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骨幹教師培訓研修總結(通用7篇)
2021骨幹教師培訓研修總結(通用7篇)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並改正,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總結怎麼寫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1骨幹教師培訓研修總結(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總結1
本學期,我著重從德育出發,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把研修工作落到實處,在課堂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不斷修正自己的思想,國家的興衰,取決於教育;教育的興衰,取決於教師。教師是立校之本。而師德則是教育之魂。
一、良好的師德,是自我教育完善的需要。
從古至今,在人們心目中,似乎很難找出比教師更受敬重的職業。只要用真誠的心去感化學生,用真誠的愛去引導學生,只有真的愛學生才能當之無愧地說愛教育事業。記得曾經有一位教育家說過:“要使學生的品德高尚,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言談舉止,為人處世,衣著穿戴都是學生私下議論的話題。為人師表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應嚴以律己,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成為學生的表率。孔子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二、認真研究新課程。
透過認真學習新課標,能夠把握新課標“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的精神,特別對新教材體系和內容安排做了學習和研究,開展集體備課和教學反思活動,提高了自己備課和講課教學水平。
在我的課堂教學上,我帶給我的學生是一種音樂學習的輕鬆,明朗而高效的節奏感,嚴肅而活潑的氛圍,重學法指導,重合作意識的培養,重情感交流。在新課標下,我覺得教師的教學要放在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內趨力,引導學生主動探求音樂知識;指導學生學習音樂的方法,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
我堅信,興趣是學習任何知識最好的老師。正因為如此,學生們在適應了我的授課模式以後,漸漸地從對我的課堂發生興趣轉向對音樂學習感興趣。我是發自內心地感動於這種良性的迴圈。同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我能夠適時適當地利用多媒體教學裝置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學習緊張感和焦慮感,激發學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這樣既充實豐富了課堂,又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愛是教師美麗的語言,我們教師應有那顆與學生溝通的法寶——博愛之心,去愛學生,影響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我們應該用先進的理念、恰當的方法帶給學生鮮活的知識與技能,成為現代社會有用之才。我願用這一溝通的法寶——博愛之心,在知識的海洋裡播種與收穫。願我們的生命在收穫與播種的海洋裡飛濺出璀璨的花朵。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總結2
回憶一個多月的網上學習,我的心中感慨萬千。學習的過程雖然苦點,累點,但我要說:“苦,並快樂著;累,卻成長著。”因為透過這次培訓,我被各位同仁參加培訓的熱情深深地感染著,更被專家教授們對教育教學中的許多精闢見解所激勵著。這次研修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做幸福的教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可見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我們常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教師要想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體現其積極的作用,就必須培養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做幸福的教師。只有當教師從心理上把教育事業作為讓自己幸福的事,才會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無怨無悔;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地影響著學生,激勵著學生。
二、做終身學習的教師
隨著知識媒體的進步和資訊傳遞的快速,作為跨時代的教師,如果只是滿足於將教材教完,學生能夠做起題就夠了!那就大錯特錯了!現如今,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廣,想法越來越多、越來越新奇,學生在變,教師卻停步不前,其結果必然是被學生所唾棄,被社會所拋棄,面對這種情形,教師也只有必須不斷學習新知識了。可見,一個當今的教師,應同時具備雙重身份:既是教師,又是學生。教師為“教書育人”而學習,學習應成為我們一生的追求。我們應當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培訓如研修等,不斷地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新的教法,讓自己成為“源頭活水”,更好地滋潤學生渴求知識的心田。
三、做善於反思的教師
“吾日三省吾身”,我們每個人總是在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總結歸納,從而不斷地成長與進步,作為教師更不例外。教師每完成一課時的教學或一件事情的處理,都必須加以深刻的反思,反思的內容包括:教學任務是否達成、每個學生是否都有所獲、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是否合理有效等,透過反思促進我們的不斷進步。
