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策劃過程與反思
活動策劃過程與反思
科學活動“開車”課後反思
今天上午,我執教了科學活動“開車”,這是主題“快快慢慢”中的一個活動。最近,孩子們對各式各樣的玩具汽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有空就“沉浸”在汽車的世界裡,流連忘返。所以這個關於汽車的活動,應該是他們感興趣的和喜歡的。活動的目標我是這樣預設的:1、在實驗比較中感知在不同高度的斜坡上車子下行速度的不同。2、體驗與同伴合作實驗的樂趣,增進觀察、記錄的能力。活動的重點難點是,用比較的方法將小汽車在不同高度的斜坡上開動,感知在不同高度開,速度的快慢也不同。活動中需要設定幾個坡度高低不一的斜坡,於是我去構建室找來了長方體和圓柱體的木頭的積木,又收集了一些大小、式樣差不多的玩具車,在車上黏貼1或2的數字。
活動分三個環節,首先,我出示兩條不同坡度的斜坡,讓幼兒猜測兩輛汽車誰快誰慢,根據猜測,在表格上示範作記錄。然後,用實驗驗證大家的猜測。第二個環節,先讓幼兒分組實驗操作,透過親自實驗,在動手操作中感知並記錄車子的快慢;而後交流、討論,分析車速快慢的原因;然後再次操作,驗證。這裡,我用“有沒有辦法讓兩輛汽車開的一樣快”,引導幼兒發現汽車在相同坡度上就能跑的一樣快。最後,我出示了三個坡度不等的斜坡,請幼兒猜測汽車開動快慢的結果,這就作為一個延伸活動了,留給幼兒繼續探索的熱情。
活動中,大多數幼兒能積極投入地探索,對於記錄這項任務,我為每組準備一張。這麼做主要是從幼兒的經驗積累出發,考慮到剛入中班的幼兒初次接觸親自操作記錄,小組一張記錄單為幼兒提供了相互學習,自我調整的學習機會。
今天的活動,有幸得到西瓜豆豆的點評,讓我受益匪淺。如果日後再次執教這個活動,我會作一些調整。
在幼兒園科學活動的組織中科學合理地提供所需材料,不僅能有效支援幼兒的操作活動,促進活動目標地達成,更是幼兒獲取科學知識形成科學概念的有力手段。所以對於活動的準備,要更精心更周到,而今天的斜坡總體感覺偏窄,對於實驗用的小汽車,也需要仔細檢查,以免在活動中出現意外狀況。
活動的第一環節,教師的實驗可以省略,因為教師的實驗容易給幼兒一個錯覺,同時也限制他們的思維。活動進行到交流驗證時,發現幼兒的記錄與實驗結果不相符時,教師的處理欠妥。急於說出答案顯得操之過急了,應該將這個問題留給幼兒,讓幼兒共同分析、尋找問題的原因,一起來解決。活動中,教師要給幼兒足夠的時間,要耐心、從容。其實,問題的出現恰恰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契機,關鍵是看教師的駕馭掌控能力。在這個方面,我還要下功夫多多努力。希望在今後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能有進一步的提高。
優質課促成長——中班語言《大餡餅》反思
昆蟲的世界充滿了生機,充滿了趣味。無論是絢麗多彩的春天,還是驕陽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隨處可見昆蟲忙碌的身影。面對這一切,成人可能會不屑一顧,而孩子卻會歡呼雀躍,用充滿好奇的眼睛去觀望,用充滿靈性的耳朵去聆聽,大餡餅這個故事發生在有趣的螞蟻家族,藉助這個故事可以讓幼兒對螞蟻的生活習性有更多的瞭解,活動設計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讓幼兒瞭解螞蟻家族團結合作的搬運過程和有趣的分工情況,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在活動過程中以遊戲的形式進行,使整個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帶領幼兒用報紙當作大餡餅,學習有力的吆喝聲,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
