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智慧作文(精選7篇)

道德與智慧作文(精選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道德與智慧作文(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道德與智慧作文 篇1

  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學問。此言為我校之校訓,也為做人之真理。學會做人,指的當然是做人之道,即為道德。學做學問,指的便是學習知識文化,即為智慧。

  道德與智慧一直都是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君王、帝王乃至許多有志向的草民、農夫所追求的。這德與智對於一個人的修養是最為重要的兩方面。不過,它們有主次之分。我想,這一點大家從我校校訓即可看出:是德重於智。的確,一個有素質、有道德修養的人,不論他的知識淵不淵博,走到哪都會受人尊敬的。而一個沒有素質、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即使他再有學問、學問再淵博,也少有人會尊敬他。由此可見,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是多麼重要。

  而如今,諸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皆為智高於德。甚至有個別的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而對孩子的道德教育不聞不問。依我之拙見,這樣管教孩子是萬萬不可的。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品德,孩子學壞了怎麼辦?那家長豈不是要遭到德有傷,貽親羞的結局嗎?我想,這是每一個家長都不希望發生的。

  現在有一些青少年出入網咖、舞廳等場所,甚至在街上惹事生非。這其中有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其家長對孩子的道德管教不嚴所造成的。所以,學習應是基於道德之作文上,也就是說以道德作為智慧的基礎。

  同樣,道德不僅對一個人重要,對一個國家也很重要。

  春秋時期,一位智者說過,要以理治國,要去感化人們的思想。這位智者就是我們熟知的孔子先生。我覺得,他的這個觀點是非常正確的。但是,如今的政府治理國家是以法治國。顧名思義,以法治國,指的是用法律來治理國家。的確,以法治國是很有效的,能使國家安定,但也不能達到天下太平的效果呀!無論法律多麼嚴厲,也總有一些不懂得道德、禮儀的人會去做一些違反法律之事,其中不乏一些高階知識分子。從這又可看出:智慧是應基於道德之上的。

  法律治標不治本,從上文即可看出,那如何才能治本呢?我想就只有以禮治國了。讓道德與禮儀人人皆知,使知識基於道德之上。這樣,天地間便能流有一股正義之氣、仁愛之風。百姓皆可安居樂業,大家都能關愛他人、憐憫弱小,舉國上下一片和諧之氣象。哪還有罪犯與犯罪?如此,便可謂天下太平了。

  要做道以禮治國、天下太平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還有很長、很艱難的一段路要走。而我堅信,要是每一個華人、每一個炎黃子孫都能將道德、禮儀、仁愛置於首位,在道德的基礎上建立智慧,中國定能崛起,中華民族必將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道德與智慧作文 篇2

  道德常常可以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有這樣的一種人,因為智慧,使他在人群中閃亮奪目,因為智慧,使他總是傲氣凌然,因為智慧使他總是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在他小的時候,因為比同齡小孩早叫一聲“爸爸,媽媽”而是他在誇讚中長大。自信使器宇非凡,無論到哪都閃閃發光,比他年輕的人,都視他為榜樣,同齡人很多都羨慕他。“瞧不起人”這是遠遠沒有的,也不願與人交朋友,因此他總是孤獨,這也使他養成孤傲的性格,對什麼事都不屑一顧,還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

  在別人出醜的時候,或許他嘲笑過,他才覺得正常,而對於他人來說,這是不允許的。他認為,別人並沒有資格嘲笑自己。而他一副傲氣的樣子總是讓人反感,而在於職位較高的人談話時,出現百依百順的樣子,與以前截然不同。

  在今後的一天,意識到了這就是人類——仗著自己的智慧出眾,在生物圈裡橫行霸道,還捉弄其他動物取樂,甚至還慘殺他們,依靠自己的小智慧,打著為人造福的口號,做了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情。在這樣的社會中,試問道德在哪裡?口頭上應該是正確的答案,而在這背後,你看不見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其他生物道德報復,大自然的報復,隨之而來。智慧?又怎麼能和這相比?

  道德與智慧作文 篇3

  智慧和道德,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人類文化的左膀右臂。失去任何一方,人類文化都會蕩然無存。

  智慧陪伴著道德,就好比父母陪伴著自己的孩子,在陪伴下走過了歷史的坎坷,留下了美好的故事,也記載了一次次跌倒的教訓。擁有道德,留下人生的智慧。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四處遊說,希望各國君主,能夠實行“仁政”,善待百姓,善待他人等於善待自己。那樣天下才會太平,才會和睦相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孔子擁有一顆濟世度人的心,因此他被世人尊稱“孔聖人”。而他以“仁”為中心的智慧,流傳千古,乃至於影響著每一箇中國人的生活。擁有道德,傳播道德,讓孔子的智慧芬芳了世人耳目。

