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實踐個人總結

教師專業實踐個人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專業實踐個人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專業實踐個人總結1

  近年來,我校為提高專業教師實踐操作能力,加快“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職教發展內涵,制訂相關檔案要求專業教師每年必須進企業至少實踐一個月,從事生產管理、技術研發、實際生產等工作,讓教師先在“做中學”,再在“做中教”;教師進企業實踐、實習、實訓,多以現場操作、跟班作業、專項課題研究的方式,切實夯實專業教師的理論基礎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以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從而使教師瞭解企業單位對人才需求的要求,明確專業技能培訓的方向,更好的適應職業學校技能培訓和實習指導工作,更好的服務於社會。要求教師透過實踐鍛鍊,切實加深對工廠的認知,豐富教學例項,培養愛崗敬業、艱苦奮鬥的優良品質,使得教師對今後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更加貼近企業需要,從而打造一支“一專多能”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通過幾年的企業實踐,我進行了總結:

  到企業實踐鍛鍊,一是瞭解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工藝流程、產業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二是熟悉企業相關崗位(工種)職責、操作規範、用人標準和管理制度等具體內容;三是學習所教專業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四是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和用人標準,不斷完善專業實訓教學方案,改進教學方法,積極開發校本教材,切實加強職業學校實踐教學環節;五是提高教師本人的實際操作能力,更好的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以利於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 進企業實踐,不僅鍛鍊了教師隊伍,拉近了課堂教學和企業生活的距離,更讓教師明確了市場和企業對本專業人才的定位和需求,促進了產、教、學、研的結合,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深入基層企業,親身體驗生產一線的工作,也有利於提高青年教師艱苦奮鬥、敬業奉獻的品質。教師進企業實踐、實習,突破了師資培訓“從學校到學校,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模式。

  教師專業實踐個人總結2

  一、開展企業實踐鍛鍊活動,提高教師實踐動手能力

  高職學院強調的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作為專業課教師,首先自己必須具有過硬的實際操作技能才能教好學生,故我們要求參加實踐鍛鍊的教師踏踏實實從生產一線做起,抓住一切機會自己動手操作,積累經驗,切實提高自己操作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下企業鍛鍊教師參加了企業的技術改造、裝置的安裝除錯、電氣裝置故障檢修等工作,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實踐技能,也對以前所教理論課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使理論教學的針對性、應用性和實踐性大大增強,提升了自主技術開發研究和指導學生解決技術難題的能力。

  二、參與企業實踐鍛鍊,熟悉企業生產工藝流程,瞭解行業現狀與發展方向。

  暑假期間,我係派出了10位教師深入到3家不同型別企業進行實踐鍛鍊,熟悉瞭解企業生產工作流程,瞭解與自己所教專業相對應企業、行業的生產、技術、工藝、裝置的現狀和發展方向,有利於他們在教學中及時補充反映當前生產現場的新技術、新工藝,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在課程教學中,把行業現狀和特點如實地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儘早與社會接軌,不至於讓學生走出校門,與行業實際脫離太遠,從而產生種種不適應。

  三、透過企業實踐鍛鍊,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教師下企業鍛鍊,瞭解了目前行業、企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就業狀況,透過自己親身經歷,掌握企業對本專業人才知識結構、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的要求,返校後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培養出更符合企業需求的應用性人才。同時根據企業要求與工作過程特點,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整合教學內容,按知識結構分模組,按能力結構分專案,按認知規律分任務,採用工學交替,教學做一體化模式進行教學,切實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根據企業對員工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溝通協調能力、隨機應變能力、服務意識、敬業精神的要求,修訂教學計劃時加大人文素養、職業素養培訓課程比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加強自身修養。

  四、透過企業實踐鍛鍊,改變思想觀念,提高教師學習技能積極性

  在沒有下廠實踐鍛鍊時,很多青年教師,尤其是從城市來的本科畢業生、碩士畢業生看不起企業普通工人,認為自己理論水平比工人高,接受能力比工人強,又是大學教師,要向一個只有初高中水平的普通工人請教,心理很難接受,下廠實踐鍛鍊積極性不高。自已下廠與工人師傅接觸後才知道自己動手能力遠不如操作工人,並被工人師傅的精湛技藝與敬業精神所折服,徹底改變了青年教師的思想觀念,激發教師學習專業技能積極性。

  另外,10位教師返校任課後,師生反響很好,能較好地把書本的理論知識和到工廠實踐鍛鍊所學專業技能緊密結合起來,教學內容豐富,形象生動,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大部分教師對此有深刻的理解,教師要求去企業鍛鍊的積極性很高,此次假期教師企業實踐鍛鍊起到了較好示範作用。

  教師專業實踐個人總結3

  我20xx年參加工作,20xx年開始配合社科部組織本院學生開展德育課的社會實踐考察活動,至今已有十年,實踐成果—教師總結。十年來帶領學生參加過赴法庫、棋盤山團校、撫順雷鋒紀念館等地的考察活動。近來在校領導大力支援,社科部老師的精心安排下,社會實踐活動規模不斷擴大,內容更加豐富,組織更加完善,在學生中的影響也與日俱增。

