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校服管理制度(通用6篇)

學生校服管理制度(通用6篇)

  在當下社會,制度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範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那麼什麼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生校服管理制度(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校服管理制度1

  第一條為規範本市中小學校服管理工作,確保中小學校服的品質,保障廣大中小學學生的健康成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教基一〔20xx〕3號)等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廣州市各市屬、區屬中小學校(包括普通公辦、民辦中小學、中職學校及技工院校)的校服管理工作。

  第三條市、區的教育、人社、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按照管轄範圍對各中小學的校服管理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及管理。

  教育部門負責對校服採購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定期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相關檢驗檢測機構通報校服供貨企業名單以及在校服採購過程中發生的質量問題。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生產、銷售環節校服質量監管,及時公佈校服質量監督檢查結果。

  教育、人社、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每年定期開展校服質量聯合專項檢查,督促校服生產企業、銷售企業、學校共同做好校服供應和管理工作。

  第四條各學校負責本校校服管理工作的組織及實施,對校服的選用、採購、質量等進行管理和監督。

  學校設立校務監督委員會的,校務監督委員會應加強對校服選用、採購、質量等的監督。

  第五條校服管理應體現規範性、科學性、公開性以及專業性。

  第六條學校應結合實際深入論證,並與家長委員會充分溝通後確定是否選用校服。

  選用校服的學校應建立以學校、家長委員會為主體,學生代表、家長代表、社會代表等多方參與的校服選用組織,並就校服選用、採購及售後服務等制定具體細則。

  第七條本市校服設計應考慮本地氣候、青少年身體特點、學校各類活動的需要等因素,注重校服面料、功能、款式,引導專業設計人員或學生參與校服設計。

  第八條校服設計應逐步健全推薦評議制度,聽取學生、家長、社會各方意見,搭建和營造專業引領、多方參與、機制靈活、鼓勵創新的平臺和氛圍,整體提升本市中小學生校服著裝水平。

  第九條校服款式一經選定應保持相對穩定,以減少家長支出。

  第十條學校採購校服可採取自行採購或委託第三方機構代為集中採購的形式。校服招標採購時,學校或第三方機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招投標的具體工作。

  第十一條採購單位在確定校服生產企業之前,應對有意向參與校服生產企業的生產能力、質量保障能力、售後服務水平、社會信譽度作必要的調查、核實和比較,並選用質量保障體系健全、質優價廉、售後服務完善、社會信譽好的.服裝生產企業。

  第十二條採購單位應全程公示校服採購工作,包括向學生和家長公示透過招投標等公開方式選定的校服生產企業、校服質量標準、採購流程、採購價格等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採購單位應將採購各環節的相應材料全部存檔備查。

  第十三條採購單位在採購校服時,應在招標檔案或採購合同中標明校服質量技術標準。校服生產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及合同約定的標準組織生產,保障校服安全與質量。

  第十四條校服實施雙送檢制度,即校服生產企業將其自行採購的校服布料、輔料等原材料及出廠前的校服成品主動送檢,並取得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合格報告;學校、主管的教育部門或其指派的專門機構應結合實際,將一定數量的校服送法定檢驗機構檢驗。檢驗費由送檢單位自行承擔,不得向家長收取。

  第十五條學校應對校服進行認真驗收,檢視校服是否具有完整的產品標識、是否有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合格報告,並建立質量驗收臺帳,及時記錄校服驗收情況。校服檢驗合格後方可發放給學生使用。

  採購的校服如出現質量問題,學校應立即與校服生產企業交涉,並按照採購合同約定,要求校服生產企業辦理退賠事宜,同時還應向主管的教育、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第十六條校服採購合同格式文字由市教育部門會同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制訂,供採購單位和校服生產企業參考使用。教育部門應加強校服採購工作的事中事後監管。

  第十七條學生校服費由校服生產企業按規定直接向學生收取或由學校代為收取。

  第十八條鼓勵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向家庭貧困學生、革命烈士子女、孤兒、殘疾學生等捐助校服。捐助人向學校捐助的,學校應對捐助情況(包括捐助人、受捐助人、捐助數量等)建立臺賬進行登記,並告知捐助人。

