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個人總結範文

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個人總結範文

  不經意間,一個有意義的活動又告一段落了,想必你會開拓了視野,現在這個時候,你會有怎樣的總結呢?你所見過的活動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個人總結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個人總結1

  在下鄉期間,透過支教與調查,讓我們看到農村教育的一些問題所在:

  (一)農村孩子接受教育的程度存在差異

  農村孩子由於受地域和經濟條件的制約,普遍存在著接受學前教育很不規範的現象,一般都是隨班就讀,絕大多數幼兒只接受一年的學前教育就進入小學,錯過了幼兒智力開發的最佳期。農村小學普遍資金投入不足,教舍簡陋,裝置缺乏,開展的科目較少,老師上課缺乏生動性,導致課堂氣氛枯燥乏味,學生積極性較差。農村學校一些有利於學生的發展的教學教育活動都不能開展,素質教育多的是一紙空談。學校和老師對此狀況只能發"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嘆。

  (二)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素質存在的障礙

  由於城區學校對教師的"甄別"(年輕化、專業化),以及農村學校很低還常拖欠的收入,農村學校老、中、青教師比例嚴重失調;農村小學教師表現出知識水平較低、專業技能薄弱、職業素養欠缺等問題,透過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素質迫在眉睫,但農村教育經費短缺、教師經濟收入低等原因使教師在職學習、培訓舉步維艱,教師隊伍後繼乏人的顯現相當嚴重。據調查瞭解到,部分的學生因為教師上課不愛聽,也與教師本人的素質有關。

  (三)學校辦學條件難以滿足課改的需求

  新課程強化了實驗教學,大大增加了學生實驗的數量。目前農村學校現有的實驗條件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不能滿足教學需要。XX年全國統一實施了新的課程標準,但農村小學的辦學條件與新"課標"的要求還很遙遠。農村小學需要新"課標",但更需要的是實施新"課標"所需求的配套設施。落後的農村教育現狀與先進的"課改"理念相去甚遠,農村小學教師整體素質短期內還很難達到"課改"的要求。據雅紹中心小學的學生反映,"我們的老師都不開這種室外課堂的",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四)家庭教育缺乏

  農村家庭成員的文化素養普遍低下也是制約農村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環節。農村家長對孩子教育的不重視,是"讀書無用論"的最直接反映。還有打工族的"留守兒童"因缺少父母關愛,無法安心學習,形成一個學習無人過問、生活無人關心的特殊群體。

  (五)投入嚴重不足等原因,導致課程實施資源缺乏

  課程資源與課程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沒有課程資源也就沒有課程,課程必須有課程資源作為前提。由於農村學校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收取的雜費本來就難以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哪有過多的經費投入辦學條件的改善呢?課程實施所需要的空間、材料、裝置、環境、場地等課程資源都難以保障,無法滿足教育教學的正常需要。當然,在新課程實施中,缺乏課程實施資源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教師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缺少課程開發的動力與意識。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農村教育有隻注重知識傳授的不良傾向,要解決農村小學教育只看分數的問題,首先是要對於農村學校的教材配置要考慮農村孩子的特點,切忌城鄉一刀切,或者"大躍進"似的發展農村教育;

  二是各地方根據自己的地方特點,補充一些地方特色教育活動。

  三是由單純的文化教育向培養農村孩子全面發展轉化。克服農村孩子書寫潦草的問題,增強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文明禮貌教育(特別針對農村孩子講髒話、粗話的現象),克服無知,迷信,態度冷漠等因素;培養農村孩子自尊、自強;合作意識;重視培養孩子們創新、思考能力。

  (二)全力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

  一是多開展城鄉教師間的互相交流活動。

  二是獎勵先進典型,調動農村教師工作熱情,用先進典型帶動一大片。

  三是加強農村教師培訓工作。"新教材培訓" 、"專家講座"、"名師講座"等。鼓勵教師根據自身特點積極參與一些教師團體。四是學校內部把教改科研活動真正搞起來。五是督促農村學校認真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杜絕那些應付檢查的作假手段和形式主義。

