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精選10篇)

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精選10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不少知識點,肯定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吧!知識點是指某個模組知識的重點、核心內容、關鍵部分。那麼,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1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所有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

  一、顯微鏡的常識:

  ①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影象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即當物像不居中時候,應該同方向移動玻片標本。

  ②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③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二、顯微鏡的使用:

  ①取鏡和安放:左託右握,試驗檯偏左離邊緣7cm處。

  ②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轉動遮光器,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透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

  ③觀察:把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正對通光孔中心),用壓片夾壓住;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到看清物象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觀察先低倍鏡後高倍鏡)

  ④整理:擦拭乾淨後(鏡頭要用擦鏡紙),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兩旁,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把顯微鏡放進鏡箱裡,送回原處。

  三、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

  1、製作動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基本步驟:植物細胞:淨—滴(清水)—撕—展—蓋—染(稀碘液)—吸動物細胞:淨—滴(0.9%生理鹽水)—漱—刮—塗—蓋—染(稀碘液)—吸

  2、生理鹽水:防止口腔上皮細胞吸水變形甚至脹破。

  3、稀碘液:便於尋找和觀察細胞,可使細胞結構(尤其是細胞核)看得更清楚。

  4、氣泡:中間白亮四周黑的圓形或者橢圓形結構。

  5、蓋蓋玻片的方法: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後緩緩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

  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2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外都由細胞構成

  二、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物件、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科學探究的方法: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收集和分析資料,最基本的方法是觀察法

  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五、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範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對照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生物因素:影響該種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種生物和不同種生物):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係,還有競爭關係、合作關係、寄生關係等。

  4、地球上生物與環境是相互依存的關係,生物不僅能適應環境還能影響和改變環境。

  生物必須適應周圍的環境,否則將不能生存下去;生物的生存也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生物與環境是相互影響又相互依存的統一整體。

  5、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①生物適應環境例:仙人掌的葉退化成刺。

  ②生物影響環境例:大樹底下好乘涼。

  ③環境影響生物例:大雁南飛。

  6、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生物圈。

  7、生態系統的組成:

  8、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最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9、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於吃與被吃的關係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多條食物鏈相互交錯構成了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做生態平衡。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複雜,生態系統的調節功能越強,生態系統就越穩定。

  10、物質(迴圈)和能量(單向流動)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能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越多;食物鏈越短,營養損失越少。

  11、食物鏈書寫規則:

  ①食物鏈必須從生產者開始;

  ②箭頭從被吃者指向吃者;

  ③結束時必須是該食物鏈中沒有其它能吃該生物的為止

  ④食物鏈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鏈一般式:生產者→植食性動物→小型肉食型動物→大型肉食型動物

  12、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1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14、生態系統的型別:森林生態系統(最穩定的生態系統,有“綠色水庫”“地球之肺”之稱)、草原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地球之腎”)、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15、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3

  1、植物細胞結構名稱及功能:

  ①細胞壁:支援、保護。

  ②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③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

  ④細胞核:遺傳資訊庫。

  ⑤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⑥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場所。

  ⑦液泡:內有細胞液,溶解有多種物質,如花青素、酸甜苦辣、甜味物、營養物質。

  2、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

  3、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注意是否是綠色部分,如洋蔥內表皮細胞就沒有葉綠體),動物細胞沒有。

  4、看一個細胞是動物還是植物細胞主要看是否有細胞壁。炒紅莧菜流出紅色汁液,是因為高溫破壞了細胞膜,汁液來自液泡。

  5、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①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植物綠色細胞部分特有的能量轉換器。

  ②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動植物共有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聯絡: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4

  一、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1、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細胞中的物質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燃燒):如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無機物(一般不含碳):如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3、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只有破壞細胞膜,細胞內的'物質才能出來!

  4、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併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二者聯絡: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利用氧氣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植物在晚上必須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

  二、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

  1、遺傳資訊:受精卵內具有指導身體發育的全部資訊,這些資訊是由父母傳下來的,因而叫做遺傳資訊

  2、遺傳資訊在細胞核中,克隆羊的例項說明,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

  ①遺傳資訊的載體是一種叫做DNA的有機物,存在於細胞核中,具有雙螺旋結構

  ②DNA上具有特定遺傳資訊的片段叫做基因

  3、細胞是物質、能量和資訊的統一整體

  4、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三、細胞透過分裂產生新的細胞

  1、生物體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使細胞的數目增多,細胞的生長使細胞的體積增大。

  3、染色體

  ①染色體位於細胞核中,由於易被鹼性染料染色而得名

  ②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是遺傳資訊DNA的載體。

  ③每一種生物的細胞核中內,染色體的數量是一定的

  ④染色體數量的恆定對生物正常的生活和傳種接代都是非常要的。

  ⑤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的,每條染色體上有一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基因