  第十九條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將依法查處校服生產、銷售企業的行政處罰資訊向社會進行公示。相關部門應暢通學校、群眾反映校服問題的渠道,鼓勵學校、群眾透過投訴舉報熱線等方式及時反映有關情況。

  第二十條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依法查處生產、銷售不合格校服的企業。

  第二十一條學校、相關部門和機構工作人員在校服採購過程中,未履行職責、存在違反程式、收取回扣、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行為的,由相關職能部門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五年。

  學生校服管理制度2

  校服是一個學校對師生管理與學生精神風貌的體現,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於提升自信心,保持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培養團隊意識,規範行為舉止,加強自我約束,有利於牴觸相互攀比和穿著奇裝異服的不良習慣,也有利於學校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和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有利於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為進一步推動我校精神文明建設,更好的.加強內部管理,塑造建寧學子良好的精神面貌,經校委會決定,為規範校服著裝,特制訂如下管理制度:

  一、著裝要求:

  1、學生在學校期間必須穿著校服,校服必須成套著裝。季節更替或者有重大活動安排時,根據學校通知著裝。

  2、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集體參加活動,必須穿著統一校服。組織者嚴格要求,禁止不穿校服者參加活動。

  3、穿著校服要整潔,上衣拉鍊位置不得低於領口以下15釐米。

  4、因特殊原因不便穿校服者,須向班主任遞交有家長簽署意見的申請書,經年級組長審查無誤後上報有關領導,批准後方可不穿。

  5、各年級不穿校服者須報政教處登記備案。

  二、愛護要求

  1、學生要愛惜校服,養成良好的穿著、保護、洗滌、存放的好習慣。

  2、不得在校服上吊掛飾物,不得在校服上寫字或者塗鴉。

  3、校服損毀不能穿或者丟失時,學生應及時補增。

  三、管理監督

  1、班主任具體管理本班學生的穿著校服。政教處負責全校、年級組負責本年級的學生穿著校服的檢查,教育工作。

  2、學生穿著校服情況列入日常行為規範評比專案,對不符合服飾要求的,按人次扣減相應的考核分。

  學生校服管理制度3

  校服是一個學校學生管理與學生精神風貌的體現。

  學生統一著裝,對培養團隊精神、平等意識,抵制相互攀比和著奇裝異服的不良習慣;規範行為舉止、增強自我約束力;提升自信心和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都有積極作用。學生統一著裝,有利於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也有利於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為使校服穿著規範化、日常化,在校生需按學校要求,定製統一校服。具體管理規定如下:

  一、著裝要求:

  1、學生在校期間必須穿著校服。校服須成套穿著,季節更替或有特別安排時,根據學校通知穿著統一校服。

  2、校服要保持整潔,上衣拉鍊或紐扣位置不得低於領口以下15釐米處。

  3、因特殊原因不便穿校服者,須向年級輔導員、班主任遞交有家長簽署意見的申請書,經批准後方可不穿;各年級不穿校服者須報學生科登記備案。

  二、愛護要求:

  1、學生要愛惜校服,養成良好的穿著、保護、洗滌、存放習慣。

  2、不得在校服上吊掛飾物,不得在校服上寫字或塗畫。

  3、校服損毀或丟失,學生自行到學生科及時購買更換。

  三、管理監督:

  1、班主任具體負責本班學生校服的發放和穿著管理,並負責本班級學生穿著校服的檢查、教育工作。

  2、學生穿著校服情況列入日常行為規範量化評比專案。在校生在校內必須按規定穿著統一校服。

  3、對無故未按規定穿校服學生的處理規定

  違反規定一次者由班主任批評教育,通知家長協同整改。一學期個人累計達五次者,學校通報批評並取消其當年評選各類先進及校獎學金的資格。

  4、校服穿著情況列為評優評獎和解除處分依據之一。

  學生校服管理制度4

  為了確保校服質量安全,保障大學生在校學習的健康、安全,根據xx市有關方面檔案精神,特制定學校校服採購制度:

  1、堅決貫徹執行《xx市人民政府辦轉發市教委等六部門關於加強本市中小學生校服管理若干意見的通知》(滬府辦發[20xx]10號)的精神,切實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利益.

