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知識培訓心得體會

安全管理知識培訓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安全管理知識培訓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安全管理知識培訓心得體會1

  在這次消防安全管理知識的培訓中我對中學生怎樣防止火災發生,發生火災後如何自救都有了深刻的認識。

  我們中小學生不要隨身攜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不能亂拉、亂拉電線,隨意拆卸電器,用完電器要及時拔掉插銷。發現燃氣洩漏時,要關緊閥門,開啟門窗,不可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陽臺上、樓道內不能燒紙片,燃放煙花爆竹。使用電燈時,燈泡不要接觸或靠近可燃物。

  發生火災後要學會自救:在火勢越來越大,不能立即撲滅,有人被圍困的危險情況下,應儘快設法脫險。如果門窗、通道、樓梯已被煙火封住,確實沒有可能向外衝時,可向頭部、身上澆些冷水或用溼毛巾、溼被單將頭部包好,用溼棉被、溼毯子將身體裹好,再衝出險區。如果濃煙太大,嗆得透不過氣來,可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身體儘量貼近地面行進或者爬行,穿過險區。當樓梯已被燒斷,通道已被堵死,應保持鎮靜,設法從別的安全地方轉移。可按當時具體情況,採取以下幾種方法脫離險區:

  1、可以從別的樓梯或室外消防梯走出險區。有些高層樓房設有消防梯,人們應熟悉通向消防梯的通道,著火後可迅速由消防梯的安全門下樓。

  2、住在比較低的樓層可以利用結實的繩索(如果找不到繩索,可將被褥裡兒、床單或結實的窗簾布等物撕成條,擰好成繩),拴在牢固的窗框或床架上,然後沿繩緩緩爬下。

  3、如果被火困於二樓,可以先向樓外扔一些被褥作墊子,然後攀著視窗或陽臺往下跳。這樣可以縮短距離,更好地保證人身安全。如果被困於三樓以上,那就千萬不要急於往下跳,因距離大,容易造成傷亡。

  4、可以轉移到其他比較安全的房間、窗邊或陽臺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員。

  生命最重要,安全第一。學會保護自己。

安全管理知識培訓心得體會2

  為提升安全管理人員資質能力,xx月xx-xx日,xx在xx學院組織了為期xx天的安全管理人員教育培訓班,透過此次培訓,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收穫了許多新的安全管理知識,對自己的職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要強化安全生產的管理工作,就需要:

  一、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

  這是安全生產的工作方針,也是長期安全生產工作的經驗總結,必須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而且要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上升到講政治、促發展、保穩定的高刻認識,抓安全就是抓發展,抓安全就是抓穩定,抓安全就是保護生產力的道理,並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經營、安全與效益的關係。在正常生產工作過程中始終遵守有關安全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製度,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

  二、加大危險源的.識別和風險管控的查治工作,防範各類事故的發生

  安全生產預防工作一定要經常化,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做好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積極鼓勵職工幫助查詢、識別存在於工作場所的危險源。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安全檢查是落實責任、規範管理行為、發現安全隱患、進行切實有效的風險管控,透過制度化、規範化和專業化的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積極有效地消除工作現場存在的各類安全隱患,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加強安全宣傳培訓教育,改變工作作風

  從安全生產方針、安全法律法規、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安全防範技能等方面入手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工作,保證職工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熟知崗位職責,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透過安全案例分析和總結,將安全理論和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增強職工的安全責任心,全面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有效的減少,甚至杜絕事故的發生。

  四、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

  強化安全管理的層次,儘可能地提高本質化安全,廣泛的發動和依靠職工責任擔當,把安全管理重點前移,透過明確職責,落實措施。把責任明確到個人,做到時時有人問,事事有人管,營造一個文明、健康的工作環境。自覺的提高職工自我保安意識全員安全意識,規範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僥倖心理,防止人為“錯忘漏”,杜絕各種習慣性違章行為。

  此次培訓課程緊湊、有序,在xx天的課程中,各位老師圍繞怎樣才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從安全隱患零容忍的解讀、風險管理和空管安全、裝置新技術在安全領域的應用、從駕駛艙視角看空中交通管制等幾方面,結合典型實際案例,做了詳細、透徹的講解與分析,使我的安全思想有了質的飛躍。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按照xx領導在培訓總結會上的要求,把課堂和書本學到的安全理論知識和現場實際工作相結合,加以理解並貫徹執行,為空管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