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教學常規自查報告
個人教學常規自查報告
時光在不經意中流逝,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段時間存在的工作問題,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自查報告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自查報告書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個人教學常規自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個人教學常規自查報告1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的素質教育,切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根據縣教育局檔案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進行了認真的核查,現將我們的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強化學校內部管理,健全各種規章制度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20xx年是縣局著力倡導並付諸實施的“教育教學質量效益年”本著這一宗旨,我校一班人認真分析西小實際,統一思想認識,在學校管理上確立了“尊重人,信任人,激勵人,發展人”的人本管理理念,把師生當作自己的服務物件,領導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溝通,交流,對話,幫助”等人性化管理方式,虛心接受師生的工作監督,逐漸創造了一個極具親和力的人文校園,廣大師生工作學習熱情高,奏響了西小“健康、文明、和諧、發展”的主旋律。
(二)健全各種制度,以制度促管理
常言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認真落實教育行政會精神,進一步抓好教學常規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教學管理效益,促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我們根據學校工作實際,在以往的管理制度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完善,進一步健全了各種管理制度,涉及到學校工作的各方面。所有制度的推出,都在教師會上民主討論透過,讓老師心中有數。所有的老師依照制度完成自己的職責,規範自己的教學,切實起到了督導、激勵的作用,調動了全體老師的積極性,增加了老師的主人翁的責任感。
二、求實務真,公正嚴明,狠抓常規管理落實
(一)嚴格執行國課程計劃,開齊、開足各類課程
學校每學期均按國家課程標準,嚴格落實課程計劃,嚴把課程關,課時關。每學期都能科學的規劃、設計課程總表,並將“四表”上牆,各科任課教師都能按課程標準,教材學科特點制定計劃,期末進行總結。校本課程、活動類課程有計劃、有總結、有活動記錄,逐步形成校園特色教育規模。學校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以及每天中午的半小時閱讀時間。
(二)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管理制度,是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1、實施領導包級、蹲點負責制,確保教學教研活動的有力落實。
學校實行行政領導每人主抓一個年級,主管一個教研組制度,領導人人要作教研組長的助手,出謀劃策,做好協調工作。按時參加教研組活動,堅持每週聽兩節推門課,不定期抽查教師教案,學生作業,對上課,教案,作業存在的優缺點都要指出,要求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完善。領導值日中遇見的不合常規的現象,當面指出,當場解決,不徇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形成常規管理天天有效的格局,從思想上引導大家依規辦事。
2、嚴格落實常規考核,充分掌握課堂教學狀況
學校始終將課堂常規的落實放在首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備課:首先要求堅持“不備課不得上課的原則”,任何人任何課都得備好課,才能進教室授課。其次,要求教師正確理解備課和編寫教案的不同。為了切實提高備課的質量,我們堅持實行年級同科集體備課制度,定時間,定中心發言人,確定本週教學內容,分析教材,明確目標,理清思路,確立重點難點,商討突破方法,質疑問難,集思廣益。而教案的撰寫,我們大膽改革,採用同科教師提前精備制度,即每一個人備一兩個單元,精心設計,滲透新課改理念,鼓勵個性教案,允許列印教案。每位教師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靈活改動教案,適當修改,寫上自己的修改理由和教後反思,堅決杜絕機械照搬,力求多一點實質,少一點形式,使教師有更多時間研究教學。
(2)上課: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執行教學常規中,我們要求全體教師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觀。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成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大力推進多媒體技術在學科課程的應用,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學校每學期先在同年級開展"同課異構"活動,由包年級的領導和同一備課組教師進行聽課和評課。然後由年級評選出代表參加學校的賽教活動。為了更好地發揮集體協作精神,對獲獎教師所在的備課組其他成員也進行獎勵。這項活動的開展有力的推動了集體備課工作的展開,調動了大家參與集體備課的積極性。
(3)作業的佈置和批改