四、做“有心”的教師
1、用心地專研教材、大綱和課標
感謝研修幫我們安排了兩次的線上研討,特別是對於教學設計這一板塊,專家們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理論指導和經驗傳授,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教材不僅指的.是有形的課本,更多的來源於我們的生活,所以教師要做一個有心的人,用心解讀課標、教材,並且時刻注意關心身邊的大小事,從而為教學服務。
2、用心專研學生
教師這個職業不同於其他職業,他面對的工作物件不是無思想和生命的機器,而是活生生的人,並且是有著自我意識和思想的人。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總結3
我這次參加xx培訓,完全讓我們親身體會到培訓裡面的真正內涵和豐富的知識面,與此同時讓我個人感覺到知識的一種昇華從這裡開始,總的來說,形式多樣,有名師的專題講解和分享,有學員圍繞專題而進行的互動討論,為我們的教育生涯拓寬了更長更廣泛的學習和教育方式,回首這段時間年來的學習,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
在學習期間,我深深地感到了新的教育觀念的衝擊。這個衝擊來自於教材、來自於教師、同時也來自於方法。精彩的知識面,讓我吃了一頓營養豐富的理論大餐,並引發我不斷的反思,而且專家們的那種自信和獨特的個性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他們身上,我得到的遠不只是專業的知識和作學問的方法的成長,而更多的是他們執著於事業、嚴謹勤奮、潛心鑽研、孜孜不倦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和作為教師、作為學者的閃光的人格魅力給我的感染。
在這裡,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轉變了觀念,能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反思我的教育,能更嚴肅地思考我所面臨的挑戰,思考未來的路如何去走。我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意識到了作為素質教育的具體實施者在教育中的分量,意識到了樹立新的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的重要意義。
我們大部分教師對教育改革,認為只要考試選拔制度存在,教育只能是應試教育,任何先進的理念都只是美好的理想。於是,我們中很多人安於現狀,停留於對教參的傳授,對教育的不足、失誤一味歸咎於應試,歸咎於學生的無知。處於這樣的環境中,時間長了,不注重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教育技能的砥礪磨練,不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即使學習,也只是裝了一些新名詞、新概念,不與教學實踐結合,消化成自己的思想。現在想來,不經意間我已成了新課程實施的阻礙者。
“教師在行動研究中成長”,教授的講座引發了我的思考,以往的課題研究是為了結題而研究,不是針對學生,而是針對課題評審人員,一度造成課題研究假、大、空的局面,寫個開題、結題報告,再補上一堆資料,便可以名正言順地結題了,久而久之,老師們對於課題的興趣和積極性也蕩然無存,再加上我們疲於應付xx教學,課題對於我們來說反而成了負擔。由此看來,我們沒有真正認識到課題的本質和重要性。
二十多年的辛苦耕耘,已磨去了曾有的激情和夢想,留下太多的茫然與困惑。這段時間年來我們靜靜地聆聽講座,靜靜地寫心得,徜徉在學習的快樂裡。我更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貧乏,自己的淺陋,也看清了過去的自己:安於現狀、自滿自足多,緊迫感、危機感少;吃老本念頭多,終身學習意識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縛,惰性大,闖勁少;無意義的耗費時間多,有價值的嘗試探索少;課堂上展示自己才華多,給學生參與的機會少。透過培訓,我清醒地認識到:激情和創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師的必要因素。我們今後會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的。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總結4
這項全國中小學農村教師培訓計劃為我們的教師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機會,提供了優越的學習條件。培訓期間,我積極學習,認真聽著名的影片講座,研究教學策略,實踐課堂教學,用心領悟教育理論。這次培訓讓我在教學理論和教育理念上得到了很多的補充,反思了我之前工作中的不足,也解決了我之前教學中的一些困惑。以下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經驗:
1、著名專家的影片講座讓我收穫了專家的思想和理論精華。
其中,教師的語言藝術尤為重要,對語言藝術的興趣不可忽視,因為學生天生活潑好動,需要有趣的東西來吸引他。有趣的語言可以吸引他的注意力,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提問藝術也很重要。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善於提問,還要善於啟發學生自己提問。只有認真學習和掌握教育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深入教育改革和研究,才能永遠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中。此外,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習和研究理論運用到教育實踐中,不斷反思和批判自己,使自己在教學中取得進步,逐漸轉向研究型教師,體驗工作的快樂和幸福。
2、教育信念就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教育者的行動方向。