  4、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之間的關係圖:

  5、細胞分裂的過程

  ①染色體進行復制

  ②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③細胞質分成兩份

  ④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形成兩個新細胞

  6、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而且新細胞核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也是一樣的。

  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5

  一、生物與非生物的主要區別:

  類別概念舉例

  非生物沒有生命現象的物體,叫做非生物。機器狗、電腦病毒等。

  生物具有生命現象的物體,叫做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等。

  判斷一個物體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有沒有“生命”現象,其依據是“生物的基本特徵”。

  二、生物的基本特徵:

  生物特徵概念舉例

  應激性指生物體遇到外界刺激時,能夠作出規律性的反應。植物和低等動物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應激性,而高等動物和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反射。

  【應激性】向日葵花盤朝著太陽轉;草履蟲避開食鹽;含羞草葉子一旦被碰到就合攏起來等。

  【反射】望梅止渴、畫餅充飢

  生長指生物體由小變大的過程。其特點是:使體重增加,體形增大。小樹長成大樹;小狗長成大狗等。

  繁殖指生物體發育成熟併產生新個體的過程。植物產生孢子或種子;蜻蜒點水、大貓生小貓等。

  新陳代謝指生物體在生長過程中,必須從外界不斷地獲取物質和能量,並把體內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它是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徵”。新陳代謝也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別。

  除以上特徵以外,還有呼吸、排洩、遺傳和變異,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並具有嚴緊的結構等都是屬於生物的基本特徵。

  三、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過程:

  1、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文獻法和分類法等,其中“實驗法”是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一般要與“觀察法”的有機結合。

  2、實驗法的基本過程: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

  3、以“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為例,說明實驗法的基本過程:

  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作出假設“光”會(或不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制定計劃以“光”為變數,設計對照實驗,如:“光照與陰暗”。

  實施計劃做實驗、仔細觀察、認真記錄。

  得出結論分析實驗資料,得出“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表達與交流寫出探究報告,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

  溫馨提示

  對照實驗:在探究一種條件對研究物件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變數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條件都必須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如:在探究“綠葉在光下合成澱粉”的實驗過程中,將葉片區域性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對照實驗(即:有光與無光)。其中的“光”就是該實驗的變數。

  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6

  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

  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1)、呼吸道的組成: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氣管 支氣管

  呼吸系統 作用:氣體進出肺的通道;清潔、溼潤、溫暖吸入的氣體

  肺:氣體交換的場所

  2)、肺

  (1)位置:胸腔內,左右各一

  (2)結構:由無數個肺泡構成,肺泡外包繞著毛細血管,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適於氣體交換。

  (3)功能:氣體交換

  二、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1)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透過呼吸運動):氧氣、外界空氣、肺泡、二氧化碳,透過呼吸道完成

  2)體內的氣體交換:

  (1)原理:氣體的擴散作用

  氧 氣

  (2)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條件:毛細血管與肺泡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結果:靜脈血 動脈血

  氧 氣

  (3)組織裡的氣體交換:血液 組織細胞

  二氧化碳

  條件:毛細血管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結果:動脈血 靜脈血

  三、人體內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1、細胞中的呼吸作用

  有機物(儲存著能量)+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

  2、有機物的氧化分解主要線上粒體中進行。

  四、空氣的質量與健康

  1)空氣的質量影響人體健康 大氣中的汙染物危害人體健康極大有害物質能引起呼吸系統的疾病

  2)瞭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當地空氣汙染的原因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

  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7

  有機物是有機化合物的簡稱,所有的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但是並非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機化合物,比如CO,CO2。除了碳元素外有機物還可能含有其他幾種元素。如H、N、S等。雖然組成有機物的元素就那麼幾種(碳最重要),但到現在人類卻已經發現了超過3000萬種有機物。而它們的特性更是千變萬化。

  無機化合物簡稱無機物,指除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以外的一切元素及其化合物,如水。

  食鹽、硫酸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鹽、氰化物等也屬於無機物。絕大多數的無機物可以歸入氧化物、酸、鹼和鹽4大類。生物體中的無機物主要有水及一些無機離子,如Na+、K+、Ca2+、Mg2+、Cl-、HCO-3、SO42-、HPO42-等。參見“生物元素”條。人體組織中幾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各種元素,其中除碳、氫、氧和氮主要以有機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餘的統稱為無機物(礦物質或灰分)。

  所以,無機物主要是由:水和無機鹽組成的,其中水又可以分類為:結合水和自由水,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劑,運輸物質,參與化學反應。

  無機鹽可分為:離子和化合物,離子是維護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化合物是細胞內化合物的重要組成物分。

