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經驗總結材料

教學經驗總結材料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經驗總結材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經驗總結材料1

  初中物理學科幾乎所有的概念和規律都是在大量的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運用邏輯思維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質的共同特徵集中起來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努力提高自己的實驗能力、搞好實驗教學,是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的。

  1、確保所做的實驗成功,提高成功率。課本要求的每一個實驗,在課前我都要反覆地做幾遍,認真分析實驗成敗的關鍵因素。例如:在“摩擦起電”一節的實驗中空氣的溼度,器材的乾燥程度是實驗成敗的關鍵因素。碰到陰天、雨天,早上的前兩節或是下午的後面兩節課(此時的空氣溼度較大),實驗的現象很不明顯甚至很可能失敗。排除了這些因素對實驗的影響,實驗的現象非常明顯,給學生留下的印象非常鮮明。容易使學生信服,對於我們的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利用身邊的材料改進實驗。在“導體的電阻”一節中,我先是讓學生思考設計一個電路來檢測哪些物質是導體哪些物質是絕緣體,當檢測到水、人體、鉛筆芯(較長的)時,小燈泡不發光,於是先把它們歸為絕緣體。之後,我指著那堆導體問:這些物體一定都是導體嗎?(是)又指著那堆絕緣體問:這裡面一定都不能導電嗎?馬上就有學生說:不一定,有可能是電流太小了,小燈泡不會發光而已。此時我就給學生介紹了我自己去買的發光二極體的特點,發光二極體被作為各種用電器的指示燈,學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電流就可以使它發光。於是我又用發光二極體檢測了一遍,學生自己得出了人體、水、石墨是導體。也體會到了導體的導電能力是不同的。

  3、利用課件把一些不易觀察到的物理現象或是物理過程展現給學生看。例如:動能和彈性勢能的相互轉化,由於發生彈性形變和恢復形變的時間非常短,學生不易觀察,課件就能夠讓學生較好地觀察這一過程。再比如:分子的運動,導體容易導電與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等都可以透過課件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注重用學生已學的知識匯入學習新知識。

  多采用對比教學,歸類教學,使學生即能夠更好地掌握新知識又能夠複習舊知識,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之間的聯絡和區別。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辨別事物間更加細微的差異的能力。增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學習壓強的定義時時,我先讓學生去思考速度、功率和密度的定義,接著讓他們與壓強進行比較,透過這樣的比較講解清楚壓強、速度、、功率和密度的概念,物理含義。這樣就會使學生對幾個物理量有了較清楚的認識。所以在新課的教學中,採用以舊導新,新舊對比,即可以幫助學生更系統,更全面地掌握基礎知識,又能夠節省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高和培養。

  二、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在總複習中,要時刻注意“資訊反饋”。透過反饋資訊來了解已設計的教學內容與預期目的是否符合,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個階段複習教學中,除了注意來自學生方面各式各樣的反饋資訊外,還特別重視每次測驗和考試的資訊反饋。堅持做到按時、按量、按評分標準,科學分析試卷,評價試卷,並注意各層次的學生學習狀況和掌握知識的程度。要求學生對測驗情況進行知識點、面、掌握情況及學習上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尋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師做好統計工作,找出教學上的弱點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及時調整複習計劃,對不足之處立即查漏補缺。這樣才能使實際掌握情況與預訂的教學目標更吻合,尤其要對後進生加強輔導、關心、鼓勵,及時表揚他們,哪怕是一點滴的進步,充分肯定他們。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大面積地有質有量地提高學習成績。

  以上是我近幾年物理教學工作心得,還有許多問題需要今後進一步的學習和總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在課堂內外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培養,對於學習程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多的學生都有一定收益。心理素質的培養,對學生來說要達到的目的是:自覺·果斷·堅韌·自制。對於教師來說,必須把所要達到的目的始終貫穿在教學過程中。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果斷性與自信心。

