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農民工創業工作總結

返鄉農民工創業工作總結

  光陰似箭,歲月無痕,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好好寫寫工作總結,吸取經驗教訓,指導將來的工作吧。怎樣寫工作總結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返鄉農民工創業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返鄉農民工創業工作總結1

  根據縣委組織部《關於報送返鄉農民工作總結的通知》要求,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各包村工作組、駐村工作隊、村兩委認真搞好返鄉農民工定期監測,及時有效建立返鄉農民資訊臺帳,積極引導和扶持有創業意願的農民工迴歸創業,現將我鄉開展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平等鄉現有6個行政村4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527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200餘人,今年以來,我鄉外出務工人員陸續返鄉30餘人,有創業意願的2名,均是準備發展養殖業。

  二、主要工作

  1.加強領導,倡導全民創業。鄉黨委成立了專門的工作領導小組,鄉黨委書記阿坡阿且任組長,鄉長梁昌德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成員。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深入回鄉農民工家中,認真瞭解返鄉農民工的生活、就業情況及全民創業動態。

  2.及時宣傳,推動全民創業。鄉政府包村幹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深入村組,透過上門走訪,召開能人座談會等形式,瞭解返鄉農民工意願和要求,建立了返鄉農民工資訊臺帳。指定各村民小組長定期上報當月農民返鄉資訊。

  3.認真分析,探索全民創業。為了進一步瞭解當前情況,平等鄉召開了返鄉人員座談會,分析經濟形勢,討論發展方向,收集各種建議,引導返鄉農民工回鄉創業。鄉黨委政府透過政策支援和向上級部門申請扶持的方向引導返鄉農民工創業,但返鄉農民工創業積極性不高。

  三、存在問題

  一是政府提供返鄉農民工個人發展的平臺還不充分,在方向引導、市場調研、最佳化環境等方面要切實做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堅強後盾。二是農村的資訊化建設和文化建設嚴重滯後,返鄉農民工從城市再回到農村,在資訊和文化方面的需要顯得尤為迫切。三是資金量小,金融服務跟不上。返鄉農民工大都有一定的積蓄,但對於發展種養殖業、搞生產性經營來說,這點資金只是杯水車薪,如果政府和銀行不給予較大力度的幫扶從而切實解決資金問題,多數返鄉農民工根本無法實施創業計劃和施展自己的才能,促進全民創業最後很難取得預期的成效。

  四、下一步工作

  1.在就業上多予指導,提供政策諮詢、就業資訊、就業指導和職業介紹。

  2.在政策上多予宣傳,進一步加大對有關投資政策的宣傳力度,切實增強投資的吸引力,及時為返鄉農民工提供生產技術,致富門道,市場資訊等方面的諮詢和指導,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3.在技能上多予培訓,認真組織返鄉農民工培訓提升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

  返鄉農民工創業工作總結2

尊敬的省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在我縣加快推進災後重建、謀求年工作良好開局之際,我們有幸迎來了各位領導蒞臨我縣檢查指導工作,我們感到非常振奮。按照會議安排,我代表中共縣縣委、縣人民政府就農民工回鄉創業工作開展情況作以簡要彙報,不妥之處,請指正。

  xx縣位於漢中盆地西端,轄25個鄉鎮、242個建制村,總人口42.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萬人,富餘勞動力8.2萬人,年外出務工人員達7萬人,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136元,其中40%來源於務工收入,是典型的勞務輸出大縣。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突破發展模式,大力實施“開放興縣、工業強縣、農業穩縣、旅遊活縣、科教立縣、和諧建縣”戰略,著力在工業、旅遊、城市建設及城市產業培育、新農村建設及現代農業發展四個方面實施突破,邁出了突破發展的堅實步伐。全縣經濟總量上升至漢中市第三位,在全省縣域經濟監測排行榜中的位次由年的43位上升至年的28位。在推進縣域經濟突破發展程序中,有兩個問題比較突出:一是就業的問題,一方面城鄉就業壓力大,一方面一些行業出現勞動力短缺的現象;二是農民的`收入問題,雖然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三農”的投入,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有了明顯改善,但農民收入增長慢的現狀仍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們從年下半年開始,由縣級領導帶隊,逐鄉鎮對農村勞動力就業情況進行調研;年春節期間,各鄉鎮分別召開了外出務工人員座談會,瞭解他們在外務工的生活、工作情況;年4月,我們在深圳等地招商時,專門召開了縣籍外出務工人員座談會,通報家鄉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傾聽他們的意見、建議。

