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醫保人員管理制度(通用8篇)

門診醫保人員管理制度(通用8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很多場合都離不了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那麼什麼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門診醫保人員管理制度(通用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門診醫保人員管理制度1

  (一)、門診各專業科室的行政管理權歸屬門診部,節假日由門診部統一安排各專業科室的值班分派,值班人員由各科主任按照門診部要求人數安排,門診部負責監督考核。

  (二)、各專業科室主任要認真安排好節假日,門診值班人員、節假日門診值班醫師不準兼顧病房值班,“五一”、“國慶”、“春節”,在放假前三天,值班人員名單報門診部。

  (三)、各科根據專業特點,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各種治療常規以及崗位責任制,並認真做好登記、統計報告工作。

  (四)、節假日門診值班人員保證按時上下班、上班時間堅守工作崗位,不準擅離職守,不準缺崗,不準以病房有重病手術為理由離崗,不準實習進修醫師代替值班,有特殊事宜確需離開崗位時,必須報告總值班並通知掛號人員。

  (五)、為確保節假日診療質量、所有科室在節假日必須安排副高以上人員值班(掛專家號)。

  (六)、節假日值班人員在各自工作崗位上都要神情專注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嚴格按照醫療操作規程處理的每個門診就診病人。

  (七)、嚴格執行全員全崗優質服務規範,保持良好視窗服務形象的連貫性,節假日期間要關心體貼病員、態度和藹、有禮貌、有耐心解答問題,儘量簡化手續,有計劃安排病員就診。

  (八)、做好節假日巡視督查,由門診部組織人員進行巡視檢查,檢查結果每季度報一次與考核掛鉤。

  門診醫保人員管理制度2

  一、發熱門診工作原則

  1、我院設有發熱呼吸道疾病門診,獨立設區,與其它門、急診相隔離,有明顯標識。設有工作人員及病人通道。

  2、發熱呼吸道疾病門診分設有候診區、診室、治療室、檢驗室等;並具備掛號、收費、取藥一條龍服務。

  3、發熱呼吸道疾病門診和隔離留觀室的消毒、隔離、醫務人員防護等,要按照本《發熱門診消毒隔離制度》和《發熱門診醫務人員防護指導原則》的有關規定執行。

  4、發熱呼吸道疾病門診需轉運臨床診斷病人和疑似病人時,按照《救護車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有關規定執行。

  5、隔離留觀病人需戴口罩,不得離開留觀室,嚴禁病人間相互接觸。

  二、消毒隔離管理

  1、根據發熱病人的門診量,配備足夠的體溫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特殊病原體

  (ev71)對醇類消毒劑不敏感,故選擇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清水衝淨擦乾備用;如使用電子體溫計,也可採用上述消毒劑擦拭消毒。

  2、使用一次性壓舌板。

  3、空氣

  3.1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3.2動態空氣消毒機每日消毒2次,每次1小時。

  4、地面

  發熱門診候診室、醫護人員辦公室等地面要溼式拖掃,用500mg/l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汙染時隨時進行,拖把要分室應有標記。

  5、物體表面

  桌、椅、櫃、門(門把手)、窗、病歷夾、醫用儀器裝置(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體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每日2次,汙染時隨時擦拭,抹布應分類。

  6、其它物品消毒及處理

  6.1病人排洩物、分泌物

  (1)病人排洩物、分泌物要及時消毒處理。

  (2)發熱門診或隔離留觀病區按需設定加蓋容器,裝足量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糞便等排洩物的隨時消毒,作用120分鐘。消毒後的排洩物等可倒入衛生間。如所處區域汙水進入醫院汙水處理系統,則無需初步消毒,可直接排入衛生間。

  (3)有糞便等排洩物汙染地面時,漂白粉覆蓋,作用60分鐘後清理;

  6.2病人使用物品消毒

  (1)留觀病人使用的被褥、衣服、口罩等要定時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便器、浴盆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

  (2)呼吸治療裝置使用前應當進行滅菌或高水平消毒,儘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複使用的各種管道應當在使用後立即用500—15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後再清洗,然後進行滅菌消毒處理。

  (3)每個診室、隔離留觀室備單獨的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等物品,每次用後即消毒,聽診器、血壓計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

  (4)病人離開救護車後,應當立即對車內空間及擔架、推車等運載病人的交通工具及用具用500mg/l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作用30分鐘。

  7、一次性醫療用品使用後管理

  具體處置如下:

  (1)使用後的一次性帶血注射器直接丟入利器盒內;