  要使學生對學習物理有一定的自覺性,首先要引導他們對物理產生興趣,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興趣來源於生產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識,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有意暗示,善於把周圍的事物及活動與物理知識聯絡起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把學生注意聽課的最優時間指向重點的環節上,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較長久地保持在教師的講述上,集中於教師的講述中,從而抑制與聽課無關的活動,使授課活動能有清晰的反映和體現。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授課時間等因素而及時調整,這並不難做到。立足於大部分的學生,引導他們注意各種生活中的現象,針對這些現象,用所學的知識來解釋現象發生的原因。在不降低要求的情況下,以淺顯、形象的比喻對理論進行解釋,這對學生來說是容易接受的,也容易把知識從模糊認識向清晰認識過渡。

  二、培養學生的堅韌精神和自制力

  中學物理教學,是一個不斷增加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過程,如何以這些形式去理解物理學習中的各種客觀規律,由表及裡,從初中的表面現象到高中的本質特徵及內在聯絡,這本身就是教與學雙方都得努力才能達到的。在課堂教學中,物理概念的形成,單靠教師的灌輸,透過強制記憶,是可以達到記憶的目的。但這只是單純的記住,無法掌握和應用,不能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把概念表達清楚。我在教學中,注意訓練學生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特別是口頭表達,多問幾個為什麼,在學生的解答中,瞭解掌握知識的深廣度,訓練快速敏捷反應的能力。

  我透過實踐,我有幾點體會:

  (一)、啟發性教學,獎勵式授課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45分鐘,使這45分鐘高質量高效率:

  1、指導學生如何預習新章節。預習是學習好物理的起點,首先通讀全文找出重點,用紅筆將重點畫出來,並將這些重點記在預習本上。其次,尋找疑點也是預習的精華,是經過反覆思考,依然尋找不到解答的知識點,將這些疑點都寫在疑點本上,並用紅筆勾畫出,作為標記,上課要注意聽。再者,將預習到的知識和後面的小試驗小製作聯絡起來,如果能做,自己做一做,鍛鍊自己的動手與動腦、邏輯思維、判斷能力。最後,做一下預習反饋,將本、書合上,分析這一章節講了什麼,頭腦中要有一個知識網路,並和相應的習題做一下對照,看一看自己是否能解答。(用鉛筆寫)

  2、授課過程以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為主線,以教與學為重點,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變被動接受和管理為主動參與,實行導向、導航、導演、引導、指導、輔導,領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領著知識走向學生。激發學生創造的潛能,而不是單純品嚐前人創造的成果。教學中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啟發式、實物式、對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講述中善於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學生的立場和角度考慮問題。如在講蒸發時,首先將一塊溼布在黑板一側抹一下,然後對同學們講,一會兒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幹了”同學們異口同聲,繼而引出啟發。其次,注重和實際相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學生都易接受,也易理解,關鍵是要分析清楚。

教學經驗總結材料2

  一、初中物理學習中學困生的表現和分類

  學困生具體表現為:

  1、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

  2、對物理知識概念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理解。

  3、對課本知識找不到重、難點,不能理解。

  4、對物理知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積極思維,學習困難,持消極態度。

  5、不能理解、掌握簡單的物理實驗操作,不能遷移舊知識、舊技能,去解決新問題。

  總體表現為缺乏自主性、自信心、目標性、久而久之,先是厭惡後是放棄。將學困生分為以下幾種型別:

  1、學習暫時困難型;該型別學生主要是學習基礎能力較好,學習中所遇問題,主要由非智力因素造成。

  2、學習能力缺乏型;這類學生主要特點為: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解題能力,都較低,但學習行為習慣較好,意志比較堅強。

  3、學習動力缺乏型;這類學生的能力總體水平處於中等或偏上水平,但學習習慣、學習意志低於上述兩類學生,主要由於自身學習動力不足而導致學習困難。

  4、學習整體困難型;這類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均較差,求知慾低,意志和好勝心不強,所以總體能力和個性發展水平均較低。

  二、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生自身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還有社會因素造成,這裡僅談教學過程中的失誤或缺點所致的三個原因。