提倡練習性作業課內完成,課外以活動性,實踐性、自主探究性的作業為主。作業量適中,型別靈活,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作業的批改與評價注意過程評價,習慣的養成,促進學生的發展。批改形式靈活多樣,引導學生參與。教師評價、學生互評、自評相結合,分數量化與描述性評語、談話式評語相結合。
學校每週檢查一次教案,行政領導每週聽兩節推門課,每月末進行一次作業檢查並將抽查情況納入教師的工作考核,優點和問題及時反饋給教師,使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逐漸上新臺階。
(三)狠抓校本教研,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1、重視業務學習,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課程改革對教師角色定位、教學方式,教學行為,都提出了新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透過不斷學習研究,才能實現多重轉變,因此我們要求教師每週自學時間不低於2小時,學習各種關於新課程的資料、圖書、各種教學雜誌,並做好讀書筆記,學校每學期檢查兩次並做評比。學校圖書室、閱覽室每天開放,每單週二下午領導輪流組織大家學習教育教學理論。
2、重視教研工作,鼓勵撰寫案例、反思、論文
學校結合自己的實際,每學期都能制定操作性強的教學教研計劃,並按照計劃安排開展校本教研活動,要求教師就自己教育教學中碰到的問題,在教研組討論,找到共性問題,大家展開行動研究、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並撰寫經驗總結或案例分析,要求各教研圍繞學校申報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課題展開研究,確立本組的教研課題、組員確立自己的研究專題,學期末形成書面總結,學校學期末將對案例反思及論文進行評比,並集結成冊。
3、重視各種培訓學習機會,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
學校非常重視各種“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學習機會,安排教師去學習,本學期我們先後安排閆芙蓉老師和張靖敏老師分別參加英語培訓和科學培訓,一至六年級課改教師參加了各科教材培訓。申請張靖敏、李雪妮、齊立平、陳景潤、宗穩娟、白慶、閆芙蓉7位老師參加市骨幹班主任培訓,45歲以下教師參加了資訊科技應用培訓。下一步,我們將請專業人員對教師進行下載《遠端教育網》資源的培訓及課件製作培訓。
(四)積極探索,逐步完善評價考核機制
科學的評價考核機制是調動師生教學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新課程計劃實施後,我們根據新的要求,積極探索科學的師生教學評價考核機制,力求有利於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1、我們既重視期中期末的階段性考核,又重視各科的單元考核,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階段性考核後各科教師都能做好試卷質量分析,平時單元考核老師們也能積極分析,及時調整教學方向,並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2、上學期,我們進一步規範了學生成長記錄袋的操作辦法,製作了學生成長紀錄卡,又推出了教師工作記錄盒,自己記錄自己所做的各種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績。
3、本學期,我們又完善了《西街小學教師量化考核辦法》、《西街小學班主任崗位責任管理細則》、《西街小學獎懲細則》等。透過師生評價考核機制的不斷完善,進一步促進了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激發了師生的教學熱情,在校形成了人人抓教學,人人抓質量,人人爭先進的良好局面。
三、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保證學生全面發展
不斷推進素質教育,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已成為許多教育者的共識。我們學校的體衛藝工作有專人負責,體衛藝工作井然有序。每學期都會組織許多有益的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首先是大課間活動,把自由活動和集體活動相結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大課間活動中,我們靈活運用,開展各種有趣的活動:根據學校安排進行過腰鼓訓練,佇列隊形訓練,舉行過拔河比賽,還根據上級的安排教會低、中、高段三種校園集體舞。鼓號隊的組建和訓練,既培養了隊員的`團隊精神,又學會了各類樂器的敲打,真是一舉兩得,其次是興趣小組活動,興趣小組活動按時有計劃地進行活動,為特長生的發展鋪平了道路。由於藝體組老師的不斷努力,我們學校順利通過了市上的特色學校複查驗收,將會成為西安市藝術示範學校。
四、減負工作落實情況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關注學生,是為每位學生的終生髮展奠定基礎。幾年來,投入大量資金改善校園環境,部室齊全,活動器械種類多,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奠定了基礎。電教設施的使用,豐富了課堂教學手段,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推進了教學改革,促進了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為“減負”目標的落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狠抓常規教學,規範教學行為
做為戶縣教育局首批掛牌的常規示範學校,我校一直堅持用教學常規對教學質量的形成過程進行全面管理。對備課、上課、作業佈置及批改、課後輔導等環節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每週檢查教案,在備課中,提倡教案內容自主、創新,真實且具有指導性,教案要有自己的個性和亮點。每月檢查一次作業,將檢查考核結果及時向教師公佈。
