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兒教師課堂教學總結

最新幼兒教師課堂教學總結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在這些日子裡,我們的教學能力、經驗都有所成長,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總結了。那麼什麼樣的教學總結才是好的教學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幼兒教師課堂教學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幼兒教師課堂教學總結1

  1、提問既要面向全體,又要針對個別

  課堂提問要使全班幼兒都能參與思考,但不同幼兒學習基礎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維方式有差異,所以教師提出的問題應符合不同認知水平的,能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要求。無論哪個班,都存在“中間大,兩頭小”的現象——中等生佔絕大多數。因此,設計課堂提問時,要以中上等學生水平為主,在此基礎上將某些問題作一些深化,某些問題分層次,以便在課堂中向這些幼兒提出。總之應儘量使每個幼兒都有回答的機會,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例如:科學活動《光滑的玻璃製品》,所設計的提問“看看桌子上的東西,找找哪些是玻璃做的?是幹什麼用的?”這是針對能力較弱的幼兒;“你還知道哪些是玻璃做的?是幹什麼用的?”“你們摸摸、看看這些玻璃製品,它們是怎樣的?”是針對大多數幼兒的:對能力教強的幼兒可以問他們“我們來看看、摸摸,比較一下,玻璃製品和我們認識的塑膠製品有什麼一樣或不一樣的地方?”

  2、提問後應給予幼兒一定待答時間。

  據研究,從孩子傾聽問題——理解問題——言語組織至少需要2-10秒,依問題的難易程度而不同,如果請幼兒站起來回答,則依個人的性格特徵(內向型、羞怯型、外向型)而差異較大,從5秒到30秒不等。因此,教師的提問需要考慮到問題的難易、語言表達,孩子的性格等因素,給予幼兒充分思考的時間。但在實際中,有很多教師提問留給幼兒思考的時間僅1秒左右,這不僅沒有發揮提問激發思考的作用,而且容易挫傷幼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例如在故事教學中,當教師講述完故事後,往往會提“故事中有誰?”以此讓幼兒來了解故事中的角色,這些問題比較表面化,那麼等待的時間可短些,而且不用重複回答。像“你還能幫他們想出哪些更好的辦法?”這種發散性思維問題,教師可以多等一下,而且可以請多一點幼兒回答。

  最新幼兒教師課堂教學總結2

  近段時間觀摩了許多幼兒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效果各不一樣,有的教師組織的活動非常精彩,很有教育育義,使幼兒得到了發展;有的教師組織的活動卻不盡如人意,看後不知所云,不能使孩子得到發展。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轉變觀念,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要做到有效教學。那麼,什麼是有效教學?有效教學就是在正確的教育教學思想的指導下,透過教師的有效行為,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幼兒有效地發展。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一定是一個有課程意識的教師,也一定會關注教學的有效性,透過有效教學來提高教學質量,透過有效教學,來促進幼兒可持續的、全面和諧的、富有個性的發展。如何把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選擇內容要有教育價值,促進幼兒發展

  在正確把握整體教育目標的基礎上,需要我們選擇適合幼兒的、具有教育意義和價值的教學內容。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價值分析,思考其蘊涵有哪些教學的`價值。在充分把握教學內容的價值後再分析和思考:哪些價值是可以在本次活動中挖掘利用的,哪些是可以在遊戲和日常活動中滲透的,以此確定活動的教學側重點。

  目前許多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活動內容太簡單,沒有難度,對幼兒缺乏挑戰。2.活動看似很熱鬧幼兒積極參與,對幼兒卻沒有發展價值。教師要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根據“最近發展區”原則,選擇適合幼兒的教學內容,使幼兒跳一跳能夠夠得著,使幼兒有所發展。

  二、目標設定要有效,具體可操作

  教學活動的目標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是教師根據教學活動的目的和任務,在充分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狀況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為某個具體的教學活動做設定的擬達成的結果,或擬引起的幼兒行為變化。所以說,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歸宿,有助於教師把握幼兒發展和教學活動的方向,明確幼兒經驗的提升點,還可以幫助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幼兒,瞭解目標對幼兒的適宜度。因此,目標的制定必須是合理的,如果目標本身不合理,與兒童的發展是衝突的,那麼這個活動再“精彩”也仍然不合理。在聽課中,我發現有些教師的在設定目標時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目標的設定不符合幼兒的發展需要,有的簡單,幼兒沒有興趣,或者太難,幼兒達不到,感覺吃力。二是目標的設定主體不統一。我們現在提倡以幼兒為主體,目標的表述要以幼兒的口吻表述。三是活動目標過於籠統和寬泛,目標要具體、明確、有較強的針對性,易評估。四是活動目標的表述不完整,或者以過程代替目標,無結果、無目的、無意義。教師在目標表述時要寫清活動實施的方式和方法,並分析和指明這種方式方法背後的目的和最後的達成結果是什麼,解釋這一環節背後的價值定位。因此,在設定目標時要做到:

  1.目標必須適合幼兒的發展水平,切忌定位過高或過低。

  2.目標必須具體、明確,可操作、可評價,切忌太空太大。

  3.目標要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目標表述要完整。

  4.要有整合的思想,關注教育的多重價值,包括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能力等。

  三、課前準備要充分,深刻挖掘教材內容

  1.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賦予教育活動豐富的內涵。教師平時要博覽群書,並做好大量的備課工作。確定好教學內容後,教師還要透過查詢相關資料,豐富自己的知識經驗,使教學活動更加豐滿。

  2.教師要有解析教材的能力,能夠深刻挖掘教材內容,挖掘教材蘊含的教育價值,對幼兒進行情感態度、知識技能的教育。例如,我園教師潘娟霞的一節小班閱讀活動《打蒼蠅》,潘老師用充滿激情的趣味性的語言,結合幼兒以往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透過觀察人物的表情和動作,揣摩圖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和語言,很好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對“打蒼蠅”這一活動充滿了興趣,在笑聲中讓幼兒懂得了蒼蠅是害蟲,並知道如何用合適的方法打蒼蠅。

  四、環節安排要有效,重難點突出

  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設計的,切忌走形式。要簡明扼要,詳略得當,突出重難點。例如,有的教師在活動匯入時,為了增加趣味性,調動幼兒的興趣,饒了一大圈才回到正題,其實用一兩句簡潔的話語就可以直接匯入活動。也有的教師為了達到動靜交替的效果,提高活動的氣氛,讓幼兒在操作後,跳一些、唱一些與教學活動無關聯的歌曲舞蹈,反而打亂了活動的整體性,不能讓幼兒完整的體味活動的意義。還有些教師在活動的結尾環節,往往喜歡向幼兒丟擲一個“誘餌”——等會兒老師帶你們幹什麼等,其實活動結束後並沒有或不可能兌現。老師的初衷或許是想讓幼兒仍然保持興趣使活動持續延伸,實際上,這樣的結束毫無意義,還可能會令孩子產生老師失望的印象。成功的教學結束語,不僅可以系統概括本活動的教學內容,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寬、延伸教學的內容,激發幼兒旺盛的求知慾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方法要有效性,激發幼兒興趣

  選擇有效的方法手段,這是有效教學的關鍵。一是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很多,如情景創設、遊戲表演、討論交流、觀察、操作、示範講解等,要選擇最容易達成目標的、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的方法。二是合理運用教具、材料。要能幫助幼兒主動高效地學習,不能對幼兒的學習產生干擾;操作起來方便。是選擇課件,還是圖片、實物都要依據活動的需要,合適的就是最好的。三是教具、材料何時呈現、如何呈現、幼兒座位安排等等,都是活動前老師要考慮的細節問題。不能一味追求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新穎化而忽視了教學價值,教學方法要為教學服務,用最合適的方法達到教育幼兒的目的。

  總之,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不斷反思,總結經驗教訓,具備深厚的教學功底,形成良好的隨機應變能力及課堂調控能力,靈活調控教學活動,靈活應對教學活動中的突發事件,隨即生成新的教學活動,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我們要不斷學習轉變教育觀念,不斷總結反思,善於從教學活動的實際出發,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使師生在有效的教學活動中得到發展,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最新幼兒教師課堂教學總結3

  xxxx年6月10日,我有幸的參加了縣裡組織的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評比活動,此次活動給我們提供了一次很好地向同行學習機會!透過觀摩教學活動後,她們的遊戲化及情景化使我受益匪淺、收穫頗多。在本次的觀摩活動中,幾位老師設計的遊戲課教學目標明確,所選內容以及整個設計過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活動過程緊緊圍繞著目標,環環相扣,很好地完成了目標。她們能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和身心發展的特徵選材,很好的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將幼兒帶入一個躍躍欲試的情境中來,使幼兒充滿期待地進入下一個活動環節。如:小班健康活動《螞蟻爬爬爬》中,鄧老師選擇了幼兒熟悉的小螞蟻,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就提起來了,在整個過程中,馮老師講解動作要領時清楚,而且能多次的強調。在練習手膝著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的這個基本動作時,還請一名動作正確的孩子來展示。為了避免枯燥的單動作練習,還設計了一個螞蟻媽媽帶小螞蟻散步、遊戲、找糧的情境,讓幼兒置身於遊戲情境之中,在一系列遊戲場景的變換中練習手膝著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倒退爬,以此來滿足孩子爬的興趣和慾望,並相應提高他們爬的能力。遊戲的教學同時也是離不開教具的配合的,幾位教師的教具準備得很充分,尤其是教具的製作豐富多樣,每一種形式都深深地把幼兒吸引,高度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總的說來,透過這次觀摩課的學習,讓我的思路不在侷限,彷彿看到了前方的明燈,有了前進的方向,我開闊了視野,學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論,從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這將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