  1、教學思想有偏差導致教不得法,學生學習情感難於建立。

  這個問題突出表現為片面追求升學率,不顧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忽略多數學生實際水平,違背教育客觀規律,教學精力主要集中在培養學優生上;師資力量主要集中在重點班級;注重統考學科而忽略常識科目,使學生的愛好特長得不到發展和培養;忽略了學生的德育、體育及美育,身心得不到全面發展,精神面貌和身體素質也受到影響,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願望重視不夠,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而失去學科吸引力,學生喪失學習信心,產生厭學、棄學心理,學習情感無法正確建立,最終成為學困生。

  2、教學過程中缺乏適應學生髮展規律的教學手法和教學藝術,從而導致學生學困方面的最終形成。

  (1)教學過程中,缺乏感性材料的鋪墊,使學生未形成或形成不完整的理體抽象物理感念或規律的情景。

  中學生抽象思維邏輯能力較弱,形象直觀思維佔有相當比例,恰當地給學生提供,較豐富的感性材料,主要是利用教具、課件、錄象、實物等感性材料,減緩知識坡度,逐步使學生的認識水平與知識同步。例如:講到“慣性”內容時,可以透過課件或錄影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汽車在高速行駛中剎車,車繼續向前滑行一段距離;人坐在汽車中,車啟動人向後倒;拍打身上的灰塵等

  (2)新課教學過程中知識遷移和聯絡的忽視,使學生未形成良好知識體系,也是形成學困的主要原因

  新課教學前,對學生已掌握的已有的基礎,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必要的知識鋪墊,有利於知識的遷移,但是如果即使抓不住新知識,生長點和支撐點,不能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事例尋求聯絡點,會造成新舊知識脫節,不能使知識更加系統化,會造成新知識的學習和接收造成困難。例如:講“電流的形成”內容時,可以對比水流的形成,加強知識概念鋪墊,遷移和形成。歐姆定律公式的講解時I=U/R可以與速度公式V=S/t聯絡講解。

  (3)教學節奏過快或教學要求過高,使學生學習知識興趣衝減,

  高質量的物理課是高效率、高密度的,這並不代表節奏快則效率高,如果片面追求教學進度,欲速則不達。使學生思維無法與教學內容同步,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不能真正發揮,學習不求甚解,囫圇吞棗,思維受到壓抑,久而久之,喪失學習物理興趣,學困生也會隨之而生,同理,若忽略學生認識水平,憑藉教師對知識掌握程度,拔高教學要求,增大知識容量,使多數學生無法達標,結果是個別優生表演,多數學生當觀眾,嚴重挫傷多數學生積極性,使其喪失學習興趣,演變為學困生。

  3、教學中缺乏正確瞭解學生個體發展瞭解忽略學生自身因素

  (1)忽視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結合

  由於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面對嚴峻的考試形勢,高密度、高難度的題海戰術;講實驗、背實驗等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為考試、為做題而學習、而教學,禁錮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使學生成為考試的工具,缺乏開拓鑽研精神。這樣既有悖於大綱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又造成學生思想僵化,觀念淡泊,反應遲鈍,因而成為學困生。

  (2)學生未正確樹立學生觀、知識觀,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教師對學生的不平等對待,反差強烈,偏愛學優生,歧視學困生,對學困生少提問少過問,指導缺乏耐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逆反意識,並逐步對學習物理喪失信心。缺乏克服困難勇氣,喪失學習樂趣,最後放棄對物理的學習,成為學困生。

  三、學困生如何進步

  在實際物理教學中立足教學實際,實現學困生轉化。

  (1)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抓住有利學習時機,積極開展思維,提高學生學習物理興趣,要深入學生學習實際,根據學生平時、聽課、作業情況,以及學生學習習慣、心理特徵、智力水平等情況,結合測驗考試成績,分析找出學困生成績差的原因後,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善於捕捉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培養、激勵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從而樹立能夠好的信心,努力搞好學習,從而走上正常學習軌道