  擁有道德,收穫生活中的點滴智慧,生活中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能體現出人的修養道德,一個不經意下的微笑,給人帶來心情的愉悅。在廣場散步不小心撞到別人之後,一聲真誠的道歉;馬路上隨手撿起一個廢瓶將其扔入垃圾桶……就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生活中不經意的小事,是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乃一個民族道德的縮影,是智慧的結晶。點滴的小事從我做起,從小而言,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從大而言,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相反,那些社會中的小混混被我們稱為垃圾人,他們從來都是蠻橫不講理的,都是自以為了不起,一心所想,都是老子天下第一。這種思想以及所指引下的言行,都是失去道德的,也是愚鈍無知的,一旦在法律面前被曝光,必將失去了虛幻的光彩。

  擁有道德吧!有道德相伴的智慧才是大智慧。智慧猶如剛出土的一顆幼苗,只有道德之水才是真正的甘霖,只有用道德之水澆灌,智慧才能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才能蔭庇自己和他人。

  道德與智慧作文 篇4

  智慧和道德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人類文化的得力助手。沒有任何一方,人類文化將會消失。

  智慧伴隨著道德,就像父母伴隨著他們的孩子一樣,他們經歷了歷史的'起起落落,留下了美麗的故事,並記錄了一次又一次跌倒的教訓。有道德,就留下生活的智慧。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四處遊說,希望各國君主實行“仁政”,善待百姓。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這樣,世界將會和平相處,和諧相處。“君主,君主,大臣,父親,兒子,兒子,兒子”,君主應該像君主,大臣應該像大臣,父親應該像父親,兒子應該像兒子。孔子有一顆拯救世界和幫助他人的心。因此,他被譽為“孔子聖人”。然而,他以“仁”為核心的智慧卻流傳千古,甚至影響了每一箇中國人的生活。有道德,傳播道德,讓孔子的智慧芬芳世界的眼睛和耳朵。

  擁有道德,在生活中收穫一點智慧,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道德,一個隨意的微笑能給一個人的心情帶來快樂。在廣場散步時不小心撞到了人,我真誠地道歉。在路上撿起一個廢物瓶子,然後把它扔進垃圾桶……所有這些行為都是生活中不經意的事情,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道德的縮影和智慧的結晶。每件小事都從我開始。從很小的時候,我就保持了自己的尊嚴。在很大程度上,我維護了我國家的尊嚴。

  相反,社會上的流氓被我們稱為垃圾工。他們總是蠻橫無理。他們都自視甚高。他們都是世界上最好的。這種思想及其指導下的言行都是不道德和無知的。一旦暴露在法律面前,他們就會失去虛幻的光彩。

  有道德!伴隨著道德的智慧是偉大的智慧。智慧就像新出土的幼苗。只有道德之水才是真正的雨水。只有用道德之水澆灌,智慧才能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遮蔽自己和他人。

  道德與智慧作文 篇5

  康德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品德。”星空因其廖廓而深邃,讓我們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莊嚴而聖潔值得我們一生堅守。

  某雜誌刊登了一份關於青少年價值觀的報告,其中的一些資料顯示有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在公共汽車上不讓座”,“過馬路闖紅燈”,“競爭可以不擇手段”,“誠實意味著吃虧”等明顯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表示“難以評價”。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這正是我們當中一部分人對社會公德和個人品德的認識模糊甚至錯誤所致,正說明他們沒能堅守住心中的道德律。要知道,一個人的真正價值並非取決於其容貌。衣著。金錢。地位等外在的東西,而取決於他的頭腦。觀念。精神。品格。愛心。氣度等綜合素質和內在修養,取決於他的軀殼裡到底裝了衣服怎樣的靈魂,取決於他是否堅守住了心中的道德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次汶川大地震中那麼多年輕而偉大的老師和同學,災難猝臨,生死瞬間,不約而同,毅然選擇了捨己救人!他們心中那崇高偉大的道德力量,感天動地,驚鬼泣神,高山仰止,日月同輝!

  “不論是黃昏,還是晨曦初露。茉莉花,總是潔白的。”正如希臘詩人喬治賽福斯的這首小詩所說,我們青少年要想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堅守住自己的潔白,堅守住自己的芳香,堅守住自己心中的道德律。

  道德與智慧作文 篇6

  道德與智慧兩位老人生活在天堂,一日,道德來找智慧說:“好久不見,您身體可好?”智慧回答說:“好啊!多謝你這個老朋友牽掛。”於是智慧邀請道德來到後花園,兩人坐在藤椅上,面向一個湖泊。道德與智慧總認為自己的學生在人間最有才能,所以每次見面,嘮完家常總少不了一番比拼,這次也不例外。