  (三)農民繁重的體力勞動使家長沒有足夠的精力去顧及身邊的孩子,還有農村孩子的家長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率較城市低,是農村孩子家長沒有時間更沒有能力去輔導自己的子女,也就某種程度上造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脫節。相信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掃盲"活動的開展,新一代農村家長會孩子的學習會日益重視,關注子女的教育程度也會日益提高。

  透過這次實踐活動,不僅讓我們深入瞭解了農民的生活、工作與思想狀態,而且也讓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對我國農村教育現狀有了進一步地瞭解,同時也認識到自己作為未來教育工作者肩負的重任。透過這樣的社會實踐我們可以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而不再是紙上談兵;還培養了我們團結協作的精神和磨練吃苦耐勞的意志。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精力充沛、思想活躍,我們應該積極投身到火熱的社會實踐當中,用我們所學、盡我們所能為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貢獻我們的力量!

  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個人總結2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有很多豐富的知識值得我去學習體會,而這次的三下鄉之旅,讓我真正的從實踐中學習到知識,也把我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進入到農村,體會到和大城市不一樣的文化,在下鄉的日子裡面,我的收穫不僅僅是調查到的資料,更多的是心靈上的感悟。

  本次下鄉的首個目的地是高州市香蕉大鎮——曹江鎮,那裡盛產香蕉和淮山,是以農業為主的一個城鎮。在去那裡的道路上,已經可以看到公路兩旁那連綿的香蕉林,還有那些辛勤勞作的農民。到了目的地,接待我們的是鎮政府的主任,本以為政府的主任應該是很嚴肅的,見面後出乎意料的親切,親力親為的安頓了我們的住宿,介紹了一些情況,對於我們開展的工作也給予了最大的幫助,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的活動也難以順利開展。

  本次下鄉開展的活動包括了探訪鄉村、擺諮詢點、派發新種子、開設見面會和為當地農民放農業技術的相關影片,透過這一個個的活動,讓我們更加深入的瞭解了當地的文化,也給予我們機會把我們所學到的知識教給他們。透過走訪鄉村,派發相關資料,我們真正的走進了農村,也瞭解了農村。

  每個活動都讓我有所感悟,其中,感受最深的,是與農民的見面會。我負責見面會的演講工作,為了把這件工作做好,事前也做了精心的準備,考慮到當地以種植香蕉為主,所以我所準備的資料也是以香蕉為主,輔以淮山和我校的三個水稻新品種的相關資料。

  那天下午,或許是通知方面出了點誤會,預計有30位農民參加見面會的,結果只有6位,我也從坐在主席臺上演講變成了和農民們坐在一起,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人數雖然比預計的少,不過坐到臺下,和他們面對面的交流,反正更深入的瞭解到他們最真實的情況。

  透過交談,發現了農村經濟的不少問題,特別是農產品收購價問題,還有有機肥和農藥的虛假問題,瞭解到這些,對於我們反饋給當地政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時,我也發現在栽培技術上的一些問題,有些簡單的防病蟲方法,事半功倍,但當地農民卻認為有點麻煩而放棄使用,瞭解到這些後,我盡力的去介紹一些防治方法給他們,同時強調雖然有點麻煩,不過效果顯著,希望他們可以接受。會後,有一位農民邀請我有時間去他家做客,聽到這話,我知道我的付出是有成果的。

  本次三下鄉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是在曹江,而後半部分是在高州市的大鎮——根子鎮。很多人都有一個體會,就是說到高州市裡面的鎮,一般都會認識根子鎮,因為它確實是高州市裡面的一個大鎮,我們首先去到的是根子鎮的車站,一下子就已經可以看到當地的繁榮,該鎮盛產荔枝和龍眼,有荔枝之鄉之稱。或許根本就不需要刻意的去了解當地的荔枝和龍眼的普遍程度,因為在街上荔枝樹和龍眼樹隨處可見。

