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道德的敬畏迴歸
讓道德的敬畏迴歸
不守規矩的國民到新加坡便怕了,不在亂扔垃圾;排放超標的工廠到外國便怕了,不在忽略環境問題。因為怕,他們懂得了約束,原本的“毛病”便得到了改正。
可惜,他們的怕是“現代的怕”,他們怕的是當地的法律讓他們“得不償失”。當今的法治社會利用的便是人們的這種“計較”心理,讓人們怕“虧”,所以不再做。環境保護法讓想伐木的人怕賠上性命,食品安全法讓想非法新增的商人怕賠了本錢,勞動法讓想剝削的僱主怕被告罰款……精明的政府聰明地運用了“利字當頭”的無上法則,以毒攻毒,讓人們表現得本分。但是顯然,這種怕的制約力是有限的。所以才有了國外旅遊回來的人依舊亂扔垃圾,國內的工廠依然肆意排放,甚至,同一產品的加工在國內外有著兩套標準!現代的怕讓現代人的心更趨於利益化,他們開始精細地盤算著如何最大限度地放縱而不逾矩,如何不合矩卻不被發現……現代的怕讓現代人完全忘記了為何要怕,他們只因不願失去而怕,因被限制而怕。所以,才有了費盡心機要打擦邊球的人,有了漏洞層出不窮的法律,有了擔心他們不再怕的人。
這難道不可怕嗎?
怕,本是一種自然的心理狀態,同喜怒哀樂一樣,用以約束人們自己的行為。而一個人在精神層面所怕的東西,則可稱為道德的敬畏。忘不了畢力格老人面對過度放牧在科爾沁草原上的屈膝一跪,忘不了楊震面對4兩黃金在深夜中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忘不了漢武帝的罪己碑,忘不了賈人的童叟無欺……道德的敬畏,展現的'是純真,給人的是心安,營造的是和諧,相比於現代的怕的虛偽,費勁,難道我們不應迎會久違的道德敬畏嗎?
我們當今的道德便如逐步沙漠化的草原,難以迅速恢復,但若不及早治理,勢必會愈加惡化。敬畏需養性,錢財乃身外之物,無愧於心方得安寧,敬畏需正心,待人處事德字當先,不存絲毫害人之心。在喧擾的時代在內心為道德的敬畏保留一塊聖潔之地,方顯人生大境界。
讓沙漠化的草原返還,讓道德的敬畏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