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背誦十大方法
課文背誦十大方法
說到初中語文最難的不是作文、不是閱讀,而是“背誦全文”尤其是文言文的背誦全文,更讓同學們頭疼不已,然而,想要學好語文,文章還是要背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課文背誦十大方法,希望有所幫助!
為什麼我們背課文困難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同學們會的畏難情緒,主觀的認為背課文難,所以背起來就越發得困難。這個其實就是心理暗示,如果已經預設一件事情很難,那這件事情完成的機率會大大降低。
第二個原因是僅僅是為了背課文而背課文。大部分同學背課文是為了完成作業,而不是真想記住,所以即使暫時記住了,過了作業那一關也就很快忘了。
課文背誦十大技巧
1、抄誦法
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背誦詩詞或短文時,可以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幾句抄幾句;最後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讀再抄,抄完再讀。
這樣下來,不僅會背也可以順利完成古詩文的默寫要求一舉兩得。
2、情節法
記住要背內容中表示時間、方位順序的詞語。掌握事情的發展過程、結果等具體情節,據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比如背誦《觀潮》三四段結合觀潮時間變化、潮水位置變化、人群反應變化順序的詞:午後一點左右,遠處……人聲……;過了一會……響聲……人群……;再近些,白浪……;浪潮越來越近……,大家……
按照這樣列出關鍵詞,對應填空就更容易背誦了。
3、人物法
記住文章中依次(或分類)出現的幾個人物,這樣憶人思情,憶人思言,就有助於理解與背誦。
4、情境法
創設具體情境,根據情境熟讀容易理解和記憶。尤其是優美的詩歌與散文,運用此法效果更佳。
如《望天門山》《江南春》《敕勒歌》《錢塘湖春行》等,我們可以繪畫出多幅圖畫,根據圖回憶,圖文結合,快速有趣地借圖成誦。
5、對比法
把課文中具有對比的部分找出來,記住這個對比的性質、特點、作用,就容易背誦了。
如背誦《大自然的聲音》第二段,抓住風的特點(大自然的音樂家),當他翻動樹葉時,樹葉像歌手……;當微風拂過時,像呢喃細語……;當狂風颳起時,像雄偉的樂曲……
這樣,從比較中抓住了特點,背得快,記得牢,有效果。
6、問題法
提出幾個具有連貫性、系統性的問題,根據問題答案的順序,記取背誦內容。
如《走遍天下書為侶》第七段:
①首先“我”會思考什麼?(思考故事中的人為什麼這樣做;作家為什麼這樣寫?)
②然後“我”會怎樣做?(續寫--回頭品味--讀其他部分內容找到別忽略的東西--列單子。)
③最後“我”還要做什麼?(關於作者的想象:怎樣的人?怎樣的生活經歷....)
利用這三個問題,同學們就能正確而快捷地背誦出這一段了。
7、列表法
記憶時先將需要背誦的內容進行列表歸納,使繁雜的內容簡單化、特徵化、條理化,一目瞭然,便於舉一反三,加深印象。
如背誦《圓明園的毀滅》第三段,大量列舉了園內各異景觀,可以將其從型別上進行分類,提煉出景觀名稱,加上對應的景觀修飾詞,進行感官串聯,即可迅速完成背誦。
8、分合法
先分句背,在句中背關鍵詞,這樣逐句背,而後合背,由詞連句,由句連段,再由段連篇。或先抓要背內容的主要部分,再帶動次要部分,再合背。
如背誦《秋天的與雨》第二段:可先分別背熟銀杏葉色彩形態;楓葉色彩形態;田野色彩形態;菊花仙子的.色彩形態。然後再把這幾個畫面串連起來,一氣呵成。
9、耳聽法
這種方法是由一個人或一部分人朗讀,大家洗耳恭聽。或運用課文朗讀音訊,反覆收聽,用這種方法訓練背誦,比單純反覆朗讀效果會更好些。
10、間隔法
背誦課文或是字詞不能怕重複,要不斷迴圈鞏固,當天背;第二三天覆習檢查、一週後再鞏固一遍,溫故知新,常讀常新。
提高記憶力助力背誦的實用小遊戲
1.限時強記遊戲
在規定的時間裡去背誦一些數字、人名、單詞等等,可以鍛鍊博聞強記的能力。
1、在3分鐘內,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後30位數字;
2、在2分鐘內,背誦十個陌生的人名;
3、在10分鐘內,背誦十個外文生詞。
2.圖文記憶遊戲
一些鍛鍊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後合上書讓她報出來。等等。
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後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
3.精細回憶遊戲
我們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識記了很多東西,卻很少去回憶。識記和回憶之間的不平衡,使我們的記憶變得十分模糊。經常回憶,回憶得儘可能精細,是鍛鍊記憶力的好方法。
1、想一想一小時前你在做什麼?你在哪裡?和什麼人在一起?你們在一起都說了什麼?那個人長得什麼樣?你如何向別人描述他的長相?