  (2)鍛鍊學困生的意志,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物理的信心,學困生學習過程中,情緒波動大,意志薄弱,缺乏毅力、畏懼困難與挫折,學習本身就充滿了困難挫折與挑戰,因而要引導學困生戰勝困難,壓倒挫折,在練習中克服重重阻力,在情景中循序漸進,不斷磨練,逐步養成習慣,提高自我克服困難能力,逐步提高學好物理信心。

  (3)教師要熱情關懷,嚴格要求,對待學困生要有耐心和愛心,消除學生學習上心理陰影,使他們自尊、自信,讓潛藏在內心的熱情激發出來,興趣才會產生,同時鼓勵同學們親近、信任、關心、熱情幫助,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突出人文關懷特點,形成教學相長的和諧發展氛圍。

  綜上所述從教學角度分析,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學過程的某些失誤或不當而造成的,而預防學困生的產生是一個長期而又複雜的艱鉅工作,要求物理教師不斷地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手段,注重教學小節,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小學困生形成與發展,為教育學生素質整體提高努力做出自己的貢獻。

教學經驗總結材料3

  上學期的教學工作緊張而忙碌,作為一名新老師,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積極探索,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剛從師範院校畢業走上講臺的我,剛開始以為對付中學物理知識性問題不在話下,只是經驗不足而已,其實不然,在這一年來深入教學實際中,才發現,有些物理概念在中學時沒有搞清,在大學也未認真思考過,要教好書,必須認真鑽研教材,查閱資料。誠然,中學物理不需要那麼深入的理解,但作為教師,必須具有更透切的理解和更淵博的知識,才能在組織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和指導學生學習諸方面居高臨下,運用自如,避免一葉障目的現象。這一年來體會最深的是各位老教師的不斷提攜。教研組老師第一次檢視我的教案時就指出,要多看別人寫的教案,多總結別人教案的優點,特別是教案中的教學後記的記錄。其實,認真及時地寫好教學後記,是教師責任心強、教學積極進取的表現,也是教師課堂教學自我反饋的一種好形式,其目的是總結本節課的經驗教訓,為後一輪教學提供最佳方案,教學後記寫什麼,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對於例題課,可記問題的多種解法和比較,物理現象的延伸變換,問題的延伸變換,答案的引伸變換,學生思想的獨特點、創造性、認知偏差、錯誤思路和思維障礙等。理論課,可記教學方法的優劣所在,改進方案,學生疑慮點和認識偏差等。另外,學校領導提倡我們多聽課,多聽老教師的課,多聽好課。教學經驗是教好書所必需的,但一個人的經驗和才幹畢竟有限,這就必須吸取他人經驗以補己之短,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多聽一些富有教學經驗和講課藝術的老教師的課,二是多閱讀有關物理教學的書刊。把人家先進的教學方法,處理教材的藝術性、心得體會,引進到自己的教學中去,採百家之花,釀自己之蜜,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絕不可生搬硬套。若真的這樣做了,並持之以恆,就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從而在教學內容的安排組織上、教學方法的選擇處理上,指導學生學習的技能上都技高一籌。

  除了備好課,積極向老教師學習以外,我挖掘自身長處努力突破傳統教學思維模式,主要表現在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上。人類邁入了21世紀,對於我們教育工作者而言,意味著我們正面臨著一個資訊化的世界,一個變革的時代!資訊科技賦予教育以新的生命,教科書已不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多媒體輔助教學(CAI)已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它在教學環境的改善、教學語言的豐富、教育資源的共享等方面,給我們的課堂教學開闢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作為青年教師,利用多媒體作輔助教學是我們必然的選擇,我們要想打破傳統的思維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在這方面多下工夫,這是因為: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著名的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重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起他們思維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這就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由於多媒體教學有著良好的介面、良好的互動性和生動活潑的素材,學生可以按其掌握的情況進行自我選擇、自我安排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從而體現了教學的自主性。學生普遍地從中感到這一教學形式的吸引力,就能提高學習的興趣,從而,真正體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句話。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用,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多媒體的應用,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們完全被鮮豔的色彩、活動的畫面、有趣的情節所吸引,從而進入到一種自覺的學習狀態。這時可能連平時內向的學生也會活躍起來,發展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也使教學內容更為豐富,從而激發出他們的創造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用,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多媒體可以利用文字的色彩反差將重難點醒目地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在課件中將有關重難點以各種畫面素材輕鬆地顯示出來,給學生留下真實、可信的深刻印象,引導學生的感官參與,發展學生的思維,達到突出重難點和突破重難點的效果。這特別是在我們的物理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我們生活當中經常碰到的現象形象地用動畫模擬出來,使物理更貼近現實生活。另外,在演示實驗方面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對有些實驗,雖然能在實驗室中做,但因為各種因素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這樣就可以把現實和虛擬的東西對比起來學習,還可以把部分實驗室做不出來的實驗模擬到多媒體課件中來,幫助同學們進一步認識。這樣就提高了教學效益,有利於我們教師因材施教,所以,多媒體教學是我們教師的新式武器,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