  (2)不帶血的注射器、輸液器,單手在利器盒上去掉針頭;其殘留部分丟入黃色塑膠袋內。

  (3)其它一次性醫療用品一律丟入黃色塑膠袋中。

  消毒處理要求如下:

  (1)當利器盒內的廢棄物盛至2/3時,應當及時更換利器盒。

  (2)對盛有不帶血的注射器、輸液器殘留部分的黃色塑膠袋,以及盛有其它一次性醫療物品的黃色塑膠袋採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對袋內噴灑消毒;然後紮緊袋口,提起該袋,再採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對袋外進行噴灑消毒,置入另一隻乾淨的黃色塑膠袋,紮緊袋口。

  8、汙水汙物處理

  (1)病人的生活垃圾要用雙層黃色垃圾袋盛裝,視同醫療廢物及時消毒處理,避免汙染。

  (2)使用後的一次性隔離衣褲、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等醫療廢棄物用雙層黃色垃圾袋盛裝及時消毒處理,存放容器必須加蓋,避免汙染。

  (3)疫情期間汙水處理可以適當增加藥物投放量,使總餘氯量≥6.5mg/l。

  9、屍體處理

  死亡病人屍體用0。5%過氧乙酸溶液浸溼的棉球或紗布堵塞人體孔道後,再用0。5%過氧乙酸溶液浸溼的布單嚴密包裹後儘快火化。

  10、終末消毒

  病人出院、轉院、死亡後,房間必須進行終末消毒。

  門診醫保人員管理制度3

  一、藥劑人員收方後應對處方內容如患者姓名、年齡、藥品名稱、劑量、劑型,服務方法、禁忌等,詳加審查後方可調配。

  二、遇有藥品用量用法不妥或有禁忌、處方等錯誤時,由調劑人員與醫生聯絡更正後再行調配。

  三、含有毒藥的處方調配須按國家有關規章制度的規定辦理。

  四、處方調配應嚴格核對後方可發生。發藥人及核對人均需在處方上共同簽字。

  五、發藥時應耐心向病員說明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不得隨意向患者介紹藥品性質及用途,避免給患者增加不必要的顧慮。

  六、發出的藥品,應將服用方法詳細寫在包裝或藥袋上。凡乳劑、混懸劑及產生沉澱的液體方劑,必須註明“服前搖勻”,外用藥應註明“用前搖勻”及“不可內服”等字樣。

  七、急診處方必須隨到隨配,其餘按先後次序配發。

  八、藥房內儲藥瓶補充藥品時,必須細心核對。

  九、藥房人員應按照藥品性質分類保管,注意溫度、溼度、通風、光線等條件,防止藥品過期失效,蟲蛀黴爛變質。

  十、調劑臺及藥架等應保持清潔,並按固定地點放置,用具使用後立即洗刷乾淨,放回原處。

  十一、注意安全保衛工作,防止貴重藥品失盜,設立消防裝置,防止火災。

  門診醫保人員管理制度4

  1、調劑人員要根據本院醫師正式處方調配發藥,非本院處方不予調配。不得私自挪用或隨意外借,更不得無憑證給藥。嚴格按現行的'醫療保險等制度配方。

  2、調劑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有關法規、操作規程及檢查校對工作,認真保證工作質量,杜絕差錯事故發生,確保用藥安全有效。工作時著裝整潔,儀表端莊。

  3、認真執行處方查對制度,稽核無誤後,將姓名、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詳細寫在藥袋和瓶簽上,方可調配;如處方內容有錯誤應及時與開方醫師聯絡更正後再行調配。

  4、配方時應按有關技術常規和操作規程調配,不得估量取藥;急診處方和搶救用藥保證隨到隨配。嚴格執行核對制度,計價配方,發藥及核對人員均應在處方上簽字。

  5、發藥時應耐心向取藥者說明藥品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對發出的藥品確需調整用藥的,僅限於有效期內的注射劑和原包裝的藥品,其藥品名稱及含量規格清楚、內外包裝及批號相符。

  6、各類藥品應定位限量、分類保管。定期檢查藥品防止變質、過期失效。定期會同有關科室檢查小藥櫃的管理情況,如有問題及時解決。

  7、調劑人員工作時間離開要及時請假,不得擅自離崗。工作室內禁止吸菸、喧譁、會客等,非工作人員未經允許不得入內。在正常工作時間外,由值班人員負責處方調配及有關事務,並建立值班交接登記制度。

  8、認真搞好安全保衛工作,搞好交接班制度。定期進行防火裝置檢查,掌握防火常識以及防火器材的使用。

  門診醫保人員管理制度5

  一、在院長領導下,負責做好門診全面管理工作。

  二、經常檢查督促各科室工作制度和工作職責執行情況,加強資訊反饋,提高服務質量。

  三、做好門診環境管理和秩序管理,達到環境整潔、舒適、安全、工作有序。

  四、經常深入科室調查瞭解各項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並及時向院長彙報工作,提出改進工作措施。