2、紮實開展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要提高,課堂教學是關鍵。而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最關鍵的是要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課堂教學能力。為此,我們堅持以校為本,因地制宜的原則,反覆學習新理念、研究新教材、探討新教法,集體備課,積極開展校本教研,不斷在研究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提高,加快了教師專業成長的步伐。“減負”目標得以落實。
為了讓研究成為一種氛圍。我們根據教育局安排,開展了紮實有效的“千人評千課”活動和“雙百”活動外,本學期除開展教學全過程評優課外,還準備開展一課兩上兩評活動,讓教研為課堂教學服務,讓課內損失課外補的現象逐漸消失,為減負開闢道路。
3、長短課時制的實施,減輕了學生負擔
我校透過實踐改變了四十分鐘一節課的模式,實施了長短課時:語文、數學、英語等內容豐富任務重的課程安排四十分鐘,音樂、美術、思品等內容較為輕鬆活潑的課程為30分鐘短課時。長短課時的實施促使教師不得不精心收集、整理、重組教育資源,精心設計、處理教學細節,追求精講多練,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負擔。
4、嚴格控制學生的在校時間,不亂訂資料
我校要求學生按時到校,教師按時上下課,下課不準拖堂。放學後不準隨意留學生。每次放學時,校領導和值周員在校門口親自檢查,督促放學。嚴格控制了學生的在校時間,從而減輕學生負擔。
5、家校配合,減輕學生負擔
給學生減負,家長也有責任。我校透過分年級的家長會,組織專家及有關教師對家庭教育進行科學指導,做家長的工作,請家長聽課,共同參與教育工作,規範家長的家教行為。透過家長學校的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為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營造社會氛圍。
五、校本教材的編寫和實施
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了,活動的時間增加了,如果不很好的利用,將會給“減負”工作帶來副面影響。針對這種實際,我們在積極組織第二課堂、大力開展藝術教育的同時,編寫校本教材《戶縣西街小學少兒歡慶腰鼓》,幾年來,我校把它做為校本課程在全校普及。既鍛鍊了學生的身體,又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及舞蹈才能,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成為西小一道亮麗的風景。定期開展的各種興趣小組活動,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高。通過幾年的堅持訓練,學校藝術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幾年來,我校腰鼓隊先後參加過中國農民藝術節開幕式;陝西省中學生運動會開幕式等大型活動的表演,均受到一致好評。06、07年戶縣33、34屆中學生運動會開幕式,西小少兒腰鼓兩次應邀表演。
六、安全工作
為確保學生在校的一切安全,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學校工作的有序進行,我們特制定了門衛安全管理制度、課堂教學制度、裝置設施檢查制度、課間管理制度、集會活動安全制度、用電安全制度、節假日值班保衛制度,併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透過值周領導、值日領導、教師值日三支日常檢查隊伍,加強常規檢查,並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解決。校長於學期初和所有教師簽定了《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明確安全時段的責任。根據節令的變化,我們分別為學生家長髮放了夏季安全須知和冬季安全須知,內容包括:行路安全、飲食安全、用電防火安全、戲水防溺、校園內部安全、社會生活中的安全等。充分利用年級壁櫥,堅持一月一更換,學生根據生活實際辦有關安全、禮儀等方面的手抄報,增強了學生的安全意識。努力做到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統一。
反思與探索:
按照各類常規要求,我們檢查發現,工作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1、規章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檢查督促仍需加強。
2、教師校本研究積極性不高,業務學習還不自覺自願。沒有養成勤于思考,善於動筆的習慣。
3、個別老師教學方法模式依然陳舊,教學效率低。
面對這些存在和暴露出的問題,我會不斷學習、深入調查研究,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今後,我們將一步規範教學常規工作管理,強化教學管理意識和教學質量意識,推進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
個人教學常規自查報告2
一、備課
1、要根據課程標準的精神和要求,靈活而具體地設計音樂教學的目標。教學目標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方面。
2、課時安排:參考教師用書,根據音樂課時恰當安排,對教師用書中不合理的部分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師可根據自己教學的情況,搭配本課內的教學內容。
3、音樂教學技能:突出音樂備課特點,教師要在課前把教材中的歌曲、樂曲、律動、舞蹈等內容用自己的歌聲、琴聲、語言、動作表現出來,要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蘊涵的音樂美,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達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4、教學設計(教學程式、步驟):首先要對教學有一個總的設計思路或框架,在框架內要對教學進行合理的佈局和安排,根據新課程理念,既要考慮教師的教法,還要考慮學生的學法;既要考慮教師的教學熱情,也要考慮學生學習的興趣;既要活躍課堂氣氛,還要激發創造性思維等等。同時還要考慮教學內容的安排組織。