整個教學活動下來,我覺得故事的內容很獨特,裡面的對話工整、有序,闡述的道理明顯、易懂,整個環節把握得比較合理,但同時也帶給我一些啟示。
1、第一環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我沒有引導好,當幼兒回答螞蟻在搬石頭時,我沒有很好引導,導致幼兒以為真的是大石頭。其實我可以引導他們,“這真的是大石頭嗎?”引出這是一片香腸,不是石頭。
2、在講述第三張圖片時,應該重點講述,上課時我有點急,“螞蟻為什麼要吆喝著把大餡餅運回洞?”這個問題我沒有丟擲去,導致這張圖片沒有講透,還可以讓孩子學習螞蟻們的吆喝聲“嘿喲,嘿喲”。
3、講述故事時,我一張張地出示,讓孩子一張張地看,一張張地講,讓他們猜測下一張圖片的事情,幼兒不太會猜對,有點難度,其實,可以把圖片一起出示,讓幼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概念。
4、最後環節遊戲《運餡餅》,讓幼兒切身體驗小螞蟻搬運食物的過程,將分工與合作在遊戲中體現出來。遊戲,能使整個過程動靜結合。但是我在遊戲前沒有講清楚遊戲規則,導致孩子都拿著刀,不知怎麼玩了,要是能講一下6人一組,二人當兵蟻,四人當工蟻,那麼他們就清楚了。可能是用了玩具刀的緣故,導致孩子對刀非常感興趣,看起來也有點危險,刀可以不用。《運餡餅》的兒歌一時半會不大可能學會,我想:不要也可以,就讓他們一邊搬大餡餅,一邊吆喝:“嘿喲嘿喲嘿喲嘿喲……”就可以了。
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但留給我的啟示會一直引領我今後的教學工作,相信:只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一定會在教育教學中有所突破與長進的。
中班美術活動大青蟲課後反思
這次我的藝術組的跟進式研討活動,得到組內的老師熱心的幫助,前一週五的教研組活動上組內老師就將我設計的教案展開討論,聽取了我的說課,老師們對這堂課的活動環節和材料準備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比如原先設計的是用4種材料:棉球印畫、手指印畫、用彩泥捏出大青蟲、用瓶蓋畫圓片剪下拼貼等,路過、小小心願、木歌林語提出瓶蓋印圓再剪下拼貼時間過長,最好選擇其它的材料。最後討論用三種材料:手指印畫、棉球印畫和手工紙中的大青蟲。結束環節艇艇遠航提出了配上音樂(毛毛蟲音樂)讓孩子們根據音樂學一學大青蟲扭動身體的動作,那些花兒建議活動過程要設計情境,讓孩子們學得跟有趣。接下來幾天我又對教案進行修改,還得到了家長遊於斯的熱心幫忙,看了我的教案後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孩子們對大青蟲不同形態的掌握可能有困難,可以用磁鐵或實物投影擺出大青蟲的造型,豐富學生對大青蟲動態的把握與瞭解。
在試教時沒有給孩子們觀察大青蟲不同動態的圖片,所以孩子們印畫出的大青蟲形態單一,基本上都是身體直直的。七尾魚提出了畫範例,上面畫上大青蟲的幾種動態,不需要畫出大青蟲的頭部,就用簡單的幾個圓組合體現大青蟲的幾種動態。還有一個就是材料的選擇上選用的手工製作大青蟲這一方式時間還是很長。所以婉心明月、魚兒提出手工製作效果很好,但是時間長,可以事先將大青蟲一個個圓片剪下,在活動中就提供剪下的圖形,只要進行拼貼。拼貼的背景紙選用黃色卡紙,也符合冬天的特點,黃色的草地,更突出大青蟲。