  智慧首先說:“您知道孫臏嗎?他幫助田忌賽馬戰勝了擁有天下最好馬匹的齊王。”道德連連點頭,對智慧說:“您還記得於謙嗎?他不畏強權、不卑不亢,不與掌權者同流合汙,留下了‘兩袖清風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的千古名句。”

  智慧又說道:“您應該知道孔融吧,他自幼便聰明過人,一位刺史想測試一下孔融,就告訴他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一定很笨,不料孔融卻笑著答道‘您小時侯一定很聰明。’禮貌地回答了刺史,更讓眾人對他刮目相看。”道德又點點頭,欠了欠身,對智慧說:“清末皇室溥儒在哥哥溥儀成為偽滿洲國皇帝,且日軍加緊侵略的險惡環境中,拒絕溥儀一同前往東北的邀請,在農村過卜了隱居生活,周圍竟沒有一個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由此可見他為人低調,堅守一份民族氣節,一份美德。”智慧也笑了笑。道德接著說,但多了一點謙虛:“其實一個人想要成才,智慧很重要。如果他僅有一點道德,缺少靈氣,沒有智慧,怎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安身立命?更不要談立業了。”道德雖然這麼說,可智慧也逐漸清醒地認識到一個人只有有了道德,當他再擁有智慧時,才能真正造福於人類。於是連忙回答:“不然,不然,一個人想要成才,就如同一顆大樹,他的才能如同果實,而性格、修養如同樹枝、樹葉,最重要的樹根、樹幹就是他的品德。而我——智慧則像那片肥沃的土壤,如果沒有你道德,再多的養料都很難把他移正,反而可能使他禍害一方。比如說耶律乙辛,此人非常有才,可惜道德敗壞,把鼎盛時期的遼朝推向了覆滅的深淵。再說民國時期的竊國大盜袁世凱,他與北洋軍閥們縱橫捭闔,叱吒風雲一時,可惜他專制獨裁,上演恢復帝制的鬧劇,弄得天下民不聊生,最終氣死在總統寶座上,終年才58歲。”

  道德一看智慧都這麼說了,自然不敢怠慢:“沒有那麼嚴重,智慧還是十分重要的,要不,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怎麼會出現那麼多傳奇的帝王?沒有了智慧,如今的多彩世界定會變得黯淡無光。”

  “不,不……還是要實事求是呀!”“哈哈……”兩人都笑了。

  道德與智慧兩位老人終於結束了一天的比拼,望著夕陽西下的壯觀景緻,智慧說:“夕陽無限好”,道德接著說:“只是近黃昏。”他揭開天幕,望著人間,對智慧說:“如今我的弟子越來越少了,真正能做到恪守道德底線的人越來越少了。”“我也有同感,他們似乎都跑到‘利益’那裡去了,現在還有什麼人稱得上有智慧?一點點小聰明都用在算計別人身上了!”“如今的人類呀!唉……”道德與智慧望著人間,不禁連連嘆氣……

  一個人的道德如同杯子,而智慧則是其中的水,水越多,那個人的能力就越強,但如果道德的杯子被破壞了,智慧的水就沒有了束縛,噴流而出,弄得滿地狼藉,在這種情況下,能力越強的人對社會的危害也就越大。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人類物質文明高速發展的同時,精神文明卻在不斷萎縮,在社會的各個角落裡總可以看到與文明不和諧的畫面。如何才能讓社會更加文明,讓每個人都來恪守道德、積累智慧,正是天上兩位老人所想的,它不也正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去做的嗎?

  道德與智慧作文 篇7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這樣一句話:“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21世紀,是一個聰明的時代,人人都具有智慧。世界因人們的智慧而變得發達。“神五”“神六”“神七”的升空,電腦的問世……可以說,我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這些高科技的產品。但是,世界因我們而自豪的同時,也因我們而變得奄奄一息。

  夜晚,走在馬路上,兩邊是燈紅酒綠的街市,本來寧靜的天空,霎時間變得喧鬧無比。回想小時候,我經常坐在草地上數星星,可現在,那片綠蔭已經不存在了,它被無情的人們割去了,建成了高樓大廈;那些星星也不見了,他們去哪兒了呢?難道他們走了嗎?他是被人們逼走的嗎?

  在社會中,一些自以為是的人,仗著自己聰明,對人們做出了貢獻,就認為人們應該很聽服於他們,這簡直是大錯特錯!他們的確讓人們過上了高科技的生活,但他們卻讓人們的道德跌下了無底深淵。

  公交車上,和老人搶座位;在醫院中大聲喧譁;在草地上隨意踐踏……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道德嗎?

  同學們。聰明固果然是好,但是聰明和道德是可以並存的。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不能讓世界在因我們而驕傲的同時,而受我們的折磨。

  望著那片無星的天空,我不禁陷入沉思:人們會挽回這個沒有道德的世界嗎?

  ……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