二、上課
(一)教學目標明確
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內容在音樂教學法的不同方面和領域有計劃,有層次地作好教學安排,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和形式,並對每一節課以什麼教學內容、方法、形式等來達到什麼教學目的和效果作出科學、合理的設計安排。
(二)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1、音樂教學必須突出音樂聽覺體驗。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
2、音樂教學必須強調情感體驗。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透過音樂的情感體驗,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以自己對音樂、對音樂教育、對學生的真情感染學生,使學生喜愛音樂。
3、音樂教育必須強調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是中小學音樂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應滲透在各個不同的教學領域中,透過音樂感受與鑑賞、表現、創造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豐富審美情感,發展審美想像,深化審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三)注意音樂教學各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絡
音樂教學領域包括:“音樂感受與鑑賞”“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各教學領域是一個相互聯絡、相互滲透的整體。
(四)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
學生音樂能力的客觀差異,要求教師對所有學生給予普遍的關懷和鼓勵,使他們充滿自信地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對音樂特長學生應給予相應的指導,並引導和鼓勵他們關心集體的音樂學習。
(五)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
音樂教學活動應該是過程與結果並重,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樑。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交流互動關係。
教學形式應靈活多樣,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採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組織形式,創設充滿音樂美感的課堂環境。要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便於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便於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交流。
(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以資訊科技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極大地擴充套件了音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在音樂教育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教師應努力掌握現代資訊科技,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資訊量大、資源寬廣等優點為教學服務。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在影視、廣播、網路上學習音樂的指導。
(七)創造
音樂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音樂創造是指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即興創造和運用音樂材料來創作音樂的活動。在音樂教學中,處處都有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機會。教師應將創造力的培養貫穿於各個教學領域,要啟發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藝術表現,不要用“標準答案”去束縛學生。同一個練習,可能有多種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種處理方法;同一首樂曲,可能有多種理解。應重視音樂實踐中的創造過程,培養和鼓勵學生的創造精神。
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更多地為學生提供創造性學習的空間,教師也應積極地挖掘教學的空間,讓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將課本、教師、學生、環境四大要素緊密結合,創設自己的教學特色,使自己的教學有聲有色,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協助下更喜歡上音樂課。
三、教學評價
1、音樂教學評價中強調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發展性原則、導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
