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大門口封閉式管理制度(精選7篇)

學校大門口封閉式管理制度(精選7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制度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制度是一種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製度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大門口封閉式管理制度(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大門口封閉式管理制度1

  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嚴格落實學校安全工作責任,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嚴格執行校園封閉式管理,將“未經學校批准學生一律不準返校、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門、師生進入校門一律核驗身份檢測體溫、對發燒咳嗽者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及“不服從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等“五個一律”落到實處,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如下學校封閉管理制度。

  1、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全面落實封閉式管理要求,內防擴散、外防輸出,所有入校人員均需按規定進行體溫檢測,符合相關要求方能進入校園。

  2、上課期間只留一個出入口,無關人員及車輛不得進入校園。在放學人流高峰時段增加的``出入口要嚴格管理,只出不進。學校安保人員要引導接送學生的家長不在校門口聚集、逗留,嚴禁家長進入校園。

  3、對來訪人員進行身份核實,詢問近兩週內是否有湖北及其他疫情重點地區停留、旅行、居住史,近兩週內是否曾接觸過來自湖北及其他疫情重點地區人員,後進行體溫檢測,經學校領導同意,登記詳細資訊後方能進入學校。

  4、加強學校安保人員的跟蹤調查,與物業(保安)公司保持對接,保證派駐學校的安保(物業)人員身體狀況底數清楚,對不能確保14天內無接觸疫情重點地區人員的,不得安排派駐學校。

  5、學校安保人員24小時值班,每天自測體溫2次,佩帶口罩,每天對門衛室進行消毒,對重點位置、物品要增加消毒次數,遇有自感不適要立即報告學校及所屬公司。

  6、學校值班領導每天全面檢查校園封閉式管理情況,巡查校園,做好記錄;加強與當地疫情防控部門的聯絡,遇有特殊情況立即報告。

  7、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正常工作日暫停維保工作,統一安排在週六、週日進行,維保人員或遇有突擊性維修需外聘維修人員,須由總務處把關摸清近兩週內是否有湖北及其他疫情重點地區停留、旅行、居住史,近兩週內是否曾接觸過來自湖北及其他疫情重點地區人員,出好健康證明提供給保安,然後進行體溫檢測,登記詳細資訊後,並佩戴好校外人員工作證方能進入學校。

  學校大門口封閉式管理制度2

  學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校園實行封閉式管理制度為有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高度重視防控工作,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做好疫情防控,全力保障師生員エ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確保春季開學工作平穩有序。根據上級有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依法科學有序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1、學校寒假期間,校外人員嚴禁進入校園,校內人員實行准入制度。進校人員原則上僅限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成員、學校各級值班人員。其他校內人員確因工作須進校的,經所在部門負責人提前一天報備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意後,方可進入校園。

  2、取消人行翼閘身份證、校園卡識別功能。進出校門時,相關人員須將通行證佩戴在胸前,配合門崗工作人員做好體溫檢測、資訊登記等工作。出校時,臨時通行證主動退還門崗工作人員。

  3、取消校門車閘自動抬杆功能。教職エ車輛進入校園,駕駛員須為學校教職エ,車載人員須在校外下車,駕駛員將車開到學校學生活動中心停車場停放後須立刻離開校園,不得到校園其他地方逗留。駕駛員為非學校教職エ車輛一律不準進入。

  4、上述工作要求自年2月5日起執行。其解除時間,根據疫情防控態勢學校另行通知。各部門做好此項工作的傳迖。

  學校大門口封閉式管理制度3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切實保障校園值班人員和在崗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結合幼兒園《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工作安排,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個人防護

  (一)上班途中

  值班、值守人員應正確佩戴醫用口罩,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到園,不拼車。注意往返途中的防寒、保暖,加強自身安全防護。

  (二)入園前

  必須接受安保人員的體溫測量,體溫正常才能進入園區工作。若體溫超過37.3℃,請務進入園區。進入園區後請立即清潔雙手。

  (三)入室辦公

  保持值班室空氣流通,開啟門窗通風換氣,禁止使用空調。做好室內衛生清潔、清除各類衛生死角。

  (四)工作交流

  接打辦公電話、傳閱紙質檔案前後均需洗手,面對面交流工作時,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

  二、加強公共區域的管理

  1.對招生辦、傳達室等周邊區域堅持凡人員能碰觸的區域(桌椅、櫃子、門窗、地面、電話、筆等)進行消毒,消毒採用清——消———清,消毒完成後做好記錄,並張貼在醒目位置,消毒時間在9點和14:00,每天2次。

  2.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制度,做好電話接聽和回訪工作。如有緊急通知或突發事件應及時報告並妥善處理。

