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重陽節活動的策劃方案(通用8篇)

關於重陽節活動的策劃方案(通用8篇)

  農曆九月九日,是傳統的重陽節,各地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習俗。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關於重陽節活動的策劃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陽節活動的策劃方案 篇1

  一、活動背景

  在重陽節來臨之際,想為大方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點的老人舉辦一次活動,慶祝這樣的老人節。

  二、活動意義

  重陽節,是登山賞菊飲酒的節日,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屬於老人的節日,借這樣的機會,為老人舉辦一次慶祝活動,給老人送去更多的歡樂。

  三、活動主題

  九九重陽,心繫老人

  四、活動地點

  XX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活動室

  五、活動時間

  重陽節是在10月XX日,星期二,在這裡推遲到10月XX日,星期六,是考慮不僅老人有時間參與,志願者也有時間參與。

  六、活動準備

  1、人員:需要4個人(一位負責領導主持——A;一位負責聯絡各種活動需求,包括裝置和人員——B;一位負責購買物品及費用計算——C,還有一位備用以防突發狀況——D。)

  2、場地:XX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有現成的活動室,而且配有桌椅,音響裝置。

  3、佈置:XX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活動室有一些裝飾品,如串珠和摺紙,可以再準備一些氣球,彩紙裝飾。

  4、節目:活動的節目可以和學校的青年志願者協會聯絡,然後邀請他們準備節目並參與活動;還要邀請大方巷有文藝才能的老人自行準備節目表演。

  5、氛圍:根據這樣的活動,可以向學院申請部分費用,買一些小禮物作為參加活動的獎品,以此來促進老人和志願者的互動,渲染氣氛。

  七、活動安排

  1、10月XX日:

  (1)和XX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負責人聯絡,並說明這次活動的內容,取得負責人的認可。——B

  (2)和學校的青年志願者協會的主席聯絡,並說明這次活動的具體情況,尤其是要說明需要準備節目,可以是舞蹈,唱歌,相聲,小品之類的,只要內容適合老年人觀看就行。——B

  2、10月XX日:

  (1)盡力取得學院領導同意申請到部分費用,然後購買氣球和彩紙。——C

  (2)可購買,也可手工製作一些小禮品,比如買一些小掛件,小娃娃,製作一些可放置的小飾品。——CD

  3、10月XX日:親自去XX社群,可以從居委會了解,也可以自己走訪,瞭解社群那些具有才藝的老人,並邀請他們參與活動,同時在社群進行活動的宣傳。——B

  4、10月XX日:綜合從青年志願者協會志願者和大方巷社群老人的節目,整理好節目並根據內容篩選,排列順序,同時擬好開場白和串臺詞。——A

  5、10月XX日:

  (1)在學校,對志願者的節目進行彩排的觀賞,做出相應的指點。——AD

  (2)在社群,對老人準備的節目也進行彩排,稍做指點。——A

  (3)去XX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佈置現場。——ABCD

  6、10月XX日: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可早些去現場,對場地等各方面進行檢查,排除一切對老人不利的因素。——ABCD和志願者

  八、活動過程

  由主持人開場,然後先對老人們表示慶祝,然後節目開始,志願者的節目和老人的節目穿插進行,根據現場的氣氛,可進行志願者,工作人員與老人的互動,並對參與活動的老人頒發小禮品。活動接近尾聲的時候,可將準備的小禮品發給來參與的所有的老人,併合影留念。

  九、活動結束

  結束後,要將活動室打掃乾淨,桌椅,裝置等歸回原位,並對負責人和志願者表示感謝後離開。

  重陽節活動的策劃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自古有之。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透過形式多樣的敬老愛老活動和良好的社會氛圍的渲染,使學生知道孝敬長輩、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中學生,要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使敬老愛老成為同學們的自覺行動,並由愛老、愛家推及到愛國家、愛社會,進一步樹立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二、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及民族文化含義。

  2、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活動,表達一份愛心。

  3、培養對老人的尊敬之情,弘揚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

  三、活動時間

  尊老敬老活動周:20xx年10月xx日——20xx年10月xx日

  四、活動內容

  1、10月xx日利用國旗下講話向全體學生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並向全校師生髮出尊老愛老倡議。

  2、10月xx日下午第三節,各班級召開一次“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的主題班會,透過班會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3、初三年段敬老愛老活動:

  (1)利用班會課進行教育宣傳:要求學生為家裡長輩做一件孝心事,如泡茶洗腳、盛飯洗碗、疊被洗菜、表演節目等,體驗長輩們的辛勞,爭當“貼心小當家”。

  (2)10月xx日下午第四節,開展“我愛我家———金秋,我們從這裡開始拼搏……”活動。

  4、初二年段每個學生製作一張感恩卡,送給家裡的長輩,力求把感恩傳播到家庭及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5、10月xx日下午第三節,全校舉行尊老敬老孝親包餃子活動,邀請退休老教師和校外輔導員參加,同時每人親手包10個愛心餃子帶回孝敬家裡的長輩。

  6、每位同學寫一則“感恩”日記,記錄“尊老敬老活動周”活動的實際過程和感受,也可以寫自己要感謝的人和物。由班主任收集於10月xx日投稿到團委老師處,學校將進行評獎。

  7、組織志願者到敬老院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組織學校青年志願者慰問敬老院,幫助老人們打掃衛生、修剪指甲、清洗衣物、陪老人下棋、讀報、贈送節日小禮物等。做一回“臨時子女”,瞭解他們的生活情況,給他們送去關心和溫暖。

  8、工會組織退休教師及校外輔導員座談會,並由初一年同學向長輩們贈送敬老卡,同時邀請長輩們參加班級的包餃子活動。透過尊老敬老活動周活動對同學們進行尊老敬老教育,讓他們不管是在重陽節,還是在以後的日子裡;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社會上,時時刻刻都要有尊老的行為、敬老的心!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爭做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上做個好少年。讓尊老之花處處開放。

  重陽節活動的策劃方案 篇3

  一、設計思考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於“尊老、敬老”為目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重陽節帶給我們不是登高、賞菊、吃重陽糕,而是一種資訊: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健康、快樂。他們需要的也許並不是你的錢物,不是禮物,而是你一聲深情的問候……建立一個愛老敬老養老助老的氛圍,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為了更好地從小培養他們尊老愛老的優良習慣,幼兒園在重陽節,組織孩子們與自己的爺爺、奶奶們一起聯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等老人的關心和愛護。透過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

  ①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小朋友,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

  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④重陽節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故事和詩詞。

  二、活動準備

  1、收集“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照片佈置教室;

  2、和爺爺、奶奶說句悄悄話;

  3、製作爺爺奶奶的禮物;

  4、家長園地:請家長配合,鼓勵幼兒在家裡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關愛老人的情感;

  5、學習歌曲《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關心老人笑哈哈》;

  6、學習兒歌:《奶奶誇我孝順兒》。

  附兒歌:奶奶誇我孝順兒

  小板凳,三條腿,我給奶奶嗑瓜子。奶奶嫌我磕得髒,我給奶奶煮麵湯。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給奶奶剝花生。奶奶嫌我剝得慢,我給奶奶煮米飯。大米飯,香噴噴,奶奶誇我真孝順。

  三、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

  小班:

  (1)知道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等老人的節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尊敬他們的情感;

  (2)在與爺爺、奶奶一起遊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和快樂。

  具體活動:學說一句祝福的話,學一個感恩的兒歌。

  中班:

  (1)知道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老人的節日,初步瞭解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2)樂意參與重陽節的相關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人們的關心和節日的祝賀;

  (3)瞭解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

  具體活動:自制一件手工作品寫上祝福的話語。

  大班:

  (1)透過調查、交流等活動,瞭解重陽節的來歷和一些風俗習慣;

  (2)積極參與敬老活動,大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老人們表達自己的關愛與尊敬之情;

  (3)在訪問、對話中感受老人也需要關心和幫助,進一步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

  四、具體活動程式

  (一)活動主持:各班教師

  (二)活動物件:幼兒、祖父母、老師

  (三)活動時間:

  (四)活動地點:各班教室、多媒體教室

  (五)活動準備:

  1、通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班級參加重陽節親子活動;

  2、寫好歡迎的標語貼在班級裡;

  3、寫橫幅掛在幼兒園操場及舞臺上面;

  4、準備桔子、菊花茶等食物;

  5、幼兒帶好若干食物來幼兒園分享;

  6、準備好給爺爺奶奶的禮物

  7、音樂:《感恩的心》。

  (六)活動過程:

  1、請爺爺奶奶入坐。

  2、老師:爺爺奶奶真辛苦,明天是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提前一起來給爺爺奶奶過節好嗎?