有理想才有行動。當今社會,多種價值觀並存,讓人迷茫,迷失方向。在這次遠端培訓學習中,我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正確的認識。無論教師的社會地位和保級地位如何,我都應該為教師這個職業感到驕傲,我自己也感受到了深深的職業幸福感。“追求自己的教育夢想,是每一個優秀教師不可或缺的素質。
3、注重教師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養。
教師的性格影響孩子的成長。好老師是引導學生做出積極選擇的嚮導,好老師能放飛無助的心,帶來希望。優秀的教師應該加強個人品味的培養,用熱情點燃學生,用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用生命關愛學生。我從課程設定和教師的教學魅力中瞭解到,教師的品味在於內外兼修,在於個性和特長的共同提升。修養、激情、創新是成為優秀教師不可或缺的因素。
4、教育是一生的事業,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
所以,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有豐富的知識。優秀的老師在繁重的教學工作後,應該不遺餘力地學習充電。“問運河那麼清楚,只有活水之源才能來”,深刻認識到讀書學習永無止境,讓自己變得博學、敏銳、自信,讓教育智慧的活水永不幹涸。
這次培訓大大拓寬了我的視野。透過這一個月的訓練,我發現了自己視野的侷限。也讓我進一步瞭解到,進入新課程的教師不再扮演“傳道、授業、解惑”的單一角色,更多扮演的是“組織者”、“指導者”、“推動者”、“研究者”、“開發者”、“合作者”、“參與者”、“學習者”的多重角色。為了不斷完善我們的教育思想,提高我們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活動,我們的教師應該自覺成為教學研究者、終身學習者和教學實踐的反思者。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總結5
20xx年10月,有幸參加了河北省全國幼兒教師培訓班。首先感謝領導給了我這樣一個普通一線教師難得的學習機會,讓我能夠有幸親耳聆聽眾多專家教授的精彩講座,與來自多個城市的同事姐妹一起學習、探索、交流、探討。真的就像回到校園聽老師講課一樣,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讓我重新認識到,幼兒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責任。當老師容易,當好幼師不容易。透過本次培訓,我將在此做如下總結:
第一,師德的培養。
第一天上課,有幸聽了楊教授《幼兒教師師德》的講座,讓我進一步認識到了“學高中,為人師表”這八個字對幼兒教師的重要性。因為教育的質量取決於教師的素質。良好的師德是教師的關鍵素質。幼兒教師的權利大於任何教育階段的教師,因此其職業道德尤為關鍵。榜樣比言行更重要,幼兒教師的個人榜樣對於幼兒心智的健康成長是無法替代任何東西的。因此,幼兒教師應加強道德修養,用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風範感染和教育兒童,為兒童樹立良好的榜樣,給予積極正面的教育,使兒童從小身心健康發展。
第二,教育教學。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教授每天的活動”,讓孩子在日常活動和遊戲中學習,就像杜威說的:教育就是生活。因為幼兒園真正想給孩子的是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規則意識,良好的成長狀態。讓他們成為健康、陽光、受歡迎的人;成為一個堅強、勇敢、自控、自我管理的人;成為一個能保持持續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習慣的人。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實施“有效教學”,杜絕低效、無效甚至適得其反的教學。
第三,家園共育。
為了實現幼兒園的教育目標,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光靠幼兒園教育是不夠的,還要靠家長和社會的力量。要注重家長資源的開發,建立促進孩子和諧發展的共同願望,建立基於尊重的相互認可和接納,建立基於平等的相互合作。
以上是我在20多天的培訓過程中的體會。透過這次學習,我學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觀點,堅定了我從事幼兒教育和服務基礎教育的信念。希望能學以致用,積極將這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教育教學中,做一名積極向上的幼師。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總結6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對語文教學有一些想法,如下:
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人文精神和智慧的學科。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教師關注的焦點,討論、交流和探究等學習方式成為課堂的主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努力讓學生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學習,讓學生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程的引入。
“興趣是老師”。在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介紹新課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一上課就被安排在一個輕鬆和諧的環境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漢語。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類設計不同的匯入方法。可以用多媒體展示文字的圖片,讓學生進入場景;也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匯入,透過激發興趣,設計懸念,觸發設計,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的大門。