  3.對進出校園的人員進行嚴格登記備案,測量體溫,體溫高於37.3℃的人員和無關人員嚴禁進入校園。

  備註:84消毒液消毒流程

  1.開窗通風

  2.衛生清潔(清水):擦拭桌椅—書籍—門窗—其他辦公用品—地面

  3.消毒:戴好口罩、手套,避免直接接觸。與水(冷水)的配比為1:100,擦拭凡事能碰觸的地方(桌椅、櫃子、門窗、書籍、電話、筆),用配比好的消毒水清潔地面。所有消毒時間約20分鐘。

  4.衛生清潔(清水):20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一遍;

  5.各類清潔、消毒用具歸位。

  6.記錄消毒時間及消毒情況,張貼醒目位置。

  XXX幼兒園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二0二0年X月X日

  學校大門口封閉式管理制度4

  為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杜絕學生與社會閒散人員的接觸,避免一切意外矛盾和事故的發生。現將我校封閉管理制度做如下規定:

  一、嚴格按照學校規定作息時間開關校門,上課時間不開門。

  二、上課時間,學生未經教師允許並開具準出證,不得走出校門。

  三、嚴格貨物進出驗證制度。各類公物出門必須經查驗後方可放行。非本校師生車輛無特殊情況不得入內。

  四、值班教師對值班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和重大問題須及時報告校長或值班領導,嚴重者可直接報警請求予以協助。

  五、不服從管理,擅自闖進校園或跳牆入校內者,學校則按“擾亂校園安全”處理,尋釁滋事者,立即報告派出所。

  六、一切生人及推銷物品者,不準放入校內,陌生人找學生要由班主任陪同學生到校門口與生人對話,驗明來人身分。找教師的,也必在校門口會面。

  學校大門口封閉式管理制度5

  為了強化學校師生人身安全管理,根據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關於校園封閉化管理的要求和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教育部門、公安部門相關要求,結合我校視情況,特定永寧縣第三小學校園封閉化管理制度:

  1、全體教師必須增強安全意識、明確安全職責,認真做好安全監督、檢查、護衛等管理工作。

  2、學校嚴格實行全天候封閉式管理。值班教師及帶班領導早晨必須提前到校,安保人員持械上崗、維持秩序,確保師生安全進入校門。當天值班教師及帶班領導要高度警惕、加強巡邏,若發現可疑的人和事,要及時報告或處理。

  3、外來人員、車輛上課期間一律不得進入校園。任何人均不得隨意開啟大門讓外來人員進入校門。對外來人員確需進入的來訪者由值班教師或帶班領導、保安通知被訪當事人進行確認,驗證、登記後,並負責領入和送出校門,否則,不得允許任何人進入校園。

  4、嚴格落實師生正常上班、上課期間的管理,學生非正常放學時間離校必須有班主任簽字的離校批准手續,在門衛處履行離校登記手續,由家長接走或由教師親自送出。教師離校須有教導處籤批的離校手續並在門衛處履行登記手續方可離開。

  5、學生放學時,值班教師及路隊護送學生的.教師,必須按時到崗,組織和護送學生安全回家。

  6、全體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安全防範、自我保護、火速逃生等安全知識教育。做到警、校聯絡,家、校溝通,齊抓共管。

  7、發生公共衛生事件及疫情防控期間嚴格按照各級指揮部門要求落實門衛管理。

  8、校門口及學校關鍵部位監控視屏接入公安網,24小時保持視屏監控正常執行,校門口安裝一鍵式報警器,確保緊急時刻一鍵報警。

  9、本制度自制訂之日執行,根據執行情況和上級規定適時修改完善。

  學校大門口封閉式管理制度6

  一、編制目的、依據

  為更加及時、有效地防控和應對可能發生的校內各類流行性傳染疾病,保證廣大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規定,特修訂本應急預案。

  二、適用範圍

  有效防控和應對校內可能發生的各類流行性、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三、工作原則

  防控流行性、傳染性疾病在校內擴散,嚴格控制傳染源。

  四、組織機構體系及職責

  1、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副校長

  成員:辦公室、學生處、教務處、保衛處、宣傳部、後勤產業處、計財處、各二級學院及事發涉及部門主要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應急處置辦公室,設在學校辦公室。

  2、職責分工:

  疫情報告責任人為學校公共衛生科負責人和辦公室負責人。

  辦公室:負責做好傳染病防控綜合協調和監督工作,按規定和要求及時上報動態資訊;根據實際協調落實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負責應急情況下車輛保障;負責應急工作進展和處理情況的彙總,實時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學生處:負責協調督促各二級學院對學生中的疑似傳染病患者或傳染病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篩查,要求和指導學生對自身健康狀況進行密切觀察,一旦出現可疑症狀及時進行登記、檢測與排查,實行跟蹤觀察;對確診傳染病病例嚴格按照傳染病處理原則執行;指導各二級學院做好學生思想穩定工作。