  透過在教學中的體會和對上學期整體工作的回顧,我有如下一些具體心得:

  1、課程標準走進我的心,進入我的課堂

  怎樣教物理,《國家物理課程標準》對物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物理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因此我不斷的學習讓我有了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而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瞭解,本學期我將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育教學工作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2、課堂教學,我加強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本學期我深知我們每位物理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物理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研組長、集體備課組長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準,和我校“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在有限的時間吃透教材,分工撰寫教案,以組討論定搞,每個人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說課、主講、自評;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公開輪講,反覆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在集體備課中,這種分合協作的備課方式,既照顧到各班實際情況,又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備課水平,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後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較強的物理思想方法得於滲透。學生在觀察、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猜測、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公式的形成、獲得、應用瞭然於心。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電路、圖型連線、各種物理電學公式的計算、實驗都體現學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的過程性,注重學習結果,更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這樣的探索實驗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穫,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教學活動兼顧到知識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和諧統一,而這些都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我不斷學習、不斷修煉,提高文化水平與做人境界,這將是一個長期而非常有價值的努力過程。研討、反思、將公開課上的精華延伸運用於日常教學實踐。我在總結自己教學的同時,不斷反思教學,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不斷地將公開課上的精華延伸運用於日常教學實踐,把仍在困惑這我的許多問題,有個在認識。努力處理好物理教學與現實實踐的聯絡,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3、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怎樣提高學生成績,我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物理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採用等級制,多鼓勵肯定學生。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對學生管理,進一步規範教學行為,併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嚴謹、紮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透過我一年來不斷的工作,我的物理教學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以後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4.培養學生的實戰能力

  考試考的是題,所以教學的過程就是教會學生解題的過程。審視問題,分析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如果沒有大量的練習,學生難以做到熟練準確。每次練習其實也就是對學生思維缺陷的一次填補。以前沒有很好地意識到這一點,以後要多加強對學生這方面的訓練。另外,要適度的給學生進行知識的擴充,不能過分的擴充知識。不然就會喧兵奪主——擴充的知識既不是考試的重點,又佔據了學生大腦的大部分空間。轉移了學生們的注意力,不利於重點知識點的深化。然而“讀書便唯讀書”的觀點,是我一直都很反對的,所以我在教學中加入了擴充,但是太多太雜,擾亂思維,適得其反。《老子》有云:“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我們要培養的是新一代的社會棟樑,那麼就不能讓他們成為雜而亂的麻!讓他們的思維向深度發展,太浮於表面的“博”只能是門門懂樣樣瘟。在知識的擴充和興趣的培養上,我得出了新的觀點——潛心書本,關注興趣。備課時自己的思路要以課本為牽引,講課時要指引學生的思維圍繞著課本、以及資料展開。如果思維脫離教本過遠或者思維擴充套件過快,由於學生的思維有限,便很容易出現上課走神。如果這個現象長久了,對於智力不太好的部分學生來說,這將成為他們的困擾,隨後變為負擔,然後自我放棄,最後輪為差生。