  在根子鎮開展的活動和在曹江鎮的相差較大,在曹江鎮,我們所負責的是農業調查和農業知識的宣傳,而在根子鎮,我們是負責一個國土資源保護意識的宣傳,主要是透過走訪鄉村派發調查問卷、開設講座和開展文藝匯演達到宣傳的目的。

  開展工作的第一天,走訪農村調查,發現農民對於國土資源的知識瞭解不夠全面,甚至是缺乏,因為對於問卷的內容,有很多都是不知道,以前沒有了解過,這無疑是一個訊息傳播不夠快不夠全面的問題了。

  在根子鎮工作的重點專案是文藝匯演,過半的時間都放在了排練方面,特別是唱歌和走秀方面,我簡直就沒有想過會參加這方面的活動,在排練的過程中,感覺人生又多了一份精彩。正式表演的那天,雖然算不上人山人海,不過也受到了當地不少群眾的歡迎,炎炎的夏日,我們都是盡力的演出,儘可能的把最好的表演帶給他們。表演後的攤位活動,簡直把氣氛推到最高潮,當地的小孩子非常的踴躍,最後我們把我們自己的一些東西也當作禮品贈送給他們,根子鎮的中心頓時成為了最熱鬧的舞臺。

  三下鄉活動圓滿的結束,我們從農村再度迴歸到大城市,看著大城市的繁華,農村帶給我們的是另一種感受,而這種感受已經深深的留在我們每個隊員的心裡。

  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個人總結3

  為響應團中央、團省委、校團委關於組織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的號召,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鼓勵大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基層、瞭解社會,推動大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及經濟、文化、教育等民情、社情的思考,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精神。

  我很榮幸成為我院外語系赴河源市龍川縣田心中學“三下鄉”服務隊的一員,我們以“關注留守兒童,共譜和諧新篇”的'實踐主題,赴貧困縣鎮做義教、調研、宣傳、文娛等服務活動,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把科技、文化、衛生下到鄉。

  關注民生,關注留守兒童

  我們調研主題就是“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與研究”,我們調研組圍繞這個主題開始了前期籌備工作——設計問卷。在期前工作中我們組員建言獻策,分工合作,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但是透過我們的努力順利的完成了我們的前期準備工作。

  我們整裝齊發的赴向河源龍川田心,各個隊員激情飽滿圍繞“關注留守兒童”的主題開始了七天“三下鄉”服務活動。田心鎮地處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境中部偏東,全鎮總面積88.2平方公里,該鎮離縣城38公里,20年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有打工、務農和養殖,20年村民人均收入4200元,常住居民340戶,約3.8萬人。田心鎮外出務工人員6580人,共有外出務工人員的家庭6742戶,留守兒童約1200兒童作為祖國的未來,社會的未來,家庭的未來,他們的健康的發展關乎社會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所以關注兒童就是關注民生、關注未來。

  在調查和走訪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觸到,當地確實很貧困,經濟來源單一,主要是靠耕田維持生活,據我瞭解當地平均每戶只有2~3畝田,況且還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超生現象,可以設想一下,這能讓孩子過上好生活嗎?所以很多家長為了過上好的生活,他們選擇外出打工,留守兒童隨之不斷的增加,沒有父母或是缺少一方的關愛的孩子,他們大部分都不能健康的成長,形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他們在填寫問卷時,透過觀察,發現留守兒童很喜歡新鮮的事物,但是很羞澀,不敢表現自己的想法。他們都是衣裳襤褸,兩手髒兮兮,從他們的眼神可以看出對知識的追求和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在深處藏著一般孩子有的天真無邪。