週四第三節課是我的美術活動展示,效果較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在中午的說課評課中,組內老師和西瓜豆豆給我的課提出了中肯的建議。我也將自己在教學中的成功出和不足進行了反思:
一、成功的地方:
1、在本次美術活動中,孩子的探索慾望很強,操作積極性很高,每種方法他們都很想試試,活動中,情緒非常好,臉上始終都洋溢著快樂的微笑。從孩子的表情和話語中我知道:他們已經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2、根據幼兒講述的大青蟲的動作用磁鐵在黑板上擺出大青蟲的動態這個方法比較好,讓孩子們有直觀的方式掌握大青蟲的各種動態。
二、不足的方面:
1、操作時使用的圓片是用的手工材料大青蟲,色彩比較好看,效果可能會較好。但是第一次試教時是讓孩子們自己剪下再貼,時間很長,所以這次我就把手工材料上的圓片剪下讓孩子們只要貼出大青蟲的動態,選擇圓片貼上的孩子操作方法不明確,頭和觸角貼上在哪個位置不知道,還有身體圓片怎麼連不清楚。所以這個效果不好。我想還是自己用綠色紙剪出圓片再讓孩子們進行拼貼並用油畫棒添畫上眼睛觸角要簡單一些,效果也會出得來。
2、第二環節試教的時候我先是自己講解,示範的是棉球印畫,示範完了提示幼兒說還可以請小手食指來幫忙,請了一個孩子上來示範手指印畫,再讓孩子們討論畫得怎樣,哪裡不好,引導他們說出一節一節的身體要連起來。試教完重新修改教案的時候是想著先讓孩子討論用手指怎麼幫忙,並請個別幼兒上來進行手指印畫,引導孩子們透過看、說逐步掌握圓形連線的方法,再由教師講評一下,哪裡不夠好的教師再親自示範一次再強調一下印象會更深一些。但是今天上課時也並沒有這麼做,就直接自己開始講解示範,所以雖然我今天操作前有提醒過孩子們身體一節一節要緊緊地連在一起,但是效果比不上叫個孩子上來示範要好。所以出現了有的幼兒沒有把兩個圓點結合在一起,畫得比較凌亂,雖然在操作指導中也有個別提醒過,不過還有的沒有改過來。
中班數學活動:夾夾子
麗水市縉雲縣機關幼兒園 尚 麗
設計意圖: 數學,是一門邏輯學很強的學科,但它又無時不刻在我們的身邊發生:一片樹葉、五隻小鳥、馬路邊的廣告牌是方形的、我的紐扣是圓形的……既然它如此貼近我們,我們為何就不能讓孩子主動去發現、去探求其中能自己解答的奧秘?因此,我設計《玩夾子》這活動,讓孩子能在自由擴充套件的玩當中尋找一些數的規律,知道數字和數量的關係。同時以遊戲的形式貫穿活動的各個環節,喻教於樂,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活動目標: 1、學習點數,正確點數10以內夾子的數量。
2、能按照顏色的不同分類,比較多少,出現相關的數字卡,辨認數字。
3、樂意參與活動,並願意表達自己的成果。
活動準備:橘、綠夾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玩夾子
1、介紹遊戲規則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的夾子,小朋友願意怎麼玩?
2、幼兒玩夾子:可以夾在衣服上、褲子上、辮子上等等。
二、幼兒點數,說出總數
1、幼兒自由的數數數看,我們的身上有幾個夾子?
2、個別展示
誰願意上來數給大家看看。然後告訴大家你一共有幾個夾子?
看看誰的夾子也和他一樣多?
3、相互驗證
相互數數看,你邊上的好朋友一共有幾個夾子?
三、按顏色分類、認識相關的數字。
1、教師示範
小夾子說同一種顏色的想在一起,你們說該怎麼玩?
2、幼兒分類
現在,也把你的小夾子按顏色分開來玩吧。
問:你把夾子請到了什麼地方?
有幾個橘色的夾子,有幾個綠色的夾子?請幼兒表達。
四、排列夾子
1、教師示範操作,幼兒尋找規律
1)理解排列,知道排列有基本規律
2)花樣排列
2、幼兒嘗試排列
3、展示並糾正
你的夾子在哪裡排隊,是怎麼排隊的?