  5.注重實驗

  學生普遍感到物理“難學”,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教學中缺乏實驗。而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他們非常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和研究問題的方法,如日本初中物理的課時數只有75課時,但安排的學生實驗卻有20個,演示實驗有130個,並且絕大多數都是研究性實驗,基本形成以實驗為中心的課堂體系。可見,他們的學生在實驗方面得到訓練和能力培養比我國的學生多得多,他們學生的實驗心理素質比我國中學生強。因此,在當前我國中學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過程中,我們對物理實驗教學,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為了研究好這些課題,教師必須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學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困難,並結合教學實際,研究解決的方法,努力開發一些直觀的演示,同時在教學中引進近代物理學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現代科學的新成就,例如:用激發演示光的干涉和衍射,用發光二極體演示電磁感應中機械能與電能的相互轉化等。在實驗教學中,可在規定的實驗中,適當增加相關演示專案,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使學生的眼界更加開闊。例如“分子間作用力”的演示,可在兩隻乒乓球間夾上一段彈簧,球的外側套上橡皮筋,平衡時,引力等於斥力;增大球距時,引力大於斥力;縮小球距時,引力小於斥力。這樣不僅培養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更多地拓寬學生視野豐富他們的想象,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在演示實驗中增加學生的參與。演示實驗是教師利用課堂時間為學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時又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觀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種物理實驗教學方式。傳統的課堂教學,演示實驗通常教師演示,學生看,但是很多實驗學生根本看不清,特別是後邊的學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礙了學生智慧和潛能的發展,直接影響學生實驗心理素質的提高。因此,在演示實驗中,應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猜想、分析、歸納總結,甚至在實驗操作上讓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充分了解實驗的內容,多次重複,加深印象,鞏固記憶。例如:在“楞次定律”一節的教學中,筆者變原來的課堂演示實驗為邊做邊講實驗,每兩位學生髮一套實驗器材(乾電池、電流表、原線圈、條形磁鐵、導線),實驗中讓學生首先觀察電流方向與電流表指標偏轉方向的關係,再觀察原線圈的電流方向與磁鐵運動方向的關係,把直觀的材料作為培養學生知覺、觀察力的材料,引導學生仔細、準確地進行觀察,然後引導學生討論、研究、對比、總結出感生電流所引起的磁場方向與磁鐵運動方向的關係,最後訓練學生用科學的語言描述,並解釋所觀察到的現象,從而順理成章地寫出楞次定律。

  可見,演示實驗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參與,不僅有顯示學生實驗技能的機會,又能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及能力的培養,加深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同時可領略物理學的思想,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中學物理課堂演示實驗可分為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而大部分是驗證性實驗。驗證性實驗是對知識的正確與否加以驗證,鞏固和加深對基本規律和基本原理的認識。但是,對學生在學習物理的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方面不能得到鍛鍊,也不利於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物理規律的能力,而探索性實驗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造能力、自學能力、觀察實驗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獨到的作用。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對真理的探索比佔有更加寶貴”。

  因此,在教學中可把一些驗證性的實驗變為探索性的實驗。在實驗教學中,要儘量再現實驗的設計過程,多讓學生想想:“為什麼要這樣做?”“換種方法行不行?”以此滲透物理思想,啟迪學生思路。例如在“牛頓第二定律”一節的教學中,筆者將這個驗證性實驗變為探索性實驗。其研究方法:

  ①邊學邊做實驗:首先讓學生按照自己設計好的實驗方案做實驗,使學生從實驗中初步認識物體的加速度a與物體的質量m及它所受外力F有關。然後,筆者再演示課本上的實驗,規範操作,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而且讓學生觀察實驗過程,注意發現研究物件引起變化的原因和條件以及在實驗中出現的現象,使學生對a和F、m的關係獲得感知。

  ②探索知識: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具體研究,處理實驗資料、列表、畫出a-F、a-1/m的圖象。

  ③歸納總結:師生共同分析、歸納、總結出牛頓第二定律。這樣,讓學生用實驗探索和理論探研兩種方法自我進行推證,在推證過程中學生就自然而然地對核定的研究物件、成立條件、使用範圍、注意事項搞得一清二楚。讓學生由學知識變為主動探索自然規律,對知識學得更紮實更牢固,同時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薰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