  3、為爺爺奶奶慶祝節日,全體幼兒齊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

  4、小朋友為爺爺奶奶獻茶;

  5、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唱歌《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關心老人笑哈哈》;

  6、聽爺爺奶奶講講那過去的故事:孩子的爺爺講故事表演;

  7、老師親親寶寶,寶寶親親爺爺奶奶;

  8、做遊戲小腳踩大腳、擊鼓傳花、食物分享活動(幼兒剝桔子給爺爺奶奶吃);

  9、節目表演:(幼兒故事、幼兒歌舞等);

  10、送上自己的禮物給爺爺奶奶。

  (七)、全體唱《感恩的心》結束。

  重陽節活動的策劃方案 篇4

  一、活動背景:

  1.基本情況:重陽節,少先隊部組織學生代表慰問敬老院孤寡老人

  2.主要執行物件: 敬老院全體孤寡老人

  3.組織部門:學校大隊部

  4.活動開展原因:為孤寡老人送溫暖;增加參與者社會實踐經驗與社會服務意識;宣傳蓮花小學學校。

  二、活動目的、意義與目標:

  1、目的:在社會中體現出大覺小學學校的形象以及學生的素質,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

  2、意義:使孤寡老人們感到社會對他們的關懷, 同時也使學校知名度得到提高。

  3、目標:讓老人們對演出節目感到滿意,對少先隊部成員的服務感到滿意。對我校學生的精神風貌感到滿意,對社會主義社會感到滿意。

  三、資源需要:

  1、人力資源:六年級中隊部分隊員

  2、物力資源:慰問品,活動經費

  四、活動時間:20xx年x月x日下午

  五、活動開展:

  下午3:20在學校操場集合,由少先隊部帶領到達敬老院集中為老人贈送慰問品,與老人們和管理人員進行初步的溝通交流。慰問學生幫助孤寡老人整理房間,清掃敬老院,幫老人捶背、陪老人聊天。最後,活動參加者和老人告別,按原路返校,整個活動結束。(注:活動參加者於當日每人寫一篇活動心得)

  六、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和細節:

  1、集合必須準時,出、返程中保持隊形,不得出現打鬧雜亂現象。

  2、和老人聊天時避免一些有礙老人情緒的話題,另外,主動開啟話題,避免冷場。

  民俗活動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陽糕

  與登高相聯絡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溼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九日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重陽節活動的策劃方案 篇5

  一、活動主題:

  九九重陽節敬老活動。

  二、活動物件:

  xxxx敬老院的孤寡老人。

  三、主辦方:

  xxxx大學志願者聯盟。

  四、參與人員:

  xxxx大學志願者聯盟會員及社會各屆愛心人士。

  五、集合地點:

  xxxx月xxxx號早上八點xxxx聯通公司營業廳門口

  六、活動前期準備

  1.由xxxx志願者隊長及群內會員聯絡敬老院。

  2.瞭解情況後,在內部進行宣傳,提前準備有關活動事宜。

  3.提前準備xxxx志願者聯盟條幅和帽子。

  七、具體活動流程

  1.與xxxx院相關領導取得聯絡,說明我們的組織性質及目的,獲得同意後起草策劃方案。

  2.開會分配任務,交代相關注意事項。

  3.組織志願者前往活動地點。

  八、活動內容

  1.向老人問好,志願者自帶禮品敬獻老人。

  2.組織演出文藝節目。

  3、徵得老人同意與其合影留念。

  4、活動結束。

  九、注意事項

  1.見到老人,一定要微笑打招呼,可以和老人啦啦家常。

  2.講話時要親切、熱心,注意語氣、表情,關心並聆聽老人的內心想法。

  3.需要拍照時,應先取得老人的同意;沒有取得老人的同意時,不可隨處亂走動,亂翻東西。

  十、所需人員:10人

  重陽節活動的策劃方案 篇6

  活動目的: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近年來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敬老日,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本次活動要以“敬老”為中心,實施一系列的人性化活動,藉此活動拉近消費者與商城的感情,並透過此項活動,有效促進商城的銷售業績。

  活動時間:重陽節當日

  活動方案:

  一、 關愛老人送溫暖:特價銷售保暖衣

  凡在重陽節當天,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均可憑老年證或者身份證到我商城購買特價98元的浪莎保暖內衣及特價45元的真愛保暖內衣。

  二、 孝敬老人:商場獎勵

  凡在重陽節當日的子女陪同父母到商城購物,均可得到一張重陽節獻禮券一張,憑此券享受購買商品七折一次(每券僅限一次購物,特殊商品不在購買範圍之內)。

  三、 佳節不忘孤寡老人

  組織慰問團攜禮品看望孤寡老人,並在各媒體進行報道。

  四、 免費贈送代金券

  重陽節當日凡到我商城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均可憑老年證或者身份證到服務總檯免費領取價值30元的代金券。