  我們調研組走訪了10個村委會,得到了當地村民的熱情接待,在這7天的時間裡,我們在驕陽似火下工作,中午只能是找個方便的地方進食自己的乾糧,這樣的生活我們為的是什麼,為的是留守兒童,為的是社會的未來,為的是祖國的希望。

  我呼籲社會各界:“關注民生,關注留守兒童”。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包括農村思想建設和農村文化建設兩個方面。它是相對於農村經濟建設來講的。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隨著物質文明建設發展而發展的。

  一方面,經濟建設的發展帶來了廣大農民精神面貌的變化,思想觀念的解放,開拓了視野,渴求建設新生活。另一方面,經濟建設的發展,也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不斷提出新任務和要求。二者之間是互為條件、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又為經濟建設提供了精神動力、智力支援和思想保證。

  透過調查和走訪,我用當地的經濟和精神文化的情況與我家鄉進行一個簡單的對比,結果發現當地有些村落是相對比較富裕,樓房是紅磚水泥平房還能蓋上兩到三層,偶爾還可以看到有些家庭有汽車,這樣的家庭生活水平估計已經達到小康,但是當我們走進屋裡,讓我一片茫然,外表如此的整潔,屋裡的擺設和衛生真的讓我不敢想象,跟主人談話可知,這房子是近幾年有錢才蓋的,至於衛生方面的問題,他們都是同一句話“農村是這樣的”。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我就這問題我深思了許久,覺得這是跟精神文化建設有很大關係的,說到底,政府在經濟建設有所發展的同時,要注意精神文化的建設,兩手都要抓並且兩手都要硬。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當地的經濟,建設美好、和諧小康社會。

  學校教育問題學校教育對兒童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對缺少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更是關鍵,家庭隔代教育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學校教育是否合理關乎他們身心健康。

  經過調查和走訪,當地小學教育存在以下四個問題:

  一是教師普遍素質較低,不負責任。分析其原因,只要通過了縣教育局的所謂的教師資格考試,就分配到所在村委會小學教書,並沒有什麼獎懲制度和素質考核制度,這樣造成教師只是為了領取工資而忽視了孩子的教育健康發展,出現一上完課就回家,根本不會留下來輔導需要輔導的學生。

  二是校長集權制,學校有一股官僚氣味,政府把所有的權利交給校長,沒有一個有效的監督機制,即使家長提出孩子教育存在問題,最後都是收不到實效,在學校各職位等級很明顯,官僚思想濃厚。

  三是學校缺少跟家長聯絡和溝通,據我瞭解小學是從來就沒召開過家長會,這樣怎能發現孩子的問題,怎麼去教育孩子?四是學校教育開設的課程單一,沒有豐富的課外學習活動。這樣培養的學生會出現想法單一,固執,孤僻性格等問針對上述的問題我的建議是:

  一是建立合理的教師考核制度,開展教師教育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二是政府應該建立一個教育監督體制,家長積極參與,讓學校教育合理有序的發展,成為村民滿意的好學校。

  三是學校應該重視與家長的聯絡,實行定期聯絡家長彙報學生在校情況,注重雙方對學生的教育,這樣才能使學生全面的發展;四是學校開設豐富的集體活動,讓學生感覺到是生活在一個大家庭,尤其對“留守兒童”要有更多的關注。建設團隊,分享感動華師大赴河源龍川田心中學“三下鄉”服務隊由25隊員和兩位指導老師組成,隊員們各個身懷絕技組成了一支激情四射的團隊。組隊的時候遇到很多的問題,由於找不到知道老師和接受單位而想放棄,但是經過我們的努力,跨過重重難關,團隊建立起來了。我們隊員來自不同的系,外語系居多,在前期我們組織了團隊培訓,在團隊培訓活動中,大家在嬉笑聲中相互瞭解相互認識,各個充滿活力。

