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活動策劃

小班科學活動策劃

  一、活動背景

  一次午餐後的休息時間,我讓幼兒自由看圖書,看到有的幼兒把圖書卷起來當話筒、當望遠鏡、當槍玩。於是,我受到啟發,何不做一些“話筒”給孩子們玩,讓孩子們在玩中獲得一些粗淺的科學知識。這樣就產生了科學活動“有趣的傳聲筒”的方案設計。我用薄的硬紙板捲成一些“話筒”,有的是空心的,有的裡面塞了一些紙團,讓每個幼兒透過遊戲傳話,探索空心和實心的話筒傳出的聲音是不是一樣的,這樣為幼兒的探索活動創造了寬鬆的環境,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援、鼓勵他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活動目標

  1、透過操作,感知空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清晰、響亮,實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模糊、不響亮。

  2、透過活動,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好奇心,喜歡玩科學小遊戲。

  3、學習與同伴協作活動,增進同伴間的關係。

  三、活動準備

  1、空心傳聲筒人手1個。

  2、實心傳聲筒人手1個。

  3、音樂樂曲。

  四、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玩紙棒的興趣

  1、引導幼兒觀察紙棒的外形特徵

  (出示紙棒)師:老師用紙給你們做了個玩具,你們看一看,它是什麼樣子的?

  幼A:它是長長的。

  >

  幼B:它是圓圓的。

  2、鼓勵幼兒任意玩紙棒遊戲

  師: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當玩具,讓老師看看,你們是怎樣玩的?

  幼:很有興趣地拿起紙棒玩,有的把它當馬騎著跑;有的把它當望遠鏡;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滾……

  3、總結幼兒遊戲的玩法

  師:你們玩得開心嗎?請幾位小朋友來玩給大家看。

  幼A:放在地上滾。

  幼B:當望遠鏡玩。

  幼C:拿在手裡拍。

  (評析: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透過觀察紙棒的外形特徵,並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和興趣來玩紙棒,既體現了自主選擇、主動參與,又為每個幼兒提供了探索的空間,使幼兒以自己的探索方式產生對紙棒遊戲的興趣,為下面的活動作了鋪墊。)

  (二)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遊戲

  1、啟發幼兒玩“傳聲筒”遊戲

  師:小朋友很聰明,會玩許多紙棒的遊戲,老師這裡還有一個遊戲,你們想學會玩嗎?

  幼:想!(齊聲高呼)

  師:請××小朋友上來和老師一起來做這個遊戲。老師用紙棒的一端對準他的耳朵,用嘴巴對準紙棒輕輕說一句話,你聽到了嗎?

  幼××:聽到了。

  師:其他小朋友聽到了嗎?

  幼:沒有。(齊聲說)

  師:請××小朋友把剛才老師對你說的話告訴大家。

  幼××:老師叫了我的名字××。

  2、幼兒自由結伴玩遊戲

  師:小朋友,你們想做這個遊戲嗎?

  幼:想。(齊聲說)

  師:請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去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對著紙棒輕輕說話,另一個用小耳朵聽,然後再交換,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什麼話?活動時要互相謙讓,相互

  合作好。

  幼:自由結伴開始活動,有的幼兒在邊聽邊笑,有的.幼兒邊聽邊點頭……

  師:你聽到好朋友說什麼了嗎?

  幼A:××說星期天到常熟去。

  幼B:××說媽媽給他買了新玩具。

  (評析:開始部分幼兒對紙棒已充滿了興趣,經過老師的示範,而且對著紙棒說些“神奇”的悄悄話,幼兒的好奇心倍增,致使幼兒能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索新的玩法。而且,在活動中自由選擇同伴共同遊戲,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使其分享探索的經過和結果。)

  (三)將傳聲筒換成實心的,引導幼兒再次探索

  1、幼兒再次玩傳聲筒

  師:剛才玩的遊戲,你覺得開心嗎?用剛才的方法我們再來玩一次。

  幼:有的幼兒在搖頭,有的幼兒在大聲說:聽不清,聽不清……

  師:你聽到好朋友說的話嗎?

  幼A:聽不清楚。

  幼B:不知道她在說什麼。

  2、鼓勵幼兒尋找原因

  師:為什麼剛才傳話聲音很清楚、很響亮,而這次傳話的聲音不清楚呢?(鼓勵幼兒觀察兩根紙棒的不同之處)

  幼A:哎呀,這根裡有紙團。

  幼B:剛才那一根是空的。

  師:剛才,小朋友發現有的紙棒裡有紙團,有的紙棒是空心的。那我們拿著兩根紙棒再找好朋友做遊戲,感受一下兩根紙棒傳出聲音的不同。

  幼:自由結伴遊戲,有的幼兒不時把兩根紙棒當望遠鏡看……

  總結

  師:你們能將你們的發現告訴老師嗎?

  幼A:空心的傳出的聲音清楚。

  幼B:有紙團的傳不出聲音。

  幼C:有紙團的傳出的聲音不清楚。

  師:小朋友們真能幹,原來空心的紙棒傳出的聲音響亮、清楚,而有紙團的紙棒傳出的聲音不清楚,因為紙團堵住了傳出來的聲音。老師給紙棒取了個名字叫“傳聲筒”。

  幼:傳聲筒。(齊聲說)

  (評析: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在活動中有的幼兒用眼觀察,有的幼兒用手拍打,有的幼兒用嘴吹紙棒,他們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並在探索中解決問題,尤其再次玩空心和實心的紙棒時,幼兒情趣高漲,雖然有的幼兒較活躍,但他們都體驗著發現的樂趣,激發了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拓展延伸

  師:小紙棒能變成“傳聲筒”,但它還有許多神奇的玩法,你們想去發現嗎?

  (播放音樂)

  幼:自由探索交流。

  五、總評

  小小的紙棒在小朋友手中變得很神奇,也很有魔力,是活動良好的開端。在整個活動過程當中,我始終堅持“活動在前,認識在後”、“發現在前、結論在後”、“嘗試在前、引導在後”的原則,幼兒始終在玩中感知科學現象,在玩中發現問題,是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因此,幼兒在活動中玩得很主動、很開心,確實有所發現、有所發展。而且,在活動中,讓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教師儘量以鼓勵為主,

  幼兒儘量以體驗為主,避免了因個體差異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增強了每個幼兒的自信心,並在活動中樂意與同伴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每個幼兒的心理得到了滿足,為他們帶來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