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總結
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總結
日子總是像從指尖流過的細沙,在不經意間悄然滑落,回首這段時間的教學歷程,我們收穫了成長和感動,不妨把這些記錄下來,寫一份教學總結吧。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份精彩的教學總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總結1
20xx年10月22日,我有幸參加了全市組織的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專題研討會。劉俊祥老師為我們做了“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方案”的專題講座,老師方法新穎,獨具特色,使我們這些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受益匪淺,更使我們眼前一亮,頓感豁然開朗,為我們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指引了方向。下面就談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以前我的教學總會把課文當作重點,單元主題曾經受到過不屑一顧的冷遇,原因是以前沒有認識到單元主題蘊含的內在價值和對學生的指引作用。看了單元整體教學的介紹,才知道我們在教學新的單元時,不能將每篇課文單獨來備課,而應該從整體上把握,讓學生從整體入手感知單元,可以讓學生知道這個單元學什麼,自己將要經歷什麼,興趣點與疑惑點在哪裡,可以結合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在一個相對大的範圍內確定學習目標。我們將“單元整體感知”獨立成一個課時,可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望。
透過學習我還發現單元整體教學還具有以下優點:
(一)這種“單元整體教學”與學生自學、分組教學相結合,能有助於學生的全員參與,整體提高。
單元教學的時候,都要求學生先自學每篇課文,找出不懂的問題,然後在小組內提出並交流。由於交流階段一般在自學基礎上進行。交流內容一般為:學懂學會了什麼;提出不懂的問題或值得討論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有的放矢地引導全班學生討論以求得到解決。全班同學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鍊學生的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二)還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知識。由於單元教學的速度快,效率高,因此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指導,進一步提高了閱讀能力。
(三)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較強的自學能力。
不但有助於課堂活動的開展,還有助於高效課堂的構建。
單元整體教學不僅是對教師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也是對學生們的一次考驗。在今後的實際教學中我一定更加努力的在學習中探索,在總結中提高使自己更快的適應新的教學方法。
總之,透過此次學習,使我明白了整組教學的一些新的教學理念,並且透過兩節觀摩課,我看到新的教學理念真正的呈現在課堂上,提高課堂實效,創設輕鬆民主的教學氛圍,變“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透過更廣泛的途徑讓孩子獲取更多的知識,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的體現到自我價值,雖然我們還在摸索,但是我們願在教學的實踐中不斷提升,“我們不要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即使課改的路程還很漫長,我們也會滿懷對教育的熱情去迎接那屬於我們的明天的太陽。
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總結2
新課程實施以來,按“主題”組織單元的設計已成為語文教科書編排的一個新取向。單元主題教學是根據課程實施的水平目標,確立若干個教學主題,教師遵循學生學習的一般規律,以主題為線索,開發和重組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連續課時單元教學的教學方式。圍繞某一主題組織單元的設計突破了以往教科書封閉、零散和乏味的結構體系,對學生的參與很有吸引力。這種設計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與單篇備課、教學相比,單元主題教學著眼於語文學習的整體性、綜合性、實踐性、更強調課程資源的整合與生成。這就要求我們改變教學策略,更多考慮教學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問題,變以往的“教教材”為“用教材教”,既注意同一主題下各部分內容的相互支援,也要注意聯絡以往學過的內容,結合學生的經驗世界和現實生活,實施靈活而開放的教學。那如何進行單元主題導讀,實現“教為不教”的目的。
一、激趣匯入,引出主題
在我們語文教學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成功不成功,開頭五分鐘。”所以說成功的匯入對整堂課有著很大的影響。要想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度教學目標,要實現強化主題閱讀教學的目的,激趣匯入、創設情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做法之一。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圍繞“緬懷革命志士”這一主題,組織了追憶革命先輩感人事蹟的四篇課文,表現了不同時期、不同崗位、不同事蹟的人物共同的理想與信念: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革命先輩對革命的忠誠,對革命的堅貞不屈,對人民的忠誠都體現在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的描寫上。在教學時,我先播放了幾個革命戰士英勇搏鬥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激烈戰爭場面的影片資料,讓學生邊聽革命歌曲《五月的鮮花》邊觀看影片,切身感受當時戰爭的激烈,革命志士的奮不顧身。然後交流自己的感受,並說出自己知道的革命英雄的名字,我接著以飽蘸感情的話語進行匯入:“是啊,這一個個響亮的名字我們並不陌生,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走近革命志士,感受他們的偉大。請同學們讀一讀本單元的導語,看看本單元是圍繞怎樣的專題來安排文章的。”學生很快大聲說:“緬懷革命志士”。“好,從今天開始,讓我們認真閱讀本組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透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表現革命先輩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的。這樣一放(放影片)一導,課堂氣氛陡轉熾熱,學生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了,並且他們已明確了本組文章的學習任務。“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想,我已收穫了百分之五十的成功。
二、瀏覽課文,驗證主題
首先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目錄,看看精讀課文有哪些?略讀課文有哪些?接著快速默讀(瀏覽)課文,自主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革命志士的優秀品質,最後全班交流默讀課文的收穫,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這一環節的教學注重了學生快速默讀課文並概括文章內容能力的培養,更讓學生從整體上對本組課文有了初步的瞭解,做到心中有數,為下一步將課文與課文之間的整合打下了基礎,遵循了“單元主題教學”的整體性、整合性。
三、圍繞主題,形成體系