(二)、培養積極探索的習慣,培養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和語言技能的感知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認知能力和理解水平有關。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建立語義理解和體驗,就要引導學生見仁見智,大膽發表意見。在思維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出,促使學生在激烈的辯論和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精神的發展。教師要利用好這種情況,讓學生充分思考問題,然後根據自己現有的經驗和知識積累,發表不同的意見,就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透過辯論,學生對自然和無限的知識有了更好的理解,即使是有知識的人也會一無所知,意識到學習是無窮無盡的。這樣的班級,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與此同時,開放式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學空間,教師毫不猶豫地讓學生思考和爭論,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體驗到自我價值。
第二,注重閱讀和講評,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質與美的傑作,其精彩的語境描寫、精妙的語言運用、深刻的思想表達和獨到的見解都是指導學生理解的重要內容。然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有限,不可能引導學生實現課文中的精彩之處。為了讓這些奇妙的東西整體上打動學生,可以以閱讀為重點,引導學生反覆閱讀語言,從而實現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和情感內涵。同時,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評價文字,加深理解,昇華理解,填補評價中的空白。
第三,注意課內外結合。
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我們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世界。讓學生多讀課外書;透過這些收集和閱讀,為深入理解文字內容奠定基礎。其次,注重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比如我在學習《西湖》的時候,會找相關的資料和圖片給學生欣賞,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另外,我注重學科的融合。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獲取知識,培養能力。
未來我會繼續更加努力,努力全面提高學生語文成績。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總結7
我們本研修組主要研究議題是:如何讓學生透過動手操作提高學生動手和觀察能力。在本次課例打磨活動中,本人承擔《角的認識》這節課的執教任務,在各位老師的互幫互助下,圓滿的完成了任務,非常感謝各位老師的支援與幫助。
平角和周角是兩種特殊的角,學生理解起來比較抽象,為突破重難點,在團隊老師們的幫助下,從兩次備課到上課,然後進行第三次備課,我感覺本節課在課的教學設計上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在生活化的課堂中用數學
從繁忙的工地上,挖掘機工作時剷鬥臂形成的各種角入題,較好的激發了學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慾望和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積極性。在喚起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透過動態的過程把這些角抽象出來,學生透過仔細觀察,感知數學上的“角”的形象。
二、在活動化的課堂中做數學
弗賴登塔爾曾經說過:“學一個活動的最好方法是做。”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絡,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本節課充分利用旋轉這一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知識遷移,首先借助學具“活動角”,讓學生先固定角的一邊,旋轉角的另一邊,觀察旋轉過程中形成中的各種角,讓學生在“玩”學具中建立角的概念。
三、共同觀察討論,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透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已經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接著我們安排了及時的觀察、對比與發現,組織學生討論質疑:“這是角嗎?”這一認知衝突,讓學生去質疑,從角的定義出發分析問題,力圖在學生質疑的過程中,在學生的思維碰撞中認識平角、周角。
四、尋找生活中的角,鞏固對角的認識。
由於學生已經形成了角的正確表象,為了加深對角的特點的認識,我們在課末又讓學生找身邊的各種型別的角,然後演示各種生活中角的例子,讓他們在身邊尋找角,既能加深對角的特徵的認識,還能讓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體驗到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絡性。
總的來說,整課的設計,透過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經歷知識的形成和探究過程。注重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透過各種活動,在多種感官協調參與下初步認識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既發展了求異思維,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