2、對學生的評價應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指標,還應考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如: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音樂實踐活動中的參與態度、參與程度、合作願望及協調能力,音樂的體驗與模仿能力、表現能力,探究音樂的態度與創編能力,對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理解以及審美情趣的形成等。
3、評價的方式與方法
(1)音樂教學的實踐過程,是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應予以充分的關注,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進行。可採用觀察、談話、提問、討論、抽唱(奏)等方式進行。
(2)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交流合作、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等,可以用較為準確、形象的文字進行定性評價,也可根據需要和可行性,進行量化測評。無論採用哪種方法,都要注意科學性。
(3)對學生和教師的評價可採用自評的方式,以描述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為主。由於在音樂學習中學生個體差異明顯,因此,學生評價的重點應放在自我發展的縱向比較上。
“班級音樂會”能充分體現評價的民主性,營造和諧、團結的評價氣氛。透過班級音樂會或其他活動,展示師生音樂作品、音樂小評論、演出照片、錄音錄影等,達到相互交流和激勵的目的,是一種生動活潑的評價方式。
總之,音樂評價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採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方法,才能使評價活動更有效,評價更具可行性,這對深化音樂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大意義。
個人教學常規自查報告3
根據教育局檔案精神,為加強我校的教學常規管理,增強管理的規範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貫徹落實《吉林省義務教育教學常規》實施方案,現將“常規”落實情況自查如下:
一、課程計劃與課程開設
1、學校開展了“教學常規”學習月活動,3月份採用自學,集中學,寫體會,開展討論活動等形式進行了學習,提高認識、明確目標。
2、按照省頒課程計劃開足、開齊各門課程,配齊配全各科教師,並積極參加了縣級各學科的教材培訓,及時落實到教學工作中。
二、教學目標
1、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注重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學科特點有機的滲透德育教育。學校教學計劃中有要求,但還不夠明確。根據學校教學計劃,按照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實際制定了年組工作計劃,個人教學工作計劃。並要求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學期工作目標。
2、學期初按要求進行了學期備課、單元備課以及課時備課,要求瞭解本學期教材內容,掌握單元訓練重點,認真寫好每課時的教案,提出了寫個性教案、寫實效性教案的要求。
三、教學計劃
1、每學期教師在學生開學前一週上班,制定各項教學計劃,進行
學期備課,提前寫好一週的教案。教學目標能達到基本標準和要求。
教學計劃中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真實的分析。合理地安排了教學進度和課時分配情況。
2、存在的不足:教學計劃中對教學結構、內容體系、重難點進行了客觀的分析但還不夠具體;教學方式、策略、方法、手段等的預設不夠;缺少對教學目標達成及教學資源利用效率的評價方案。
3、校領導能有重點地稽核教師的教學計劃。如教學計劃中本學期對選擇研究課題提出了新的要求,透過稽核老師們寫的不夠準確,要求進行了修改。
四、備課
1、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對備課提出以下要求:
一看:要看的內容包括教材、教師用書、練習冊、課程標準等,還包括一些與課堂授課內容相關的資料等。
二劃:要在教師用書或教材上劃出這堂課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知識點等。
三談:倡導教師在書寫教案之前與平行班教師談,與同學科教師談,與主管教學的領導談。這種談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課間十分鐘可以三言兩語解決一個實際的問題,形式靈活,易於操作。
四寫:即提前把這一節課的授課設計寫在教案本上。要求環節齊全,每課必寫教案。
教案的檢查分三部分:一是學年組長的日檢查,二是教導處周檢查。三是校領導的不定期抽查。對檢查的結果及時反饋評比並記入教師考核。學期中組織教案展覽活動。
2、學期初,以教研組為單位學習了新課程標準,熟悉、掌握課標對本冊教材所規定的目標,制定了學科教學計劃,安排好教學進度。教學計劃主要包含以下內容:1、班級現況;2、成績預設;3、教學目標;4、班風學風;5、特殊生現狀及提高措施;6、研究課題;7、月份具體內容及措施。
4、有集體備課制度,每週進行集體備課,一人主備,集體復備,課後討論修改二次備課,然後再上課。具體模式如下:
(1)由主講教師先進行單元備課,並選取本單元中的重點內容,進行精備一課的教學設計。
(2)年組教師進行集體討論,討論後定案,本年組教師用同一教案,按同一模式開展課堂教學。(邀請主管領導參加並進行課前指導)
(3)由主講教師按教學定案講第一節課,備講老師聽課,聽課後進行反饋交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適當更改,完善定案。
(4)由備講教師按完善的定案上第二節課,本年組教師參加聽課。
(5)利用週一集體備課進行反饋交流。(主管領導進行課堂點評)
5、以上面的形式進行年組間的教學研究活動,教研組每人輪流參與主講或備講。為了使活動能夠有效地開展,便於主管領導的參與和檢查,制定了語文數學集體備課安排表,而且每週和每天的形式板上都把集體備課的年組寫上,起到大家督促、監督、參與的作用。