  經過調研,我們發現,由於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低,部分農民工在外務工期間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相當一部分外出務工者文化素質不高,缺乏技能,找工作難,收入低,養老、醫療、住房等問題難以得到解決;大量農民工外出務工後帶來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留守老人贍養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日益突出;外出務工人員大多數分佈在沿海大中城市,年齡大的很難找到工作,70%集中在25—40歲之間,且已出現分化,其中:10%左右的人長期外出務工,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可以在就業地安家置業;60%左右的人由於缺乏技能,務工收入低,年年外出務工,生活狀況依然沒有大的改觀;30%的人手頭有了一定積蓄,但又不具備在大城市生活的經濟基礎,他們不甘心回到山區老家。對此,我們考慮,如果政府出面對缺乏技能的進行培訓後統一組織輸出,就可以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找到好的工作;對在外已經致富安家的,透過招商引資吸引他們回鄉發展;對有了一定經濟基礎的,可以創造環境,鼓勵引導他們回鄉創業,這樣既可以滿足突破發展過程中的勞動力需求,又可以使他們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既可以促進農民就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又緩解了勞務輸出帶來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留守老人贍養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綜合分析,我們認為,就業是農民增收的核心,創業是就業的前提和基礎。圍繞推動創業,擴大就業,我們提出了“引導農民外出務工,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示範帶動大中專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復轉軍人自主創業,掀起全民創業熱潮,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就業促進轉移,推進城鄉一體化程序,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工作思路,並積極付諸了實踐。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堅持政府主導,搭建服務平臺。成立了由常務副縣長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領導小組,專門負責農民工回鄉創業的組織指導和協調服務。年,我們在縣勞動服務局的基礎上組建了縣城鄉就業服務局,加掛農民工回鄉創業服務中心牌子,核定編制15名。投資400多萬元,在25個鄉鎮設立了勞動保障服務所,建立了外出務工和回鄉創業人員資訊檔案庫,構建了覆蓋城鄉的勞務輸出和回鄉創業資訊服務網路。

  二、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回鄉創業。制定了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實施意見,從專案用地、稅費減免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在專案用地上,我們對外出農民工回鄉從事生產經營需佔用土地的,優先審批建設用地,屬縣本級收取的各種規費採取即徵即返的方式予以減免;從事養殖業發展、興辦“農家樂”需佔用農用地的,按農業用地相關政策審批,免收相關規費;透過租賃等流轉方式取得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用於種、養殖業生產的,其經營年限放寬至50年,承包林地的,還可以延長至70年,其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並可依法採取轉讓、轉包、互換、入股等方式進行流轉。在稅收上,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免收註冊登記費和年檢費,並實行上門服務;興辦服務型企業的,當年新招下崗失業人員達到職工總數30%以上的,3年內免徵企業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建設配套費、教育附加費;進入產業園區發展的,所創辦的企業享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回鄉農民工興建的專案,建成投產後,按其完成的實際投資額不同,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三、圍繞創業需求,傾心扶持服務。在專案上,針對外出農民工有創業願望但缺乏創業專案的實際,我們在全面瞭解其需求的基礎上,策劃、編制了適合農民工創業的專案52個,總投資5300萬元,積極向外出務工人員進行推介,主動提供相關專案諮詢、資訊服務,指導幫助選準選好創業專案。在資金上,針對回鄉農民工創業資金不足的實際,我們籌資2500萬元,先後成立了小額貸款擔保中心、匯融擔保中心、欣融擔保公司三家貸款擔保機構,對回鄉創業人員優先給予貸款擔保。縣財政從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和再就業資金中拿出100萬元,用於回鄉農民工創業貸款貼息。目前,三家擔保機構已累計擔保貸款1.34億元,其中僅小額貸款擔保中心就給50名回鄉創業人員發放兩年無償貼息貸款210萬元。在技能培訓上,圍繞外出務工和回鄉創業農民工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目前已培訓外出務工人員13000人次,舉辦創業培訓班5期120人。在服務機制上,對有外出務工意向的,定期向他們釋出用工資訊,並經政府統一培訓後組織輸出,提高了輸出的組織化程度;對有回鄉創業意向的人員,由鄉鎮確定一名領導,實行“一對一”聯絡,在證照辦理、專案建設、生產經營等方面全程跟蹤服務。在政務服務中心專門設立了回鄉創業服務視窗,建立了為民服務代理制,對回鄉農民工創業辦理的各種手續,採取直通車的辦法,簡化程式,隨到隨辦,開闢了回鄉農民工創業的綠色通道。