  2、學校校服採購供應工作必須嚴格遵循“以校為本”原則.本校學生是否穿著校服,必須透過校務會,聽取學校家長委員會意見後決定.並由家校雙方制定相應的校服採購、校服穿著制度,經學校家長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在學校網站、公告欄公佈.

  3、學校在採購過程中應透過綜合比較,選擇生產安全、管理規範、質量保證、服務到位的校服生產企業,並按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教委釋出的校服採購格式合同,與校服生產企業簽訂合同,並送教育局備案.

  4、校服合同價格應在市教委、市物價局、市財政局制定並公佈的學校代辦校服價格範圍內,由學校在聽取家長委員會意見後,與校服生產企業約定.

  5、學校接收校服時,必須查驗生產企業名稱標識、面料成分標識、洗滌標識、規格型號標識等是否齊全,是否有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本批次產品質量檢驗合格報告等.質量標識不齊全、與樣衣標準不一樣、未出具校服質量檢驗報告等,學校可以拒收.

  6、學校在把校服發給學生前,應當按照質量技監部門規定的抽樣送檢比例,主動將每批次校服抽樣送檢.檢測合格後,在學校網站內進行公佈,再將校服發放給學生.

  7、學校學生校服管理工作實行“問責追究”制,列入學校考核內容.採購供應工作中如發生安全質量問題的,學校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8、校服採購供應工作接受教育局紀委、審計、安全管理中心等部門的監管。

  學生校服管理制度5

  為了展示中加學校的風采,體現中加學校的辦學特色,規範學生著裝,在校期間必須統一穿著學校校服,特擬訂以下校服管理制度。

  1、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按學校的統一安排穿好整套校服,未按要求穿校服,將以違紀處理。

  2、老師發放學生校服時,必須在校服規定的地方寫上學生姓名,並及時登記造冊,學生簽名。

  3、西裝校禮服穿著必須規範,領子翻好,領帶戴正,鈕釦全鈕,袋沿翻出。

  4、校服裡面所穿的上裝,若長於校服,下襬必須塞入褲內。

  5、學生離開宿舍進入教學區,指導老師必須提醒學生穿好校服,由值班老師在學生宿舍門口督促檢查,除特殊情況外,未穿校服的,勒令穿好校服後方可離舍。

  6、校服發放後,要保持整潔,不得故意汙損。若有汙損,必須及時清洗。

  7、學生要妥善保管校服,因自己管理不善導致校服遺失或被盜的,必須及時向學校重新購買,補齊所缺校服。

  8、體質較弱的學生可在校服內多穿其它衣服,其它要求不變。

  9、學生在校期間,必須穿著校服

  11、學校重大活動,學生必須穿著校禮服套裝。

  12、此規定自20xx年9月開始施行。

  學生校服管理制度6

  校服是學校學生管理與學生精神風貌的體現,學生統一著裝,對培養團隊精神、平等意識、規範行為舉止,提升自信心和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都有積極作用。為使校服穿著規範化,日常化,學校校服管理小組結合學校實際,經討論特制定以下校服穿著制度。

  (一)著裝要求

  1.學校規定週一至週四,學生在學校期間原則上必須穿著校服。週五為“自由著裝日”。

  2.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集體外出參加的活動,都要規範穿著校服,校服內側要寫清班級姓名。

  3.穿著校服要整潔,穿襯衣時紐扣從第二個開始往下必須扣上,穿著運動服時要將上衣拉鍊拉至胸部以上。

  (二)愛護要求

  1.學生要愛惜校服,養成良好的穿著、保護、洗滌、存放習慣。

  2.不得在校服上吊掛飾物,不得在校服上寫字或塗畫。

  3.校服損毀或丟失,暫時無法穿著的,應馬上上報班主任,同時及時補訂服裝。

  (三)管理監督

  班主任具體管理本班學生穿著校服,負責校服的發放和穿著管理。大隊部負責本年級學生穿著校服的不定期檢查、教育工作。

  (四)檢查考評

  執勤隊長和總護導教師重點檢查升旗、課間操等集體活動,不符合服飾要求,1人次扣減1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