們學習的大好機會,從中可以取得真實課堂教學中的經驗,每次學習都讓我覺得受益匪淺,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在各方面不斷地深入鑽研,對課堂教學不斷探索,走出適合自己的教學路子。

  青年教師個人成長工作總結3

  為了推進青年教師的成長程序,瞭解青年教師對於課堂教學技巧與教學能力掌握的情況,為青年教師提供一次學習,實踐和提高的機會,我校於 日舉行校青年教師彙報課活動圓滿結束。

  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是本次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各評委對活動的大力協作,參加彙報課活動的老師對每堂課的精心設計以及全體教師對活動自始至終的熱忱關注,是本次活動能圓滿結束的根本。

  本次活動中,一共有2位教師參加了彙報課。總的來說,授課教師對課程標準有更深的理解,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策略等環節的設計與組合都有科學的把握,而且基本都能熟練的運用多種手段進行輔助教學,教師的基本素質已經大大提高。下面對本次活動從以下幾點進行總結。

  一、注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的改革是本次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改變學習方式,實際上是改變一種習慣,當務之急在與建立教學新理念,即由過去的傳授式學習變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在這一方面,各位參加彙報課的老師都在力求體現這一理念。王老師的教學過程的設計:“課前查詢知作者→介紹背景解題→質疑討論明文意→想象誦讀悟情→遷移運用背課文”,層次清楚結構合理,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特別是“課前查詢知作者”和“質疑討論明文意”這兩個環節,讓學生透過自己查閱資料、工具書等方式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 ,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楊琳老師在教學中能充分運用“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方式,分組協作,觀察自己的直尺,測量自己組中夥伴們收集的不同的硬幣的厚度,在小組中討論後再以小組的形式彙報果,培養了團體合作的精神。

  二、注重雙邊互動,關注每一個學生。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必須體現尊敬、熱愛、理解、幫助學生的理念。新的課程標準倡導師生平等交往的教學行為,這有助於建立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係。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使廣大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訓練。李老師的〈可能性〉這一課的教學中,設計的問題的提出方式,體現了“尊重、熱愛學生”的理念。發揮教師“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進入學習新課的環節;以“小老師”的方式教學實現了生生交往,讓學生在這一環節中交流了學習所得。

  三、注重切合學生實際。

  課程標準要求教學必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絡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這充分體現了“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新的課程理念。環節的設計,與學生的生活聯絡緊密,學生做起來、說起來不難,卻有助於突破難點。

  四、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培養求異思維。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 ,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地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次活動中,老師們的這一理念的貫徹是一亮點。

  當然,在活動中,老師們的精彩表現何止這些?每一位老師都有各自的長處,不可能一一評述。新的課程標準出臺以後,我們老師(包括我)也迷惑了。到底怎樣去上一堂課?怎樣去評價一堂課?根據有關課改精神和專家建議,我設計了這次彙報課活動的課堂教學評價量表。根據課改動向,我們教師的教學方式必須加以調整。我們這些上課教師的素質都很不錯,怎樣把課上得更好,更受學生歡迎?本著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原則,把本次活動中我認為的不足總結如下,望各位批評指正交流。

  1、老師講的比重過多。傳統的“問教法”的痕跡太重,而生與生之間的對話太少。某些能引導學生去發現去總結的地方,老師也包辦代替了。

  2、教學環節過於飽滿。為了能讓聽課的評委和老師有個完整的課的印象,設計的課的內容太多,致使出現為了趕課而沒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老師吃力,學生也沒調動起來,整堂課就見老師在講。

  3、合作學習沒有得到廣泛運用。現在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就是合作學習,這也是新課標極力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重要的一環。

  4、教師的角色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教師要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組織者,是引導者,是參與者和評價者,要把自己定位在是學生學習的夥伴、朋友的位置。這樣,上課時,老師們和學生的交流自然而然的就輕鬆愉快了很多,課堂氣氛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在這樣的氛圍中更讓學生愉快的學,主動的學。