  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8

  一、 種子的萌發

  1、種子萌發的條件 自身條件:種子是完整的、活的,種子不在休眠狀態

  外界條件: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和一定的水分

  2、種子的萌發的過程:

  種子吸水膨脹

  物質變化:種子貯存的有機物轉化為可溶於水的物質

  菜豆:子葉裡的營養物質轉變為能夠溶於水的物質,並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

  玉米:胚乳裡胚根 根; 胚軸 連線根和莖的部分; 胚芽 莖和葉

  3、種子的休眠:種子成熟以後、一段不能萌發的時期。

  4、種子的壽命:受外界條件的影響

  5、實驗——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二、 植株的生長

  1、 幼根的生長:

  1)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主要是根的根尖。

  2)根尖的基本結構和主要功能:

  成熟區: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因為表皮細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擴大了與土壤的接觸面積)

  伸長區:細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長(細胞體積增加),根生長最快的部位;也能夠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使根的長度不斷增加

  分生區:有很強的分裂能力(細胞數量增加)

  根冠:起保護作用

  成熟區以上的結構:根毛脫落,吸收功能喪失,導管增多,疏導功能加強伸長區的細胞來自於分生區的細胞分裂。

  2、芽的發育過程:

  1)枝條是芽發育成的

  2)芽中有分生組織,芽在發育時,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條,它是由幼嫩的莖、葉和芽組成的,枝條上的芽又能發育成新的枝條。

  3)芽分為了葉芽、花芽、混合芽

  三、 開發和結果

  1、花是由花芽發育而來的,花的結構:

  花梗:連線、支援作用

  花被 萼片:保護花的內部結構,吸引昆蟲

  雄蕊 花葯:內有花粉,花粉內含精子

  花蕊 花絲:支援花葯

  柱頭:接受花粉 花的主要部分

  雌蕊 花柱:連線子房和柱頭

  子房:外有子房壁,內有胚珠產生卵細胞

  2、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1)被子植物生長到一定時期就會開花,花葯成熟後會自然裂開,散放出花粉。花粉從花葯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

  2)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後,在柱頭上黏液的刺激下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

  3)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胚珠裡面有卵細胞,它跟來自花粉管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

  4)受精(精子與卵細胞融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完成後,花瓣、雄蕊以及柱頭和花柱紛紛凋落,惟有子房繼續發育,最終成為果實。

  四、描述一種常見植物的栽培過程

  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9

  一、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

  1、軟體動物種類很多,約有10萬種,是動物界第二大門類。節肢動物是最大的動物類群。

  2、常見的軟體動物有:

  河蚌,烏賊,石鱉、扇貝、文蛤。

  3、貝殼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質形成,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雙殼類動物用足運動,用鰓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同時完成攝食。(河蚌的運動器官是斧足)

  4、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徵:

  ①柔軟的身體外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貝殼;

  ②運動器官是足。

  5、蝗蟲的身體分為頭部,胸部,腹部三個部分,頭部負責感覺和攝食,有3個單眼,1對複眼,一對觸角,口器用於攝食;胸部是運動中心,有三對足兩對翅;腹部和呼吸有關,體表有氣門,蝗蟲用氣管呼吸。體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僅能保護自己,還能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6、外骨骼不隨身體的長大而生長,因此會出現蛻皮現象。金蟬脫殼的“殼”指的是外骨骼。

  7、昆蟲的基本特徵:有1對觸角,一般有2對翅,3對足。昆蟲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會飛的動物,昆蟲是地球上種類和數量最多的一類動物,原因是具有翅。(如蝗蟲、七星瓢蟲、蜜蜂等)昆蟲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

  8、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徵是:

  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9、常見的節肢動物有:蝗蟲、七星瓢蟲、蜜蜂、蚊蠅、蝴蝶、蜘蛛、蜈蚣、蟬、蝦、蟹、蜱蟲等。

  二、魚

  1、現存的動物約有150多萬種,根據體內有無脊柱分為兩類。

  脊椎動物: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魚類、兩棲、爬行、鳥類、哺乳類等);無脊椎動物體內沒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原生動物、腔腸、扁形、線形、環節、軟體、節肢動物)。

  2、魚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

  四大家魚指的是青魚、草魚、鰱魚、鱅魚。

  3、鰱魚的鰭有5種7片,分別是胸鰭、腹鰭、背鰭、尾鰭、臀鰭。(胸鰭、腹鰭和背鰭能維持身體平衡,但背鰭起到關鍵作用。)尾鰭既是前行動力,又決定身體的運動方向。

  4、側線:感知水流和測定方向。

  5、魚能停留在不同的水層,因為鰾能調節比重。

  6、石斑魚的幼體是雌性,發育到一定階段可轉變為雄魚,有性逆轉的現象。

  7、魚在水中生活至關重要的兩點是:

  (1)、能在水中呼吸;

  (2)、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

  8、魚的身體分為頭部、軀幹部和尾部,身體呈流線型,有利於減少魚在水中運動時遇到的阻力。

  9、魚是靠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10、魚是用鰓呼吸的,鰓的主要部分是鰓絲,鰓絲中密佈毛細血管,故鰓為鮮紅色。鰓絲既多又細,擴大鰓與水的接觸面積,有利於呼吸。口和鰓蓋後緣交替張合。

  11、魚的特徵:

  (1)生活在水中

  (2)體表常有鱗片覆蓋

  (3)用鰓呼吸

  (4)透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初中如何學好生物

  一、預習

  預習是在老師講課前,先瀏覽一遍講課內容,在瀏覽時,應用筆將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劃出來,將自己看不懂的內容標出來,將瀏覽後產生的問題記下來,有能力、有條件的還可以自己做出預習筆記。

  透過這樣的預習,為下一步聽講奠定基礎,使自己的聽講更加有的放矢,聽講時就可以對自己已經弄懂的或重點知識重新加深印象,並比較一下老師的理解與自己的理解有什麼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則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

  對於自己預習時還不懂的問題,則是聽講的重要內容,一定要當堂弄清楚。對於在預習中產生的問題,如果老師講到了,則要聽懂,如果老師沒有講到,一定要向老師問清楚。預習也為將來的自學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很多優秀學生的經驗都說明了一個共同點,即學生的主要功夫應下在課堂上。我們的學習過程,實際上是解決一種矛盾,即已知與未知的矛盾,透過學習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然後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現,我們再來完成這個轉化過程。而由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過程是在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因此應該是很順利的。

  二、複習和作業

  每節課上,一般老師都要留一定量的作業,這些作業的內容多是講課的重點內容,是應該認真對待的。作業的過程就是複習鞏固聽學知識的過程,但是,很多同學把作業僅僅當成是一種任務,甚至當成是個負擔。

  因此,急急忙忙趕完作業,就認為當天的任務完成了,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學習的幫助是微小的。無論課上老師是否留有作業,課下都應該先進行復習,及時將當天老師所講的知識複習一遍,這可以加強記憶,克服遺忘。

  心理學家對遺忘和記憶都進行過實驗和研究,德國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實驗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遺忘曲線”表明了遺忘發展的一條規律,即遺忘的程序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

  三、總結

  總結是指在學習完某一章知識,對此章知識進行整理、重組,總結出該章知識的聯絡、知識的系統或知識的結構,以便我們能從知識的整體上把握知識,從而加深理解知識和靈活掌握知識。總結的方法一般可用構建知識網路的方法和綱要法。

  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10

  一、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

  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組成非生物部分指陽光、溫度、水分、空氣、土壤、溼度等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須的生活條件(即:物質和能量)。

  生物部分綠色植物

  【生產者】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儲存能量,為植物體本身和其他生物以及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必須的物質和能量,因此,綠色植物在生態系統中是屬於生產者。還有些化能合成細菌,如:硫細菌、硝化細菌和藍藻等,它們在生態系統中也是屬於生產者。

  動物

  【消費者】動物細胞中不含葉綠體,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必須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所以,動物在生態系統中是屬於消費者。

  腐生的細菌和真菌

  【分解者】腐生的細菌和真菌能把動、植物屍體等複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供綠色植物再利用。還有極少數的腐生動物,如:蚯蚓、屎克螂和白蟻等在生態系統中也是屬於分解者;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

  聯絡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是相互依存、密切聯絡、缺一不可的。

  二、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營養結構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由於食物關係而形成鏈條式的營養聯絡,叫做食物鏈。

  如:草→昆蟲→食蟲鳥→蛇→鷹。

  食物網在生態系統中,許多條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線,因此,就形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的營養聯絡,叫做食物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都是透過食物鏈和食物網來完成的。

  重要功能物質迴圈物質在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往返迴圈,就是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如:二氧化碳和水的迴圈等。(分解者對此起著重要的作用)

  能量流動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固定的太陽能是沿著食物鏈的單向傳遞,叫做能量流動。

  能量流動的特點:

  (1)逐級遞減:能量在沿著食物鏈各個環節的傳遞過程中,一般以所獲能量的10%—20%傳遞給下一個環節而成形成能量金字塔。而有毒的物質由於難以分解,又不易排出體外,所以,透過食物鏈流動時,是不斷積累,逐級增加的。如:農藥中的DDT、樂果以及重金屬中的汞、鎘和水銀等。

  (2)單向流動:不能迴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