五、收拾整理
請小朋友把綠色的小夾子送到綠色的小筐裡,橘黃色的小夾子送到橘黃色的小筐裡。
活動名稱:小動物搬新房 (數學)
活動名稱:小動物搬新房
設計意圖:
小班時,大家是在不同的幼兒園度過的,剛到中(8)班,孩子們之間較為陌生,彼此之間交往也較少。透過將近一年的接觸、交往,孩子們之間由陌生逐漸相熟起來,有很多孩子在班裡都有了好朋友,大家在一起做遊戲,學本領,其樂融融。一次自由活動時,王蕾對張希源說:“源源,今天下午吃好飯了到我家玩吧。”源源聽了很開心,就問王蕾說:“你家住在哪裡呀?”“住在6樓。”“6樓的哪個房間呀?”“6樓呀,就是6樓呀。”王蕾很著急,可越著急越說不清楚。“我們家住201,可你們家住六零幾呀?”源源有些不耐煩了。王蕾急得臉上通紅,可就是說不清楚,直到她的奶奶來了,才徹底解決了問題。那天晚飯後,張希源確實去王蕾家了,兩人玩得很開心,以後在幼兒園裡更加形影不離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班後半學期幼兒的社會交往慾望更加強烈,而認識門牌號碼無疑給孩子的交往提供了一個工具,使孩子在交往中更方便,更自信。因此,我設計了這次教學活動,以豐富孩子在門牌號碼方面的經驗,促進幼兒在交往方面的發展。
目標:
1.在理解5以內序數的基礎上,根據門牌號碼找到相應的房間。
2.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小動物搬新房的快樂
流程: 情景匯入——鞏固經驗——幼兒討論——幼兒嘗試操作——教師講評——體驗幫助小動物的快樂
重點指導: 理解門牌號碼的實際意義
準備:
知識準備:
1、 幼兒分別對橫的、縱的兩方面的序數已有了解。
2、 有少數幼兒在區域遊戲中玩過此類遊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
材料準備:
1、 教師示範用不同的房子(有五間房子的平房一座,高五層、每層只有一個房間的高樓一座,高三層、每層有兩間房子的高樓一座);小猴、小羊、小雞、小豬、小兔的圖片各一張。
2、 幼兒操作用樓房每人一份(根據不同層次的`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分別為每層有兩個房間的二層、三層、四層、五層、六層的樓房及每層有三個房間的三層、四層的樓房若干,能力不同則提供給不同的材料。這樣,在橫的、總的兩方面都拉開了距離,滿足了不同
幼兒的發展,使不同幼兒在體驗成功快樂的基礎上經驗都得到一定的提升);身上寫有門牌號碼的小動物若干。
3、 皺紙做的用於慶祝的綵帶;錄有《喜洋洋》音樂的磁帶。
過程:
1、 情景匯入
很多小動物們都圍在小猴身邊,他們在說什麼呀?
——原來小猴告訴大家:“今天我去城裡玩了,發現那裡的人們住的都是高高的樓房,又寬敞又亮堂,我們也來蓋樓房吧!”“好呀,好呀!”小動物們都歡呼起來。
2、鞏固經驗
(1)、小動物們說幹就幹,不多久就蓋出了一座新房子(出示有五間房子的平房)
1)、請幼兒幫某個小動物搬進第一座房子
2)、小兔問什麼要住在這裡?
(此處要鞏固的經驗是:從左往右數房間,依次是:第一間,第二間------以鞏
固幼兒在橫的方面的序數經驗)
(2)、小兔覺得新房子雖然很寬敞,可並不能看到遠處的風景,於是小動物們商量了一下,又蓋起了第二座房子,看,第二座房子蓋起來了,好高呀!(出示高五層,美層只有一個房間的高樓)
1)、請幼兒幫某個小動物們搬進第二座房子。
2)、小豬為什麼住這裡?
——原來數高樓是從下往上數,第一層,第二層------
(此處要鞏固的經驗是:從下往上來數樓層,依次是:第一層,第二層-----以鞏固幼兒在縱的方面序數的經驗)
3、幼兒討論
——小豬覺得這棟樓房的雖然很高,可是每一層就一家,找好朋友一起玩還要上上下下,真不方便。於是小動物們又商量著要蓋第三座房子,
(1)、你們猜小動物們蓋的第三座房子會是怎樣的?
(引導幼兒說出每層有兩個或三個房間)
(2)、哇!果然和你們說的一樣,小動物們這次蓋的樓房每層都有兩個房間。(出示高三層,每層有兩個房間的樓房)小猴子看到這樣的樓房真想立刻住進去,誰來幫小猴搬新房?(請能力一般和能力較強的幼兒分別上來幫忙)
(1)、小猴若住錯了,這樣討論:小猴住得對不對,為什麼?