新課程下的語文課本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主題”設計編排,單元內各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對這一主題進行呈現、展示。“單元活動主題”是貫穿整個單元教學的主線,單元活動主題的設計,要考慮到學生思維活動的實際情況,達到單元訓練重點的目的。我想“單元主題”就像高高矗立的金字塔,單元內的每篇課文就是托起金字塔的一塊塊基石。只有對這些“基石”進行系統化的累砌,地面上才有可能出現金碧輝煌的“金字塔”;若“基石”東一塊西一塊,何來“金字塔”的聳峙雲天?所以說,我們只有對單元內每篇課文的教學進行系統化設計,才吻合新課程語文讀本的編輯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凸現和實現單元主題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功能,才能最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會學習,能主動積極的去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對文化的積累。
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編排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瞭解文章的敘述順序,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透過認真閱讀感悟讓學生受到革命傳統教育,紀念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懂得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而訓練的重點是認真閱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怎樣透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外貌的描寫表現革命先輩對革命的忠誠、堅貞不屈,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生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我根據這一單元的編排目的及訓練重點,進行系統的教學設計:
(一) 感悟革命豪情,學會品析人物。
《十六年前的'回憶》既要學生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後與敵人作鬥爭的事蹟,接受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更要引導學生透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李大釗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精神及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領悟課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表達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學會品析人物是自主閱讀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因此,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從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描寫來體會和感受人物高貴品質的讀書方法。在教學時,基於學生對李大釗不是很瞭解的原因,我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李大釗的資料及李大釗被捕時革命形式的資料,拉近學生與李大釗及當時背景的距離,為深入理解課文做好鋪墊。教學時,我破題匯入,以“憶”作統領提出問題:課文寫得是誰的回憶?回憶了誰?回憶了哪些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自主思考,參與討論,解決問題。在學生了解了課文主要內容和敘述順序後,進一步問學生“你覺得李大釗是個怎樣的人?”以此引導學生抓住描寫李大釗語言、動作、神態的句段引導學生感悟深入理解課文。此時,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課文邊思考,畫出描寫李大釗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並簡單寫下自己的感悟。例如句子“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佔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引導學生透過人物神態、動作描寫進行深入體會,想象李大釗當時的表情及心情,並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在有所領悟的基礎上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李大釗面對敵人的臨危不懼及對革命事業的信心。讓學生透過對本課地學習,革命先輩的革命精神,學會品析人物的基本方法。總之,教學時,避免過早地主觀設定重點句段,造成學生對課文片面的理解,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
(二)巧用讀書方法,感受人物品質。
讓學生在有了一定的品析人物能力的基礎上,試著獨立閱讀,獨立品析人物,體會革命先輩的革命精神,感受革命先輩的偉大,激發崇敬、緬懷革命先輩的思想感情。《燈光》《一夜的工作》兩課的教學充分信任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體會革命先輩的革命精神。讓學生在瞭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體現人物高貴品質的語句體會郝副營長為了革命事業的勝利不惜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受周總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人格。總而言之,就是指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閱讀實踐中。
(三)巧設辯論,樹立人生理想。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於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是一篇演講稿,屬論說文範疇。文章論點鮮明,開篇點題提出中心論點: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然後從三個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首先提出要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也就是人生的價值,藉此話題我跟學生說“理想是人生導航的燈塔,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併為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奮鬥,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有意義。”以“我的理想”為辯題,讓學生在課堂上展開辯論,透過辯論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革命志士的無私奉獻,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增強為自己有價值的人生努力的意識。
四、單元活動,拓展延伸(細講)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程資源,有兩大核心組成:一是課堂文字資源,二是課外文字資源。課堂文字資源是有限的、單一的,用葉老的話說“教材永遠只是一個例子。”要想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單靠課堂文字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大課外閱讀。那如何進行課外拓展,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強化文字主題對學生的心靈衝撞力呢?