  教務處:負責學校正常教學工作的保障,做好上課教室等教學場所消毒與通風情況的檢查;負責因病(事)和其他缺課學生的統計與反饋工作,督促指導二級學院做好病缺課學生的登記與跟蹤管理工作;根據縣級及以上疾病防治機構或定點醫療機構的休復學診斷證明,落實做好病例學生的休學和復學管理工作。

  保衛處:負責嚴格學校門衛管理,加強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掌握校內各類人員流動情況;對疫區範圍進行嚴密佈控,疫情期間限制或停止集會等人群聚集活動;保持與轄區公安部門的聯絡和溝通,必要時採取相應措施,保護學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宣傳部:負責校內外各種輿情關注、跟蹤和監控,如校園網、論壇、微博、微信、宣傳欄等媒體或媒介資訊,及時進行輿論正確引導;做好校內外宣傳及各類媒體的接待工作等。具體參見學校《突發事件對外新聞媒介聯絡接待應急工作預案(試行)》相關規定。

  後勤產業處:負責與衛生醫療部門的聯絡和溝通,配合衛生醫療部門做好對病例的確診、密切接觸者篩查及其他技術工作;負責各類相關的應急裝置、藥品等的購置、排程與保障管理等;落實和加強公共場所等的消毒與通風措施,做好安全警示,避免在校內發生交叉感染而導致事態擴大;督促相關部門和二級學院採取有效防控措施,做好校內公共環境衛生工作,實施定期檢查;制定和實施師生防控知識教育和培訓計劃;負責食堂和其他餐飲區域、飲用水等食品安全保障,以及其他應急用水用電等後勤保障;落實做好相關防控情況記錄與臺帳資料整理;對疫情發展實時進行專業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宿管中心:配合後勤產業處做好宿舍區域的通風、消毒等措施;落實值班人員和隔離制度以及隔離用房的準備;加強學生宿舍衛生檢查和管理。

  計財處:負責落實傳染病防控專項資金的保障等工作。

  二級學院:負責建立考勤監測制度,對缺勤的師生員工進行登記,查明缺勤原因,特別是因病缺課的學生,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關心愛護學生健康,具體配合衛生醫療部門落實做好涉病學生防控知識教育、治療、轉診等工作,並做好確診病例的登記、管理和跟蹤隨訪工作,隨時保持與學生及家長的溝通聯絡,視情做好家長接待工作;加強晨檢及因病缺課學生的追蹤工作,密切關注與確診病例同班級、同宿舍學生等密切接觸者的健康狀況,落實做好日報告工作;具體落實做好學生休復學工作,對經醫療衛生機構診斷不具傳染性、不需休學的病例,各二級學院做好督促學生按時服藥,並定期到醫療機構進行隨訪複查;落實做好本學院教職工有疑似傳染病症狀者或有傳染病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的相關防控工作;做好師生的思想穩定工作和學生保險等相關工作。

  其他部門和單位: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和二級學院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

  五、應急響應

  1、事件報告及資訊釋出

  遇有校內發生傳染性疾病,有關當事人必須在發現疾病的30分鐘內向事發涉及部門領導通報,事發涉及部門領導必須在發現疾病的60分鐘內通報學校辦公室、學生處、保衛處、學校分管領導,學校應在接到事發涉及部門領導通報後馬上啟動預案,立即開展各項工作。責任疫情報告人必須在發現疾病的2小時內向市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事發二級學院應根據學校統一部署及時與學生家長聯絡通報;要完善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網路,保證24小時資訊暢通;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2、應急處置

  根據職責分工,在市衛生行政部門和疾控中心的指導下,相互配合,措施有力,及時有效地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具體包括:對校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汙染的場所、物品及生活垃圾等實施隔離消毒處理;對患者提供基本救護的同時做好隔離、防護、轉院等工作;對疫區範圍嚴密佈控,嚴格學校門衛管理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掌握校內各類人員流動情況;各二級學院及各部門對學生及教職工的發熱等情況進行登記、檢測與排查;限制或停止集會等人群聚集活動;根據疫情需要做好校園內宣傳工作及各類媒體接待報道工作等。

  3、應急結束

  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上級主管部門撤除隔離監控指示後,撤銷校園內監控,對隔離區域進行消毒處理;把疫情發生經過進行總結並以書面形式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4、後期處理

  根據考勤監測制度,繼續對缺勤的師生員工進行登記,堅持學生因病缺課登記制度,查明缺勤原因,發現問題及時與主管部門聯絡;對患病師生實行跟蹤觀察。

  六、應急保障

  落實突發事件專項資金,做好防護用品等傳染病防治物資供應和保障,隨時做好應急準備。

  七、附則

  本預案由學校應急處置辦公室負責解釋與組織實施。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和上級有關要求,及時修訂和完善本預案。

