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說話的詞語彙總
描寫說話的詞語彙總
詞語是詞和短語的合稱,包括詞(含單詞、合成詞)和片語(又稱短語),組成語句文章的最小組詞結構形式單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描寫說話的詞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妙語連珠(miàoyǔliánzhū)
【解釋】:連珠:串珠。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示例】:他妙語連珠地發言讓大家捧腹大笑。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2、娓娓而談(wěiwěiértán)
【釋義】:連續不斷地、生動地談論。娓娓: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
【出處】:然而他並不“拙笨”,卻也不矯揉造作,只如熟人相對,娓娓而談。(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
【示例】:在會議上他娓娓而談。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人健談。
3、口若懸河(kǒuruòxuánhé)
【解釋】:若:如,像;懸河:瀑布。講話像瀑布傾瀉,滔滔不絕。形容能說會辯,口才很好,口齒伶俐。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知縣見他說的口若懸河,又是本朝確切賊,不由得不信。”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8回:“一個鋪眉苫眼滔滔口若懸河,一個俐齒伶牙喋喋舌如干將。”
4、口口聲聲(koukoushengsheng)
【解釋】:形容一次一次地說,或經常說。
【出自】: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你也曾聽杜宇,他那裡口口聲聲,攛掇先生不如歸去。”
【示例】:韓世忠帶領人馬已到城下,~要拿走二位王爺。◎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十七回
【語法】:聯合式;作狀語;形容反反覆覆地陳述
5、說古道今(shuōgǔdàojīn)
【解釋】:從今到古無所不談,無不評論。形容話題廣泛。同“說古談今”。
6、口蜜腹劍(kǒumìfùjiàn)
【解釋】:嘴上說的很甜美,凡裡卻懷著害人的主意。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
【出自】:《資治通鑑·唐紀·玄宗天寶元年》:“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示例】:這廝~,正所為慝怨而友者也。◎明·王世楨《鳴鳳記》第二十五出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7、婉言(wǎnyán)
【基本解釋】:[gentlewords]委婉的話,婉言謝絕
【詳細解釋】:婉轉的言辭。
清沈復《浮生六記·坎坷記愁》:“嚴君怒猶未息,兄宜仍往揚州。俟嚴君歸裡,婉言勸解,再當專札相招。”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二章:“‘算哩算哩!’郭振山難受地婉言勸止。”
8、危言(wēiyán)]
【解釋】:1.直言。
2.謂(行為)超過言語。
3.聳人聽聞的言論。
4.猶慎言。謂不說自己的功勞才能。
5.嚇人的話。
9、耳濡目染(ěrrúmùrǎn)
【解釋】: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濡:沾溼;染:沾染。)形容見得多了聽得多了之後,無形之中受到影響,指好也指壞。
【出處】: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以能。”宋·朱熹《與汪尚書書》:“耳濡目染,以陷溺其良心而不自知。”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指不知不覺地改變
【示例】:她完全沒有讀過書,但她單憑~,也認得一些字,而且能夠闇誦得好些唐詩。(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年》)
10、能說會道(néngshuōhuìdào)
【釋義】:形容很會講話。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四回:“仗著他的模樣兒比別人標緻些,又長了一張巧嘴,天天打扮的象個西施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抓尖要強。”
【示例】:這個人生就的兩片巧嘴,巧嘴滑舌。(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拓展:
描寫說話表情的詞語
1、含情脈脈:飽含溫情,默默地用眼神表達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對意中人稍帶嬌羞但又無限關切的表情。
2、回眸一笑:眸:眼珠。轉動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嫵媚的`表情。
3、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語;令色:討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語,虛偽討好。
4、眉高眼低:臉上的表情。泛指為人處世的道理或辨貌觀色的本領。
5、死眉瞪眼:形容呆滯,表情冷漠。
6、奴顏婢膝:奴顏:奴才的臉,滿面諂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動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對人拍馬討好卑鄙無恥的樣子。
7、不露形色:不讓思想活動從行動和表情上流露出來。