  在下鄉期間更是體現團隊的精神,我們相互幫助,相互理解,一起進餐,一起工作,一起運動……我是永遠不會忘記我們一起哼著歌,一起慶祝生日,一起洗飯碗等等,這些都是我生命寶貴財富,我要珍藏起來,到時分享給自己的後代。我不能忘記20年7月25日下午在小型電影院的分享會,隊員們都說出了自己最真摯的感受,一個個感動的場面讓我不禁眼圈變紅,被感動的落淚了,會上各個都感動的流出了感動的淚水,我也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到時的感情,一個詞“感動”,因分享而感動,我想對我的隊員們說:“我感謝你們,感謝你們給予我這麼多感動”。

  此次暑假“三下鄉”活動讓我成長了許多,我認識了很多真摯的朋友,讓我感動過的隊友,我這輩子不會忘記跟他們一起走過的半個月生活。這是我一筆人生財富,我會珍惜在下鄉期間的友誼,同時我會更多的關注社會,關注農村,關注需要關注的“留守兒童”。最後我想高喊我們下鄉服務隊的服務理念“Love Passion”,我們的主題“關注留守兒童,共譜和諧新篇”。

  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個人總結4

  時間宛如白駒過隙,一轉眼三下鄉活動就這樣結束了。在7月11號到7月23號這轟轟烈烈的13天裡,每一天都是與忙碌、充實、矛盾相伴。而每一次矛盾的解決,都讓我們征程服務隊內部變得更加團結,與學生們的關係更為融洽。所以,當我們離開活動地——韶關市仁化縣xx鎮xx中學的時候,我們不僅能收穫友誼、感動、淚水與快樂,而且能響亮地說,我們無愧於xx,無愧於華師,無愧於自己!

  一、主要工作總結

  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文娛組與義教組一樣,都處在與學生接觸的最前線,不僅承擔著健美操、手語以及軍體拳等藝術類課程的教學任務,還要組織全體隊員、學生參與陽光體育和歡送會活動,工作貫穿前期準備和後期總結,工作量和工作壓力都非常大。我們幾個文娛組成員經常把嗓子都喊啞了,回宿舍休息時都邁不動腿。

  忘我的付出收穫了豐碩的回報,陽光體育活動在名次上做到皆大歡喜,同時極大地加深了隊員和學生之間的友誼,歡送會上,我們用強大的陣容、充實的節目和毫無保留的真情告白征服和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使整個三下鄉活動達到了高潮!歡送會上沒有一個人主動離場,師生們都相擁而泣,對著話筒說出自己的心裡話,連當地領導都要我們再三“掌聲歡送”才肯離去。

  本人的主要教學工作是教授xx中學的學生軍體拳,我原本的想法是教太極拳,後來在文娛組內部討論的時候,大家覺得太極拳風格並不適合活潑好動的中學生,教起來效果不好,因此我改教軍體拳,將太極拳和棍術留到歡送會表演。相對太極拳而言,軍體拳的動作簡單有力,而且易記,7天的教學實踐證明,這個改變是正確的。大部分的男生都被吸引來我處學拳。

  對於初中生,正如吳xx師兄所言,想表現又沒膽量,只好透過搞小動作來吸引你的注意。我們初來乍到,學生會不會有牴觸情緒,甚至上課搗亂?我們開始也有這樣的應對準備。後來到了第一天上課的時候發現,大部分還好,但有一些學生不知道是害羞還是不屑,總之就是不肯參與我們的活動,我們反覆動員還是沒有效果,有隊員因此還對學生髮了脾氣。不過在我的軍體拳興趣班卻沒有這樣的消極情況發生,學生們都很聽話,這讓所有隊員包括我甚是吃驚!當天晚飯後大家都好奇地問為什麼,其實對此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這幾天我做的事是:第一、把我的拳打好,教好。第二、一開始就從精神上震懾他們,我跟學生們說:老師雖是人,但瘋狂起來不是人。以德服人的同時利用軟實力服人。第三、武術教學中,徒弟經常會有挑戰師傅權威的慾望,這是具有普遍性的,解決的關鍵在於爭取主動,利用自己豐富的學識來讓不安分的小子們絕了挑戰的念頭。以這次軍體拳教學為例,軍體拳實戰性很強,在教學中我並不是只教動作,而是與學生一起透過實戰對練的方式讓他們理解每一個動作,而實戰對練就是鎮服他們的一個有效手段,讓他們知道,無論他們用什麼招數,我都可以化解。第四、師範師範,究其本質,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這次三下鄉,自己也算半個老師了,雖然只是給學生一杯水,但自己也得有一桶水的儲備。教軍體拳時,如前文所說,我並不是只教動作,而是在教學中穿插力量訓練、散打動作、實戰訓練等課外內容,甚至把軍訓那套都搬了出來!另外,還要多與學生交流,做到儘量不發脾氣,這對我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戰。不過我還是做到了。讓我感動的一件事是:有位學生因農忙缺了一天的課,後來交給我們一張請假條,不過並不是交到班主任處,而是交到我這個任課老師這裡……