  學校大門口封閉式管理制度7

  一、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開學後出入管理,嚴守陣地,確保校外疫情不進校園、校內疫情不擴散,依據國家和我省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堅持依法依規、嚴格管控、精準施策的原則,切實強化學校出入管理。

  第三條以“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障師生安全”為目標,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健全並嚴格落實出入登記、體溫檢測、消毒等相關管理規定,保障廣大教職員工、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第四條本辦法所指的學校包括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含幼兒園),校園包括教育教學區域和家屬院區域。

  第五條本辦法所指的教職員工包含本校教師、工勤人員、臨時聘用人員和家屬。

  第六條學校須嚴格控制出入口數量,原則上一個校園只開啟一個校門出入口。結合工作實際,在學生集中返校和上、下學時,視情況增加校門開放數量,避免高峰時段人員聚集。除保留必要的校門出入口外,暫不使用的出入口,須及時關閉上鎖,嚴禁人員出入。

  第七條在校園居住、在其他單位(學校)工作或學習的人員,憑工作或學習單位出具的相關證明,由學校辦理出入手續,方可出入校園。

  二、進入校園管理

  第八條疫情防控期間,學校一律實行封閉管理,無關人員和車輛一律不得進入校園。

  第九條學校通知開學後,教職員工和學生按學校規定的時間返校。未經學校批准,一律不得提前返校。

  第十條凡進入校園的教職員工和學生,一律核驗身份,進行體溫檢測,並登記相關資訊,確認符合相關規定後,方可進入校園。首次返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須提交健康證明等相關材料,不符合健康要求的人員,一律不得返校、返崗。

  第十一條發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異常症狀的教職員工和學生,一律不得進入校園,並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向有關部門進行報告,配合做好後續處置工作。

  第十二條實行分批、錯峰開學、上學,避免校門口人員聚集。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校園、家長儘快離開校門口,減少逗留時間。

  第十三條因疫情防控等工作需要,須臨時進入校園的疾控、醫療機構和水、電、氣、暖及社群等單位工作人員,由對口部門辦理相關手續,經批准後方可進入校園。

  第十四條對需臨時進入校園的人員,在測量體溫的同時,須登記姓名、身份證號、聯絡方式、單位或居住地址、身體健康狀況、是否到過疫區、是否接觸過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等詳細資訊。發現情況異常的,一律禁止進入校園。對臨時進入校園的人員進行嚴格管控。

  第十五條凡經學校同意進入校園的車輛,須進行檢查、登記。有條件的學校,在校門口附近設定車輛消毒區域,配置消毒裝置和物品,對進入校園的車輛進行消毒。

  第十六條疫情期間,嚴禁物流配送和快遞等車輛進入校園。確需進入校園的,經學校同意後,到校園指定區域臨時停放,不得到其他區域;完成任務後,不得在校園停留。

  三、離開校園管理

  第十七條教職員工和學生離開校園,須按學校的規定執行或經學校批准同意。未按學校規定執行或非經學校批准同意,教職員工和學生一律不得離開校園。

  第十八條教職員工和學生及臨時進入校園的人員離開校園時,須進行登記、身份核實和相關材料核查等,並測量體溫。發現異常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並報告相關部門,妥善予以處置。

  第十九條實行分批、錯峰放學,避免校門口人員聚集。引導學生快速離開校園、學生及其家長儘快離開校門口,減少逗留時間。

  第二十條正常在校期間,經學校批准同意離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返校後須詳細報告個人去向和接觸人員。

  四、保障措施

  第二十一條學校在校園出入口配備必要的體溫檢測和相應辦公裝置等,滿足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有條件的學校,在校門出入口設定紅外熱成像儀。

  第二十二條加強校園出入口管理隊伍建設,配備專職安全員和衛生員等,嚴格校門出入口管理。為管理人員配備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口罩、手套、防護服等防護用具,強化自我保護,確保自身安全。

  第二十三條學校須根據要求,創造條件,開發或推廣使用學校出入資訊管理系統,規範出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五、責任追究

  第二十四條對不服從管理的教職員工和學生,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疫情防控的規定,一律嚴肅處理。

  第二十五條對不服從學校管理的社會人員,由學校聯絡當地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第二十六條因工作職責落實不到位,對出入校園人員失察漏管的,根據情節輕重,嚴肅進行追責。

  六、附則

  第二十七條各地、各學校可以根據本辦法,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第二十八條學校附屬單位由學校參照上述規定,負責做好出入管理工作。

  第二十九條本辦法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