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

《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是需要不斷學習的,不過只有真正找對了學習方法,才能能事半功倍,還能培養學習的興趣。為了幫助大家正確高效的學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1

  語文難教”是不少語文教師發出的感慨,“語文難學”又是許多中學生共有的感覺,那麼如何激發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會學,許多語文學科的前輩都做了詳細的研究與探討,也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實踐新課程課題研究的實際,簡單地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雖然很淺薄,但還是希望與諸位同仁共勉。

  一、開闢自主學習的空間。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要透過交往互動,師生間建立起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關係。點燃他們求知的火花,激發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興趣,從而使他們的創造能力得到發展。

  二、 教給學習方法,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

  農村孩子知識面窄,家長輔導能力較差,又不懂學習方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師生共同制訂學習目標。最後學生按學習目標去學習,去交流。學生根據“自讀提示”以自學為主,立足於“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的方法完成本節課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自主讀書中學習、思考,培養學生邊讀邊想、作點批註的習慣;在讀中理解內容,體悟感情、增強語感。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知識,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就能總結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三、課堂教學中的激趣技巧。

  新課匯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設計新穎有趣的開頭,對課堂教學的成敗至關重要。如教學《魚游到了紙上》一課時,首先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魚在紙上游的嗎?學生露出驚異的神態回答說:“沒有”。是的,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可作者卻說“魚游到了紙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經過提問,學生對課文內容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四、開展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有爭強好勝的特點,競賽時往往處於緊張、興奮的心理狀態,能有效地進行知識傳遞和吸收。這種形式的活動放在課文教完後進行有助於鞏固學習所得,學生也喜歡。活動方式很多,不拘一格,具體選擇哪一種應有針對性;活動原則應突出開放性、主體性、挑戰性;活動目標應致力於學生能力的培養。

  五、課後家訪力度加強,引導監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農村大多數家長文化水平較低,並多數在外打工,所在教學農村空心化程度高,自主學習沒有家長引導和監督將流於形式。要求農村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責任心,加強家訪,引導監督學習小組,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

  六、持之以恆,養成學生自覺學習習慣。

  養成教育,決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堅持不懈對學習習慣的培養。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對學生的要求是“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習慣的力量是一種自然的力量。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持久地培養,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不斷提高“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控制”的能力。

  七、積極評價策略

  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和期望,有利於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教學中教師適時的肯定、適度的鼓勵、積極的評價能有效地維繫學生參與的熱情,是推動學生不斷進取的催化劑。教師評價的時機要適當,要及時地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積極的熱情的肯定,這樣有利於學生增強信心,提高學好語文的熱情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是新課程標準真正進入課堂的一把標尺。

  總之,我們的農村教師只有讓課堂充滿樂趣,才會吸引學生,使其積極主動的學習;我們的農村學生要在有教師精妙的引探導學下,有啟思有質疑並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識的內化,才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其好學樂學善學;我們的課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動,學生自主學習也許就會多十分活力,而其學習能力也許會百倍的提高。

《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2

  小學生的學習要建立在活動的基礎上,只有透過活動,才能將學到的知識內化,只有透過活動才能讓學生在觀察中建立表象,在操作中獲得技能,在交流中感悟方法,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的成長,在活動中健康穩步的發展。教師如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呢?我長期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

  在教學中,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發現問題,探索新知,這對學生自己來說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極容易掌握問題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絡。教師應培養學生這種自主探求,積極思考的良好品質。如:在複習分數應用題時,我出示了這樣一道補充問題的應用題:“飼養場買來黑兔9只,白兔36只,並鼓勵學生可以透過各種想法,提出不同的問題。思考之後學生提出:“黑兔是白兔的幾分之幾?白兔是黑兔的幾倍?黑兔比白兔少幾分之幾?白兔比黑兔多百分之幾?白兔佔買來兔子總數的幾分之幾?黑兔佔買來兔子總數的幾分之幾?”短短几分鐘,沒有經過老師任何提示,學生積極主動,自主學習得出了6個問題。這樣做學生既靈活運用了知識,又掌握了本課學習的重點,其教學效果要比教師一味地講解好得多。

  二、讓學生大膽猜想,思考

  讓每個學生在已學得的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和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對問題的結果進行大膽的猜想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思維,促進智力的發展與提高。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個認知過程,又是一個探索過程,將學生學習由“吸收——儲存——再現”轉化為“探索——研討——創造”,將教師的教學過程轉化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過程,是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如教學“圓面積計算”,我先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自己提出問題思考:

  (1)圓可轉化成什麼圖形來計算面積?