8、焦眉愁眼:形容憂慮愁苦的表情。
9、春風滿面:春風:指笑容。比喻人喜悅舒暢的表情。形容和靄愉快的面容。
10、憂形於色:形:表現。色:面色表情。憂愁的神色從臉上表現出來。
11、聲音笑貌:指人的言談、表情等。
12、一嚬一笑:謂不高興或喜悅的表情。嚬,皺眉。
13、鑑毛辨色:根據對方的臉色、表情行事。同“鑑貌辨色”。
14、諂詞令色:說奉承人家的話,扮作討好人家的表情。
15、見貌辨色:根據對方的臉色、表情行事。
16、插科打諢:科:指古典戲曲中的表情和動作;諢:詼諧逗趣的話。()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去的引人發笑的動作或語言。
17、泥塑木雕:指泥做的和木頭雕的偶像。比喻人的表情和舉動呆板。
18、滿面春風:比喻人喜悅舒暢的表情。形容和藹愉快的面容。
19、慘然不樂:表情悽楚的樣子。
20、頤指氣使:頤指:動下巴示意,指揮別人;氣使:用神情氣色支使人。不說話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權勢的人指揮別人的傲慢態度。
21、一顰一笑:顰:皺眉。指憂和喜的表情。
22、攢眉苦臉:攢:緊皺眉頭。眉頭緊蹙,苦著臉兒。形容面部表情極其愁苦。
23、攢眉蹙額:攢眉:皺眉。蹙額:皺額頭。眉頭額頭緊皺。形容愁悶的表情。
24、乾啼溼哭:乾啼:沒有眼淚地啼哭。溼哭:有眼淚地啼哭。無淚和有淚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現的各種表情。亦作“溼哭乾啼”。
25、一笑一顰:同“一嚬一笑”。指臉上的表情。
26、色若死灰:面目慘白。原比喻面部沒有什麼表情。現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27、搖頭嘆息:形容感慨或難過的表情。
28、神色不動:神色:神情面容。遇到意外或緊張的情勢,能鎮靜對待,表情不變。
29、不露聲色:聲:說話的聲音;色:臉上的表情。心裡的打算不在說話和臉色上顯露出來。
30、變色易容:變、易:改變。色、容:臉色、表情。形容驚惶失措的神情。
描寫說話語氣的詞語
1、心平氣和(xīnpíngqìhé)
【解釋】: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出自】:宋·蘇軾《菜羹賦》:“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
【示例】: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後果,他也就~了。
2、平心靜氣(píngxīnjìngqì)
【解釋】: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四回:“且平心靜氣,暗暗訪察,才能得這個實在;縱然訪不著,外人也不能知道。”
【示例】:希望你~地想一想,不要意氣用事。
3、暴跳如雷(bàotiàorúléi)
【解釋】: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樣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發脾氣的樣子。
【出自】:《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
【示例】:他哥哥知道了,氣得~。叫了他去罵。◎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三回
4、心有餘悸(xīnyǒuyújì)
【解釋】: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厲害。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回想起來心裡還害怕。
【出自】:孫犁《奮勇地前進、戰鬥—在一次座談會上的發言》:“如果他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是井繩,他就不會心有餘悸了。”
5、心安理得(xīnānlǐdé)
【解釋】:得:適合。自以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裡很坦然。
【示例】:到後來忘卻了真,相信了謊,也就~,天趣盎然了起來。(魯迅《病後雜談》)
6、嗔怒(chēnnù)
詳細解釋:惱怒。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齊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嘗嗔怒。”《西遊記》第十五回:“行者聞得這話,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濟!不濟!’”巴金《家》十四:“淑英露出嗔怒的樣子,要擰覺新的膀子。”
7、百感交集(bǎigǎnjiāojí)
【解釋】:感:感想;交:同時發生。各種感觸交織在一起。形容感觸很多,心情複雜。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見此茫茫,不覺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復誰能遣此。”
【示例】:我是上一個世紀出生的人,能參加這樣的盛會,~,思緒萬千。◎郭沫若《科學的春天》
8、感慨萬端(gǎnkǎiwànduān)
【解釋】:感慨:因有所感觸而慨嘆;萬端:極多而紛繁。因深有感觸而有許多慨嘆。
【出自】:陶承《我的一家·新版後記》:“思前想後,我怎能不感慨萬端。”
9、悲痛欲絕(bēitòngyùjué)
【解釋】:絕:窮盡。悲哀傷心到了極點。
【示例】:她聽到兒子遭到車禍的訊息,悲痛欲絕。
10、憤憤不平(fènfènbùpíng)
【解釋】:憤憤:很生氣的樣子。心中不服,感到氣憤。
【出自】:《漢書·劉據傳》:“太子進則不得見,退則困於亂臣,獨冤結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殺充,恐懼逋逃。”唐·許嵩《建康實錄》:“自爾憤憤不平,每酒後輒詠魏武帝樂府。”
【示例】:王子成父諸人,俱~,請於桓公,欲劫魯侯,以報曹沫之辱。◎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