  五、健全和落實好本部門各項規章制度,經院長批准後組織實施。

  六、嚴守工作崗位。每日檢查開診情況。

  七、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搞好門診患者及社群合同單位滿意度調查,進行分析改進工作措施,提高服務水平。

  八、協助院領導抓好門診醫療質量的管理,加強門診專科建設。

  門診醫保人員管理制度6

  一、專家門診由已取得教授、主任醫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職稱的臨床醫師擔任。

  二、專家門診由各科科主任或總住院醫師負責排班,並將排班表於每月28日前送門診部辦公室,由門診部統一掛牌,掛號室負責分診掛號。專家看門診時間一般不得隨意變動,如因故不能按時應診,必須提前一日通知門診部調班或停止掛號。

  三、專家接診要做到優質服務,對患者認真負責,檢查耐心細緻,不得敷衍馬虎,病歷記錄應合乎要求。按規定門診工作量掛號,不得超掛。

  四、門診全體醫護人員要努力發揚救死扶傷的精神,做好專家門診的宣傳、配合工作。如遇疑難患者掛普通門診號就診,首診醫師應熱情接診,先做好必要檢查後,再請患者掛專家號,不得讓患者重複掛號,增加負擔。已在專家門診確定診斷的患者,可掛普通門診號觀察治療,醫護人員不得推諉患者。

  五、各科要做好專家門診的管理工作,認真考勤、考核。醫護人員要切實維持好秩序,指導患者就醫。專家座席處要設立姓名標誌,以便患者監督。

  六、普通門診的危重和急性疑難病症需專家會診時,不需另行掛號。慢性病經普通門診醫師檢查後需看專家門診者,可囑患者下次門診時掛專家號看病。

  七、專家每週安排兩個半日門診,除完成定量門診外,要對低年資醫師工作進行指導,專家看普通門診≥2次/周以提高普通門診的醫療技術水平。

  八、本院職工的家屬、親朋需看專家門診時,一律在專家門診時間掛專家號就診。

  門診醫保人員管理制度7

  一、提前10分鐘到崗。開窗通風,進行就診前準備,清點物品並登記。

  二、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進入治療室內須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洗手。

  三、確保治療室安靜治療,要求護士做到輕聲走路、輕聲說話、輕聲關門、輕聲操作。要有愛傷觀念。請患者家屬不要停留治療室,減少交叉感染機會。

  四、做任何治療前,都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權,耐心做好治療前的宣教工作,解除病人疑慮。

  五、操作中,不要大聲喧譁,更不要談論與治療無關的事。

  六、治療結束後,請在病歷上記錄,並簽字。

  七、毒、限、劇藥,應加鎖保管,登記並嚴格交接班。

  門診醫保人員管理制度8

  一、門診部建立相對獨立的“發熱門診”,配有專用留觀室,專用放射線攝片機,採血室,培訓合格的專業醫生和護士

  二、醫務人員務必準時上崗,24小時均按出診表落實。中途不得擅自離崗,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誤出診。

  三、如確有特殊狀況不能出診者,務必提前一天在向醫務部及門診部請假,由醫務部按排其他人員出診。

  四、醫務人員在崗時務必穿隔離服、戴12層棉紗或其他有效防護口罩、帽子、眼鏡、手套等防護工具。

  五、診室務必保證通風良好,持續清潔,此項工作要有專人負責。

  六、醫務人員接觸病人(含疑似病人)後,要及時更換全套防護物品。

  七、醫務人員防護、裝置消毒、汙染物品處理等,按衛生廳195號檔案《非典型肺炎應急處理預案(試行)》執行。注:如有調整另行通知

  八、務必做好病人轉運交接記錄。

  九、要認真填寫《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報告登記一覽表(試行)》。

  十、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拒收“非典”病人(含疑似病人)。

  十一、確診或疑似病例,務必立即按程式上報,6小時內報當地疾病控制中心,並同時按甲類傳染病報卡,不得延誤或漏報。

  十二、出診醫師要認真書寫門診醫療手冊。

  十三、對待患者要熱情、耐心、細緻,一視同仁,不得輕視、蔑視“非典”患者。

  十四、對所有病例要按衛生廳195號檔案認真做好流行病學調查,詳細記錄。

  十五、X線機嚴格執行一照一消。

  十六、凡發熱病人(體溫38℃以上者)一律拍胸片、查血項。

最近訪問