  最後的歡送會,我們的表演還算成功,起碼這幾天的教學工作沒有白費。

  從整個隊伍來說,七天的教學活動已經將我們26個人與53個學生緊密地連在一起,尤其是義教組的五位隊員,不僅課上課下時刻關懷學生,而且在陽光體育活動時,他們也因我們規則講解不夠清晰而紅著臉跟我們爭辯,讓我們這些比賽的組織者著實羞愧。

  二、生活方面總結

  本人在生活方面一向以乾淨整潔為準則,對於髒亂差決不能忍受,這次面對xx中學艱苦的宿舍環境,我沒有任何抱怨,而是配合校工以最快的速度將宿舍的水電接通,清潔好宿舍,並且把損壞的門鎖、水龍頭、門窗等公共設施修復,確保大家有相對良好的居住環境。許多人問我為何這些低賤的活我都去幹,其實我從來不會將幹體力活看成是低賤的工作,相反,我覺得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一樣,都是改變不利現狀的有效方法,接通水電跟教會學生軍體拳在我心中一樣重要。文明其頭腦,野蠻其肌體,這是我的一個生活信條。

  更重要的是,在艱苦的環境裡工作讓我學會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學會努力改變不利的現狀。一開始進xx中學宿舍的時候,吳xx師兄就說,我真是佩服他們,在這麼恐怖的宿舍里居然能住得下!的確,我們住的宿舍非常惡劣,黃蜂在此安家,四害異常猖獗,我甚至用了一個早上的時間去端掉那個蜂窩,還好那蜂窩很小。那時我才真正懂得,為什麼“衛生”也算是三下鄉內容之一。

  除此之外,貫穿於整個下鄉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與陌生人交往、熟悉、相處。我雖然沒有跟調研組一起到外面去派發問卷做訪問,但我也跟不少人打交道,首先是我們可愛的隊員、學生,還有包車司機、校工等人。跟學生我們當然是打成一片,跟其他人我們也盡力做到相互體諒,和平共處。沒有這些陌生人的幫助,我們的活動也不會那麼順利和完美。

  三、後記與展望

  農村地區各方面條件都根本不能與城市相提並論,不少農村學生因條件艱苦,覺得了無出路而想放棄讀書,甘心在農村平平庸庸自給自足一輩子,持這種觀點的人大有人在。我們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就是縮小城鄉差距,讓落後地區的學生也能接觸到先進的思想與觀念,不要讓放牛娃的悲劇在我們這一代延續。

  雖然現在是資訊化時代,各種發達的媒體讓農村地區也能感受到外界飛速的變化,而且xx鎮這個地方也並不算閉塞,106國道和323國道在此交會,北面就是南粵四大名山之一的丹霞山,可以說條件還算不錯。但是精神層面上的改變並不如物質層面上的改變那麼簡單!改變落後命運,不僅要國家和社會支援,更要自己努力拼搏,不能就此平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