  場外佈置:

  製作條幅:99重陽節 **提醒您:常回家看看

  製作版面:

  1、 噴繪重陽節的來歷。

  2、 製作活動內容版面。

  重陽節活動的策劃方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兒童瞭解重陽節的風俗及民族文化含義;

  2、鼓勵兒童自己動手,做禮物送給老人,提高動手能力;

  3、培養兒童敬重老人、關心老人的良好品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活動準備

  (1)佈置活動場地,營造尊敬老人的濃烈氛圍。

  (2)錄音機、投影儀、錄影機等音響裝置。

  (3)學生準備自備的各種材料,用於製作風箏及給老人的禮物。

  (4)活動時間一天。

  [活動過程]

  一、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及意義:

  同學們,你們知道重陽節嗎?

  重陽節在哪一天?

  重陽節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登高辟邪,祈福免禍)

  你知道重陽節有什麼新的意義?(尊敬老人)

  在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利用這次活動,來體驗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風俗,增長我們的見識,加深我們對自己親人特別是老人們的感情。這是很有意義的。

  播放投影儀(活動課件):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戴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戴,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戴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戴的。

  現在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培養人們迴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二、親身體驗相關習俗:

  上午:

  1、賞菊花。

  教師相機介紹: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2、登山或登高。

  教師相機介紹: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3、做風箏、賽風箏:

  (1)、材料:竹子、棉花、膠水、棉線、釣魚線

  (2)、做法:

  ①、將竹子削薄,用棉線綁成喜歡的形狀;

  ②、將棉線用膠水貼好,畫上圖案,綁上釣魚線;

  ③、可以不用棉紙貼,而用薄塑膠膠布貼上。

  做完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放風箏比賽。

  下午:

  1、詩歌朗誦。

  首先介紹重陽節與詩歌的淵源: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然後以重陽節和尊敬老人為主題,分組進行詩歌朗誦比賽:

  參考詩歌: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裡,不知能有菊花無。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2、做禮物。

  各人拿出準備的材料,動手製作給老人們的禮物。

  3、拜訪老人。

  將親手製作的禮物送給老人們,並表演事先準備好的文藝節目,給老人們送去歡樂。

  三、活動總結:

  今天的重陽節實踐活動,內容豐富,不僅瞭解了重陽節的來歷,還親身體驗了重陽節的相關習俗,既增長了見識,又培養了我們對老人的尊敬之情。在這裡,老師要送給你們一句話:不管你們將來做什麼工作,在什麼地方工作,我希望你們永遠不要忘記時刻惦記著你們的老人,你們要真誠地關心、尊敬老人,多給老人們送去溫暖,多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讓他們度過幸福的晚年。

  附錄:

  《重陽節的傳說》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裡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才被立為才老人節。

  重陽節活動的策劃方案 篇8

  為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根據中央、首都相關工作部署,結合我區實際,在國慶節前後,將在全區分別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 重陽節”主題活動,現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活動主題“夕陽美、社保情”。

  二、活動時間

  2017年9月25日至10月25日。

  三、活動內容

  一是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深入高齡、孤寡、特困及本年度體檢中患重病退休人員家中,對退休人員的生活、醫療等方面給予關心和幫助,並送上慰問金或慰問品,努力營造幫貧助老、關愛老人、共建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讓退休人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會的關愛。

  二是退休老人志願服務活動。組織志願者服務隊到敬老院及退休老人家庭開展親情服務,為有困難的退休老人提供家政、照料、護理、資訊諮詢、心理疏導等服務。

  三是健康知識講座。邀請養生保健專家為退休人員講授養生保健常識及老年人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

  四是社會化管理服務文藝匯演。在“重陽節”前後,圍繞宣傳社會保障政策法規,舉辦文藝匯演,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積極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健康有益的文藝節目,展現當代退休人員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

  四、工作要求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務求活動實效。成立以中心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夕陽美、社保情”系列活動工作小組,根據活動專案明確責任分工,周密安排,精心組織,確保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以達到預期效果。

  二是廣泛宣傳動員,營造濃厚氣氛。“夕陽美、社保情”活動目的是為退休人員辦實事、做好事、獻愛心。因此,一方面積極動員,切實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尊老愛好助老的活動中去;另一方面廣泛宣傳,讓廣大退休人員積極參與我們組織的系列活動。同時,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對“夕陽美、社保情”活動和我市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