  (2)轉化前後圖形有什麼關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透過動手操作,學生自己發現了圓的面積公式。整個教學過程,教會了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本領:

  (1)可以應用知識間的轉化和聯絡;

  (2)動手操作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3)認真觀察、比較,有序地思考問題可以順利地解決問題等。

  三、讓學生想說就說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語言和思維的發展又是密切相關的。而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又表現為不同步性,分析問題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達不出來,再加上數學學科特有的抽象性、邏輯性,使學生更是感到無從說起。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首先不斷鼓勵學生使他們敢說、愛說,怎樣想就怎樣說,說錯了再重說,培養學生慢慢學會說話。其次,課堂中還應充分利用討論的機會,鍛鍊學生去說。如在學習“時分的認識”一課時,學生對“時針指在2、3之間,分針指在11”時,是2時55分還是3時55分出現了不同意見,我讓學生結合自己手中鐘錶模型分組討論、探索,最終得出了統一答案。這樣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鍛鍊。再次,在教學過程中,一些簡單的例題可由學生模仿老師到講臺上給大家講解,說說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為什麼這樣理解,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

  四、放手讓學生去做

  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是小學生共有的特徵。對於什麼事他們都願意自己去試試。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他們的好奇、好動的特點,透過動手操作和多種感官的參與活動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力。如在活動課“有趣的七巧板”中,在製作七板之前,先引導學生觀察7種圖形的大小、位置,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制作。在進行拼圖練習時,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圖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圖要領後,照著書中圖形拼圖,繼而讓學生大膽創新,拼出自己喜愛的`圖形。在活動中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發展創新意識。又如,在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以後,我問學生:取一根16釐米長細繩可以圍成幾種不同的長方形?學生根據已學得的知識討論得出:16釐米就是所要圍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周長÷2就是長方形的一個長與一個寬之和。然後藉助釘子板,實際動手操作,積極思考,並結合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大家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五、教給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

  交給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一把開啟數學智慧之門的“金鑰匙”,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學生一旦科學地掌握了數學思維的方法,他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能力便大大增強,他們就可以運用數學思維方法的“武器”,去探索數學世界的奧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因此交給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最現實的目標和具體途徑。

  總之,讓學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由對知識的認識過程轉化為對問題的探索過程;由對知識的認知掌握轉化為對問題的探究解決。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不斷地用探究科學的態度與方法去認識、發現、改變與創造,真正使今天的學習成為明天適應、參與和改造社會,從而獲得發展的基礎。所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只有讓作為主體的學生透過自己的雙手親自實踐,運用自己的大腦主動地去思考,去發現和創新,使學生體會到自己就是學習活動中的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切實、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

《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3

  化學是一門一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特別是探究一些實驗,讓學生自主探究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主學習的教學是指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運用探索性學習態度和創新精神,發揮自身優勢和潛能,自主獲得知識和創造的本領,使自身的素質得到最佳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效地組織起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協調發展。下面談一下我在教學過程中的體會: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有趣的化學實驗、生動有趣的語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學生感興趣東西都容易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在教學中結合課堂內容,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說明所學知識在工農業生產中的運用,以激發學生的需求感、好奇心,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用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語言使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容易被學生接受。如講解第五單元時,有句成語叫“點石成金”,給你一塊石灰石,你能使它變成金子嗎?從而匯入質量守恆定律。講第六單元時明朝愛國將領于謙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你能透過這首詩知道哪些化學物質和化學反應原理嗎?在講解第七單元時用“鬼火”、“天火”引入自燃。這種以趣味化、形象化的巧妙語言可成為啟用學生思考的誘因,可以誘發學生產生探究的動機。又如,在《我們周圍的空氣》這一單元的學習,就有關於“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空洞”現象的知識,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科普小知識,要求學生去查閱一些課外資料,來解答“為什麼二氧化碳會造成溫室效應?”“地球大氣的臭氧層空洞是怎樣形成的?”等一系列有意義的問題。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還能夠觸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良好動機,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讓每個學生在“跳一跳,摘到桃“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和自豪。