(2)、小猴若住對了,這樣討論:你為什麼請小猴住這裡?(請幫忙的幼兒自己來回答)
——此處幼兒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意見,有的幼兒會認為小猴住對了,有的幼兒則認為小猴住錯了,老師要請兩種意見的幼兒分別說出理由。在此處
教師要挖深挖透。
——教師小結:原來門牌號碼的第一個數字表示第幾層,第三個數字表示第幾間。
(3)、說出一個門牌號碼請幼兒來找出房間:
例:教師說出302,請能力一般的幼兒來找出相應的房間
1)、他找得對不對,為什麼?
——教師在此處可重新小結:門牌號碼的第一個數字表示第幾層,第二個數字表
示第幾個房間。找房間時我們先找到第幾層,然後再找到第幾個房間。
4、 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嘗試操作
(看到小猴子住進了新樓房,大家可羨慕了,都想快快住進新樓房,看看遠處美麗的風景)
——請按小動物身上的門牌號碼幫他們住進新樓房
(1)、提醒幼兒操作步驟:
1)、門牌號碼的第一個數字表示第幾層,第二個數字表示第幾個房間。
2)、先找到樓層,再來找房間。
3)、按小動物身上的門牌號碼來找房間,每個房間都只住一隻小動物。
5、 教師講評
(1)、住對的
1)、你的小兔身上的門牌號碼是多少?
2)、應該住那個房間?
3)、你怎樣找到這個房間?
(2)、住錯的
1)、小豬住得對不對?為什麼?
2)、201在哪裡?
3)、請幫小豬住到201。
6、體驗幫助小動物的快樂
小動物們都搬進了新樓房,很開心,來我們一起表示慶祝!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大家一起起舞歡慶喬遷之喜)
中班科學《自由自在的電線》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是選自《幼兒園建構式課程指導》中的“彎彎繞繞”主題。電線既有一定的剛性又柔軟易折曲,是彎折造型的好材料。它可以幫助、支援幼兒自由、充分地表達內心圖景。《綱要》中強調科學領域的教育內容應從身邊選擇材料。是啊,孩子生活的環境中有許多都是俯拾即是的自然物,但這些往往不一定能引起孩子的關注,也常常被我們老師所忽略。但恰恰就是這些取材簡便的自然物,如電線,是我們開展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寶貴課程資源。教師的任務就是關注、挖掘身邊的自然物、自然現象,為我所用,為幼兒享用,並以此引發孩子的求知慾望和探索興趣。
家長和孩子們都收集了各種各樣的電線,透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知道了原來廢舊的電線可以這麼好玩。有的孩子把電線做成了小魚,有的孩子做成了眼鏡,有的孩子用電線做成了氣球,有的孩子做成了英文字母,還有的孩子做成了帽子,``````孩子們發揮著自己的想象,用電線製作著各種各樣的造型。活動效果很好,在有趣的環節中,孩子們可是探索如何讓電線站起來呢?有的用積木,有的用橡皮泥,有的用透明膠,有的用瓶子,有的開動腦筋,不借助物品直接讓電線站起來。在活動中,孩子很享受這個創造的過程,當看到很多電線藝術品展現在我們眼前時,孩子們的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活動結束後,我發現幼兒的興趣很高,在第三部分讓電線站起來的環節中,我本來設計是幼兒有2次操作過程,第一次是嘗試玩,第二次是根據幼兒的回答在已有經驗上玩,使活動更加豐富性。可是在實際的操作中,我發現孩子們第一次嘗試就興趣很濃,後來我順水推舟直接引入到了第二次操作,可是我巡視一圈後,就有點後悔了。孩子們就在盡情地玩,活動中沒有層次性的突出,顯地很平淡,環節沒有亮點,就連最後的收尾也是延伸到區域中。我發現教師的語言真地很重要,適當的引導很重要,對幼兒提出的要求要明確,更要關注到一些細節方面,我想如果考慮地更加周到些的話效果會更好的!
認識粗細(數學)
活動要求: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籤、蠟筆和水彩筆)
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籤、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
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
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現什麼了?(牙籤、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
2.尋找原即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籤細,蠟筆粗)
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
1、出示小棒
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遊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麼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籤,讓幼兒比較
(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
那麼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2.得出結論: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
師:你們盒子裡的東西有粗有細,那麼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
1.幼兒操作任意排
2.提問
(1)你是怎麼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
(2)你是怎麼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
(1)先找出最細的,然後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後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覆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
4、請幼兒採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