五、上課
1、教師在上課鈴響之前到達教室,嚴格執行每節40分鐘的標準,不拖堂、不佔課。教師能為人師表,精神飽滿,使用普通話。課堂用語比較規範。板書工整,注重美感。學校每學期組織粉筆字練功活動,進行演講或朗讀比賽。
2、教學中能夠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不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情,要求在30秒內處理突發事情。講課內容正確,符合學科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課堂結構比較緊湊,難度適宜。課堂上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了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堂上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實現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多向、互動的資訊交流。能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供空間。學校嚴格要求教師不能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差異,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發揮學生各方面的特長。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上的學習,學生髮言面較廣。
4、不足:課堂上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教給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還比較欠缺,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加強和研究。
六、作業批改與輔導
1、能針對不同的學生個體,佈置不同的作業,為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精選作業內容,難度適中,份量適當。把數學練習冊當做作業本,對一單元的內容分批佈置,日期寫在每單元的最後一頁,要有簡單的評語或激勵性的評價,禁止佈置懲罰性作業。組內教師做到隨時自查,教導處每月末檢查學生作業。期末進行教師作業評語競賽。
2、作業批改及時,按時收繳作業,對缺交、遲交作業的同學進行批評教育,書面作業由任課教師逐一批改,並及時發放批改後的作業本,批改符號規範,並有鼓勵性評語。能正確引導學生訂正作業中的錯誤,對典型錯誤集中講評,個別性問題進行面批面改,數學作業建立了錯題本,強化學生對知識的鞏固與理解。
3、提倡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的科學輔導原則。對學習有困難和缺課的學生,能進行個別輔導,並有輔導記錄。加強對學生學科特長的培養,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4、不足:作業的內容有時過於簡單,缺少活動性、實踐性、探究性作業的佈置,即使有時佈置了檢查和點評不夠及時,對學生難以起到促進作用。
七、教學評價:
課堂上效率在不斷提高,抓住了課堂教學20分鐘的有效時間進行新知教學,注重關注全體學生,課堂上發言進行紅花獎勵,不單單以分數評價學生,注重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為提高學生成績強化學生的知識記憶,除組織期末考試外,每月組織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月考。為使考試不脫離教學,月考命題由任課教師出,教導處稽核,做到了不出怪題、偏題,難題。
教學中注重質量的提高,要求老師按月寫出一份質量較高的教學反思,總結經驗、查詢不足,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
為得到家長的協助,使老師知道學生在家的表現,家長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現,建立了家校互動卡,每月聯絡一次,要求家長協同學校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
不足:學生髮展性評價欠缺。
八、執行與監督:
領導和教學管理人員經常深入課堂聽課,學校要求教師每週聽評課一節,學期聽評課不得少於16節,教研組長不得少於30節。主管領導聽評課不得少於60節。聽課記錄比較詳細,有點評,並能做到及時進行反饋交流。
教學管理人員堅持每天聽一節課,每週堅持參加一個年組的集體備課。校長學期初和學期末進行各項常規教學活動的抽查。教導處周檢查教案,月檢查作業批改、輔導記錄、聽課筆記、讀書積累,組織月考,進行月檢查反饋小結:內容是總結一個月的聽課、檢查與指導等一些教學常規情況,並公佈當月的考核分數。今後將繼續努力,使監督和檢查工作更細緻更有效。
個人教學常規自查報告4
本人擔任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一學年來,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
一、認真鑽研業務、準確傳授知識
我們怎樣教數學,《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因為是第一次使用實驗教材,每冊的教材編排特點比較生疏。因此我首先認真學習新課標,認真鑽研教材,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瞭解。
二、嚴格要求學生、不讓一人掉隊
針對本班的知識基礎和學生情況,科學佈置有遞次的作業,滿足優等生的需要,又不加重學生的負擔,對於後進生作業經常採取面批,精心輔導,有一部分學生進步神速。