  十年來感觸頗多,對德育課的教學實踐活動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社會在不斷髮展,高等教育面對新的局面,也面臨很多新問題和挑戰。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培養應用型人才和一專多能型人才需要學生在校期間不斷接觸社會、深入社會、瞭解社會。學生接觸社會的渠道和方式很多,有以個人為單位的打工、實習。有團委組織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也有高年級的`專業實習實踐。但是社科部組織的德育課社會實踐教學對在校學生的成長成材有著其它實踐活動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實踐考察的目的是使廣大學生鍛鍊能力、磨練意志、開拓視野,豐富他們的人生閱歷。與學生個人打工實踐相比較具有更強的組織性和針對性;與團委組織的“三下鄉社會實踐”相比較其達到全員參加的高普及率是不可比擬的。與高年紀的專業實習實踐相比兩者的側重點又截然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是互補的。

  十多年來,學校組織了數萬學生參與其中,這項活動已經深入人心,成為沈大學子的必修課之一。也是低年紀學生入學後就一直期待的“快樂之旅”。

  對於參加社會實踐考察的廣大學生來說,活動是愉快的充實的,內容豐富多彩的。而對於我們組織者來說確是責任重大。在十年的探索和實踐過程中,我們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自我完善,使活動組織得更嚴密更安全,內容更充實,學生的收益更大。現就法庫基地實踐考察為例談談自己的工作體會。

  一、充分的動員是順利開展活動的前提。

  每一個團隊考察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天,這兩天中安排的內容非常豐富,行程也很緊張。我們要在出發前幾天進行統一動員,讓學生充分了解本次社會時間的目的、意義,並把整個行程詳細的告訴學生,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佈置好任務,包括考察報告的相關內容和具體細節要求,給學生一定的壓力和動力。出發前要做好分工,給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確定小組長,同時對班長和小組長進行深入培訓。結合以往團隊的考察經驗佈置好每一個細節的工作。

  動員的目的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使命感,讓學生明確考察的目的,瞭解行程和各個關鍵步驟和相關注意事項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物質準備。

  二、嚴格的組織紀律是活動圓滿成功的保障。

  每一個考察團隊,少則二百多人,多則四、五百人。這樣的大團隊在考察過程中的組織紀律性和安全工作非常重要。交通安全、飲食安全、住宿安全、當地治安狀況、突發事件的防範和處理都是我們組織者要細心考慮的。首先在出發之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重點強調危險的活動不要搞、危險的地方不要去、任何情況下不允許單獨行動,考察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同老師聯絡。同時宣佈各項紀律特別要強調一切行動聽指揮。

  活動過程中的細節非常關鍵,由於考察內容很豐富,兩天來考察團要多次乘車往返於各個考察點,所以每次上車前必須集合隊伍清點人數,以免出現學生走散現象。 考察期間學生要在當地就餐,我們規定任何情況下禁止飲酒,特別是晚間自由活動期間,有專人對學生進行監督,發現違反紀律的情況及時制止。

  住宿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幾百名學生分散在當地多家賓館招待所,若管理不善將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我們規定晚間10點以後嚴格禁止外出,同時強調消防安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個住宿地點要安排一名老師負責管理。每次考察在夜間10點以後我都親自帶隊對學生住宿地點逐一進行檢查,發現沒有歸宿的要及時聯絡,當學生全部歸宿後要叮囑招待所的值班人員夜間禁止學生外出。

  我們在法庫一直進行一項很有意義的考察活動,名叫“舉目無親闖頓飯”,就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帶上自己買的菜去當地農戶家做一頓午飯。這項活動是和當地群眾最密切最直接的接觸,最能反映出我們大學生的基本素養。因而我們對這項活動很重視,特別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言談舉止。我們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是:“語言親切態度友善、尊重老鄉生活習慣、保持清潔文明就餐,用油用柴適當付錢、不拿老鄉一針一線”。在活動期間帶隊教師挨家挨戶的進行走訪,並徵求老鄉對學生的意見,確保紀律和形象。

  三、培養出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在法庫考察期間條件相對艱苦。由於經費和條件的限制,伙食只是簡單的農家飯菜,住的是簡陋的招待所,有時候還不得不兩個人合住一張床。起初我們總是擔心那些從小在市裡長大的孩子難以適應,但是透過實際鍛鍊,我們感受到我們的學生確實很可愛,在特殊的條件下能體現出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沒有抱怨、沒有挑剔,學生很快就能夠適應這樣的環境,並且相互謙讓。在學生成長過程中這是很難得的教育過程。

  考察期間,有時候要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我們刻意跟蹤觀察各小組的活動情況,結果令人滿意。組員之間親切友善、相互幫助、密切配合。有時我們特意將兩個以往有過矛盾的同學分到同一個小組,並安排組長協調他們的關係,結果兩天的實踐結束後他們往往就會拋棄前嫌成為好朋友了。共同的經歷,面對共同的困難使友誼更加牢固,法庫的考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