  5、要注重教師和學生的眼神交流和接觸交流。上課的時候,教師眼神的運用,應該是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必備的條件之一。透過教師的眼神,更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鼓勵、讚揚等情感。而接觸交流則是以摸摸孩子的頭,拍拍孩子的小臉蛋等這些接觸,來表達教師的情感。有些時候,它們比你的一句泛泛的表揚的話更能讓學生感興趣。

  總之,希望每一次教研活動都能給同仁們以不同程度的提高。

  青年教師個人成長工作總結4

  在實踐中,我覺得校本教研、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正是青年教師成長的有效路徑。

  1、校本教研——為教師成長提供智力支援

  校本教研是指以學校為重心、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實際問題為物件、以教師為主體、有理論專業人員共同參與的研究活動。它擯棄了傳統的純理論的研究方法,注重學科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有機統一,注重理論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和提升。以校為本的教育科研為全體教師提供了有力的學習環境和智力背景,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一個青年教師只有走“教、學、研”之路,開展切實有效的行動研究法,才能使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

  2、個人反思——梳理成敗得失的一面明鏡

  葉瀾教授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是呀,中國古代就素有“三耕”之說——“目耕”(讀書)、“舌耕”(教書)、“筆耕”(寫作)。作為教師,如只是讀書、教書,不寫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敗得失,又怎麼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呢?充其量只能當一輩子的教書匠而已。要使自己儘快成長起來,就要堅持反思。

  3、同伴互助——在資源共享中前行

  教學反思更多的是教師個體的思考。在資訊社會中,同伴互助也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現代網路是獲取資訊的環境、學習交流的環境,也是資源共享的環境。我校在培養青年教師時,一方面採用導師制,結合的集體備課、“一課三議”活動進行;另一方面,充分依託網路的教育功能,利用同伴互助型的培養方式,進行專業培訓。

  4、集體備課——智慧碰撞的搖籃

  學期初,由備課組長與組員共同學習新課程標準,根據學科特點,明確學期教學要求,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然後,把備課任務進行合理分解。這樣,每個教師的教案中,有獨立備課的部分,也有共享的部分。對共享的部分,教師必須進行第二次備課,要求體現自己的教學思想,體現班級學生特點,可以修改部分章節,也可以重新備課。採用集體備課的方式,把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結合起來,有利於老師們進行思想碰撞,萌發出新的思維,最終孕育出“智慧的果實”。

  5、“一課三議”——凸顯個性的陣地

  教學活動中的合作是透過“一課三議”、“三課一評”的方式進行的。所謂的“一課三議”,是指一個教學內容,由備課組內的每位老師依次試教,每次上課後,由組長組織評課、議課,修改教案,再上課……在這樣一個教學流程中,對同一個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在某一環節上就會有創新點,在重點、難點的突破上就會有亮點。課堂不是靜態的空間,而是動態的時間流,課堂演繹的是學生成長的故事,在這樣一個氣氛融洽的體現集體智慧的教研活動中,青年教師擁有了教育的熱情,課堂成了一個有魅力的地方。

  6、專家引領——借力登高,登高而望遠

  特級教師陳穎曾說:“僅僅擁有知識的人看到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而擁有智慧的人卻能在一塊石頭裡看到風景,從一粒沙子裡發現靈魂。”知識只是奠定教師課堂教學的底氣,而智慧卻給教師帶來靈氣,一個有底氣和靈氣的教師在課堂上才會大氣,才會表現出教育機智。對於年輕教師來說,透過校本教研、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可以使自己漸漸進入教學的真境界,但如果缺乏專家的引領,則很難提升其教育理念,做到“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每一位剛從教的青年教師,從一般意義上講,都是願意奮鬥、不甘寂寞、激情滿懷、創意無限的老師,但一部分老師會苦於無門,不知從何處著手不知從何處釋放激情。此時,學校所作的工作,就應為青年教師指路,讓其明確發展方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