三、緊密聯絡生活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更離不開數學,比如:早上買早點要用數學、一天的油鹽醬醋等等要用數學、還有你家到學校有多遠?回家上幾樓?……都離不開數學。我經常對學生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我又強調:“你要想學好數學,語文不學好也不行,一道數學題不能讀懂它的條件和要求,怎麼分析解答呢?因此,語文也必須學好,凡是排在課表中的每門學科,大家都要力爭學好。”透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該班多數學生的發展比較全面,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要學會做人。
新課程提倡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購買塗料、地板磚、沙石料等涉及用錢方面的數學問題,在教學不能視而不見,不管實際應用,這樣恐怕就太不合時宜了。學生學知識是為了用知識,但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大多數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學數學,學數學有什麼用。因此在教學時,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後,我有意識地讓學生收集火柴盒、實地調查運動場上的沙坑,還有粉刷教室等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解決“火柴內、外盒材料的計算”、“要把沙坑填滿,需要購買多少河沙?”“粉刷教室我們應該買多少塗料?”這些實際問題。經常這樣訓練,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是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變“學數學”為“用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伴隨著新的課程的實施與推進,過去那種過分強調以教師為中心的一些教學方法正被淘汰,隨之而來數學課程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我在《分數基本性質》的教學中,今年和去年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使我明白了以下兩個問題:
四、怎樣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
課程標準指出:要從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基礎出發進行教學。在教學的伊始,教師是邏輯地顯露與教學有關的舊知,朝著既定的方向牽引?還是充分相信學生,放開空間,讓學生排程各自已有經驗走向新知學習?第一次教學中,我一開始就複習了商不變性質和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為新知的學習作了明確的暗示,定死了學習起點。學生在後面的學習中可以很容易沿著教師鋪設好的現成道路,毫不費力地從商不變性質中並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推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第二次教學我卻未作任何鋪墊,上課伊始便創設了一個唐僧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路上分餅的情境,從中引出問題,促使學生思考,為後續的自主學習打開了一道思維的閘門。由於我沒有“先入為主”的牽引,學生的學習起點就定格在各自已有經驗基礎之上,他們才能按自己的經驗去建構知識,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動就必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五、給學生多大的探索空間?
第一次教學中,由於我指向明確,學生只是依令而行,很快就發現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從表面上看也是學生獨立觀察分析得到的,但實質上整個發現過程是在我的布控和指令下完成的,我盡力為學生除去學習道路上的絆腳石,向著既定的目標走去,這無異於“替蝶破繭”,免去了挫折,封殺了學生的靈性。誠然,這樣的教學快捷、高效、省時,教學一帆風順,但留給學生的自主空間又有多大?學生的思路如出一轍,不敢越雷池一步,哪來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第二次教學中,本人沒有苦心突顯玄機,牽引學生就範。而是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活動:寫出一組大小相等的分數,並想辦法證明;這樣的處理,創造了適合學生的教育,給了學生極大的探索空間,讓學生在自己的空間裡推敲、試誤、生疑、驗證,從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發現分數的基本性質已是水到渠成。在整個過程中,我始終激勵著學生的智力探究,努力把“冰冷而美麗的數學恢復為火熱的思考”,學生是鮮活的個體,他們與生俱來的主體能動性和創造性潛能在學習上展現出創造的活力,在教師的引導下,連續不斷地生成了新的發現、新的經驗、新的感受,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得到了發展。
六、存在不足
班裡有一小部學習有倦怠、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由於本人的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能的及時讓他們被缺補漏,導致養成了它們做作業的非留不做僥倖心理。在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時,還無法兼顧全體學生,一部分後進生缺乏主動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學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多閱讀有關數學方面的書籍,探討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爭取家長的支援,力爭取得較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