  二、正面引導,大膽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鼓勵學生獨立發表見解,大膽想象,從不同角度發表看法,促進思想交流。方法上可討論、可辯論。讓同學相互評價,並由回答問題的同學自己作總結,其他同學也可參加發表意見。透過互動學習掌握知識,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討論之中,分享合作成功的快樂,找到成為課堂主人的感覺。如我們在學習第二單元《製取氧氣》這部分內容時,學生明確了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氯酸鉀加熱製取氧氣時,二氧化錳只是作為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後其化學性質和質量並沒有發生改變。課後佈置思考題:“怎樣證明二氧化錳在化學反應前後質量沒有改變?”讓學生思考了一段時間,然後引導學生去參照“混合物的分離”這部分內容。學生們查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合作、探討、交流,教師對設計正確的同學給予肯定,設計不好或不正確的,給予引導和指導,結果很多學生都能夠完整的寫出實驗步驟,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自主學習的快樂。

  三、充分利用課本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教材是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基本材料,所以應把指導學生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建構知識,整合知識。但是,並不是每個學生都善於閱讀,善於用書,有的學生只是死記硬背,有的學生甚至看不懂課本。因此,教師必須進行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如在學習《原子的結構》時,利用課本P53的表提問:此表給我們提供了哪些資訊?教師引導、啟發,讓學生探究、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得出:

  1、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原子中質子數不一定等於電子數。

  3、氫的原子核中無中子(或大多數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4、不同種類的原子,核電荷數不同。像這樣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參照文字、表格、插圖、圖解等,與教材文字內容對應閱讀,透過對應閱讀,讓學生動手、動腦,探究、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理解,增加記憶的深刻性,在考試時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關注後進生,幫助後進生,使他們也能自主學習

  最後,自主學習並不是優等生的專利。教學過程要求人人參與,人人動腦、動手、動口。教學中要針對後進生的特點,不失時機的對他們進行鼓勵指導,讓他們體驗到自主學習帶來的成功和喜悅,幫他們樹立自信心,使他們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在這方面我是這樣做的,為他們設計一些適合它們的簡單問題,為他們補習舊知識,提前為他們介紹新課的內容及重難點,只有幫助了後進生,全班的整體學習水平才會提高。因此,要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貫穿整個教學活動中,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大膽創新,最終實現“教學是為了不教,舉一是為了反三”的教學目的。

《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4

  一、自主學習具有行為的創新性

  自主學習可以拓寬學生的求知道路。學生或結合成組,或“各自為陣”,他們的學習可在課,可在課外;可在校內,可在校外;可在圖書室,可在實驗室,可在電腦房;學生共研共討,師生零距離接觸,這樣學生興趣盎然,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了起來。

  二、自主學習具有發展的可行性

  學生要把學習的需求調動起來,根本還在於激發自身的內因,自主學習就能在看似沒壓力中感受壓力。中學物理課程標準中指出,要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研究,勤于思考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是這一思想的體現,這種學習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自由,民主的空間,他們會在這種學習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學得深透,學得紮實,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三、自主學習具有科學的實踐性

  自主學習的過程,也是人性化教學的過程,和諧型教學的過程。有所創造,有所前進,思想活躍,積極上進是學生群體的一個顯著特點,但這個群體也有著可塑性的弱點,自主學習中他們就會自覺地比學超,鍥而不捨追求理想效果,不滿足既有成績,奮力而前行。學生們在前進中正確看待差異,正確解決差異,雖差異永遠存在,但變數也大,爭先恐後情況的出現,就會以挑戰者姿態挑戰別人,挑戰自我,爭上游,上臺階。在自主學習中教師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胸中有數,瞭如指掌,這樣就能拿出具體的切合實際的指導方案,學生就會認準方向,制定目標,學習就有緊迫感,責任感,自我提高。要使學生在複習中,學得精深,達到事半功倍效果,自主學習當是良方。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會學得輕鬆,學得靈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