2、回憶一下你最近看過的電影,電影裡都有哪些主要人物?發生了什麼事?他們都做了什麼?結局如何?要儘可能回想電影中每一個鏡頭。
3、回憶一下你童年的夥伴,你們在一起都做過什麼?還能記起他們的名字嗎?他們的家都住在什麼地方?
加強記憶的小技巧
1、讓抽象的資訊具體化
例如,剛開始學英語單詞的時候,比較難記住陌生的字母組合和讀音。將它們分別配上圖片呈現出來,理解和記憶單詞的意思就會容易很多。
2、聲音、視覺、寫畫多重線索
學習任務中,有許多需要死記硬背的內容,為了加強記憶,可以考慮一邊看圖片、影片一邊說。
這樣做,可以為記憶物件增加不同維度的線索,讓不同記憶偏好的人學得更輕鬆——畢竟,有些人擅於靠【聽】來記憶,而有的人擅於靠【看】來記憶。
3、創造故事和情節
就像對【聽】或【看】存在偏好一樣,有些人生來更容易記住「敘事」類的資訊,相比干巴巴的陳述,人們也更容易記住故事、對故事感興趣。
4、形式多樣的多次練習
無論學什麼,反覆記憶和練習都很重要。
大腦裡有個橡皮擦,哪裡的記憶長期不被翻看,哪裡就有可能被擦乾淨了。
生活中我們如何鍛鍊大腦?
1、適當地進行腦運動,避免用腦過度。
腦力緊張帶來了腦力疲勞。腦力疲勞發生時,使人感到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維變得遲鈍,繼而頭昏腦脹甚至頭痛起來,所以要避免用腦過度。
2、合理調節腦力。
腦力調節就是按照大腦興奮抑制交替的規律合理地安排學習與休息。比如:學習一個小時,休息十分鐘,這樣學習起來會更加高效。
3、多渠道進行健腦。
比如:透過按摩頭部,促進大腦的血液迴圈;透過食物來健腦,健腦食品有核桃、黑芝麻、花生、豆製品、玉米、小米、棗、南瓜、粟子、蜂蜜、魚蝦、母乳等。
4、適當的體育鍛煉。
運動有助緩解腦力疲勞,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大腦興奮與抑制的轉化能力,而且適度的體力疲勞還可帶來良好的睡眠,因此對增進腦力,促進大腦健康是有利的。
拓展內容:語文背誦技巧
1、多讀,就是反覆讀。
據說,豐子愷先生的讀書法稱為“二十二遍讀書法”,他對一篇好文章,前後讀22遍之多,並深有體會地說,把文章讀熟後,就會漸漸地從唇間背誦出來,多讀成誦,應當就是記憶之本。
2、古詩文,理解後記得更牢固。
強記和死記並非同一概念,理解之後記憶會更快。當然,背誦後也有助於理解。
(1)抓關鍵詞語背誦
所謂關鍵詞語,一是指需要背誦的文句、語段的領頭字詞;二是緊緊抓住容易聯想背誦內容的關鍵性動詞。
如背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歷數擔當大任的人遭艱難情狀的句子,可抓住“苦”“勞”“餓”“空乏”“拂亂”等意義、用法獨特和在文中作用顯著的詞語來記憶。
(2)按寫作順序背誦
文章的寫作順序主要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按照寫作順序來梳理文章的思路,尋找利於背誦的策略也是常見的背誦途徑。
(3)採用“整分聯背誦法”
整分聯背誦法是指整體背誦法、分段背誦法與聯合背誦法,這幾種方法各有不同的特點、用途,並有一定的聯絡。
一般而言,整分聯背誦法要求學生先對課文進行整體閱讀,然後對每個語段進行分別背誦,將每個段落背熟記牢,然後再將所有的段落聯合起來進行記憶。
3、勤寫。
勤寫,不只是寫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記、聽課筆記、讀書中的圈點評註、整理摘抄都屬於這個範疇。
寫本身就是較高層次的記憶,我們有這樣的體會:寫作文,先打腹稿,再寫成初稿,待到往作文字上謄寫時,不看初稿就能寫完。原因是,動筆綜合調動了各種器官,並進入記憶的高階階段,“好記性不如賴筆頭”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