  四、堅持以人為本,解除後顧之憂。對外出務工人員,我們定期與他們保持聯絡,瞭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通報家人生活狀況,幫助維護合法權益,幫助解決他們家庭中的困難,使其在外安心務工。對回鄉創業人員,在縣城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憑相關證明辦理落戶手續,其直系親屬是農業戶口的,可辦理“農轉非”並隨其落戶,享受城鎮居民醫保政策;對他們的子女就學與城鎮居民子女同等對待,免收轉學手續費、借讀費等;凡在異地繳納了社會保險費的回鄉創業農民工,社保經辦機構根據其工齡和繳費年限,接續社會保險手續,並享受城市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相關優惠政策。對已回鄉創業且帶動能力強的先進典型和成功人士,透過廣播、電視、網站等媒體,廣泛宣傳他們的典型事蹟,每年從中評選出“回鄉創業十佳標兵”,給予物質、精神獎勵,並推薦他們在村兩委會班子中任職,既增強了回鄉創業人員的榮譽感,又激發了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的熱情。目前,我縣共有300餘名農民工回鄉創辦企業172家,提供就業崗位2270個,新增就業1980人。

  一年的實踐,我們體會到,勞務輸出既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農民素質的有效途徑,政府必須積極引導,有序輸出,不斷提高輸出的質量和效益;農民工回鄉創業,既是破解農民增收難的一種有效嘗試,也是緩解就業壓力,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政府必須創造環境,強化服務,擴大規模。實踐證明,農民工回鄉創業,實現了從“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創業、致富一方”的乘法轉變,對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加快新農村建設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一是帶回了先進生產力。新農村建設所需要的資金、技術、資訊等生產要素以及先進理念,都是農村難以自發產生的,既需要外力注入,又需要內力吸納。農民工回鄉創業,能夠把外力與內力有機結合起來,把打工時掌握的資源與家鄉的資源整合起來。二是開闢了就地轉移勞動力的新途徑。農民工回鄉創辦的企業多屬勞動密集型行業,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容量大、門坎低、易接受的就業門路。三是促進了全民創業。農民工回鄉創業的成功範例,為大中專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創業提供了經驗,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今年以來,全縣新增個體工商戶1275戶,私營企業147家,新增註冊資金2.45億元。四是形成了以工促農的有效載體。回鄉創業者來源於農民,又反哺農業。他們透過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擴大了農業經營規模;透過對農業的資金支援,改善了農業基礎條件;透過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帶動了農業生產向產業化、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方向發展。五是推進了城鄉一體化程序。農民工回鄉創業一般都集中在集鎮和縣城,既增加了集鎮和縣城的實際人口,又增加了經濟總量、擴大了稅源,走出了一條農民向城鎮轉移、向市民轉變的城鎮化之路。

  一年來,儘管我們在農民工回鄉創業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於這項工作剛剛起步,加之縣級配置、整合資源、資金的許可權非常有限,對農民工創業的政策支援還不夠,我們的工作與上級的要求和廣大農民工的期盼還有很大差距。在此我們懇請省上在政策上給予我們大力支援:一是在經濟適用住房、廉租房建設指標上予以傾斜,讓更多回鄉創業的農民工同等享受到城鎮居民的住房待遇;二是建議省級預算農民工回鄉創業資金,來增加縣級擔保中心資本金,為更多有創業願望、創業能力的農民工提供資金扶持;三是研究制定如何盤活農民工農村資產的政策措施,如農民工離開本土後的林權、地權流轉、宅基地處置、抵押貸款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下功夫推動全民創業,以創業促進縣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一是在更高水平上推進突破發展,為全民創業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二是進一步完善扶持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幫助他們解決好創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促其不斷做大做強。特別是在資金扶持上,今年我們將把小額貸款擔保中心註冊資本金擴大到1000萬元,提高對農民工創業資金的扶持額度,吸引更多的農民工回鄉創業;三是堅持鼓勵回鄉創業與有序輸出並重,進一步做大做強勞務經濟,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四是以農民工回鄉創業為突破口,積極探索以創業促進就業的有效途徑,推動全民創業深入開展。

  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