(一) 圍繞主題,課前指導閱讀。
有些課文所講述的事情,與我們尤其是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學生難以很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針對這種情況,課前我佈置學生蒐集相關資料,學習新課文前我根據學生蒐集的情況進行資料補充,在師生蒐集的資料助讀下,讓學生了解時代背景,瞭解知識的來龍去脈;有時還引進報刊雜誌中與課文相關的文章,幫助學生將課文內容拉近我們的生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與作者產生心靈共鳴。
如學習《十六年前的回憶》時,同學們可先透過上網或查閱書籍來蒐集有關李大釗的資料,看有關李大釗的影視作品,瞭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從而感受李大釗的革命精神,真正理解課文內容。,
(二) 圍繞主題,課後指導閱讀。
為了能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學完課文後我組織引導學生自主有效閱讀交流《經典閱讀》的三篇文章,進行鞏固閱讀,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這一重點內容。如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重點就是透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來表現革命先輩的革命精神,課後還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有關革命英雄的書籍,進一步感受革命英雄的高貴品質,並掌握作者的這一寫作方法。
還有些課文節選自長篇作品中的片斷,學完課文後,可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找來原著讀一讀,這樣,既可以擴充套件知識面,同時又能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如學完《魯賓孫漂流記》後,向同學們推薦《魯賓孫漂流記》來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
(三)圍繞主題,讀寫結合。
著名作文教學專家丁有寬說:“讀寫結合,事半功倍,讀寫分離,兩敗俱傷。”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讀寫分離,既不利於閱讀能力的提高,更有害於作文能力的培養。進行單元主題教學,教師不僅要整體把握單篇文章內容的特點,還應找準讀寫結合點,讀的重點應該成為寫的重點,也就是注重對文章內容的拓展理解、生活化解讀和對作者思想、人格的深入認識、評析的寫作,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和感悟能力。
如: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此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指導學生透過學習,領悟作者透過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教學時,我把“口語交際·習作六”、“回顧·拓展六”、“課外書屋”的教學內容交叉、融合,我先讓學生先閱讀“口語交際”的三則小故事及“課外書屋”的漫畫,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這三則小故事和這組漫畫的看法。接著,聯絡自己的實際,想一想在生活中,是否有過類似的故事,給小組內的同學講講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故事。然後,指導學生閱讀《回顧拓展六》中“交流平臺”,細細體會文章寫作中,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描寫方法,並請學生試著在自己的作文中運用。這樣透過老師的講解對人物進行賞析,到學生獨立品味語言賞析人物,再到把從中學到的有關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層層遞進,一步一步地達到教學目標。
我們已經走過了新課程改革的幾個春天,讓我們繼續踏著這春天的腳步,進一步探索“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眾人拾柴火焰高。”相信透過我們的探索與實踐,“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會給我們萊城區教育的發展插上理想的翅膀,成就我們的學生,成就我們的老師,成就我們的學校,成就萊城教育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